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世纪末,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

张謇

B.

卢作孚

C.

侯德榜

D.

荣德生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状况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4.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A.

徐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B.

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C.

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

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5.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A.

文学艺术的繁荣

B.

交通方式的变革

C.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社会习俗的变迁6.“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

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B.

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

C.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D.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7.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的是(

)A.

《海国图志》的编成

B.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

京师大学堂开办

D.

民族工业的发展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

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

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年,荣氏兄弟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逐渐成为“面粉大王”。荣氏企业在1923至1924年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的产销也在下降,从盈余转为亏损。判断荣氏企业亏损的外部原因(

)A.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B.

“实业救国”的思潮

C.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D.

洋务运动的推动10.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A.

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

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

受到外国资本控制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曲折地发展,下列图形中,不属于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B.

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广大爱国人士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

D.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制定了许多发展实业的措施12.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

)A.

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

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

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

全盘西化,倡导民主14.如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

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5.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17.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近代泰州民族纺织巨子刘国钧经营大成纺织公司时曾使用过的商标,商标图案上方的蝴蝶,取谐音“无敌”之意,商标整体取“无敌于地球”之意。——摘编自《大成公司档案史料文献》材料二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成公司商标蕴含的企业文化精神反映了近代中国哪种经济思潮?甲午战后,在这种思潮的感召下,弃官从商的南通“状元实业家”是准?(2)根据材料二,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1912~1920年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之说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2.A3.D4.C5.D6.B7.D8.D9.C10.B11.D12.B13.A14.C15.B二、材料分析题16.(1)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服饰:由长袍马褂变成中山装。

(2)清朝“大人”“老爷”的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先生”“君”称呼。在思想上尊卑等级观念已被平等观念所取代。

(3)女人不缠足;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西方风味的食品渐被国人接受;西式建筑的引进,使近代中国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民众热衷追求西方文明。

(4)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应该学社会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