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课件_第1页
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课件_第2页
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课件_第3页
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课件_第4页
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情况调查表填写2009年2月22日北京抗旱规划技术大纲培训之二主要内容(一)基本要求(二)干旱灾害基本情况调查(三)抗旱基本情况调查(四)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一)基本要求(1)-P5基本情况调查表抗旱能力评估及抗旱形势分析(一)基本要求(3)4、经济社会指标现状调查。收集整理县级以上行政区及建制城市2007年的经济数据和供用水情况,为农业和城市旱情及旱灾分析提供背景资料(附表2-3)

5、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调查蓄、引、提、调水工程、地下水源工程、其他水源工程的数量、规模及供水能力,摸清与抗旱密切相关的供水基础设施现状以及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情况和应急供水能力等(附表2-4)(一)基本要求(4)6、抗旱投入和抗旱效益资料调查。收集整理1990~2007年抗旱投入和抗旱效益资料,分析评价抗旱减灾效果(附表2-5)7、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现状调查。了解与抗旱有关的组织机构、政策法规、服务组织、物资储备、旱情监测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等方面的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附表2-6)8、城市备用水源工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应对严重或特大干旱的能力(附表2-7)(一)基本要求(5)9、2007年实际用水情况调查。分析供水和用水结构(附表2-8)10、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充分利用水资源规划相关成果,对2007年和2020年在不同典型干旱年(中度干旱年、严重干旱年、特大干旱年)景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分析(附表2-9)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附件P1)

调查目的:收集和整理县级行政区1990~2007年的农业、牧业和城镇旱情和旱灾损失资料,结合规划区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水资源利用、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相关数据,分析旱情及旱灾发生特点,编制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防办统计报表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1)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栏:地(市)名称,以地级行政区汇总并作合理性分析第2栏:县(区、市)名称,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第3栏:资料系列为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资料尽可能延长到1950~2007年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2)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第4栏:地区生产总值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按“当年价”填写,单位:万元第5栏: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单位:千公顷

第6栏:粮食产量包含谷物、豆类和薯类,单位:万公斤

第4~6栏的数据在当地统计年鉴上查找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3)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5)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第9栏:受灾面积是指农作物产量因受旱而比正常年份减少10%以上的面积,单位:千公顷

第10栏:成灾面积是指农作物产量因受旱而比正常年份减少30%以上的面积,单位:千公顷

第11栏:绝收面积是指农作物产量因受旱而比正常年份减少80%以上的面积,单位:千公顷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2~13栏: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是指因干旱造成临时性的人、畜饮用水困难,单位:人口:万人;大牲畜:万头第14栏:因旱粮食损失量是指受旱当年的粮食产量与前3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值相比后的减少量,单位:万公斤第15栏: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粮食因旱减产值、经济作物减产值和林、渔业、牲畜等经济损失值,单位:万元

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6)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

第7~15栏为农业旱情旱灾,查阅当地防办统计报表第16~19栏为城镇旱情旱灾,查阅当地防办统计报表

城镇干旱指由于干旱造成城镇供水水源不足(河流、水库、湖泊来水、蓄水少,地下水位下降等),导致城镇实际供水量低于正常用水量,城镇正常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7)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

第18栏:城镇影响人口是指受旱时期内受定时、定量、减压等限水措施影响的人口总数,单位:万人第19栏:影响工业增加值指受旱时期城镇因干旱缺水造成的工业增加值减少量,可用因旱减少供水量与工业用水定额乘积来测算,单位:万元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9)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10)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第20~22栏:草地受旱面积指因旱缺水的牧草面积,按干枯和未返青面积分别列出,单位:千公顷第23~24栏:受灾畜牧是指因旱缺水的畜牧数量,按照大牲畜折算,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和骆驼等,单位:万头

第25栏:牧业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所有牧业因旱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值,单位:万元附表2-1××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表填表说明旱情发生时间系列:附表2-1中第7栏,尽可能延长该系列,1950~2007年旱灾损失系列:附表2-1中第15栏、第19栏和第25栏之和,尽可能延长该系列,1950~2007年

旱灾等级系列:对历年旱灾损失进行旱灾等级划分,可得到历年旱灾等级系列,为绘制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作准备。旱灾等级划分方法下一讲介绍1、旱情及旱灾损失调查--附表2-1(11)2、城市基本情况和旱情调查--附表2-2(2)附表2-2××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7年城市干旱及抗旱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3~4栏: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城区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自来水供水人口指城区所有使用公共和自备水源供水的人口,单位:万人第5~8栏:地区生产总值按照总值、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分别列出,按“当年价”填报,单位:万元附表2-2××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7年城市干旱及抗旱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9~10栏:蓄水工程、引提水工程供水量是指统计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水库、江河湖泊引提水工程的年度实际供水量,单位:万立方米第11栏:调水工程供水量是指跨水资源一级区和独立水系的实际调水水量,单位:万立方米2、城市基本情况和旱情调查--附表2-2(3)2、城市基本情况和旱情调查--附表2-2(4)附表2-2××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7年城市干旱及抗旱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2栏:城市地下水源工程供水量是指城市的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年度实际供水量(含公共和自备水源),即自来水厂的开采量和工矿企业自备井的开采量总和,单位:万立方米第13栏:其他水源工程供水量包括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再利用、微咸水利用、海水利用等用于生产、城市公共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水量,单位:万立方米附表2-2××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7年城市干旱及抗旱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20~22栏:城市干旱指由于干旱造成城市供水水源不足(河流、水库、湖泊来水、蓄水少,地下水位下降等),导致城市实际供水量低于正常用水量,城市正常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表中“因旱减少供水量”、“影响人口”、“影响工业增加值”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同附表2-1中“城镇”栏内相应的栏目。对于无旱年,这三栏可不填。2、城市基本情况和旱情调查--附表2-2(6)(三)抗旱基本情况调查-P101、经济社会指标现状调查(附表2-3)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3、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附表2-5)4、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附表2-6)5、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现状调查(附表2-7)附表2-3××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0~12栏:填报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和牧业产值,单位:万元第13~14栏: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单位:万元第15~16栏:填报耕地面积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千公顷1、经济社会指标现状调查—附表2-3(3)附表2-3××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7~19栏:按播种面积按总计、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填报,单位:千公顷第20~21栏:粮食产量包含有谷物、豆类和薯类。除列出粮食产量总量外,还应填写其中的谷物产量(即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类的合计产量),单位:万公斤

第22栏:牲畜是指年末牲畜存栏头数,可按羊单位填写1、经济社会指标现状调查—附表2-3(4)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附件P3)

调查目的:调查蓄、引、提、调水工程、地下水源工程、其他水源工程的数量、规模及供水能力,摸清与抗旱密切相关的供水基础设施现状以及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情况和应急供水能力等供水基础设施应按照工程所在地填写

资料来源:水利、水务部门统计报表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1)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供水基础设施主要是调查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等三类供水工程的数量和供水能力第1栏:地(市)名称第2栏:县(区、市)名称第3栏:工程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塘坝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2)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3)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

地表水源工程分为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调水工程,应按供水系统分别统计,避免重复计算

蓄水工程指水库和塘坝(不包括专为引水、提水工程修建的调节水库),按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分别统计。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

蓄水库工程按总库容划分:大型为库容≥1.0亿m3,中型为1.0亿m3>库容≥0.1亿m3,小型为0.1亿m3>库容≥0.001亿m3

塘坝指蓄水量不足10万m3的蓄水工程,不包括鱼池、藕塘及非灌溉用的涝池或坑塘第4~8栏:填报蓄水工程数量(座)、总库容、兴利库容、死库容、现状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4)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

供水能力是指现状条件下相应供水保证率的可供水量,与来水状况、工程条件、需水特性和运行调度方式有关。除了对水利部门所属的水源工程进行统计外,对其他部门所属的水源工程及工矿企业的自备水源工程均需进行统计现状供水能力可用近10年期间工程实际最大供水量填写

引水工程指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自流引水的工程,按大、中、小型规模分别统计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5)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

提水工程指利用扬水泵站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提水的工程,按大、中、小型规模分别统计。引、提水工程按取水能力划分:大型:取水能力≥30m3/s

中型:30m3/s>取水能力≥10m3/s

小型:取水能力<10m3/s

第9~11栏:填报引水工程数量(处)、引水规模(立方米/秒)、现状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6)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2~14栏:填报提水工程数量(处)、提水规模(立方米/秒)、现状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

调水工程指水资源一级区或独立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蓄、引、提工程中均不包括调水工程的配套工程第15~17栏:填报调水工程数量(处)、调水规模(立方米/秒)、现状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7)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

水井工程按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分别统计

浅层地下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和与潜水有紧密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均指矿化度M≤2g/L的淡水

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混合开采的生产井数量、配套机电井数量及现状供水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划分为浅层淡水和深层承压水,并作说明

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8)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8~23栏:填报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的水井数,单位:眼;其中:配套机电井数(眼)和现状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

其他水源工程包括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再利用、微咸水利用和海水利用等供水工程。集雨工程指用人工收集储存屋顶、场院、道路等场所产生径流的微型蓄水工程,包括水窖、水柜等。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回用设施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9)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微咸水利用指矿化度为2~3g/L的浅层地下水利用。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指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及城市环卫用水等第24栏:填报其他水源工程现状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

第25栏:填报现状总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10)附表2-4××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表填表说明

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现状供水能力是指现有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设计应急供水能力,按照城镇和农村分别填写第26~27栏:填报农村人饮、灌溉供水能力,单位:

万立方米

第28栏:填报城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

第29栏:填报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总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2、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附表2-4(11)附表2-5××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表填表说明(附件P4)

调查目的:收集整理1990~2007年抗旱投入和抗旱效益资料,分析评价抗旱减灾效果资料来源:各地防办报表第1栏:地(市)名称第2栏:县(区、市)名称表中未加说明的栏目可参见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下发的《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相应的说明3、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附表2-5(1)附表2-5××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表填表说明第3栏:1990~2007年抗旱投入统计。投入抗旱人数指统计年度内投入抗旱人数的最大值。抗旱投入资金是指统计年度内各级财政投入抗旱的资金累计数量(包括各级财政用于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以及群众投入抗旱的资金累计数量(不包括群众投劳折资)。从资金的来源分为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和群众自筹。地方拨款包括省、地(市)、县财政拨款。3、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附表2-5(2)附表2-5××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表填表说明第4~8栏:填报抗旱投入人数,单位:万人;抗旱投入资金,单位:万元

抗旱效益指采取抗旱措施后与不采取抗旱措施相比所取得的效益。包括农业、城镇和牧业抗旱效益第9栏:抗旱灌溉面积指统计年度内抗旱灌溉面积累计数(正常灌溉面积不列入统计范围)。同一块耕地一季作物抗旱浇灌多次,按面积统计时只计一次3、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附表2-5(3)附表2-5××省(自治区、直辖市)1990~2007年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0~11栏:填报解决临时饮水困难的人口,单位:万人;大牲畜,单位:万头第12~13栏:填报减少农业经济损失(万元)和减少粮食损失,单位:万公斤

第14~15栏:填报城镇减少影响人口(万人)和减少工业增加值损失,单位:万元

第16~17栏:填报减少畜牧受灾数量(万头)和减少牧业经济损失,单位:万元3、抗旱投入与抗旱效益调查—附表2-5(4)附表2-6××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调查表填表说明(附件P4)

调查目的:了解与抗旱有关的组织机构、政策法规、服务组织、物资储备、旱情监测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等方面的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资料来源:各地防办报表第1栏:地(市)名称第2栏:县(区、市)名称4、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附表2-6(1)附表2-6××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调查表填表说明第3~4栏:抗旱管理队伍包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第5~10栏:抗旱服务组织现状调查,包括人员组成、机具或设备、应急送水能力和机动浇地能力等

应急送水能力指发生干旱时临时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的最大日送水量4、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附表2-6(2)附表2-6××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调查表填表说明

机动浇地能力是指发生干旱时机动抗旱设备的最大日浇灌面积第11~12栏:抗旱预案的调查是指调查统计抗旱预案的编制与审批情况第13栏:调查是否建有抗旱物资库(有√)

第14~16栏: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名称、编制单位和实施时间4、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附表2-6(3)附表2-6××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7~21栏:调查县级以上各级行政区旱情监测系统及网络建设状况、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情况第22栏:调查是否建有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有√)

对于未在调查表中涉及的关于抗旱减灾保障体系中的其他方面的相关内容,需用文字材料对现状调查情况进行说明4、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附表2-6(4)附表2-7××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附件P5)

调查目的:对城市备用水源工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应对严重或特大干旱的能力

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包括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和其他水源工程资料来源:水务、供水部门第1栏:城市名称5、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现状调查—附表2-7(1)附表2-7××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2~4栏:地表水源工程类型分为蓄水工程、江河、湖泊引提水工程、调水工程等,填报水源名称、类型和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

第5~7栏:地下水源工程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工程,填报类型、水井数(眼)和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第8~9栏:其他水源工程分为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再利用、微咸水利用、海水利用工程等。填报类型和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5、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现状调查—附表2-7(2)附表2-7××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0栏:填报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总供水能力,单位:万立方米

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备用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按供水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填写其他备用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按所能提供的最大水量填写

5、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现状调查—附表2-7(3)(四)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P14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2、水资源供需分析(附表2-9)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1)附表2-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实际供用水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附件P5)

调查目的:分析各统计单元2007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的实际供水量及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对各统计单元的供水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居民生活用水量、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和生态补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对各统计单元的用水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资料来源:水利、水务、供水部门报表第1栏:地(市)名称附表2-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实际供用水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2栏:县(区、市)名称第3~4栏:年降水量指县级行政区在2007年实际的降水量;要求同时列出年降水量对应的频率第5~6栏:当年水资源量是指统计区当年水资源总量,可采用当地2007年水资源公报数据

供水量按取水水源分为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和其他水源供水量三种类型分别统计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2)附表2-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实际供用水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7~10栏:地表水源供水量按蓄、引、提、调四种类型统计。为避免重复统计,①从水库、塘坝中引水或提水,均属蓄水工程供水量;②从河道或湖泊中自流引水的,无论有闸或无闸,均属引水工程供水量;③利用扬水站从河道或湖泊中直接取水的,属提水工程供水量;④跨流域调水是指水资源一级区或独立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调配水量,不包括在蓄、引、提水量中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3)附表2-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实际供用水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

地表水源供水量应以实测引水量、提水量作为统计依据,无实测水量资料时可根据灌溉面积、工业产值、实际毛取水定额等资料进行估算第11~12栏:地下水源供水量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按浅层水、深层承压水分别统计。浅层水指潜水和弱承压水,坎儿井的供水量计入浅层水开采量中。对于混合开采井的供水量,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划分为浅层淡水和深层承压水,并作说明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4)附表2-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实际供用水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3栏:其他水源供水量包括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再利用、微咸水利用、海水淡化等的供水量。对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和海水的直接利用量也需调查统计,但要求单列,不计入总供水量中第14栏:填报实际总供水量,单位:万立方米第15~16栏:填报农村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单位:万立方米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5)附表2-8××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实际供用水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第17~19栏:填报农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量,单位:万立方米第20栏:填报生态补水量,单位:万立方米第21栏:填报2007年实际用水总量,单位:万立方米1、2007年实际供用水调查—附表2-8(6)2、水资源供需分析—附表2-9(1)附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表填表说明(附件P6)

调查目的:调查现有水资源规划相关成果,对2007年和2020年在不同典型干旱年(中度干旱年、严重干旱年、特大干旱年)年景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分析资料来源:各地水资源规划及相关成果第1栏:地(市)名称第2栏:县(区、市)名称附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表填表说明第3栏:水平年分基准年(2007年)和2020年第4栏:规定频率75%的年份对应于中度干旱年、频率90~95%的年份对应于严重干旱年、频率大于等于97%的年份对应于特大干旱年各地应尽量利用水资源规划和其他相关成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三种典型干旱年。对于特大干旱年,可直接采用1949年以来旱情和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年作为典型干旱年2、水资源供需分析—附表2-9(2)附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表填表说明各县级行政区应按照省内统一规定的典型干旱年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

由于部分县级行政区实际发生的典型干旱年与统一规定的典型干旱年不对应,可在完成规定的三种典型干旱年可供水量和供需分析的基础上,增补本地区的典型干旱年,并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2、水资源供需分析—附表2-9(3)附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表填表说明第5~7栏:填报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单位:万立方米

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源工程、地下水源工程和其他水源工程的可供水量

地表水可供水量计算,要以各河系各类供水工程以及各供水区所组成的供水系统为调算主体,进行自上游到下游,先支流后干流逐级调算2、水资源供需分析—附表2-9(4)附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表填表说明第8栏:对大、中型水库采用典型年法,小型水库及塘坝采用兴利库容乘复蓄系数法估算。复蓄系数可通过对不同地区各类工程进行分类,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参照邻近及类似地区的成果分析确定。一般而言,复蓄系数南方地区比北方大,小(2)型水库及塘坝比小(1)型水库大,丰水年比枯水年大,单位:万立方米2、水资源供需分析—附表2-9(5)附表2-9××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表填表说明第9~10栏:引、提水工程可供水量根据取水口的径流量、引提水工程的能力以及用户需水要求计算。引水工程的引水能力与进水口水位及引水渠道的过水能力有关;提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