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其工艺_第1页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其工艺_第2页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其工艺_第3页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其工艺_第4页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其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与包装材料第三讲3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及工艺

印刷应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工程环节。包装的完整印制工艺过程如下:原稿电分机扫描分色原稿的设计制作扫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排版激光照排四色软片晒版制作印刷质量检测印后加工印制成品打样装版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常用的印刷方式有四大类:平印、凸印、凹印和丝网印。▩平印——油墨从只接受油墨的平版版面区域转印到承印物上;▤凸印——像印章的形式一样,使油墨从凸起的图像版面转印到承印物▥凹印——平滑金属的版面的凹槽中存有油墨,这些墨转印到承印物▧丝网印——使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从丝网版的网孔中漏印到承印物归纳起来,这些印刷都是以印版为图像载体的,所以这些印刷方式都被称为模拟印刷。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1印刷实施的基础要素3.1.1油墨转移机理油墨的转移是以润湿作用为基础的。

润湿就是某物质的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这也侧面的说明润湿过程中应当有三个相态参与,一个固相,二个流动相(或液或汽)。其原理就是当某液体与固体物质的介面亲和及粘附张力大于液体自身的张力(或内聚力)的时候,另外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被取代,固体物质必然被后者液体润湿。即当固体的表面能大于液体的表面能时,液体必然向固体表面吸附铺展,导致体系自由能下降。液体向固体的浸润能够自发的进行,而且两者间粘咐力越大,浸润程度越好。润湿:力学平衡固相液相气相Γ液-固Γ液-气Γ液-液润湿:固体的Γ大于液体的Γ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1.2平版印刷工艺油墨转印靠什么实现?

油墨的转印实质是以印刷压力为保证的承载着信息的油墨在一定压力下从印版上转印到橡皮布上,再通过一定压力从橡皮布上再转印到承印物上。印刷机类型印刷机按压印形式,可分为:圆压圆圆压平平压平圆压圆型压印机圆柱型滚筒叫压印滚筒;印版装在圆柱型滚筒上,叫印版滚筒。若为胶印,在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还要有一个橡皮滚筒,这些滚筒都为压印体。圆压平型压印机

压印机构也是圆柱型压印滚筒,印版却安装在平面的装版台上。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1234两种类型的印刷机的压印状态示意图如下:

(a)圆压圆型(胶印)(b)圆压平型(a)1.印版滚筒2.橡皮滚筒(b)5.压印滚筒6.印版台3.压印滚筒4.承印物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P2P1(c)正压力P1=P23.2.1纸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3.2与承印物配套的印刷方式及工艺过程铝版基(图文部分)感光树脂空白部分平版PS示意图

平版印刷多采用PS版,其特点是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进行油墨转移,空白部分先上水,图文部分再上墨。树脂亲油非极性空白部分:铝基,亲水极性水为极性油墨为非极性极性水为极性水墨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着墨辊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着水辊纸张水层墨层水膜墨膜橡皮布印刷油墨转移原理与过程平版印刷平版印刷的控制平版印刷关键要保持水墨平衡。水分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印品的质量的下降。水过多,纸张会变形;使套印不准确,同时印品上会呈现花白现象。实地部分会有“水迹”使图文发虚。颜色深浅不一。水分少了,往往空白部分会出现墨污,脏版,甚至糊版。平版印刷中水份控制的原则是,在保持正常印刷,版不起赃的前提下,水用到最少为佳。而且润湿液(水)的PH值要掌握在5-6之间。平版印刷工序:将经过印前处理后得到的四色胶片进行晒版

印刷的准备,按客户的要求及印刷要求选匹配的纸、墨将制好的印版装到印版滚筒上,上墨,开机,检查正常后就开始通常的印刷色序:黄→品→青→黑,依次印刷。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印刷质量控制印刷过程中要随时取样进行印刷质量的检测,(用专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的网点情况,看网点是否变形色彩是否发生渐变,是否有润墨现象,图像是否清晰,套印是否准确,同时观察是否透印,是否有上脏等等。印刷中印刷压力是十分主要的。在保证印迹清晰的前提下,压力尽可能小。压力过大会造成网点扩大而错失层次。印刷设备装版上墨上纸开机,走过版纸印刷抽机检测调整正常连续印刷印刷成品最终检验(按印刷色序、装四版、印四版)平印印制工艺过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2.2塑料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塑料制品通常采用凹版印刷。凹版及其网穴铜板复制术1460年时,意大利的金饰雕刻匠菲尼格拉(M.Finiguerra),常为顾客雕刻金属艺品,并著以颜色,一日他赶夜工作误将蜡烛油滴在刻好的金属版上,次日早晨揭开蜡板,看见色料附于蜡板上,成为凸出之花纹,于是灵机一动,试将油墨涂于其上,擦去平面之油墨,再以纸张覆于其上加压,使吸取凹下部份之油墨,获得了一份精美的印品,于是发明了雕刻铜(凹)版印刷术(IntaglioPrintingProcess)。照相凹版照相凹版最早是在1826年由尼普斯(J.N.Niepce)所發明,後來經過1858年達爾波特發明的照相凹版(TalbottypeHeliogravure),及於1864年英國人史旺(T.W.Swan)發明可變色調的碳素膠紙(Parbontissue)製版法。更於1937年奧查‧达爾金(AutherDultgen)發明的达爾金式網目照相凹版製版法品質最佳,並獲得獲得專利。現代的製版法係以電腦控制雷射或鑽石雕刻方式製成網凹版,製版速度快且彩色品質的穩定性高,為今日最佳的製版方法。照相凹版的定义定義:在圓形滾筒上以照相腐蝕方式製成無數網穴的印版,再將整個版滾筒浸在墨槽內,使油墨填入凹下的孔穴內,隨後使用刮刀將印面油墨刮乾淨,此時穴內還留有油墨,再經加壓滾筒將紙張和印版壓在一起,使穴內油墨吸出而完成的印刷方式。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电子雕刻的凹版网穴角度思考:玻璃或金属上的墨滴如何处理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思考F1和F2的大小凹版印刷中,由于油墨的挥发速度很快,油墨的转移量测定很难油墨转移机理:转印版与承印物相互形成正压力的一刹那,构成了两个吸引力。其一是在形成正压力的一刹那间,网穴与承印物在压力作用下要紧贴,其间的空气要排除,形成之间的一个真空,在两者分离时,油墨就很容易的被吸出去。其二,在两者贴紧时承印物的毛细管就已开始吸取油墨,当两者分离时,由油墨内树脂分子(联接料)的连续性导致整体流动性,使油墨向着具有吸附力的一边运动,依其转移机理当印版与承印物之间密合越好,油墨的转移量好or坏油墨的转移量也就越好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凹印原理示意图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纸张极性材料塑料薄膜非极性材料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PP(聚丙乙烯),PEP(聚酯),PVC(聚氯乙烯),PT(玻璃纸),PA(聚酰胺)等。非极性材料,性质上呈化学惰性,表面能低,与油墨、粘合剂的亲和性差,印刷后的墨膜不牢固、易脱落

凹印的材料提高塑料与油墨间粘结力

其一要选与薄膜匹配的亲和力强的油墨

BOPP氯化聚丙烯油墨PETPA聚氨酯油墨

其二,要对塑料薄膜表面进行处理,方法可采用电晕处理,化学腐蚀处理,等离子轰击处理等等,以求改变膜的表面化学及物理结构,使其具有极性和粗糙度,提高表面能,达到与油墨、粘合剂的亲和力,粘结性。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用碳素晒网线数及阳图印刷设备制版上纸开机走过版纸印刷抽样检测调整正常连续印刷印刷成品最终检验按印刷色序装四版印四版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2.3玻璃及塑料容器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

玻璃及塑料容器制品造型奇特,一般采用丝网印刷、热升华或热转移等印刷方式。

丝网印刷即印版为丝网状印刷的图文部分-感光胶分解-被除掉的部分-空白非图文部分(绿底)-感光胶交联-留下来的部分-覆盖部分在刮板压力下,油墨通过丝网孔隙漏印下来,形成印刷品。丝网照相底板?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印版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感光液涂于丝网面上,然后与原稿密合晒版(曝光),图文部分-感光树脂不交联-被冲洗掉-露出网孔非图文部分-感光树脂交联-冲洗不掉-网孔被堵干燥后即成为印版丝网印版的制作印版承印物油墨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印刷油墨转移原理油墨的转移量丝网的材质、网目数、厚度、开口率对油墨的转移影响甚大,而且是印刷清晰度的关键因素。因为受丝网本身线径的限制,印制品无法在显极亮和极暗阶调。印刷最小的网点的直径D必须大于丝网的线径d的,而D大于3d为佳,这样网点可以正常印出。Dd广州市鑫立印刷有限公司

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

印刷面积、加网线数与丝网线数的关系

印刷尺寸(cm)加网线数丝网目数线/cm线/英寸线/cm线/英寸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141822282135558695130195240330495http://bbs.114tv.tv/home/space.php?uid=1241&do=blog&id=44丝网印刷复制的范围通常在80目以下,加网线数太高的印刷在高光区域会出现网点丢失现象,细节无法再现。另外,加网线数过高也会给选择丝网带来困难。按照通常的选择方式,丝网目数应是晒版软片的加网线数的4倍。过高的加网线数会造成墨层过薄,图文的反差会减小,这同样会影响图像的表现力。丝网印刷与胶印胶印能够复制3%~98%的网点丝网印刷只能复制15%~85%的网点,高于15%的网点要丢失,低于85%的网点会扩大变成实地,

丝印的刮板压力一定要适中45度45度丝网刮板的角度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太小,油墨漏掉,图像不清晰太大,刮板变形,图像变形正常的压力与刮板角度有一定关系,通常采用刮板轴线与丝网印版网面呈90度,而刮板刀口与印刷平面角度为20度-70度为好,印曲面时30度-65度之间为好。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丝网版的绷网紧度是根据丝网材质而不同的。彩色印刷,绷网控制在10N/cm左右即可。各色版的绷网力要一致,以保证套印准确。为了防止印品的龟纹出现。可将各色版网线角度转换套印,一般角度旋转以15度为好。测量绷网张力绷网紧度油墨~承印物的匹配丝网印刷油墨一般较比粘稠,黏度在4-40Pa.s电晕处理的塑料环化橡胶氧化聚丙烯未经处理的塑料聚酰胺类油墨印刷玻璃彩釉或单色釉来印刷,然后烧制,也有用UV或氧化结膜型等其它油墨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玻璃瓶的印刷原理示意图

丝网印刷可以运用于对玻璃、陶瓷等制品进行印刷上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3.2.4金属材料及制品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1.金属薄板的印刷

金属板印刷原理与平版印刷一样,制版也一样,只是金属印刷其中间调和暗调区有两次极为明显的阶调跃升,导致网点增大,所以常选用圆形或菱形网点,网线稍粗些。出现网点增大最明显的是————纸塑料金属金属金属薄板的印刷金属薄板平版印刷示意图1上墨辊2印刷滚筒3橡胶布滚筒4金属包装材料印刷设计图像处理制版表面处理底涂处理打白底正式印刷色间干燥上光金属板印刷工艺流程图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金属容器一般采用丝网印刷、干胶印、热转移印刷等,对罐类金属容器,主要采用干胶印。干胶印机结构示意图软管、易拉罐类金属容器的印刷干胶印的特点凸版不用水PS橡胶版3.2.5瓦楞纸箱类的印刷方式与工艺过程包装载体的印制技术与工艺对于包装箱类(如瓦楞纸箱等)的印刷,由于它们的结构有瓦楞高低不平,表面粗糙,而且不能承受大的压力,所以常用柔性版印刷(轻压印刷)。采用较厚的柔性版,即可以压缩接触瓦楞纸,又对瓦楞高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