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高考第二轮文言文复习(翻译专题)第一页,共108页。高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之翻译专题二招六式巧解文言翻译题第二页,共108页。提醒: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第三页,共108页。文言翻译的一大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四页,共108页。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意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意译第五页,共108页。文言翻译的三字标准信达雅准确通达有文采第六页,共108页。信:达: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学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第七页,共108页。第一招:字字落实第二招:文从句顺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文言文翻译的两大招式第八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
2.得楚和氏璧
。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第九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3.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安徽高考题)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朝代名字字落实第一式:留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
数量词字字落实第一式: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第十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和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发语词,删去助词,表提顿,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第十一页,共108页。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2007全国卷1)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
。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音节助词,删去字字落实第二式:删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
删去。第十二页,共108页。(发语词)(句中停顿助词)(语气助词)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词)(结构助词)再看第十三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通“剃”词类活用,形作动3.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2007浙江卷)
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第十四页,共108页。字字落实第三式:换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2007浙江卷)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第十五页,共108页。
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第十六页,共108页。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古今异义)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如同云一样(名作状)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为--哭泣(为动)再看第十七页,共108页。字字落实文言翻译第一招分三式留删换
小结第十八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拜送书于廷
译: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浑浊的外物的(玷污)呢?
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呢!
宾语前置第十九页,共108页。4.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2007江西高考卷)
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介词结构后置句文从句顺第一式:调
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若……何:把……怎么样第二十页,共108页。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定语后置、状语后置⒈夫晋,何厌之有?例:⒈主人下马客在船⒉秦时明月汉时关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宾语前置第二十一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
译: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省略主语:侯嬴3.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省略谓语:赂省略兼语:之,他第二十二页,共108页。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省略宾语:之,他文从句顺第二式:
补5.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省略宾语:之,代纸
在文言文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第二十三页,共108页。再看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你)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⒊竖子,不足与谋。⒋今以钟磬置水中。(鼓)(鼓)(之)(于)(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第二十四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借喻:喻指边疆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第二十五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借代:代指做官的人借代:代指元军借代:代指言语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借代:代酒,可译为“酒力”第二十六页,共108页。
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借代:代指魏忠贤借代:代指赵国
(二)借代的翻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4.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第二十七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1.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品行正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出师北伐,本想建立像汉代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却落得个望着北方追来的敌军而仓皇南逃的下场
。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指刘义隆北伐事指霍去病攻打匈奴事第二十八页,共108页。
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
用典:指陈涉起义事借代:代指秦王朝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第二十九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译:(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会(决)战。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委婉:会(决)战第三十页,共108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四)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第三十一页,共108页。翻译下列句子: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者悲伤。1.秦时明月汉时关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第三十二页,共108页。
译:精通五经六艺。
4.通五经,贯六艺
(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5.加以官贪吏虐
译:加上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第三十三页,共108页。文从句顺第三式:贯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第三十四页,共108页。文从句顺文言翻译第二招:分三式:调补贯小结第三十五页,共108页。文言文翻译的二招六式1.字字落实留删换2.文从句顺调补贯第三十六页,共108页。留删调补换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句式,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句子省略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小结:第三十七页,共108页。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
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有为齐王画之客调留(他)(画)(画)(客)补删换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第三十八页,共108页。
太祖
马鞍在库,而
为
鼠
所
啮。今
单衣
见
啮,是以
忧戚。况
鞍
县
(于)
柱
乎?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现在单衣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留)(留)(换)(换)(换)(换)(留)(补)(换)(调)(补)(换)(换)(留)(换)(补)(换)(换)练一练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第三十九页,共108页。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命题者为什么要选这三句作翻译题?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2分)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2分)
“见”1分,表被动;“是以”宾语前置1分;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4分)
“为…所…”,被…怎么样,1分;啮,咬,咬破,1分“侧”1分,身边;“啮”被动,1分;“县”,1分,通假字“悬”;句意通顺1分。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第四十页,共108页。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多义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
留删换调补贯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调
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第四十一页,共108页。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明确:文言文翻译技巧一要有踩点得分的意识,洞悉命题者想考你什么找出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准确翻译关键词句不落实,就会徒劳无功第四十二页,共108页。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案之,发摘奸伏,冤人得雪。(《张佶传》)得分点:考查点是什么?译文:曹州有个被诬陷杀人的百姓,(张佶)奉诏前去查办这个案子,揭发出隐藏未露的坏人,蒙冤百姓的冤情得以洗雪。1、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诏”
——奉诏“案”——词性活用,动词,查案“发摘”——揭发,揭露2、关键词?张佶第四十三页,共108页。文言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需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如“在郡多有出息”中“出息”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前途,有志气”的意思,而是文言文中的“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2、充分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正确的语序应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同时还应保持原文语气,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第四十四页,共108页。文言翻译的方法3、看清上下文的意思和关系。认真领会原文,要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到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绝境”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无法生活”,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会生活无着,“绝境”当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4、一般词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其中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比用直译好。第四十五页,共108页。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1、翻译以直译为主。2、翻译要字字句句落实。3、翻译要译出文言句中词语、句式的特点。4、翻译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第四十六页,共108页。2023/3/1347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审切连誊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第四十七页,共108页。2023/3/1348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
/
/
/
/
/
/
/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国家使兴盛,安逸享乐可以自身使灭亡。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
/
/
/
/
/
/
/
/
/
疑难问题老师,(是)用来
的。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第四十八页,共108页。
文言文翻译口诀
首览全篇,粗通大意。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考察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第四十九页,共108页。文言翻译题详解(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的“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意思。D.“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答案】B第五十页,共108页。
【解析】试题分析:“故事”在此文中是“惯例”的意思。【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如此题“故事”在此文中是“惯例”的意思。第五十一页,共108页。(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答案】B第五十二页,共108页。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人称。第五十三页,共108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后来他被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第五十四页,共108页。答案】A【解析】
“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错,“任命”李若拙的只能是朝廷。【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A改任他为著作佐郎是因为“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第五十五页,共108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
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参知政事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第五十六页,共108页。②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从此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第五十七页,共108页。试题分析:重点词语:“以”“自陈”“出”“既”“戒”“以臣礼”。【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以”“自陈”“出”“既”“戒”“以臣礼”等实词和状语后置句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第五十八页,共108页。【参考译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亲李光赞,曾任贝、冀观察判官。李若拙起初靠父荫补任太庙斋郎,又考取拔萃科,被任命为大名府户曹参军。当时符彦卿在军镇,李光赞在其幕府,李若拙得以侍养父亲。很快他又考中进士,王祐当时主持科举,他将李若拙列在上等,李若拙被任命为密州防御推官。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改任他为著作佐郎。按惯例,考中制策者要被委任为拾遗、补阙。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宰相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第五十九页,共108页。后来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官名与父名相同,推辞,没有得到允许。太平兴国二年,任乾州知州,适逢李飞雄诈乘官府驿站车马,称自己是送诏的使臣,事情败露被依法惩处。太宗因李若拙与李飞雄父亲李若愚名字相连,怀疑他们是兄弟,就命殿直卢令珣将他抓捕关进州狱,后来知道他与李若愚同宗,但已非亲族,不知其谋,但仍被革去官职流放海岛。过了一年多,才起用他为卫尉寺丞、陇州知州。太平兴国四年,恢复原有职务。以政绩突出闻名,越级委任为监察御史、通判泰州。
第六十页,共108页。同帅宋偓年老疏于政务,又调李老拙前往担任通判。不久,御史中丞滕中正举荐他,召他回御史台。很快,他被改任为右补阙。当时诸皇子出就封国,李若拙献颂,皇帝很满意,接见了他,赏赐给绯鱼,任命他为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曾前往京城奏报边境情况,太宗表扬了他。又任命为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以秘书监名义出使交州。第六十一页,共108页。
此前,黎桓的规格超过了应有的标准。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于是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宴会那天,黎桓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李若拙一眼都不看,只取了以前被扣押的使臣邓君办回朝,礼币之外,没有接受私自赠品。出使回来,皇上认为他不辱使命。升任起居舍人,充任监铁判官。淳化二年,出朝任两浙转运使。契丹侵入边境,改任职方员外郎,调任河北路,赏赐金紫。淳北五年,在昭文馆任职,升职为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第六十二页,共108页。李若拙身材魁伟,崇尚气节,有才干,但处理事务太慢。宰相因此替他说明,免去转运使,任泾州知州。至道二年,黎桓又入侵南部边境,朝廷又下诏令李若拙出使,到后,黎桓又服从朝廷。出使回来,真宗即位,召见慰问,进级为金部郎中。咸平初年,任同知贡举,患病,改任右谏议大夫。皇帝北征,任判留司御史台。第二年,出使到河朔巡视边境事务,又任升、贝二州知州。咸平四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第六十三页,共108页。娄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B.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C.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D.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第六十四页,共108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时间词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该句可以从“主语”入手——“其父”。从语法、虚词、句式、文言知识等判断。【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第六十五页,共108页。(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乾道”为年号,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B.“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C.“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D.“丐闲”文中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是指出来做官。第六十六页,共108页。分析该题考察文学常识,“致仕”也是指辞官归家,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该题干中,A项考核“天文历法”,B.C.D项考核“古代职官”。第六十七页,共108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娄机为政有方,体恤民情。他治理铜城堤岸时,为民工置建房屋,提供工具,升为宗正寺主簿,还请求朝廷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B.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子老师时,向皇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并上密奏章陈述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训练检阅军队。C.娄机重视人才,富有远见。他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从侍从、台谏、学士等分别选拔可担任边州将帅的一二人,以行危急之事。D.娄机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对是非曲直,他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赞人全面,不遗漏特长;造访贤能者,列出其可任用的事实,以供选拔之用。B“将帅专权”有误,应是“将帅和手下的偏将副将结党,不知训练检阅军队加强军纪”。第六十八页,共108页。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B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说法错误。第六十九页,共108页。(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5分)②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5分)
第七十页,共108页。①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原价。(“巨室”、“发”、“元”各1分;句意“知西安县”“买地为茔域”各1分)②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绳”、“课”、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句意“其勤惰”“必为后害”各1分)第七十一页,共108页。【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巨室”、“发”、“元”各1分;句意“知西安县”“买地为茔域”;(2)“绳”、“课”、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句意“其勤惰”“必为后害”。【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七十二页,共108页。【参考译文】
娄机字彦发,是浙江嘉兴人,乾道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盐官县尉。(不久)母亲去世,娄机为母亲守孝,服丧期满,被调任含山县主簿。州府委派他治理铜城堤岸八十四处,当时在这里服役的民工有三千多人,娄机建房屋给他们居住,工具木料一概由官方供给。(措施实行后)百姓都非常乐意工作,二十天宣告完工。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原价。娄机说:“假如挖到金子,那将归谁?”升为宗正寺主簿,请求朝廷抚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第七十三页,共108页。当时太子出宫跟老师学习,朝廷选择学官(老师),让娄机兼任资善堂小学教授。娄机每天对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又将历代侍奉双亲、修养身心、治理国家、爱护百姓的事,手抄献上,太子把它放在座位旁边,每天早晚观看自省。遇事翻看了就明白,多有帮助。京城大火,娄机奉诏上密封奉章,强调说朝廷官员专事奉承,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国家政策有所裨益;地方官员不称职,以致苛刻而使百姓财用困乏;将帅与偏将副将专事结党,却不知训练检阅军队加强军纪。娄机时年七十岁,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升为右正言兼侍讲,首先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令从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中各举荐可充边州将帅的一二人,(并由)皇上召问选拔,享受优厚待遇以行危急之事。第七十四页,共108页。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娄机说:“公正可以使天下信服,有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又说:“两淮招募勇猛的士兵,最困难的事不是招募新兵,而是管理军队。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便请求查核权势大臣、内侍太监等人没有收入官的家产,专门作养兵费用。升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时正是战争刚刚停止,信使开始往来,战争所造成创伤最严重,破败坏损到处都是的时候,娄机提出了很多弥合创伤有助于国政的政策。第七十五页,共108页。嘉定二年八月,朝廷颁布册立皇太子的诏命,娄机代理中书令宣读册命。娄机多次上疏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皇太子派属官极力挽留他。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娄机进士登第之初,父亲娄寿告诫他说:“能够做官虽然是值得祝贺的事,但做官真正是不容易啊!”娄机抚育弟弟娄栋,他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第七十六页,共108页。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他夸赞人才,不遗漏任何一点点特长,访问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及其可以任用的事实记录排列出来,以供选拔,他所举荐的,也不想让人知道。娄机精通书法,书信大多被人收藏。第七十七页,共108页。董其昌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1)【答案】D第七十八页,共108页。“例”为名词,作“仿”的宾语,不应与前面断开;“笔断”是笔写的断语,即文字结论,附在每篇之后,故应与前面合在一起;“褒美”为皇帝“召”意,应为“有诏褒美”。【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第七十九页,共108页。(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答案】A第八十页,共108页。【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A项,“入学”误,“字”是古人成年时取。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太祖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该题干中,A项考核“人的称谓”,B项、D项考核“古代职官”。C项考核“文史典籍”。第八十一页,共108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答案】B第八十二页,共108页。B“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他遇事则远远躲开,并请假回乡,并没有受到牵连被贬。【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B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说法错误。
第八十三页,共108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sǒu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5分)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徇”“为……所”“嗾”“鼓噪”各1分,句意1分。)第八十四页,共108页。
②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5分)
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造请”“尺素短札”、省略、“宝”各1分,句意1分。)第八十五页,共108页。【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八十六页,共108页。【参考译文】
董其昌,字元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回来以后,被任为编修官。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根据史事随时对他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第八十七页,共108页。由于董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后来起用,官得原职,提督湖广学政。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朝廷起用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第八十八页,共108页。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提升为本寺卿,兼侍读学士。当时修撰《神宗实录》,派他去南方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董其昌广泛搜集征召,记录有三百本之多。他又选择没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录成四十卷。他仿效史书论赞的体例,每篇之后都附以自己的论断。第八十九页,共108页。书编成后,上表进呈,皇帝下旨,加以褒奖,命交给史馆备用。第二年秋天,提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事务,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天启五年正月,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董其昌遇事则远远躲开,过了一年即请假回乡。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又过了二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第九十页,共108页。董其昌天资过人,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当初,华亭地方的人物,从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使莫如忠及其儿子莫是龙,都以擅长书法著称。董其昌后起,超越各家。他起初学习米芾,后自成一体,名闻外国。他的绘画,汇集宋、元各家的长处,按照自己的意愿作画,形成潇洒生动的画风,这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第九十一页,共108页。四面八方的金石刻词,如果能得到他的撰文和书丹,被认为是“二绝”。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他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家得到他有关的片言只字,都十分重视。他生性平和,平易近人,精通佛理,谈吐高雅,整日无一句世俗语。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同时以书法著名的人,有临邑的邢侗、顺天的米万钟、晋江的张瑞图,当时人称之为邢、张、米、董,又称之为南董、北米,但其他三人,成就远不及董其昌。第九十二页,共108页。
亨信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yì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答案】C第九十三页,共108页。【解析】试题分析: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时间、人称的转换。第九十四页,共108页。(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均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答案】B第九十五页,共108页。B(A禅位:君王將帝位禅让給贤人或让位。指帝王生前將帝位傳給子孙。不是皇帝登临皇位。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硫氰酸钠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伊春职业学院《平面制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农业大学《主项提高课篮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技术大学《营销诊断与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锦州医科大学《金融会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信息系统(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管理文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科技创新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 幼儿园开学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表冷器更换施工方案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恶性高热课件
- 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真空灭弧室基本知识课件
- 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川教版四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