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环境与健康预防_第1页
中国人类环境与健康预防_第2页
中国人类环境与健康预防_第3页
中国人类环境与健康预防_第4页
中国人类环境与健康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类环境与健康预防第1页/共105页绪论第2页/共105页一、预防医学的概念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是医学门类中的一个独立的学科,它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阐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揭示环境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提出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第3页/共105页二、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医学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与自然界中各种有害因素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预防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学皆有预防和保健两个部分。第4页/共105页三、预防医学的地位及分支学科

现代医学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个部分组成,作为一个医师,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缺一不可。第5页/共105页预防医学分支学科

预防医学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成长中的学科群,它主要有以下分支学科:1.卫生学2.毒理学3.流行病学4.社会医学5.卫生统计学第6页/共105页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2)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是健康人;(3)预防医学以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4)预防医学采用的是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5)预防医学的对策产生效应的时间多是疾病/传染病可能发生/流行之前。第7页/共105页第8页/共105页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2)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是健康人;(3)预防医学以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4)预防医学采用的是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5)预防医学的对策产生效应的时间多是疾病/传染病可能发生/流行之前。第9页/共105页第10页/共105页预防医学的特点(1)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2)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是健康人;(3)预防医学以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为主;(4)预防医学采用的是宏观与微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5)预防医学的对策产生效应的时间多是疾病/传染病可能发生/流行之前。第11页/共105页四、健康的概念和疾病的三级预防 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第12页/共105页第13页/共105页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临床前期预防3.第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

又称病残预防第14页/共105页五、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第15页/共105页第16页/共105页第17页/共105页五、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第18页/共105页《2002年全球健康报告》中指出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原因

营养不良

危险性生活

高血压

吸烟

酗酒

无洁净水

缺铁

固体性燃料释放的烟害

胆固醇过高肥胖症

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死亡是上述原因造成

第19页/共105页WTO曾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第20页/共105页第21页/共105页案例李某:男,49岁,公司经理。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突然手捂胸部跌倒在地,45分钟后被送进了急诊室。心电图显示前导联ST段压低3毫米,随即进行溶栓治疗,但病情发展为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家人和单位员工无比悲痛,社会各界也无比惋惜。请问:作为一名医生,你对此有何感想?第22页/共105页人类与环境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李志春第23页/共105页第一节人类的环境第24页/共105页一、环境 WHO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各种社会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的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第25页/共105页环境的分类

按构成要素,环境可以分成: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第26页/共105页

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环境又可分为:1.原生环境2.次生环境环境的分类第27页/共105页原生环境: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iogeochemicaldisease(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第28页/共105页次生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Themaintenanceandimprovementofhealthshouldbeatthecenterofconcernaboutth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第29页/共105页二、构成环境的因素1.生物因素

食物链是指在生物体之间,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的链状关系。2.化学因素3.物理因素4.社会心理因素

第30页/共105页第31页/共105页二、构成环境的因素1.生物因素

食物链是指在生物体之间,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的链状关系。2.化学因素3.物理因素4.社会心理因素

第32页/共105页第二节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和其它生物一样,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长期适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人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二)人与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三)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两重性(四)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第33页/共105页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environment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第34页/共105页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environment人对环境的适应性survivalofthefittest第35页/共105页第二节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和其它生物一样,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长期适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人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二)人与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三)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两重性(四)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第36页/共105页二、人群对环境危害的反应第37页/共105页第38页/共105页第三节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与公害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ant)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为公害病。第39页/共105页二、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环境污染物(pollutant)。第40页/共105页第41页/共105页第42页/共105页第43页/共105页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自然污染来源

人为污染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第44页/共105页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一)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转移(二)环境的自净作用 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第45页/共105页(三)生物富集作用与生物放大作用某些污染物被生物体浓缩,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显著超过非生物介质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即为生物富集作用。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的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中的浓度。第46页/共105页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一)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转移(二)环境的自净作用(三)生物富集作用与生物放大作用(四)生物转化第47页/共105页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一)急性中毒(二)慢性危害(三)远期作用(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致敏作用

2.免疫抑制作用

第48页/共105页第49页/共105页第50页/共105页五、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特点(一)广泛性(二)多样性(三)复杂性(四)长期性

第51页/共105页六、环境污染所致的疾病(一)传染病(二)公害病(三)职业病(四)食物中毒

第52页/共105页大气环境与健康第53页/共105页大气圈及大气垂直结构

大气圈(atmosphere)

包围在整个地球表面的空气,厚度为2000Km-3000Km。第54页/共105页外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臭氧层电离层第55页/共105页一、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一)空气的化学组成(二)空气的物理性状第56页/共105页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水汽

保温作用尘埃

(固体杂质)N2O2CO2O3成云致雨78.10%20.93%0.03%保温作用保护生命第57页/共105页(二)空气的物理性状太阳辐射空气离子化气象因素室内微小气候第58页/共105页..........4%地球表面反射47%17%6%9%15%9%24%24%52%48%100%10%25%云吸收浮尘被臭氧、水蒸气、碳酸气等吸收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到达和离开地球的情况反射地球外部太阳辐射(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第59页/共105页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solarradiation)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可见光:(波长400nm~760nm),可提高视觉功能和代谢功能,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光线不足可引起视觉疲劳。第60页/共105页紫外线(ultraviolet,UV)UV-A(波长320nm~400nm):生物学作用弱,色素沉着;UV-B(波长275nm~320nm):红斑作用,抗佝偻病;UV-C(波长200nm~275nm):对细胞作用强烈,有明显杀菌作用。第61页/共105页红斑作用

(erythemaeffect)

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潮红的现象。原发性红斑立即发生,继发性红斑在照后6~8小时发生。第62页/共105页抗佝偻病作用

波长290~320nm的UV-B所致。因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在UV-B的作用下可能成D2和D3,经肝脏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25(OH)2-D3,后者在甲状旁腺的辅助下转化为活性1,25(OH)2-D3。第63页/共105页枕秃thelossofhairintheoccipitalposition第64页/共105页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UV-A(波长320nm~400nm):生物学作用弱,色素沉着;UV-B(波长275nm~320nm):红斑作用,抗佝偻病;UV-C(波长200nm~275nm):对细胞作用强烈,有明显杀菌作用。第65页/共105页紫外线负作用紫外线眼损伤:白内障、电光性眼炎、雪盲。紫外线皮肤损伤:光照性皮炎、光感性皮炎、皮肤癌。导致产生光化学性烟雾,损害人体健康。第66页/共105页红外线

infraredray

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有消炎镇痛作用。过量的红外线可引起组织损伤,白内障的发生。第67页/共105页2.空气离子化

(airionization)

大气中空气分子或原子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

第68页/共105页空气离子轻离子:离子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重离子:轻离子灰尘、烟雾等结合。空气离子对人体的作用负离子对机体有益。第69页/共105页空气离子轻离子:离子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重离子:轻离子灰尘、烟雾等结合。空气离子对人体的作用负离子对机体有益。空气离子的卫生评价空气离子数:阴离子数多,清洁度大。重轻离子比值:>50,说明空气污浊。空气离子单极系数:阳离子/阴离子。清洁地区该值低第70页/共105页3.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meteorologicalfactor)包括气温、气温、气流、气压等。

天气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表现。 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天气变化情况的概括,是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天气特征。第71页/共105页(1)对健康的影响(2)气候适应3.气象因素第72页/共105页气候适应人类通过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功能而对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可因锻炼而加强。对气候的适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73页/共105页二、大气污染与疾病第74页/共105页大气污染大气污染(airpollution)是指明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原有的正常组成或性状发生了改变,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了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第75页/共105页(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工业企业①燃料燃烧煤炭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②生产过程排放交通运输生活炉灶第76页/共105页(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第77页/共105页大气污染的直接危害急性中毒慢性炎症变态反应致癌作用非特异性疾病第78页/共105页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气候改变形成酸雨臭氧层的破坏产生温室效应第79页/共105页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地球和大气反射大气太阳辐射穿过晴空大气

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地表吸收使地表变暖地表放射的红外辐射一些红外辐射被温室气体吸收并重又放射出,这种效应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第80页/共105页(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颗粒物二噁英第81页/共105页二氧化硫

(SO2)(1)SO2刺激眼、鼻咽粘膜刺激上呼吸道收缩、分泌增多;炎症、腐蚀性组织坏死;致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2)SO2+飘尘进入肺深部

Fe2O3

H2SO4

肺纤维病变

肺气肿(3)SO2:变态反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4)SO2+B(a)P:促癌作用SO2来源于含硫燃料(煤、石油)的燃烧。第82页/共105页(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颗粒物二噁英第83页/共105页NOx呼吸道深部亚硝酸、硝酸刺激、腐蚀肺组织肺水肿(NO2以肺损害为主)亚硝酸盐血液+Hb高铁Hb组织缺氧(NO以高铁Hb症较明显)NO2

支气管哮喘氮氧化物第84页/共105页(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颗粒物二噁英第85页/共105页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smog)

排入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混合烟雾。第86页/共105页光化学烟雾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NOX

+CHUV浅蓝色混和烟雾O3(85%)过氧酰基硝酸酯(10%)

其它(5%)主要为过氧乙酰硝酸酯

醛类、酮类、过氧化氢等

第87页/共105页0:004:008:0012:0016:0020:000.50.40.30.20.10时间污染物浓度(mL/m3)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S.E.Manahan,1984)非甲烷烃醛NO2NOO3光化学烟雾第88页/共105页(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颗粒物二噁英第89页/共105页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s,TSP):是粒径0.1μm~10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s,IP):是指粒径≤10μm的颗粒物。第90页/共105页(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多环芳烃颗粒物二噁英第91页/共105页三、空气污染的防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