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_第1页
公共选择理论_第2页
公共选择理论_第3页
公共选择理论_第4页
公共选择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第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决策?

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本讲内容公共选择理论概述投票机制政治行为分析第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第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产生阶段发源于1940年代后期。

1948年邓肯·布莱克发表《论集体决策原理》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48年2月号),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他在1958年出版的《委员会和选举理论》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作。他被尊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1.1.公共选择理论产生和发展第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形成和发展阶段

1950年代后期-1960年代中期。布坎南发表的第一篇专门研究公共选择的文章是《社会选择、民主政治与自由市场》(载《政治经济学杂志》)。布坎南与戈登·塔洛克二人合著的《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典著作,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9年,布坎南与塔洛克在弗吉尼亚工学院创建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同时出版了《公共选择》杂志,使得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第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迅猛发展阶段

1980年代和199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治家受到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布坎南因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建树,尤其是提出并论证了经济学和政治决策理论的契约和宪法基础,而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外,著名经济学家阿罗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唐斯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2.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所有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间关系。

该理论的突出特点是,运用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将政治过程看作某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生产者”、选民是“消费者”、选票是“货币”,而选举制度则可等同于“市场制度”。

第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人类行为的两个方面(经济决策与政治决策)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效用的私人物品;但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第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第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学中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即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交换。而在交易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交易双方复杂的博弈,交易最终会达到一种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人人敌对的状态)。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的突破是,它认为,从交易的角度看,经济学和政治学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政治活动领域里,重要的命题也不是社团、党派和国家等基本行为主体,而是这些行为主体之间及主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在政治市场上,投票人和政治家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行为的本质也只不过是一种交易。而政治实质上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复杂交易结构。人们之所以在这个结构中行动,原因在于他们想通过这个结构达到一种个人的目标,这一目标必须借助于集体的形式才能实现。因此,在理性经济人本性的驱使下,人们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行为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追逐个人利益时所选择的方法不同而已。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3.市场决策和政治(公共)决策决策环境市场环境非市场环境价格反映偏好企业提供私人产品投票反映偏好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企业个人政府选民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市场决策与政治(公共)决策的联系与区别内容媒体杠杆主体动力经济市场商品交换钞票价格(等价交换、平等自愿)个人之间可进行的简单交易(个人、厂商)个人利益最大化政治公共市场参与者共同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成本(政策、法律制度)选票规则(不平等性和强制性服从与统治)个人或集体之间进行的复杂交易(政客、组织)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4.公共选择的必要性1、公共产品的存在需要公共(集体、政治)决策。公共产品的存在,要求政府要组织集体行动进行生产,而一旦有了政府或集体的行动,就产生了一个政治过程,分散的私人选择也就转化为集体的公共选择。2、外部效应问题需要通过非市场决策即公共选择来解决。虽然一体化和科斯定理为市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可能,但现实中交易成本往往是很大的。同时集体参与者的协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集体选择行为。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1.5.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总是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去获取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坚持经济学对人性的这一概括,把“经济人”假设扩大到人们在面临政治选择时的行为分析,形成政治活动中的经济人范式。第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本细胞,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了集体行为,在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带入政治学之前,传统的政治理论一直主要采用集体主义的分析方法。第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交易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用交易的观点看待政治过程,把社会选择或政治决策过程视为一种交易,把政治过程看作是市场过程。只不过市场过程的交易对象是私人产品,而政治过程交易的对象是公共产品。进入政治领域的人们也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偏好,这些价值观和偏好都应受到承认和尊重。第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6.基本内容

一是基于直接民主条件下的公共选择程序与规则的理论,简称投票理论;二是基于代议制民主条件下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理论。

第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投票理论第二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1.投票的定义投票是由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选择。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现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投票中的个人偏好表达隐瞒个人偏好(对公共产品成本负担的恐惧)策略性投票无意参加投票偏好显示程度差异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2.投票规则投票是解决如何将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变。投票加总即是个人偏好加总.

全体一致(公平但缺乏效率)加总的方法三分之二多数

多数原则

(有效率但缺乏公平)简单多数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投票规则的原则肯尼斯·阿罗(K.J.Arrow)理性原则:备选项的完整性和可逆性帕累托原则:对现有状态的改善独立原则: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非限制原则: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非独裁原则: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3.一致同意规则投票过程:在赞同者不反对的情况下增加反对者的意见,直到修正案通过为止。投票原理:可以照顾到每个投票人的利益,不使一人受损而至少有一人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改善。优点:一方面可以使免受强制,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总收益大于总成本的方案通过.缺点:一方面忽略了投票者的策略行为,另一方面交易成本巨大。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致同意规则的决策成本太高!一致同意规则排除了个人的策略行为,假设所有投票人都诚实投票,但这个规则实际上会鼓励策略性投票行为。一致同意规则的决策成本非常高,全体成员达成一致协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坚持一致同意规则可能达不成集体决策,往往导致敲诈和威胁形成“少数人的暴政”。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北京朝阳区曙光西路几栋平房占据马路三年

中新社发苏丹摄

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修正:一致反对规则

关贸总协定由于在争端解决机制中采用“一致同意才能通过”的原则,使得败诉方可以单方面地阻止争端解决专家小组的报告的通过。而世贸组织采用“一致反对才能不通过”的原则,从而避免了这一问题。其前提是,专家小组成员的组成,必须使各方当事人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4.多数票规则及其悖论

简单多数制,指的是一项关于公共产品的协议,当超过半数或超过半数之上某一比例的投票者赞成时,就可以通过的规则。过半数规则具有节约集体决策成本的优点。在实践中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投票规则。但由于少数派的利益却得不到有效的实现,很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例子:无效率的投票一件公共产品的社会成本为900元,打算向每人收300元的税:张三

–收益$700-"YES"李四

–收益$250-"NO"王五

–收益$200-"NO"结果为“No”,但是是无效率的多数票规则的问题1:可能缺乏效率第三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收益;税收$700$250$200$300(YES)(NO)(NO)无效率的反对票张三李四王五结果为“No”,但是是无效率的因为MSB$1,150>MSC$900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收益;税收$100$350$350$300(NO)(YES)(YES)无效率的赞成票张三李四王五MSB$800<MSC$900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在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时,可能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形成投票悖论。例:三个选民甲、乙、丙就导弹供给量投票

A少量导弹

B适量导弹

C大量导弹

多数票规则的问题2:投票悖论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投票悖论投票人投票人的偏好顺序A-BB-CC-A123甲ABCABC乙CAB丙BCA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多数票规则问题的产生投票悖论虽然选民的偏好是前后一致的,但是投票结果却没有一个稳定的均衡结果。投票的结果取决于投票的顺序。(A,B)A;(B,C)B;(A,C)C。投票悖论的原因:存在多峰偏好的选民。如果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就不会出现投票悖论。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单峰偏好与双单峰偏好图示GGGUUU000单峰偏好单峰偏好双峰偏好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双峰偏好与投票均衡的不存在投票人投票人的偏好123甲ABC乙CAB丙BCA甲乙丙ABC方案排序一二三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双峰偏好的案例富裕家庭小孩在私立学校读书,而家庭仍有纳税义务,故任何公立学校支出增加与富裕家庭的收益成反比变化。当公立学校支出上升到富裕家庭决定送小孩到公立学校读书的临界水平还继续增加支出,富裕家庭所获收益与公立学校支出增加成正比变化。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双峰偏好与公共决策困境选民偏好是双峰或多峰状态时,若要求“执政党”首先提出其政纲,“反对党”总能够选择一个能击败“执政党”的政纲。比如:“执政党”选择A方案,“反对党”选择C方案即可获胜;“执政党”选择B方案,“反对党”选择A方案即可获胜。这样就陷入了循环多数问题。投票人投票人的偏好123甲ABC乙CAB丙BCA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单峰偏好投票人投票人的偏好123甲ABC乙CBA丙BCAABC方案排序一二三甲丙乙第四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单峰偏好下的均衡存在ABC公共产品数量序数效用一二三甲丙乙三人总的序数效用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5.阿罗不可能定律在满足5个基于人类理性与道德的原则的必要条件下,要想确定无疑地由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的顺序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集体决策要么无法作出,要么就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从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的惟一办法就是实行独裁。(然而独裁又是违反社会选择必要条件的)。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结论:满足一切民主要求而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单峰和多峰投票之间的矛盾证实了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包括互投赞成票和操纵投票,结果可能是选民利益受损,全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6.投票悖论求解在现代民主社会制度中,多数投票规则仍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投票制度,所谓解决投票悖论,只不过是忽略阿罗的假设条件而已,并在此基础上尽量使公共选择的结果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议程第一次投票第二次投票投票结果议程1A-B:AA-C:CC议程2B-C:BB-A:AA议程3C-A:CC-B:BBA、掌握投票程序或确定议程但确定程序不符合非独裁性假设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B、策略投票或虚假投票(甲)投票人投票人的偏好123甲ABC乙CAB丙BCA投票人投票人的偏好123甲BAC乙CAB丙BCA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策略投票与投票结果议程第一次投票第二次投票投票结果议程1A-B:BB-C:BB(甲)议程2B-C:BB-A:AA议程3C-A:CC-B:BB不符合个人理性假设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互投赞成票制度允许人们进行投票交易,从而表达他们对不同方案的偏好程度。但不符合相关选择独立性假设互投赞成票可能会提高福利,也可能会减少社会福利。C、互投赞成票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在简单多数票规则下,建医院的决策不能通过,同样,建图书馆和游泳池都不能通过。但是对社会来说,三个决策都有正的净效益。张三:如果李四同意建医院,则他同意建图书馆。收益:张三:200-40=160,李四:150-50=100互投赞成票提高效率项目张三李四王五总收益医院200-50-5595图书馆-40150-3080游泳池-120-60400220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张三和李四达成投票联盟,医院和图书馆通过,两人都会变好(张三:200-40=160李四:150-110=40)但是这两个项目对社会的净效益都是负的。而王五的净收益为:-105-120=-225大多数人结成联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而让少数人承担大部分成本。互投赞成票降低效率项目张三李四王五总收益医院200-110-105-15图书馆-40150-120-10游泳池-270-140400-10第五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转播中心现场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993-9-24摩纳哥蒙特卡洛城市第1轮第2轮第3轮第4轮北京321371401432悉尼3030372451曼彻斯特113柏林4伊斯坦布尔5(淘汰程序)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000年奥运会申办投票贿选案

1999年1月,拜厄德透露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行贿的细节,涉嫌贿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有芬兰人海格曼和塔尔伯格及利比亚人穆罕默德三人。随后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考兹承认在1993年投票选举2000年奥运会前一天晚上,送给非洲两名国际奥委会委员肯尼亚人穆克拉和乌干达人恩扬维索各3.5万美元。不少人对悉尼和曼彻斯特联手对付中国表示愤慨,加拿大籍资深委员庞德说,这一天是我最悲哀的一天,我为一些委员作出这样的选择难过。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D、加权投票规则

加权投票规则承认了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别,其基本特点是,根据利益差别将参与成员进行“重要性”程度的分类,然后按照这种分类分配选票,相对重要者拥有的票数较多,反之,则较少。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多数规则选择方案,其选票是实际赞成票数的多少,而不是实际参与人数的多少。

实际上是谁的势力大,谁的发言权大。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E、利用偏好强度不同的选择方案1方案2方案3甲701515乙105040丙454510合计12511064不符合相关选择独立性假设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偏好的公共产品支出水平投票人孙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支出额(元)600800100012001400哪个方案可能被选中?F、中间投票人定理唐斯(A.Downs)在他1957年出版的《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提出:如果在一个多数决策的模型中,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则反映中间投票人意愿的那种政策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政策会使一个团体的福利损失最小。

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单峰偏好下的偏好排序方案投票人600800100012001400孙二12345张三21234李四32123王五43212赵六54321排序15C12B11A12B15C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多数投票均衡与效率

对于多种公共产品来说,实行比例税制或累进税制时,多数投票将造成过度供给。若边际收益统一,则中间投票人得到总边际收益的1/N,即在统一税制下中间投票人得到1/N的社会总收益,承担1/N的总成本,他会投票支持效率支出水平。但在比例税制或累进税制下,其成本份额比收益份额小,他会投票支持过度支出——即边际收益之和小于社会总边际成本的支出水平。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现实中公共支出的效率

现实中穷人为公共产品支出的成本与享受的好处经常不成比例。比如在有些城市里富人使用公园可能比较少,他们有自己的庭院;富人通常实际享受的社会保障比较少,因为他们有足够收入享受更好的保障,如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等。而中间投票人理论的结果是这类产品过度供给趋势特别大。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G、用足投票理论

蒂布特(Tiebout)在《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认为:当地方政府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并且居民可以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区域间自由流动,这样如果存在足够多的区域时,居民就可以通过对居住地的选择显示出自己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当居民不满意这一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质量和数量时,就可以采取“以足投票”的方式,离开这一区域而选择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其偏好的区域来居住,从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第六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政治行为分析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3.1.选民在政治市场上,作为投票者的选民,其个人决策是在给定的选举规则和程序下,依据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从多种候选方案或候选人中,选出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预期的对象来。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选民的选择行为分析目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如工资待遇、政治前途等。团体的利益。这个团体可大可小。在这两个目标的共同作用下,投票者的自利特性决定了他会选择对自己和对他所在团体最有利的方案或候选人。倘若存在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那只能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冲突。如果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会出于经济人本性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那只能说明这个团体是一盘散沙。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候选方案一般来说,候选方案越多,投票人的选择余地就越大。候选方案多,可以代表更多数人的利益表达需求,照顾到少数人的利益;反之,候选方案如果很少,会忽视掉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却有利于选举结果的快速出现。但是方案多并不意味着其中的单个方案能够代表更多人的利益。实际上,方案多往往意味着每个方案代表的利益人数更少。从而,除非有多个方案可以入选,否则,在只选择一种方案的情况下,方案多反而可能意味着最终当选的方案只代表更少数的人的利益,而忽略了更多的人的利益。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选举规则和程序。集体选择要有一定的选举规则和程序。选举规则即人们常说的投票规则,如一致通过规则、多数同意规则等等。由于不同的选举规则会产生不同的选举结果,甚至会使结果完全相反,也就决定了其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特殊地位。从而,有人会设法变动规则以利自己。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影响个人选民行为的另外三个因素第一,信息不完备问题。信息不完备问题,无论是在经济市场上,还是在政治市场上都是普遍存在的。在政治市场上,投票人一旦做出决定,就很难改变。这是因为,投票者通常并不充分了解候选方案或候选人的详细情况,更不用说准确预测某人当选后是否会采取有利于投票者的政策。而投票人了解备选方案的主要渠道——新闻媒体,往往具有虚假的宣传色彩,甚至具有欺骗性。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公共分担和搭便车问题。公共产品消费中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使得对某一公共产品的损失和效益,投票者的影响是间接的,即好处和坏处都由大家分担。又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也使得投票人的行为往往趋于保守。第三,选择结果的强制性。一方面,选举制度本身会使一部分人的要求得不到实现;另一方面,当选前后政治家的行为往往不一致,也导致许多选民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政策结果。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2.政党所谓代议民主制,是指通过选举,委托专门的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的一种制度安排。通常代议民主制通过政党的行为来实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党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以普通选举来获得政权、支配政府的人的联合体。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政党行为政党间的竞争的目的不过是上台执政并最终控制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同时,政党的官员们所追求的也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是由选票最大化带来的收入、名声及权力等好处。如果把政党的政治纲领比喻成一揽子公共产品的话,投票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则集中反映在各自所支持的政党的竞选纲领和施政纲领中;而各政党为了赢得选票,取得竞选胜利,往往会在其竞选纲领中承诺为大多数选民提供他们所希望的公共产品。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政党的目的在于获取上台后的利益,而不是实施政治或竞选纲领。从而政党的官员们所追求的与黑社会成员所追求的并无不同,只是手段各异。而且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代议民主制根本就不可行,这是因为精英们也是理性经济人,因此他们只会更精明地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来谋求私利。这大概也是中国古人认为君子不党的原因罢。第七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1、多数制下的政党数目在多数制下,每个政党都会争取过半数选票以确保当选,那么,如果一个选区只选举一个代表,就会产生两党民主制,或者会促使党派合作而形成两个政党联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党数目很多,那些小规模的政党就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就会在一次次的竞争过程中,或自行消灭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成一个大党。政党数目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2、比例代表制下的政党数目

比例代表制指的是同时允许有多个代表,即由获票数最多的几位候选人当选,在席位分配中,各参选政党的席位多少根据得票的多少而定。在席位数与所获选票总数成正比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多数党。此时,政府将由多数派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组阁。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疏远效应和无差异效应疏远效应:侯选人的立场越不接近选民的立场,选民越有可能不投其选票;无差异效应:侯选人之间立场越接近、越无差异,选民也越不去投票。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竞选策略中间投票人定理表明,政党要想当选,必须探求中位选民的偏好来获得最多的选票而当选,由此,各个政党的竞争会导致一个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政治纲要。比例代表制下所选议员和代表虽能广泛地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但其最终的结果还是反映议员中中间投票人所代表的那一阶层利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公平原则并没有得到最终的保障。

多数制下亦存在这一问题。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政治经济周期政治经济周期指经济活动往往围绕大选周期发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来临之际寻求对其有利的经济结果,而把对其不利的经济结果推迟到大选之后。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政治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①政治家行为的出发点是保证在选举中当选;②选民关心的是事关利己的事:通货膨胀和失业,而不关心其他经济指标;③选民是近视的,只有短时期内使选民利益最大化的政策调整,才是为选民所欢迎的;④政治家之间的竞争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之争,而是现有福利的再分配之争;⑤政策的目标是可组合,可选择取舍的。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3.3.政治家与官僚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组成包括:

政治家:

通过选举获得职位,经常更换,与选举周期相关,对选民负责。

文官:

凭借技术受到雇佣,基本上终身,

(官僚)

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官僚的作用官僚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

向政治家提供信息和选择方案。执行政治家的决策,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维护自身利益。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官僚的特征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非利润化: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的评价非市场化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

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官僚对预算最大化的追求第八十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3.4.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通常被定义为“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个人的有组织的实体”。利益集团目的则是为了获取“准竞争性的公共财富”。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形成的必然性降低信息成本增强偏好显示的稳定性提高投票交易中的效率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争取代表公共利益的议员群体和集团

与立法机构联系直接参与立法程序

在投票中争取多数选民

充任民意代表与行政机构联系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人选

参与法律制定的前期工作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利益集团会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环保、动植物保护组织等)利益集团以福利再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