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郑和七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和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航海日吗?“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它是为纪念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而设立的。郑和是谁?西洋在哪?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九第一部分:筑梦海洋一一郑和下西洋认识郑和其人并介绍西洋的地理位置(出示郑和图像)师:介绍郑和(1371—1435):关K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师:郑和下西洋“西洋”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多媒体出示)生: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师:思考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生1: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生2:缺少淡水、食物等物资。生3: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C每盗等)。师:既然有这么多困难,郑和为什么还要下西洋?为什么又能7次成功下西洋呢?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郑和能成功7次下西洋?(观看数字故事,学生讨论并回答)一一突破重点和难点生1: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政治清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生2: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生3: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生4: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生5:统治者的支持。师:点评学生的讲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郑和下西洋概况表格(时间,规模,次数,人数,到达范围)师:带领同学们过一遍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出发地点:刘家港,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多媒体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师:组织学生进行“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教学活动一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与分析问题能力。师:老师展示部分国家纪念郑和的图片并提问:根据图片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一一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图片的能力。师:我们了解了郑和下西洋,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影响)?生:回答师总结:1、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2、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3、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师:1433年,郑和在古里(今印度)病逝,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没有再出现8次、9次、10次呢?师:郑和下西洋不易贸易为目的,7次下西洋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远航必然随之结束。师: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从此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威胁一一到明中后期,中国对外交往变为主要以冲突为主。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下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风波海洋一一戚继光抗倭师:阅读教材P72,回答什么叫倭寇?生:从元末明初开始,F1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走私贸易和抢劫,被称为“倭寇”。师:那什么叫倭患?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狼狈为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长期侵扰我国沿海被称为“倭患”。介绍戚继光像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师:展示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和鸳鸯阵师:展示抗倭形势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和书本介绍说说抗倭的主要过程一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生:过程: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

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抗倭取得胜利。师:思考并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各小组代表做要点发言:师总结: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忖的民族向心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师:展示戚继光雕像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J,说说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生: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过渡: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从此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政策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危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内容。第三部分:危机海洋一一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葡萄牙是如何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师: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过渡: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丧权辱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那么该怎样面对海洋问题呢。请继续向卜.学习。第四部分:经略海洋一一云帆高张再启程教师向学生介绍一带一路政策教师总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蓝色的宝藏!然而海洋,却让中国人又爱又恨一一在漫长的古代,它曾给我们国家带来无尚的荣耀与自豪,也曾在近代给整个民族带来无法忘却的伤痛和回忆。以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本课小结:(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11051133年)”的、过程、条件、影响犯朝的对外关系犯朝的对外关系犯朝的对外关系[交往民族英雄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冲突犯朝的对外关系[交往民族英雄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