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及生态环境_第1页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及生态环境_第2页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及生态环境_第3页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及生态环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及生态环境一、四横三纵、南北调配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很不均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资源与土地等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中黄淮海流域面积约占全国的15%,2000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左右。这一地区有我国的首都北京,还有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郑州、兰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西宁等大城市,具有承东启西、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相适应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解决北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调水到北方,不仅能解决北方缺水,还能实现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总体规划再次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进一步分析对比了多种方案和设想,规划选定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的调水水源、调水线路和供水范围,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连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工程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协调北方地区东、中、西部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布设在我国青藏高原,居高临下,具有供水覆盖面广的优势,但是长江上游水量相对有限,且工程艰巨,投资较大,主要向黄河上中游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供水,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的支流汉江引水,从第三台阶的西侧通过,可自流向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供水。东线工程位于第三台阶的中部,直接从长江干流下游取水,水量丰富,但因输水线路所处的地势较低,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北送,黄河以北可以自流,可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四横三纵”的工程总体布局,可利用黄河由西向东贯穿我国北方的天然优势,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和黄河之间的水量调配。东线工程可利用现有的东平湖退水闸等向黄河补充长江水,又可通过有关输水工程置换部分山东的引黄水量。中线工程一方面在穿黄工程南岸设置了退水闸,遇到汉江、淮河丰水年,在黄河枯水时可向黄河补水;另一方面规划了从黄河待建的西霞院水库下游与中线总干渠的连接渠,遇到汉江特枯年份,可引黄河水进入中线总干渠应急补水,提高黄河以北地区的供水保证程度。西线工程建成后,除向黄河上中游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补水外,也可通过黄河向东线和中线的输水渠道补水。随着东线和中线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以及黄河与淮河、海河各河系之间水量联系的逐步畅通,将逐渐形成北方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四横三纵”之间通过建设控制建筑物和采用现代化的测报预报和通信、监控设施,将有可能实行实时优化调度,较大幅度地提高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保证程度。以长江丰富水源为依托的“四横三纵”总体布局,基本可覆盖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东线、中线和西线规划年调水总量为450亿m3,可基本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并逐步遏制因严重缺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二、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一)东线工程1994年已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通过水利部预审。针对东线工程的不利影响,其主要评价结论如下:1.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由于长江径流量大,调引水量小,调水对引水口以下长江水位、海水上溯、河道淤积、河口拦门沙的位置和长江航运等影响甚微。经物理和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长江下游(大通站)平均流量小于5500立方米每秒时;长江口拦门沙位置将上移3千米。若东线工程抽江规模达1000立方米每秒时,为防止在枯水期加重长江口地区的海水上溯,规划提出当长江大通站出现小于9000立方米每秒时,采取“避让”措施,减少抽江流量或暂停调引江水。三峡工程建成后,枯季流量平均增加约2000立方米每秒,可进一步减轻枯水期调水对长江口海水上溯的影响。2.关于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目前,黄淮海平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仍属补水性质,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3.关于血吸虫病区北移根据现场对北纬33°15′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钉螺的生存和繁殖实验以及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实践证明,因气候原因,大规模调水不会将南方的血吸虫病区扩散到北纬38°以北地区。(二)中线工程1995年已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经原国家环保局审查同意。由于加高丹江口大坝,改变了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削减了洪峰流量,对中下游的防洪有利,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评价结论如下:1.移民环境问题由于丹江口水库淹没耕地20万亩和移民22万人(1990年调查),数量较大,如全部就地安置移民,将会加大库区环境压力,除就地安置一部分移民外,还可采取综合措施和外迁移民到新增灌区安置等措施予以妥善解决。2.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调水130亿~140亿立方米占丹江口坝址断面径流量的1/3,占汉江流域径流量的22%,可能会引起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采取综合补偿措施后,可以基本消除不利影响。3.对中下游航运的影响调水130亿~140亿立方米,河道水位将下降~米,对航运和沿江的引水有一定影响,采取建设梯级枢纽后可以消除。4.对下游河道造床运动的影响调水130亿~140亿立方米(引水规模500立方米每秒),汉江中下游出现800~1000立方米每秒的天数减少约20天,出现1000~3000立方米每秒的天数减少约100天,对汉江下游河道冲淤和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采取引江济汉(引水500立方米每秒)补水,可以避免或减轻其不利影响。5.第一期调水对环境影响不大中线第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为80亿~90亿立方米。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由年调节改善为不完全多年调节,增加调节库容116亿立方米。通过合理调度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调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不大,对枯水期的水位还有所改善,可保持现有水电站发电效益。(三)西线工程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三条河的径流量约221亿立方米,西线工程初步规划三条河年平均调水量为120亿~170亿立方米,占这三条河总径流量的54%~77%,对下游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西线工程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调水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有待进一步明确,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果及其相应的减免措施将逐步提出。(四)东、中线工程对长江口的综合影响东线、中线的总调水规模为260亿~320亿立方米,占长江口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的3%左右,对长江口枯水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通过适当的避让和调度措施,如东线工程在枯水期利用调蓄工程向北送水,暂停抽取江水,加上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巨大调蓄作用,可保证长江口枯水期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