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的处置及用药原则
呼吸科姜晶
一、体温1、体温是怎么产生的?2、人体体温的调节?3、体温的正常范围?4、影响体温的因素?1、体温是怎么产生的?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这三种营养物质在代谢氧化过程中释放大量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不断以热能的形式散发于体外。另外有50%的能量储存到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以供机体利用。最终结果仍转化为热能而散发体外。由于上述情况而使人体产生了体温。ATP是什么?(三磷酸腺苷)是一种核苷酸,是体内组织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具有储存和转运的功能。3、体温的正常范围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这三个部位测量得到的温度和深部体温相近。所谓正常的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口温:36.3-37.2直肠温度:36.5-37.7腋下温度:36--3734、影响体温的因素1、昼夜的因素一般清晨2-6点体温最低,下午2-8点时最高。其变动范围不应超过0.5-1.0度上下。这种昼夜的节律波动,可能和人体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密切关系。2、年龄的因素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是不同的婴幼儿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温略高于成年人。另外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偏低,但仍在正常范围的低值。34、影响体温的因素3、性别的因素:同年龄段‘同体形的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度。而且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变化。即排卵后体温升高,这与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有管。4、活动: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体温升高。临床测体温应在病人安静状态下测量,小儿测温时应防止哭闹。5、药物: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了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对于手术病人在术中术后应注意保暖。6、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因素,都可使体温出现一时性的增高。31、体温表的种类和构造1、水银体温表:口表、肛表和腋表。是由一根真空毛细管外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口表和肛表的玻璃管似三棱镜状,腋表呈扁平状。其中口表和腋表的球部较细长,有助于测温时扩大接触面,肛表的球部较粗短,可防止插入肛门时折段或损伤黏膜。2、电子体温表: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来测量温度。3、可弃式体温表:为一次性。其构造为一含有对热敏感的化学指示点薄片,测温时点状薄片随机体的温度而变色,最后的变色点位置即为所测温度。4、感温胶片:对温度敏感的胶片。可贴在前额和腹部。只能用于判断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适用于新生儿和幼儿。2、测量体温的方法1、口温测量法:将口表水银端斜放舌下热窝,使病人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表,3分钟取出。2、腋下测量法:擦干腋下,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10分钟后取出。3、直肠测量法:使病人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用油剂润滑肛表,将体温表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取出。3、体温表的消毒1、单人使用的要放到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使用前取出,清水冲洗擦干。2、集体使用的体温表,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5分钟后取出清水冲洗,用离心机甩至35度以下,再放入另一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清洗,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消毒液可选择:70%的酒精;1%的过氧乙酸;0。5%的碘伏,酸水。三、发热1、概念2、发热的原因?3、发热程度的判断?4、发热的临床阶段?5、发热的热型?6、发热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1、
什么是发热?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2、发热的原因导致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其中感染性发热较为常见主要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感染性疾病占大多数包括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局部或全身感染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引起的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的中枢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包括血液病、恶性肿瘤、物理因素(中暑)、机械性因素(脑溢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34、发热的临床过程
分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有时伴有寒战。2、高热持续期:主要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疼、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尿少。3、退热期:主要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退热方式有渐退和骤退。如骤退,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虚脱和休克现象。另外:发热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皮疹等
35、发热的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度左右。持续数日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度,常见的有急性传染病,如伤寒、肺炎球菌肺炎。2、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度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再经过一个间歇时间后,又再次升高而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3、驰张热:体温在39.0度以上,但波动幅度大,日差在2.0度以上,但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水平等。见于败血症、风湿热。4、不规则热:体温在一日中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36、发热对人体的一些益处1:它把体温升至高于很多病原体生长的最适温度,降低其生长速度,从而减少机体面对的病原体数量;2:发烧引起的高温会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3:发烧加快体内化学反应速度来提高免疫反应水平。免疫系统加快攻击病原体,缩短感染的过程;4:发烧会使病人感觉生病了,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可能会去休息,防止机体被进一步破坏,同时有更多的体能来对付感染.3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局部冷疗法:包括使用冰袋、冰囊、冰帽、冰毯机、冰槽、冷湿敷法及化学冰袋等。全身冷疗法:包括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盐水灌肠等。温度32-34度,25-35%的酒精。体温超过39.0度可用局部冷疗法.体温超过39.5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3制作简易冰袋的方法:1、塑料瓶如矿泉水瓶、输液瓶等装满水冷冻。2、用过的输液袋或过期的输液袋。3、冷藏药品用的冰袋。4、橡胶手套盛满水。2、物理降温时的注意事项物理降温时的注意事项:1、冰袋易放到较大的动脉处置冷(颌下、腋下、颈部、颈部、腹股沟、腘窝处)。用冷30分钟后撤掉冰袋。间隔1小时后可重复使用。2、冰帽和冰槽适于头部降温防治脑水肿,减轻脑细胞损害。使用时注意每10分钟观察头部皮肤变化,尤其注意病人耳廓部位应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时间不超过30分钟,60分钟后可再次使用。3、冷湿敷,每2-3分钟换一次敷布,时间为15-20分钟。4、冰毯机:5、枕后、耳廓、阴囊处忌冷以防冻伤;心前区忌冷以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腹部忌冷以防腹泻,足底忌冷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因此有高血压的高热患者应避免足底用冷。6、用25-35%的酒精擦浴。酒精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酒精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又因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其散热能力较强。对于上述几个部位要用些力量擦,时间要长才能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时间不超过20分钟。7、温水擦浴用低于体温的温水(32-34度)可很快将皮肤温度通过传导散热。皮肤接受刺激后,初期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继而扩张擦浴时又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因而更促进热的散发。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3、药物降温常见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药物,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的药物。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故又将这类药物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常见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撒利痛白加黑、日夜百服宁消炎痛栓(吲哚美辛)、布洛芬、中药:新潢片、柴胡、安痛定4、解热镇痛药的副作用副作用: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和肾脏的副作用。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和肝脏等的副作用。与剂量有关系。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这与剂量无关,是由于前列腺素合成减少有关,造成小血管和支气管痉挛有关。小剂量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大剂量有抗炎的作用。五、发热时的用药原则2、应当提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量,并注意两次用药应间隔一定的时间(4~6小时),同时在解热时,需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3、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多数解热镇痛药(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对有特异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慎用或禁用。3发热时用药原则4、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疗程3日),如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5、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6、使用解热镇痛药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7、发热时宜注意控制饮食,多喝水、果汁,补充能量、蛋白质和电解质;发热期间宜多休息,在夏季要注意调节室温,保持充分的睡眠。3发热时的用药原则
8、中暑高热不宜用解热药,可采用冰袋外敷,酒精擦浴,头部冷敷,输液降温,这样比较安全。遇高热病人时,除使用退热药外,应配合物理降温。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