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1页
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2页
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3页
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4页
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LtD2011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完整版)稿件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日期:2011-11-08一、概况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本季度全国共有117个城市上报了季度数据,其中,广州、宁波、深圳、北京、厦门、石嘴山、绵阳、杭州、兴义、德阳、包头、赤峰、昭通、乌鲁木齐等14个城市的数据未参加全国数据汇总)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57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103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本期有效数577856655302751.04-0.03+0.05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103个城市的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总体而言,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2.9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二、三产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下降。从行业需求看,82.6%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4.4%、15%、12.5%、8.5%、7.6%和4.6%。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2、1.05和1.1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74。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2.3%,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6.6%。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有所下降;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5.分性别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25–34岁年龄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6.各技术等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19、1.73、1.67、1.61。二、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本季度103个城市中,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41.1%和57%。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4.2和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4.2和0.7个百分点。(见表2)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产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1](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2](百分点)第一产业1089991.9-+0.3第二产业237492241.1+4.2+0.4第三产业329464557.0-4.2-0.7合计5778566100.0//[1]正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2]正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从行业需求看,82.6%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4.4%、15%、12.5%、8.5%、7.6%和4.6%。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3.6%和11.3%,二者合计为94.9%;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6.3%、21.9%、14.8%和13.4%,四项合计为76.4%。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4.5和0.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3和1.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2和0.3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6和0.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3和1.8个百分点。(见表3)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行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农、林、牧、渔业1089991.9-+0.3采矿业414260.7--0.1制造业198503834.4+4.5+0.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00531.4--0.1建筑业2684054.6-0.3+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42052.1-0.1-0.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69422.5-0.1-0.2批发和零售业86673615.0-1.3-1.1住宿和餐饮业72228312.5-1.2-0.3金融业816931.4-0.2-0.1房地产业1354082.3-0.5-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411617.6+0.3+1.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17440.7-0.1-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17640.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890218.5-0.6-0.3教育580931.0-0.1+0.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41620.8-+0.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61331.5-0.1+0.1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219440.4-0.1+0.1国际组织33560.1-0.1-合计5778566100.0//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从用人单位看,96.7%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6%,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2.7%。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3.1%,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2.5%、29.2%和10.7%,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3.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7.2%;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5%;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2%。与上季度,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3.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1,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见表4)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单位性质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企业558485496.7-+0.2内资企业408317073.1-5.0+0.2国有企业1115812.0-0.2-0.6集体企业824361.5-0.3-0.2股份合作企业1827623.3+0.1+0.6联营企业807291.4-0.6-1.0有限责任公司163091429.2-4.2+4.4股份有限公司59698610.7-0.6+1.3私营企业125663222.5+0.9-3.7其他企业1411302.5--0.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008297.2+1.7+0.1外商投资企业5289779.5+3.5-0.6个体经营57187810.2-0.2+0.3事业255350.4--0.2机关119330.2--其他1562442.7-+0.1合计5778566100.0//四、职业供求状况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64.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2.3%和32.5%。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4.9%和10.6%。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2.7和0.3个百分点。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6.9%和31.2%,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8.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4.6%和13.6%。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3.6和1.9个百分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1.4和1个百分点。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2、1.05和1.1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74。(见表5)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职业类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1]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单位负责人1752133.0-0.3+0.31867453.4-0.4-0.91-0.02+0.14专业技术人员86346114.9+3.2+3.075059813.6+1.7+1.71.11+0.08+0.1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1207310.6+0.1+1.080603614.6+0.2+0.40.74-0.02+0.09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87939532.5-3.3-0.3148533726.9-3.6-1.91.22-0.01+0.14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927601.6+0.3+0.3695251.3-0.2-1.28+0.33+0.3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186629232.3+0.4-2.7172581131.2+1.4+1.01.05-0.07-0.05其他2893725.0-0.4-1.63201205.8-0.2-0.60.88-0.07-0.11无要求////1861033.4+1.1-0.6///合计5778566100//5530275100/////[1]关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的计算:表5中“无要求”一栏数据,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以下“性别”(表7)、“年龄”(表8)、“文化程度”(表9)、“技术等级”(表10)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五、求职人员分类状况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2.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3%(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7%),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5.5%,其他失业人员占12.5%;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6.6%,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6.2%和20.4%。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6.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下降了3.6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见表6)表6.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员类别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新成长失业青年[1]134241224.3-0.9-3.6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63089147.0+0.5-0.8就业转失业人员[2]85926315.5-1.4+1.0其他失业人员69324212.5-1.2+0.7在业人员2799705.1-0.4+0.8下岗职工1618852.9-0.7-0.6退休人员330790.6-0.2-在学人员1366062.5-0.9-0.1本市农村人员89596216.2-0.8+4.0外埠人员112785620.4+6.6-2.2合计5530275100.0//

[1]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2]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六、招聘、应聘条件状况1.性别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68.5%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6.5%,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32%。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为54.5%和45.5%。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3,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为1.06。(见表7)表7.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性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男211033336.5+0.9+2.6301436854.5-0.3+0.31.03-0.04+0.06女184664732.0+3.0+1.2251590745.5+0.3-0.31.06-+0.05无要求182158631.5-3.9-3.8///////合计5778566100//5530275100/////2.年龄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7.4%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4.3%;其中,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29.3%,要求劳动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占35%。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1.5%;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7%,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8%。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0.99、1.15、1.08和0.75。(见表8)表8.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年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16-24岁169150829.3+2.0-4.4197439135.7+1.3-6.10.99-0.01+0.0925-34岁202298335.0+0.1+0.5197793235.8-0.1+3.31.15-0.04-35-44岁103168217.9+0.8+1.9108373719.6-0.7+2.01.08+0.03+0.0845岁以上3045405.3-0.8+0.24942158.9-0.5+0.90.75-0.09+0.01无要求72785312.6-2.1+1.8///////合计5778566100.0//5530275100/////3.文化程度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88.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9.5%(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63%);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3.7%;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7.3%;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8.3%。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全部求职者的41.2%(其中58.6%的求职者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5.2%;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1.8%;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1.8%。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0、1.12、0.94、0.85和1.07。(见表9)表9.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初中及以下137018423.7+2.7-1.5139466025.2+2.3-1.81.10-0.05+0.05高中227971339.5+1.2+1.0228036541.2-+1.41.12-0.04+0.04职高、技校、中专143727263.0+4.9+4.3133690158.6-2.0+1.11.36-+0.07大专99716917.3+0.4+1.5120467121.8-1.3+1.50.94-+0.05大学4644268.0+0.2+0.463098911.4-0.9-1.00.85+0.01+0.12硕士以上186720.3-+0.1195900.4-0.1-0.11.07+0.16+0.40无要求64840211.2-4.5-1.5///////合计5778566100//5530275100/////4.技术等级或职称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6.7%,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9%。从求职看,55.6%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9.3%。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19、1.73、1.67、1.61。(见表10)表10.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技术等级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127816022.1+4.8+4.8132316723.9+4.6+6.01.42-0.06-0.04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62469310.8+1.8+2.45473879.9+0.1+0.91.59+0.09+0.17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2285324.0-0.2+0.11792443.2-0.5-0.21.73+0.02+0.13职业资格二级(技师)1096801.9-0.2-0.2902821.6-0.1+0.11.67-0.10-0.18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410270.7-0.1-0.2353880.6-0.2-1.61+0.16-0.2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61084810.6-0.4+0.258073310.5-0.4+0.21.50-0.09+0.01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3157005.5-0.1+0.22779875.0-0.1+0.11.59-0.09+0.0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691001.2-0.1+0.1398460.7--0.22.1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