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2022年12月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名专任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题型推理判断数量关系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总分得分卷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不属于我国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是()。
A.有法可依
B.执法必严
C.普法全面
D.违法必究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成人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对象为()。
A.18岁以上成年人
B.24岁以上成年人
C.30岁以上成年人
D.在职在业者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
A.懂市场、爱农村、爱商业的“三农”工作队伍
B.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C.懂市场、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D.懂农业、爱城市、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时间是()。
A.1978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3年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
A.制裁性规范
B.奖励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答案:C
本题解析:
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6.哪些高等学校必须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A.中国境内所有的高等学校
B.中国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
C.中国境内除中外合作办学外的所有高等学校
D.中国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7.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以何种货币计收学费和其他费用()
A.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自行决定
B.美元
C.合作外方所在国货币
D.人民币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8.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摆在首位,强调要以之为统领。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作风建设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9.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
A.职业认定制度
B.职业许可制度
C.职业审核制度
D.职业监督制度
答案:B
本题解析: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即具有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制度。
10.《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学历。
A.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历
B.博士研究生学历
C.研究生或大学本科学历
D.大学本科学历
答案:C
本题解析:
《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包含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研究生学历。
11.在高校学生的义务中,只是部分学生应承担的专项义务的是()。
A.遵守法律法规
B.尊敬师长、刻苦学习
C.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
D.获得贷款和助学金的同学,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2.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生态文明
D.社会文明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3.根据十九大报告,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节点是()。
A.2000年
B.2020年
C.2035年
D.本世纪中叶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
A.2002年
B.2000年
C.1996年
D.2006年
答案:A
本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15.山西真题: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机关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政协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二.高等教育心理学(共15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会产生影响。
A.心理状态
B.工作行为
C.学习行为
D.认知行为
答案:C
本题解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2.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从众的概念。
4.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认识和消理批判是在()。
A.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
B.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
C.教育心理学的破坏期
D.教育心理学的新生期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A.奈塞尔
B.马斯洛
C.斯金纳
D.考夫卡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6.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
A.认知过程
B.情绪过程
C.意志过程
D.注意过程
答案:D
本题解析:
注意过程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
7.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直观方式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操作直观
答案:A
本题解析: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8.教师在授课中的语言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这是运用了哪个感知规律?()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差异律
D.强度律
答案:D
本题解析:
强度律要求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强度低但较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
9.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有多久了()
A.20多年
B.30多年
C.50多年
D.与大学有同样长的历史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0.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答案:C
本题解析: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11.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答案:A
本题解析: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2.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自己人”效应
C.威信效应
D.“名片”效应
答案:D
本题解析:
“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1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情况是()。
A.各方面都达到了成熟水平
B.某些方面达到了成熟水平
C.各方面都未达到成熟水平
D.正处在由未成熟向成熟的过渡之中
答案:A
本题解析: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其特点如下:①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独立性;②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广泛性;③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概括性;④大学生自我的反省性;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14.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5.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答案:A
本题解析:
能力的高低属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制的归因;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运气好坏属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因此,答案为A。
三.高等教育学(共10题)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
A.公平公正
B.科学定编定岗
C.战略规划
D.分类考核
答案:B
本题解析: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科学定编定岗。
2.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
A.外适质量
B.个适质量
C.内适质量
D.控制质量
答案:B
本题解析:
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个适质量。
3.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客体
B.主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最早提出发现教学法的是()。
A.美国的布鲁纳
B.保加利亚洛扎诺夫
C.前苏联赞柯夫
D.前苏联巴班斯基
答案:A
本题解析: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中小学教必的指导思想,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是该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这也是历史一首次提出发现教学法,因此。正确答案选A。
5.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
A.哈佛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弗吉尼亚大学
D.耶鲁大学
答案:B
本题解析:
美国大学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了霍普金斯大学,确立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使大学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中心。因此,答案选B。
6.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的是()。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时间分配
D.学年编制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7.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
A.收归上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
B.扩大
C.保持
D.减少
答案:B
本题解析: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扩大办学的自主权。
8.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般认为是()。
A.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排斥
B.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独立的部分
C.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
D.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9.“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
答案:C
本题解析:
这是关于美育起源的题目,根据历史资料,“美育”一词最早见于《美学简》,其作者是席勒。因此,正确答案选C。
10.一般来说,对于()的高校,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
A.以教学为主
B.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并重
D.研究型
答案:A
本题解析:
一般来讲,以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大学,其职务结构多为“倒金字塔型”;对于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其职务结构常常是“卵型”结构,即中级职务——讲师所占比例较大,而高级职务和初级职务所占比例较小;而对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而言,其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以加强教学的力量,避免高级职务教师过量造成浪费。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共10题)1.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的是()。
A.影响的肤浅性
B.空间的广泛性
C.时间的短暂性
D.评价元素的多样性
答案:B
本题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有:影响的深刻性、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持久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
A.个体认知
B.教育评估
C.传统习惯
D.他人期望
答案:C
本题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
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
A.自然权利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竺可桢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的认识正确的是()。
A.二者是师德养成的唯一路径
B.师德修养可以帮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C.师德教育是自我改造和磨练的过程
D.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6.关于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A.行为的目的是行为的具体原因,没有目的就没有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指行为本身的目的
C.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也指行为者的目的
D.教师道德行为的两种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7.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A.生生关系
B.师师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8.在实践过程中,在价值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一种稳定看法或思维定势就是我们所说的()。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9.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0.汉代思想家()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
A.杨雄
B.董仲舒
C.司马相如
D.王充
答案:A
本题解析:
我国汉朝的扬雄在《法言·学行》中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
卷I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是()。
A.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B.与公办学校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C.目前尚不能确定
D.高于公办学校
答案:A
本题解析: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条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查的对象是()。
A.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C.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能就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而且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可进行依法变更外,一般也不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适度性进行审查。
3.所谓受教育权,是指()。
A.在一定的教育机构中,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B.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C.公民有获得知识、技能的权利
D.公民均有上学的权利
答案:B
本题解析:
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即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十九大报告指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A.实现民族解放
B.实现人民幸福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国家独立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河南真题: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施行始于()。
A.1996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6年
答案:C
本题解析:
我国《高等教育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6.我国的学位管理工作主要由()负责。
A.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B.教育部学位委员会
C.高等学校学位委员会
D.科研机构学位委员会
答案:A
本题解析: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是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学位授予工作的机构。
7.在下列高等教育权利救济制度中,属于司法救济的是()。
A.校内申诉
B.行政申诉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答案:D
本题解析: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的司法救济,相对而言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最终性。
8.我国现行的学科门类分为()类。
A.10
B.11
C.12
D.13
答案:B
本题解析:
我国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等11类。
9.下列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可以免责的是()。
A.学生宿舍因突发停电造成楼道踩蹯事件
B.学生在校期间擅自离校发生车祸
C.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D.学生因被教师扇耳光造成耳膜穿孔
答案:B
本题解析:
参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10.教育法治化的核心是()。
A.教育法治的权威化
B.教育治理的法律化
C.教育关系的制度化
D.法治精神
答案:D
本题解析:
教育法治化的核心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蕴含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基本价值。法治精神也体现了主体的自由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以及权利义务观念。
11.下列哪个惩罚措施不属于我国对学生进行处分种类()
A.警告
B.开除学籍
C.罚款
D.勒令退学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3.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
A.扣缴毕业证书
B.记过
C.留校察看
D.开除学籍
答案:A
本题解析: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的种类有:(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开除学籍。
14.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止行动,打赢()保卫战。
A.绿水
B.蓝天
C.食品
D.青山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5.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
D.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答案:D
本题解析:
《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共15题)1.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答案:C
本题解析:
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相对来说较为稳定的特质。它可由外因激发或促成,是生理冲动、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格通常指的是情感―意志的特定品质、情操、态度、心理状况、无意识机制、兴趣和理想,它们能确定人的特性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性格是其核心内容。
2.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称为()。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答案:B
本题解析: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即属于模象直观。
3.司德菲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
A.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B.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C.入职阶段、高明新手阶段、专家阶段、退出阶段
D.新手阶段、专家教师阶段、职业倦怠阶段、退出阶段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勿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
答案:B
本题解析:
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对象或目标。因此不需要加以控制。
5.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6.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2~3岁
D.3岁以后
答案:D
本题解析: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因此,答案为D。
7.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A.贾德
B.安德森
C.桑代克
D.奥苏伯尔
答案:C
本题解析:
桑代克以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
8.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答案:C
本题解析: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9.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答案:A
本题解析: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记住衣服的样式和颜色就属于形象记忆。因此,答案为A。
10.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初创时间是()。
A.1879年
B.1950年
C.1978年
D.1903年
答案:D
本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通常认为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11.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
A.手段
B.方法
C.技巧
D.形式
答案:A
本题解析:
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12.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C
本题解析:
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自我实现心理。
1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答案:C
本题解析: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此,答案为C。
14.“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A.知识同化说
B.提取失败说
C.经验干扰说
D.痕迹衰退说
答案:B
本题解析:
提取失败说认为,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存储是永久的。遗忘的发生,仅仅是由于一时难以提取欲求信息所致。如果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舌尖现象”是指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也说明,遗忘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只是由于失去了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而引起的。它可以用来验证提取失败说。因此,答案为B。
15.“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称为()。
A.社会促进
B.社会懈怠
C.模仿
D.从众
答案:B
本题解析:
社会懈怠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付出的个人努力程度也会相应地下降。
三.高等教育学(共10题)1.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答案:C
本题解析:
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蔡元培。
2.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
A.文学博士学位
B.医学博士学位
C.理学博士学位
D.哲学博士学位
答案:D
本题解析:
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丰富了学位的内涵,体现了学位的学术价值和水准,其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又推动了学位授予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志着现代学位制度的建立。因此,答案为D。
3.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
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主体因素的是()。
A.学习目标
B.学习任务
C.学习材料
D.兴趣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6.狭义的教育是指()。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文化教育
答案:A
本题解析: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7.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8.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A.被动学习
B.自主学习
C.间接学习
D.接受学习
答案:B
本题解析:
此题考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认识。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并不是其他形式的学习,因此,正确答案选B。
9.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
D.复式教学
答案:A
本题解析:
现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纪念馆、博物馆、山川、河谷等)进行教学。
10.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
B.组织性
C.合法性
D.自主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合法性。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共10题)1.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
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
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教师道德品质通过()才能表现出来。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关于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A.行为的目的是行为的具体原因,没有目的就没有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指行为本身的目的
C.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也指行为者的目的
D.教师道德行为的两种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
答案:B
本题解析: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
6.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7.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
A.《岳麓书院揭示》
B.《岳麓书院条例》
C.《白鹿洞书院揭示》
D.《白鹿洞书院教条》
答案:D
本题解析:
南宋教育家朱熹创立白鹿洞书院,并定立《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规范要求。
8.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
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
答案:C
本题解析:
董仲舒认为教师道德责任在于“化民成性”,树立良好风俗,防止奸邪。
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
A.能动性
B.决定性
C.承受性
D.主导性
答案:D
本题解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性的主体。
10.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卷III一.高等教育法规(共15题)1.受教育者享有在()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A.学业成绩
B.品行
C.身体状况
D.学业成绩和品行
答案: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复核
B.裁判
C.备案
D.受理
答案:D
本题解析:
行政复议程序基本上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几个步骤。
3.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大一、大二两年成绩优秀,大学三年级时因病退学。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
4.学满多少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
A.半学年
B.1学年
C.2学年
D.3学年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6.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答案:A
本题解析:
行政复议程序基本上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几个步骤。
7.不属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和支持的是()。
A.社会同高校的合作与参与
B.社会利用高校获得经济利益
C.社会为学生实习与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
D.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8.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学校应该()。
A.让司法机关介入学校的教育
B.让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
C.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家或教师来学校充当专职或兼职教师
D.一律听从上级的安排
答案:C
本题解析:
违法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做好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家或教师来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活动。
9.我国教育民事法律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是()。
A.无过错责任
B.过错责任
C.公平原则
D.推定责任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0.江苏真题: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市在的对象是()。
A.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C.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人民法院市理行政案件,只能就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而且除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可进行依法变更外,一般也不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适度性进行审壶。
1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把()贯穿其中。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制度建设
D.作风建设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2.王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成长,未经学生同意翻看学生的日记。王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著作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学校和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表现形式有: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适当等。
13.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表明()。
A.新时代党对自身面貌的期望值更高
B.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清晰
C.新时代党对自身建设要求有了新觉醒新高度
D.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点更加突出更加务实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4.通常不适用于处于义务阶段的学生的行政处分措施是()。
A.警告
B.开除
C.记过
D.留校察看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5.除了成文法之外,还有什么法律()。
A.宪法
B.司法
C.习惯法
D.宗法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二.高等教育心理学(共15题)1.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下处于习俗水平发展阶段的是()。
A.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D.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答案:A
本题解析:
习俗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1)“好孩子”取向阶段;(2)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在实验法的3个变量中,勿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自变量与无关变量
答案:B
本题解析:
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预定要观察、测量和记录的对象或目标。因此不需要加以控制。
5.有目的的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称为()。
A.发展法
B.实验法
C.系统法
D.观察法
答案:D
本题解析: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6.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人的()。
A.需要
B.动机
C.意志
D.理想
答案:A
本题解析:
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7.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8.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自己人”效应
C.威信效应
D.“名片”效应
答案:D
本题解析:
“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9.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
A.表现性因素
B.知识性因素
C.组织性因素
D.个体性因素
答案: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0.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答案:C
本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特点。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因此,答案为C。
11.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12.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不包括()。
A.遵从
B.顺应
C.认同
D.内化
答案:B
本题解析: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遵从(从众和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3.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A.《红楼梦》
B.《四书集注》
C.《爱弥儿》中文译文
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
答案:D
本题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后者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金刚经》原文手抄稿不属于创造性作品,因此,答案为D。
14.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A.知识与技能学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答案:D
本题解析: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洛姆
D.亚当斯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三.高等教育学(共10题)1.美国开设的第一所高校是()。
A.耶鲁学院
B.普林斯顿大学
C.哈佛学院
D.威廉玛丽学院
答案:C
本题解析:
美国的大学出现得比较晚,最早的是建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就是今天著名的哈佛大学。因此,答案选C。
2.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可追溯到()。
A.牛津大学
B.中世纪大学
C.哈佛大学
D.剑桥大学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A.学校教育
B.科学研究
C.继续教育
D.科技的普及
答案:B
本题解析:
科学研究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使高等学校同时具备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两大重要职能。因此,正确答案选B。
4.()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A.专才教育
B.通才教育
C.自由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B
本题解析:
通才教育教育的概念。
5.教学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逐渐以()代替注入式。
A.平衡式
B.应用式
C.启发式
D.综合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教学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纵观各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三个共同的趋势:①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②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③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因此,正确答案选C。
6.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
B.党政主导模式
C.学术主导模式
D.双重结合模式
答案: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7.下列不属于教学计划内容的是()。
A.专业培养目标
B.成绩的评定
C.学习年限
D.课程设备
答案: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空调用离心通风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企业试用期个人总结
- 居住房产抵押典当合同范本
- 商店摊位出租合同范本
- 项目合作及利润分配协议书范本
- 初学者看图写话技巧及经典范文
- 建筑工地交叉作业安全措施指南
- 农业生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 展览会前台接待实习报告
- 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自我总结范文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标准化
- 水泥搅拌桩记录表格范本
- DL∕T 458-2020 板框式旋转滤网
- GB∕T 8163-201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 Windows Azure云平台基本操作手册
-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课件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水闸设计步骤计算书(多表)
- PowerPoint使用技巧培训课件(共35张)
- SMA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 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