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基本素养_第1页
中学生基本素养_第2页
中学生基本素养_第3页
中学生基本素养_第4页
中学生基本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基本素养第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给学生的大脑装上防火墙主讲人:续向党保定师专教育系

X第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部分

一、我们的困惑

(一)不成才也不成器孩子都怎么了

中国的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走进了深深的迷茫与困惑之中。固有的传统教育观念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被冲击的不知所措。家长和老师们拼命地想抓住点什么,可是越努力就越陷入到一种新的痛苦之中。而孩子们却在渲泻完了情感之后走进了空虚之中。许多的孩子迷失了心智而显得无所适从。有的孩子竟然连生存的理想都不想去确立。

第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平静的案例1。自杀案例上升2。情感麻木3。富有和贫穷4。迷乱心智(网络)

第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冲击与反思

1。今天,有多少父母和老师感受着这样的痛苦?我们在痛苦中感受着深深的困惑。我们发现,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经和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还包含着许多西方教育观念,道德观念的冲击。这使我们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与痛苦。我们把一生的爱都给了孩子,而孩子们却在这爱中并没有体味到快乐,更不理解父母的艰辛,反倒觉着是一种压力。他们想冲出爱的包围去自立,可是他们在享受爱的时候没有学会自立,更没有建立责任心,甚至不敢承担痛苦。

从没有一种事业像教育事业这样:承载沉重。因为一切的文化遗产,社会文明都是由教育来承载的。也许是承载太重,孩子们才一次次逃离。可是,假如教育没有承载,我们的社会又怎么能够发展呢?教育的本身就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更主要的任务是,塑造优秀的民族性格和人格尊严。第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关注学生什么?

学习----知识成功----分数成长---升学

(态度、情感、价值观)(多元智能理论—优势)(需要、合格的人--未来)

教师要学会关注,教师要学会赏识,教师要重新认识学生的成功。我们认为的成功,不是依托在多数学生失败与被淘汰的前提下的成功。基础教育的成功,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均能够得到发展的成功。要取得这种成功,教师必须学会关注与赏识。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关注学生的思维火花,赏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态度,赏识学生的探究精神、赏识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总之,关注学生的成人教育。第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我们改变什么?学校教学(机械)--智力因素(单一)----学业成功(分数)过高期望----学生的无望(徐力弑母)过分呵护----学生的无能(不会吃鸡蛋)过分溺爱----孩子的无情(虾是我的)过多干涉----孩子的无奈(不想回家)过多指责----孩子的无措((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心理辅导------------非智力因素------成人到底要什么-------最高目标与更佳目标成长比分数更重要放飞捆绑的孩子有效的建议关注进步,奖励努力,为学生喝彩第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部分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健康新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二)心理健康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第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世卫)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能抵抗感冒或传染方面的疾病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第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对国外心理学家标准的整合

(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3)自尊感和健康自尊;(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5)个人的成熟;(6)人格的统整;(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第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国内心理学家的标准(1)智力健康。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2)自我健康。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

(4)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5)行为健康。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6)适应健康。主要是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良好;(7)人格健康。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8)需要健康。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能合理满足需要;

第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标准的依据

1、经验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

3、统计学标准

4、自身行为标准

第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①

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正常学习的。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方面:◆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有积极性和自觉性;◆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②

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每个人总是“定格”于人际关系网络中某个特定的位置,同时又与别人发生各种方式的联系。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第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③

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体表现在:◆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第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关注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由前苏联学者布赫曼提出的,即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就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各项身体指标无异常,但与健康人相比,生活质量低、学习工作效率低、注意力分散、生活缺乏动力、学习没有目标、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感觉生活没劲。躯体反映为睡眠质量不高,容易疲劳,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第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人生目标茫然,随波逐流;学习目标不明确,常有无意义感伴随;学习兴趣缺失,内驱力下降;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等。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学习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等。第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导致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个体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自我评价过低,自我形象懈怠;成人的过度期望造成的幸福、健康透支;成人的过度挑剔造成的获得性失助体验;成人的过度关注造成的成长抑制;成人的过度贬低造成的人格萎缩;个体若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容易患病,且难发挥体力和心理上的潜力。

第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自我实现的人:

一种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他研究的杰出人物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大多数人不是静态的,而是发展着的,他们正在走向成熟。实践的过程意味着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第二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自我实现者往往比大多数人更为轻而易举地辨别新颖的、具体的、独特的东西,他们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实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渴望与陈规中。延迟成功虽然对大多数人是种挫折,但对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令人愉快而且富有刺激性的挑战。(角色转换问题)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自我实现者能够坦然地悦纳自我,他们能与自己的缺点和平共处。同时,尊重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其「真我」的固有权利;他们接受随成长而发生的生理变化(如衰老),且不会念念不忘往日的欢乐与做事的模式。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内心生活、思想、行为都比较自然、率真。相反的特性则是处处防卫,不敢自我流露,并经常惧怕他人的批评。他们与人交往时不矫揉作。他们也较易超脱习俗或惯例影响,而表现真的天性。他们努力成长日臻完美,努力将自己的风格发展得日益全面。普通人的动机是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他们的动机是发展个性,表现个性,更加成熟、自信、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他们遇事比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自我为中心。健康的人有责任与义务感。解决问题的活动使他们特别高兴。因而也使他们热心参与自己的职业。马斯洛发现健康者的一项显著特征,是热爱一种职业,他感觉他的工作是重要的,他的人生有某种使命待完成,不管它是养育小孩或经营大公司。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5。喜欢独处。自我实现者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使自己感到不舒适,他们常常可以超然于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不安的事情的影响,他们对待个人的不幸也不像一般人那样强烈。这种超然独立也许与其他某些品质有关。首先,可以认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客观。具有高度集中注意的能力。例如,当面对难题、焦虑、责任时仍然能够谈笑风生,坦然自若。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6。比较能够接受与欣赏新奇的事物或经验。对于同一样事物,他们能够一再欣赏而不觉厌烦,好象每一次都可看出一点新的东西,都会有一些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视若无睹的生活细节,也会使他们感到愉快、惊奇,甚至心醉神迷,对自我实现的人而言:任何一次日落都如第一次那么壮丽,任何一朵花都具有令人激动的可爱性,即使他已见过百万花朵,就像初次看到的一样。他们也能够从自己已拥有的、过去的成就中吸取灵感。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7。高峰体验。对于自我实现的人而言,他们有一种相当共同的主观体验,气势磅礴、幸福狂喜、惊奇敬畏等。在某种程度上,感受主体被改变了、增强了,同时感受到了强烈的内心震撼,超越了自我,比如:对音乐或艺术忘我的热切的欣赏等。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8。有社会情感;9。理想的人际关系;10。有较强的民主性格特质;11。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手段与目的的不同。12。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13。创造力14。较能超越各种对立性而达到统整状态。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关注自我意识健康(一)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从知、情、意分:

1。自我认识。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想像、判断、分析评价等

2。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还包括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

3。自我调节。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从自我本身分:自我意识的结构

1。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自我认知)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自我评价)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自我控制)2。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自我认知)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自我评价)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3。社会自我对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我认知)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自我评价)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自我控制)第三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健康自我意识的积极作用

1。在奋斗目标的确立上,既可设定积极的远期和近期目标、又能明确远期目标的价值和近期目标的可行性;

2。在行为的控制方面,能在内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保证自己按照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3。在情感的调节方面,能有意识地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品质,从而在自我发展中增加情感的动力效能;

4。在才智的发展方面,能刻苦学习,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完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殊的才能,特别是创造才能;

5。在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能主动加强个人的体育锻炼,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

6。在时间的利用方面,能意识到时间的价值,注意利用课内时间和余暇时间,乃至点滴时间,提高时间效率;

7。主动快速地收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各种信息,使自己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变化。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影响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四因素1。他人的反馈。否定性评价过多时,学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由马丁·西格曼(MartinSelgiman)研究提出的,它是指对环境失去控制的一种信念,当一个人拥有这种信念时,他感到不能从环境中逃脱出来,便会放弃努力。如有的学生会说:“无论我如何努力,我也不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2。反射性评价即:“镜中我”---从他们的态度与反应中来了解自己常常依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称之为反射性评价。3。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贝姆(D.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认为:在内部感觉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如当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感觉了解自己,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外显行为更准确,因为行为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4。社会比较。费斯廷格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理论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学生自我意识整合的特点与具体表现

自我肯定。关注自己,渴望自主和自立;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刻。

自我否定。自我闭锁与孤独感。有时表现为没有价值感、自我排斥、自我否定。他们不但不接纳自己,甚至自我拒绝、自我放弃,表现为没有朝气、随波逐流、缺少激情,生活没有目标,其结果则更加自卑,从而失去进取的动力。

自我冲突。如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肯定的(自信的)自我与否定的(自卑的)自我、独立的自我与依赖的自我、充实的自我与空虚的自我、奋进的自我与放任的自我、聪明的自我与愚笨的自我等矛盾与冲突,于是关于自我的种种苦闷与迷惘也会油然而生。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学生自我意识的优化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开发自我。合理调适自我。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部分关于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几个问题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一)始于美国的职业辅导运动学校心理辅导作为20世纪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型教育方式,始于美国的职业辅导运动。早在1908年,帕森斯就在波士顿创设了职业局,专门辅导青年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志趣,以便寻求合适的工作,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为“辅导之父”。这种职业辅导模式,主要是探讨如何把个人特征与职业要求作适当的配合。随着社会的变迁,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也由职业心理辅导扩向学习心理辅导与生活心理辅导领域,辅导的对象也由最初的偏重于“问题学生”,而转向全体学生。通过有效的技术和充满爱心的心理服务,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换言之,辅导的重点不再是矫治性的,而是放在了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层面上。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我国台湾地区学校教育中,辅导与教学、训导相结合,成为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新体制。我国大陆地区学校心理辅导近几年发展很快,已初步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心理辅导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辅导的含义

(一)经典辅导学家的观点辅导(guidance)一词,多半指学校中教育人员对学生的一种协助(helporassistance),它也可以泛指有关专业人员对当事人的协助与服务。罗杰斯指出:“辅导是一个过程,其间辅导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台湾学者吴武典认为:“辅导乃是一种助人的历程或方法,由辅导人员根据某种信念,提供某些经验,以协助学生自我了解与充分发展,在教育体系中,它是一种思想(信念),是一种情操(精神),也是一种行为(服务)。是基于对人类的基本关怀(爱),以协助学生自我了解为起点,以协助学生自我实现为目的。”

上述定义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侧重点的不同。综合起来,从狭义看,辅导是帮助一个人自助;从广义看,辅导是促进整个人的发展,即当事人凭着在辅导中学会的面对难题和解决难题的原则,全面而均衡地发展他的人生。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现实的整合综合上述各学者的观点,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一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提高心理机能,消除成长中的烦恼与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并较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心理辅导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辅导的实质

(一)辅导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一种愉快的合作。其特点是真诚、尊重。它以互相信赖为前提,容纳并重视个人的独特性。辅导者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获得受人尊重的体验,进而开放自我。切忌以命令或教训的方式对待学生。(二)辅导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助人自助的过程。辅导者只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代学生解决问题或替其作出某种决定。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成长与发展的潜能,只不过有时会遇到障碍,辅导则是帮助学生学会克服这种障碍,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使其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的方法。(三)辅导是一种服务,是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一种帮助。它不同于侧重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在英文的辅导书刊中,常用的也是“辅导服务”(guidanceservices)一词。因此,辅导人员必须坚持为人服务的观念,用爱心和耐心协助当事人。在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比较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既关心学生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也关心学生个人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四)辅导有其特殊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学校心理辅导涉及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生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其中,心理学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辅导人员只有具备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工作,有时还需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术与方法来开展活动。例如:通过谈话或沟通进行个别辅导时,就要恰当运用专注、接纳、倾听、同感、面质等技巧。(五)辅导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即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和治疗性功能。

1。发展性功能是指依据学生现有可能性,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学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获得全面发展。目前国内中小学开展的意志训练、人际关系团体辅导、耐挫能力辅导以及职业指导等均属于发展性的心理辅导第四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预防性功能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学生的感情、意志、行为特征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使其懂得主动寻求心理支持,避免由于盲动而造成的失误与焦虑。目前有的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考前心理辅导等均属于预防范畴。

3。治疗性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及求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直接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它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少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采取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等方式。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人员需将其转介到心理卫生部门就诊。学校心理辅导应以发展性与预防性为主,以治疗性为辅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辅导与德育的区别

1、学生观的不同。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把自己视为“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辅导人员则把学生视为有着自身需要的“当事人”,把自己看作从旁提供帮助的服务者、协助者。在师生关系上,德育工作中的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辅导教师则更像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德育工作者更多地持“评价性学生观”;辅导教师则更多地持“移情性学生观”,强调要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并运用同感,设想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当然,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认可学生一切思想和行动。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目的不同。德育工作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心理辅导除了注意学生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外,还特别关注学生求善、向上的自主追求,重视个人心理平衡与主观感受、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这两方面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德育工作侧重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要求学生按照他现在所承担的与未来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心理辅导侧重把学生放到人际关系层面上去考虑,要求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同周围环境、同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保持心理上的适应。德育工作致力于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问题;心理辅导则要解决学生心理成熟不成熟、健康不健康问题,并通过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为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准备好心理基础。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方法不同。德育工作方法很多,伦理谈话、说服宣传、批评表扬、提供榜样、实践锻炼等都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心理辅导的方法有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沟通分析等,其中有许多方法是德育工作中很少采用的。此外,内容、途径、原则也有很大区别。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我的潜能,不以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衡量评价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秋季高考不再一锤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将有根本的改善。学生的成才道路选择将会更加多样化。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会更加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意识到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赢得竞争的胜利。因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测教师的传统功能“传道、授业、解惑”中授业的功能将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将成为师资培训及教师资格认定中一项重要内容。发达国家早已将学生辅导作为教师职业基础来考核。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环境、家长等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辅助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然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教师、家长、学校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心理健康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也要关注教师,这关系到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大事。家庭心理健康、全民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重视。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从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潜能开发同步进行。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初期教育内容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减少心理疾患。但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受到重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会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逐步发掘学生的潜能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六)心理辅导的工作取向将由矫治性转向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矫治性,是针对一些有情绪障碍、行为偏差以及学习和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消除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心理辅导的发展性则体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其中包括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为提高自尊,强化承受挫折的能力,发展社交能力,学习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等),使他们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五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七)网络等新技术将被广泛采用。

21世纪网络技术将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青少年上网将会运用网络技术,开辟网上咨询。现在已有一些学校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咨询、测量服务。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已建立,有的在青少年中产生了积极响影。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班级本位的心理辅导

(一)内涵。班级本位辅导要求在学校宏观辅导精神的指导下,由主管校长挂帅、年级组长带领,

以班主任为主、教师参与的方式,共同识别学生整体的需要,并据此订出共同的目标及工作焦点,通过全班性的辅导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促进健康自我形象的形成。

(二)重点班本位辅导模式中辅导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但不排斥全校性的、小组的以及个别的辅导。如果以“发展、预防——防治”这一维度来衡量,重点应放在发展和预防这一端,但不是要削弱早期干预和治疗。(三)工作特点

1。主要辅导力量是班主任,提倡一种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密切结合、班主任工作与辅导密切结合甚至合一的工作方式,这一点为最突出的特点。

2。学校辅导组织和专职辅导老师的工作是: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培训和提供咨询,全校性辅导工作的计划,各年级、班级辅导活动的计划和指导,个别和小组辅导等等。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全班以主题活动为中心。这种主题活动不是一次性的、短期的,而是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时间单位,以发展某一心理品质或解决某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目标的长期性活动。如以全面提升学生自我形象为目标的某一主题,在这个主题统辖下,围绕主题组织一连串的活动,如辅导活动课、小组辅导、野外活动、与学科教学结合、主题班会以及家长学生联谊活动等等,而整个主题及各项活动又是事先有计划的。

4.把营造“成长环境”作为“班级辅导模式”的基本工作目标。“成长环境”概念后面有两个重要理念:(1)发展性、预防性辅导是学校辅导的主要方向;(2)最好的辅导、最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条件,是一种综合的环境,一种氛围。林孟平曾称之为“积极取向而人性化的校风”(林孟平,1995,p.156)。理想的成长环境是弥漫着自由、信任、理解、安全和支持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气氛的环境(全面地说还应包含家庭中的关系)。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5.从全校范围讲,各年级各班都有不同的“班级辅导”的主题活动,每个年级在特定学年或学期应该有相对固定的主题项,它们是与当年及该班的学生特点相配合的。全部主题项串连起来,应该体现出与各年级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内容特点,以及发展上的顺序性和连续性。但是这些主题的形成要靠有理论引导的实践探索。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班级辅导的特色。

1。全班参与。

2。关注早期。即对学生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

3。辅导是一个持续的教育历程。辅导过程中处处都贯穿着教育性,并把教育寓于各种辅导活动中。

4。注重强化。强调以奖励方式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增进自我形象。

5。注重人际关系。努力营造一个积极、温暖、关怀的环境,满足每个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激发向上精神。

6。重整体发展和大面积提高。

即为学生在个人学业、人际交往及情绪调控等方面提供全面的辅导,使其在心智、情绪、能力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而这种整体发展的受惠者是全体学生。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五)以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为班级辅导的核心内容

这种内容设计是以全人教育为依据并针对学生实际提出的。当前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份强调学生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价值的唯一尺度,由此导致众多青少年因成绩不佳而否定自我,自卑自弃。针对这一教育现实,班级辅导把强化自我形象为中心内容,并以此开展系列的辅导与活动,如对自尊程度较低的学生提供个人或小组辅导;通过教学、讨论和其他小组活动,协助学生认识自尊的重要性,并对个人自尊作出界定;探索建立健康自我形象的途径;设计全班性的奖励计划,对学生的良好行为及时强化,不断促进健康自我形象的形成;通过各科教学渗透等等。可以说,以培养学生健康自我形象为辅导重点,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业问题和行为问题,使培养全人的目标落到实处。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具有辅导精神的班主任1。自我认识与接纳;2。乐观、积极、富有朝气;3。真诚关心学生;4。对人的积极信念;5。在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和满足;6。开放、有变革精神;7。有完整且幸福的个人生活。第五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七)具有辅导精神的班主任工作1.善于了解、尊重、关爱学生;2.善于优化班级生活过程;3.善于对学生进行赏识与激励;4善于设计主题辅导活动;5.善于指导家庭教育;6.善于控制自我情绪;7。善于让学生认识自己;8.善于运用反馈机制。第五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部分健康班级的经营我们的教育到底改变了什么?

某校老师向家长反映,她8岁的儿子“太调皮了,没法教”。老师很不喜欢这个孩子,经常骂他;班主任时常问学生们“喜不喜欢他,不喜欢的请举手”,学生们当然“轰”地一下全都举手了;校长也指着他的头说:“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英语教师则跟学生们说:“别理他,他有病。”

2001年,春节后开学11天,江苏金坛市就有3名学生自杀;5月16日,南京城北某中专连续有两名学生自杀;7月14日,北京市一名16岁男生跳楼自杀;9月11日,南京市六合县东沟镇小学学生秦某服农药自杀;9月17日凌晨,广州海珠区某高校一名新生跳楼身亡。《江海晚报》2002年11月28日综合消息称:在全国每年死亡的人数中,3、6%的人的生命是自己结束的。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专家指出,自杀已成为中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第五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健康班级经营的指导思想(一)把班级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属于每个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活动,以促使其形成健康的社会规范、积极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学生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人,这是健康班级的重要标志。教育者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切实体会班级生活的愉悦与幸福,体会因主动性的发挥而产生的精神满足,这对于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乃至健康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六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认识学生的差异性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是唯一的这一个,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群体的发展也不是统一化的一个样式,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集体都有自己的基础和氛围。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还要针对班级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教师要关注“两头”学生,让他们找到适当的角色,调动“中间”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才能,另外,还要改进评价机制,缩短评价周期,形成多重主体的评价调控机制。第六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认识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认识和开发学生的潜能。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现实中常见的观念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将学生的发展定型化。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的现在作为起点。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可能变化和发展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不把学生定型化,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学生发展提供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参与班级的管理与活动,变班主任的“消极”管理为学生的“积极”管理。第六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健康班级的要素(一)健康的师生关系

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师生之间健康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自觉意识、成就意识是其健康三要素。

2.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期待效应、激励效应、升华效应是其健康三要素。第六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中难于达到的师生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如师生之间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建立的关系就是这种个人关系的表现。师生之间个人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影响学生、控制教育过程有着师生间其他关系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4.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师生关系虽然是师生之间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的人际关系,但它从最简单的社会联系开始,直到最复杂的具有稳定的社会行为,无一不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无一不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从而保持自身的伦理结构。第六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健康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也称为士气,即团体的工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是个体对某一团体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成为该团体的一员,并协助达成团体目标的一种态度。团队精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团体凝聚力,表现为归属感和一体性;团队合作的意识;团队士气的高昂。第六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三)、健康的班级常规

1。班级常规要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2。班级常规要合理可行

3。以正向激励和引导为主,负面惩罚为辅第六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健康多元的评价机制1.评价标准多元化。2.评价周期多元化。3.评价主体多元化。第六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健康的班级舆论1、健康的班级舆论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2、班级舆论中的评价要恰当3、班级舆论要以积极的价值导向为主第六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健康班级的心理环境

(一)归属(二)认同(三)支持(四)激励(五)融洽(六)安全(七)自尊第六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健康班级文化的经营

健康的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包括三种状态: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处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班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直接或间接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影响力量,使学生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给全体人员以精神鼓舞,并为维护和创造这种文化而不断努力。健康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角色由行政领导向文化领袖的转变第二、手段由制度规范向文化熏陶转变。第三、重点由组织管理向培植精神转变。第七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健康班级环境文化建设1。现状扫描几乎每一个班集体都要对自己所在教室进行一番布置,挂上几幅画,写上几个字,摆上几盆花……,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表现。但更多的时候,这些表现是凌乱的、无意识的——或是按学校统一部署,张贴、悬挂某些东西,或是学生随心所欲,按个人兴趣、爱好摆放某些东西。造成班级环境文化或是呆板枯燥、毫无特色,或是杂乱无章、华而不实。

第七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现实构建鲜明的特色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凸现艺术氛围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设立班级论坛

建立班级网页

多彩的课外活动倡导“成功日记

•忌铺张、浮华、凌乱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健康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民主平等人文关怀第七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健康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构建班级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比如:有的班一进门就感觉到生机盎然、有的班则死气沉沉、有的班则严谨规范、有的班则散漫凌乱、有的班积极乐观、有的班消极萎靡、有的班透出一股活力、有的班显出一股拼劲、有的班弥散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有的班表现出时尚的现代风采……。虽然这些都是通过班级环境、班级成员的言行和精神面貌这些表象的东西展现来的,但都是班级精神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作用结果,或是说是班级精神的具体表现。第七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新生班-----健康精神的生成

新生班。开始必然是松散的,甚至有些混乱的。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引导树立一种健康的班级精神,将这些松散的个体凝聚在一起,组成一个有着共同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健康集体。班主任的常用做法是:学期初,组织一次班会,以演讲的方式,提出班级精神(在此之前,要进行广泛的调查、座谈,了解情况,保证班级精神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同时把班级精神物化为一段简洁的文字或一句口号。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种种方式,不断强化这种精神,弘扬这种精神,让班级精神深入人心,从而凝聚集体、规范个人、促进发展。第七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老生班-----精神的推陈出新

老生班。因为班集体已经形成,不论时间长短,班级状况如何,自发的或是人为地已经存在一些班级精神。接手老生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分析,发现已经存在的班级精神,哪些是主流,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健康的。如果已经存在的主流精神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那就大力宣扬,强化它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如果已经存在的主流精神是消极的、散漫的甚至有些病态,班主任的首要工作不是彻底批驳,全面否定(否则,造成抵触,工作难以开展),而是要悉心寻找那些健康向上的非主流精神,大力培植这股力量,全力弘扬这种精神,让他们走向前台,成为主流。第七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健康班级中的教师

表扬激励奖惩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关怀激励接纳激励第七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健康班级创建示例-----

学习型班级的经营(一)何谓学习型组织?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Peter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美国的AT&T、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onic)、摩托罗拉(Motorola)、科宁(Corning)、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欧洲的赛恩斯钢铁、罗福(Rover)、ABB等都正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在班级的学习型组织中,可以进行各项活动,包括日常学习讨论,也可以进行小组建设,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从而提高小组的向心力、运行的机制、小组成员的总体平均能力,小组成员个体能力,建立适合于学生自主意识发展的环境、氛围,进而使整个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班集体凝聚力得到质的飞跃。第七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学习型班级的含义

1。学习型班级的含义

学习型班级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于获取、创造、提炼各方面有益知识,并以这些新知识、新见解、新理念为指导,不断修正自己行为、努力实现共同愿景的班级。在学习型班级中,同学们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细水长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恒的愿景累积”、“长期有效的团队学习”和“逐步奠定的系统思考”,从而得以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共同创造实现理想的良好环境和班级氛围,并能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领悟如何共同进行团队学习。学习型班级是把学习共享系统组合起来,并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运转系统的班级。它的学习不仅导致了知识、信念、措施的变化,还增强了班级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

第七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学习型班级的三内涵(1)班级管理自主化。

(2)班级运作咨询化。

(3)班级系统开放化。

第八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学习型班级的特点学习型班级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是为了知识的重新创造,也是为了自我的重新创造。

在学习型班级中,每位学生都有发展、成长或提升创新能力的空间。

在学习型班级中,同学们把彼此当作学习伙伴,无论成绩高低,相互都可以自由地交流,彼此相互尊重和信任。因此,学习型班级是创设学习型人文校园环境的基础。在学习型班级中,形成一个大家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创设共同愿景

1。建立共同愿景,创设动态微调式的班级发展方向,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必要条件。愿景即我们想要的未来图象,是个体想要创造的未来的图象,而且必须用现在的情况来描述,就好象发生在目前一样。这样的愿景才会真实,而不是海市蜃楼。一个健康的班级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个别人头脑里,必须将它转化为班级全体成员的共识,那就是共同愿景的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是班级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景象,是在学生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与班级其它活动融会起来。个人愿景是建立共同愿景的基础,个人只有不断地自我超越,建立起个人愿景,共同愿景才会在班级内形成。共同愿景并不是个人愿景的简单相加,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一个人对自身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则来自于班级中各成员的共同关切。第八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建立共同愿景的作用

(1)共同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班级跳出庸俗,产生火花,它孕育了无限的创造力。(2)

共同愿景可以改变成员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极强的主人翁意识充斥着班级。(3)

共同愿景能够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勇气,这勇气会令班级的每位成员无畏于任何困难。(4)

共同愿景能使学生们同心协力、全心奉献、目标一致地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努力。(5)

共同愿景帮助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6)

共同愿景构建一个较高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与行动方式。(7)

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班级。(8)

共同愿景是一个方向舵,它能够使班级发展的过程或个人的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遵循正确的路径前进。第八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共同愿景的内容(1)班级存在的使命或班级目标:对班级使命的正确理解是构造班级发展规则和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班级存在的使命涉及班级的价值观,不同的班级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对于学习型班级来说,班级的存在在于班级成员个人自我的实现。(2)班级未来发展的规划:共同愿景是班级要创造的未来的图象,可分为长远目标——“愿景宣言”,它指出我们发展的方向;近期目标——“具体可行的目标”。无论远期目标还是近期目标,未来的图象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对班级成员的吸引。

愿景宣言包含了三个关键性的问题:追寻什么?为何追寻?如何追寻?愿景宣言与共同愿景内涵是一一对应的,“追寻什么”是要回答班级发展规划的问题;“为何追寻”是要回答班级使命的问题;“如何追寻”则是回答实现目标的手段的问题。(3)班级达到目标的手段:内部关系的处理方法;外部交流的常规途径;所有行为应符合班级价值观。(4)共同愿景的特点:共同持有的;发自内心的;无限创造的。(5)共同愿景的意义: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的班级驱动力;孕育班级的创造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第八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步骤(1)

鼓励自我超越,构建主动性成长机制。(2)

建立共同愿景,创设动态微调式的班级发展方向。(3)

指导团队学习,构建信息共享网络。(4)

改善心智模式,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班级环境。(5)提倡系统思考,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

第八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部分健康课堂的经营

一、健康课堂创建的背景(一)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经济的到来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而且包括知识的生产、积聚、应用,尤其是知识进步及创新的能力。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伴随着不断创新的高科技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主宰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第八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深刻的教育变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1。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实现教育的这一重大转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只重智育,忽视非智力因素;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的累积,忽视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学内容,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为标准,侧重选取升学需要的知识,忽视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发展的内涵

受“单纯应试教育”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偏重必修课和分科设课,忽视活动类课程,忽视选修课和综合设课,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受旧式“单向思维方式”的制约,习惯于循序渐进、均衡发展地安排课程,忽视时空变换、环境变迁和学生变化的特殊性,从而导致学生潜能、个性特长发展的低下。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根据社会要求确定“发展”的时代内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从而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第八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教学的困境1。教学目标的封闭性。(多维---认知、技能、情感、社会等。多层---不同学生)2。教学内容的机械性。(知识更新)3。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我讲你听)4。教学评价的主观性。(笨)5。“知识本位”也叫“目中无人”。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各种思维的火花和活力,但被缺乏敏感的老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教案转。有人说,亮堂的教室里坐着的是一片苦闷的灵魂。

第八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学生的无助

1.习得性无助的诱因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思想,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存在缺陷,相反,相当一部分学生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只是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欠佳,经常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斥责,时间长了,在学习时便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才放弃努力,自甘落后。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无助感”,即人或者动物在接连不断受到挫折后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第九十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①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积极学习、努力进步的要求降低,对待学习消极被动,失去兴趣,把它看成是对教师家长的应付。

②认知出现障碍。在屡次失败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如别人,因此本该学会的如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困难,难以掌握。③情绪失调。在最初失败时,感到烦恼、无助,随着接踵而来的挫折和责骂之后,逐渐悲观、颓丧、甚至冷淡或陷入抑郁状态。一部分学生可能逐渐放弃学习,寻找其它方面寄托,或者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或者出人于游戏厅、网吧,更有甚者,过早地陷入早恋,不能自拔。所以,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只看到他们基础差,又不肯努力,就对他们大加指责或是漠然置之,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克服“习得无助感”,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与焦虑程度,进一步降低学习动机。因此,重要的是采用适当的办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第九十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健康课堂的特质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或残缺,还包括生理、心理和适应的完全安康状态。”安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各个部分处于协调一致正常运作状态,此外还反映在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上。

健康课堂不仅仅指课堂上没有不守纪律的学生、没有攻击性或冲突性事件,而是有一个平等、尊重、接纳、真诚、融洽、活泼的情感氛围;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机会实现他们在生理、智力、情绪、精神、和社会等层面上的安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这些均是健康课堂的特质,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第九十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生理安康健康课堂中生理安康的主要环节是学生的安全感,即在课堂环境中,学生会感到身心受到保护,是自己的主人。保持生理安康状态,不仅可以抵御疾病的侵袭,并且能够很好地应付紧张和重压。第九十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智力安康一个人知识和技能持续不断得到发展,就可以称之为智力安康。智力安康是在一种挑战和经验中不断学习的强烈愿望。智力健康的课堂上,教师为所有学生提供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机会,使他们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信仰,训练他们作决定的能力。教师应对所有的学生寄予合理的期望值,并为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期望而尽可能地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第九十四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情绪安康

学会应付来自生活中的重压,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情绪是保持情绪安康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情绪安康的课堂,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情绪体验积极。诸如焦虑、挫折、愤怒这样的消极情绪,会得到调适,不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第九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精神安康精神安康是一个动力驱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人可尝试将自己的信念与行为结合起来。精神安康的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融为一体的,学生感到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在健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用,并懂得去关注和尊重他人。第九十六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社会安康解自己和自我感觉良好是社会安康的两个基本要素。社会安康意味着不仅能够享受独处,而且能够与各种背景的人和睦相处。社会安康的两个基本要素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健康课堂环境是积极向上的,拥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拥有积极乐观的人际影响;学生适应良好。第九十七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满足需要----经营健康课堂的前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第九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又是自我实现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石。马斯洛早在1943年就提出人类动机理论的雏形,1954年正式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五个层次),1962年提出了七个层次,1970又归结为五个层次(省略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两种)。他认为需要是动力产生的基础,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是多样性需要的综合体。人的需要按其内容排成一个金字塔形阶梯(如上图),共分为两大类:(1)基本需要(或匮乏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如食物、空气、水、性等)、安全需要(如回避危险、恐惧等)、归属与爱的需要(如社交、归属、友爱等)、尊重需要(如自尊、名誉、地位、威信等);(2)成长需要(或心理需要、超越性需要、存在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如知识、理解、好奇心等)、美的需要(如秩序、对称、闭合、结构、完满等)、自我实现需要(如实现潜能、理想等)。高层需要以低层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只有高层需要的满足才使人更充实、更幸福。如果在某个需要层次长期欠缺或不足,则会产生情结影响此后的心理发展。第九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学生的需要1。安全的需要(不被人批评、讽刺等)2。认可的需要(获得奖励、接纳、自我表现)3。尊重的需要4。情感的需要5。认知需要(发展)6。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第一百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健康课堂的要素(一)健康的学生观(二)健康的教师观(三)健康的学习方式(四)健康的教学构建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五、健康课堂中的教师(一)健康备课

(二)健康教学

(三)健康作业

(四)健康辅导(五)健康考试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六、健康课堂中的学生

(一)基本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二)成为有效学习者(接纳、信心)(三)学会经营自己的学习(理念、方法)(四)学习为了成长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六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七)影响学生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