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知识,充分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2.通过梳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基础知识,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3.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基础知识,充分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通过梳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基础知识,认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5.通过梳理人民解放战争的基础知识,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深刻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难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三、教学过程环节一: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3)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历史的必然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观点已经出现在中文刊物和著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大大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思考,再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的推动,中国人进一步思考从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就是说,五四运动后,或者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考虑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个历史必然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上的,是建立在由于帝国主义侵略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资产阶级政党力量弱小的基础上的。而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这个政党的理论终于掌握了人民大众,掌握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张海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主要历史大事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召开,通过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提出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大会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5年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后,巩固和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 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国民革命取得重大进展。1927年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分共”,国民革命失败。(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及历史作用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展开。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历史作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三、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主要历史大事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召开,纠正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1927年9-10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在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局部抗战阶段:(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1932年3月,日军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4)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5)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2.全面抗战阶段:(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2)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主张全民族实行抗战,要求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3)随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了表示“团结各方共赴国难”,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意见。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4)1937年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5)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军队改编: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6)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张海鹏在《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一文中指出,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这就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掌握了政府,它有几百万军队,可以调动全国资源和人力。正面抵抗日军的进攻,当然非它莫属。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因此,对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定他们的功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抗战坚持到胜利的把握也是不大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2.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军的主要兵力,对侵略者的覆灭起了决定性作用。3.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4.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四)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2)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五、人民解放战争
(一)主要历史大事1945年8月至10月10日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开始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二)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具体包括: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国民党违反民意,发动内战,实行一党专政,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经济崩溃,物价暴涨。国民党为解决内战军费开支,加紧对人民的搜刮,滥发纸币,造成物价狂涨,民族工商业破产,工农业生产下降,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军队官兵厌战,临阵起义、投降的现象不断发生。贪官横行,统治腐败。政府横征暴敛,搜刮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许多官员利用接收机会,贪污盗窃,敲诈勒索。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国民党政治的腐败,军事的溃败,使美国逐渐对蒋介石失去信心,国民党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环节二:能力提升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材料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的理解。答案提示: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环节三:课后作业材料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税务稽查规范
- 关于领导发言稿格式【10篇】
- 企业物资代购合同标准文本
- 低价倒混凝土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分销母婴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装修工程第三方监理委托合同2025争议解决条款
- 开展客户需求分析的月度工作计划
- 2025合同免征印花税政策出台
- 光伏项目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劳动合同模板示例
-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造价综合定额答疑汇编2022年11月更新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格式(参考)doc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评分表doc-附件1
- (完整word)苏教八年级初二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
-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完整版)
-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五版)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
- DBJ03-107-2019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夜景照明工程验收标准
- 家长类型分析及沟通技巧
-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