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第1页/共40页蝗虫、蜘蛛、虾蜗牛、章鱼、缢蛏蚯蚓、水蛭、沙蚕蛔虫、蛲虫、丝虫涡虫、绦虫、血吸虫水螅、水母、海葵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约占整个动物界的95%第2页/共40页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脊椎动物包括青鱼、中华鲟、鲨鱼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龟、鳖、蛇、蜥蜴鸡、鸭、雀、鸽子、鹤猪、马、羊、人脊椎动物包括第3页/共40页生活环境:
大多数生活在()
少数生活在()中腔肠动物形态:身体呈()。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有()周围有(),没有()结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和()构成两层细胞间填充着(),称为()层,两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做()取食:依靠()捕食,食物由()进入()由()细胞消化,食物残渣由()排出。防御:触手上有()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口消化腔内胚层口海洋淡水刺细胞内胚层外胚层胶状物质中胶层消化腔辐射对称口触手肛门第4页/共40页4.观察水螅纵切面示意图,认识各结构123456???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消化腔触手口卵巢卵细胞芽体第5页/共40页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第6页/共40页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母、海蜇可供食用(2)沿海岸的珊瑚礁:稳固海岸
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
第7页/共40页1、生活环境:生活在清澈溪流的()下面。2、外部形态:身体(),形状像柳叶,前端背面有感光的()。3、取食:口长在腹面,内有一(),可伸出口外,用于(),食物进入(),消化后食物残渣从()排出。扁形动物--涡虫石头背腹扁平眼点管状的咽捕食消化腔口第8页/共40页扁形动物的特点身体呈
对称;背腹
;有
无
。两侧扁平口肛门第9页/共40页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生活环境大多在海洋,少数在淡水一般生活在淡水形态特点辐射对称左右对称结构特点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有肠和咽等摄食和消化刺细胞协助捕食,消化腔消化涡虫的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另外多数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第10页/共40页线形动物--蛔虫1、生活环境:()在人体的()里。2、形态结构:身体细长如线,身体呈()前端有(),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3、消化:消化管的结构(),肠仅有()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4、运动:无专门的(),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5、生殖:生殖器官(),生殖能力()寄生小肠圆柱形口肛门角质层简单一层食糜运动器官蠕动发达强第11页/共40页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身上摄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寄生虫:得到利益的个体,如蛔虫,猪肉绦虫。宿主或寄主:遭受损害的个体,如人,猪,钉螺等。第12页/共40页细长口肛门角质层钩虫蛲虫消化管前端有___,后端有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身体_________,呈_________;
蛔虫圆柱形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第13页/共40页
症状:蛔虫病预防:腹痛、失眠、烦躁、磨牙、抽筋、头痛、胆道蛔虫病、阑尾炎、腹膜炎蛔虫动物与人类关系第一: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干净的生水,生的蔬菜瓜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第二:严格管理粪便:不随地大便,粪便要处理后作肥料。第14页/共40页蚯蚓的体色为暗红色或灰黑色。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蚯蚓有能分泌粘液的湿润体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蚯蚓的前端有环带,腹面颜色浅、有刚毛。观察蚯蚓1.观察蚯蚓身体的体型、体色。2.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后端,背面、腹面?3.蚯蚓如何呼吸?-环节动物第15页/共40页5.大雨过后,蚯蚓为什么爬到地面上来?
土壤中缺乏氧气,蚯蚓到地面上去呼吸。4.蚯蚓是如何运动的?蠕动刚毛: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增加附着力,
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肌肉:环肌、纵肌交替收缩舒张第16页/共40页1.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________构成;2.靠______________辅助运动。体节刚毛和疣足水蛭沙蚕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第17页/共40页12345
6贝壳足外套膜出水管入水管鳃(保护)(分泌物质形成贝壳)(运动)(气体交换)(取食)(排残渣)第18页/共40页软体动物的常见类型:多板类腹足类头足类双壳类第19页/共40页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1.
柔软的身体外面有
,大多有
;
2.运动器官是
。外套膜贝壳足第20页/共40页节肢动物第21页/共40页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触角、足)都分节。第22页/共40页对照课本P15蝗虫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1、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2、头部有哪些重要器官?3、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什么?着生在什么部位?有哪些运动方式?4、蝗虫的呼吸器官是什么?第23页/共40页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第24页/共40页第25页/共40页鱼的特征特点生理功能体色背面呈深灰黑色,腹面为白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具有保护作用体形身体呈流线形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体表覆盖鳞片,并分泌黏液保护和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鳍分偶鳍和奇鳍两类,共7个鳍可协调运动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第26页/共40页观察与思考
观察鱼的运动。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不全面。鱼的体内有脊柱,脊柱上附着的肌肉能产生运动的动力。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第27页/共40页第28页/共40页观察鱼的呼吸
1、观察鳃和鳃片的形态、颜色。为什么鰓丝多而细?
2、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水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相比,溶解的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鱼有两个鲜红的鳃,鳃片呈扇形鲜红色,鳃丝多而细,增大呼吸的面积。第29页/共40页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为什么?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面;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因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第30页/共40页鱼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
中;2.体表常有
覆盖;3.用
呼吸;4.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用
。水鳞片鳃尾部躯干部鳍游泳第31页/共40页3、两栖动物的特征1.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2.成体大多生活在
,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皮肤可以辅助
。水中鳃陆地上肺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视频第32页/共40页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覆盖角质的
或
;2.用
呼吸;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鳞片甲肺卵壳第33页/共40页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皮肤呼吸生殖生活环境皮肤裸露、湿润有角质鳞片或甲,干燥幼体用鳃,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发达的肺卵生,体外受精,生殖及幼体发育离不开水。卵生,体内受精,有卵壳,生殖摆脱对水的依赖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陆地或水中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第34页/共40页1.体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可飞翔的翼;3.肌肉:胸肌发达;4.骨骼:轻、薄、有龙骨突、长骨中空;5.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出粪便迅速;6.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7.呼吸系统:有气囊,可辅助肺呼吸。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第35页/共40页(1)体表覆羽;(2)前肢变成翼;(3)有喙无齿;(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鸟的主要特征:第36页/共40页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医院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 2025年地震观测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镍镉电池项目建议书
- 2025届上海市桃浦中学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打造智慧办公生态圈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高效身份验证
-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心理驱动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新视角
- 学习动机与学习潜能的深度解析
- 专题04 荐信 感谢信 倡议书(测试)(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教育技术的前沿个性化学习与评估的挑战与机遇
- 2023年中国石化河北石家庄石油分公司社会招聘2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 医务科岗前培训
- 共青团团课主题班会课件PPT模板PPT
- GB/T 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
- 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022年徐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电部管理重点(中)
- 新生儿复苏解析课件
- 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标准操作规程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