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之为()A.A.物质性隐性课程B.制度性隐性课程C.心理性隐性课程D.活动性隐性课程
2.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我国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
第
12
题
由于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所以,教育具有()
5.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愤怒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6.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7.王莹穿的新款服装在学校招来了许多同学异样的目光,第二天就不再穿这件衣服上学了。这种心理现象是()。A.从众B.服从C.遵从D.依从8.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A.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
9.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是()
A.农业文明B.社会制度C.工业文明D.市场经济
10.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A.前提B.基础C.中心D.内容
11.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访问法C.问卷法D.作品分析法12.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做()。A.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13.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是()。A.表象储备B.实践要求C.知识经验D.新颖程度
14.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
15.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
A.班集体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
B.班集体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C.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D.全班学生的教育
1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1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
18.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19.短时记忆与瞬间记忆的遗忘是属于()。A.A.永久性遗忘B.暂时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遗忘
20.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二、填空题(20题)21.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2.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4.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25.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6.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7.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8.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9.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0.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2.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3.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34.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35.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6.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7.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8.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9.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4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4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42.简述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
43.简述素质教育的意义。44.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45.简述技能的特点。四、论述题(5题)46.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47.试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48.联系实际,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德育原则。
49.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50.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基本规律。
五、辨析题(5题)51.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52.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5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54.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55.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六、(0题)5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的人格特点是()
A.功能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独特性
参考答案
1.C
2.A
3.A请记住我国现代学制包括旧中国的学制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两部分。以上例6至例10部分考查的是旧中国的学制的内容。对于旧中国的学制,需要考生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记住旧中国的学制的四个名称: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
第二,对于壬寅学制,需要掌握它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时间为1902年,这个学制只颁布而未实行。
第三,对于癸卯学制,需要掌握它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要了解下面的内容,即一看到下列内容就应该知道它出自于这个学制:“开始把学校制度与教育行政制度分开”“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第四,对于壬子癸丑学制,要能够认识下列内容,为选择题做准备:“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加以修订”“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第五,对于壬戌学制,要能够认识下列内容,为选择题做准备:“1922年”“又称‘六三三制’或‘新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4.B
5.B
6.A
7.A
8.B
9.B解析:社会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与促进作用。
10.D
11.A
12.B
13.A
14.B
15.C
16.A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17.B
18.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19.A
20.B2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2.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3.认识24.一般能力;特殊能力25.社会家庭
26.强制性强制性27.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8.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29.生活化生活化
30.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2.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33.德育内容,德育方法34.壬寅学制35.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36.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37.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8.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9.制度文化
40.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41.教育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的政治功能。
(2)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2.(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43.(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44.二者的区别:一般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二者的联系:(1)一般能力在某种特殊领域得到特殊发展,就可能变成特殊能力的组成部分。(2)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45.技能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解析:该题的答题技巧是:先回答技能是什么,然后回答技能区别于什么。46.(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47.(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促进学生的体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
(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喜悦。48.(1)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3)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第二,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第三,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
(4)联系实际论述。
联系实际题属于论述题中中等难度类型的题目。考生在回答此类论述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中的任何一个。策略一:先把题目中要求论述的主题(如某原则、某规律等)的要点及其解释论述清楚,然后再联系实际、举例加以说明。该策略效率较高,但对举的例子要求较高,应能够代表主题所涉及的几个要点。策略二:对主题所涉及的要点,一方面进行理论解释,一方面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考生可视自己的情况,灵活采取一种策略。
49.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美育可以促使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租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键身作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50.(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①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方面,品德知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③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④行即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的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应视情况选择多种开端,最终促使学生品德全面、和谐发展。
51.错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调节与发展自己的心理状态。
52.错误。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有三个方面: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找春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Starter Module 4Unit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8 灯光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九年级体育 走 基本体操教学设计1
- 《五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4《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2.3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力与运动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
- 22《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供水特许经营权协议书5篇
- 易制爆化学品员工安全培训方案
-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第五版DFMEA和PFMEA的措施优先级AP
-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6月广东深圳市事业单位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
- 2024年河北省对口高考英语(涿职陈琢印)
- 《池塘养鱼学》第五章-鱼苗、鱼种的培育-教学课件
- 经典的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2024年
- 中班音乐《粉刷匠》
- 第九单元 文人情致 课件高一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