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燃烧的学问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1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燃烧的学问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2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燃烧的学问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3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燃烧的学问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4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燃烧的学问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燃烧的学问-同步稳固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最近,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外表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外表,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

隔绝了氧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

去除了可燃物2.以下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地层深处高温、高压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B.

化石燃料主要成分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H2O等物质

D.

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A.

B.

C.

D.

4.以下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燃烧都是化合反响

B.

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C.

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

与氧气接触,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5.以下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

森林失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6.“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A.

去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7.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有多种,你认为以下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

B.

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D.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水浇灭8.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以下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B.

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C.

石油是理想的、清洁的燃料

D.

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二、多项选择题9.属于化石燃料的物质是〔〕A.

氢气

B.

C.

木柴

D.

天燃气10.以下关于世界三大化石燃料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石油是颜色深暗的黏稠状液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B.

焦炭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制得的,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D.

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都是氢元素和碳元素,同时含有少量其他元素,如硫、氮等11.以下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

石油

B.

氢能

C.

天然气

D.

风能或太阳能等12.森林开始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新型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C.

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D.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13.森林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

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4.以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图1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

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到达白磷的着火点

C.

图2中水下白磷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

假设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三、填空题15.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如下图实验,其中红磷和白磷均放在薄铜片上,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判断该小组同学控制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红磷、白磷均可为可燃物

B.红磷、白磷都暴露在空气中

C.红磷、白磷具有相同的温度

D.红磷在铜片上的位置对称

依据燃烧条件,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

16.“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但煤矿中由于它的存在,可能引发爆炸.〞这是小明阅读完有关报道后的感受,他觉得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物质,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从正.反面〕________.17.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

〔1〕他按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

〔2〕欲使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18.〔1〕某校学生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进行了以下实验:点燃一支蜡独,竖直放在桌面上,用烧杯罩住〔如图l所示〕,请依据此实验答复以下问题:

①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________

元素

②蜡烛熄灭的瞬间,观察到烛芯上方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了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氧气含量的变化曲图,根据图3所示的曲线图,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只有当氧气耗尽时.蜡烛才会熄灭

B.蜡烛熄灭时,集气瓶内仍有氧气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19.以下灭火方法主要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________

A.森林大火为,设置隔离带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C.住宅失火,用水扑灭

D.________

.20.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21.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下图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那么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_______。〔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________。五、综合题2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平安非常重要。〔1〕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2〕分析下表中的数据,答复以下问题:物质代号LMNP熔点/℃-117355044-259沸点/℃784827257-253着火点/℃51037040580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填是否合理〕。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以下图装置,验证到达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填代号〕。

23.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翻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火警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3〕假设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________.24.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常用的灭火方法有: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1〕从灭火原理角度进行分类,①与②的灭火原理各是什么?〔2〕请举一例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方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A、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外表,隔绝了楼板与氧气的接触,楼板因不能接触到氧气而无法燃烧,故A正确;

B、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外表,起到防火的作用,可说明该黑色物质不能燃烧,故B不正确;

C、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外表,并没有改变楼板的性质,只是隔绝了楼板与氧气的接触,而非改变楼板的着火点,故C不正确;

D、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外表,楼板并没有被撤离,没有去除可燃物,故D不正确;

应选:A.

【分析】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外表,隔绝了楼板与氧气的接触,楼板因不能接触到氧气而无法燃烧,从而到达防火的目的.2.【答案】B【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地层深处高温、高压复杂变化而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中煤主要成分都含有碳,而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含碳和氢,B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中含有碳、氢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CO2、H2O等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但同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硫氮等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分析,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及一些对大气有污染的物质。3.【答案】B【解析】【解答】解:A、蜡烛熄灭是因为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就是说因缺氧而熄灭;

B、人吹灭蜡烛是因为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达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就是说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稀盐酸与石灰石粉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D、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使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应选B.

【分析】可根据灭火原理有:①去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4.【答案】A【解析】【解答】解:A、燃烧有的属于化合反响,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响,例如甲烷的燃烧.应选项错误;

B、燃烧属于氧化反响,是化学反响.应选项正确;

C、燃烧时都放热.应选项正确;

D、与氧气接触,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符合物质燃烧的条件,应选项正确.

应选A.

【分析】根据燃烧的特点进行分析.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响.5.【答案】A【解析】【解答】森林失火时,设置隔离带是使可燃物与火源隔开,从而阻止大火的蔓延,与隔绝氧气无关。【分析】该题考查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6.【答案】B【解析】【解答】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应选:B.

【分析】可根据灭火原理①去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7.【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去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以去除可燃物,到达灭火的目的,应选项说法正确.

B、用水能到达灭火的目的,但是容易损坏资料;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应选项说法错误.

C、酒精灯的灯芯是活动的,且酒精是易燃的物质,所以不能用嘴来吹灭,应该用灯冒盖灭,应选项说法错误;

D、油的密度比水小,用水浇灭,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应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灭火,应选项说法错误.

应选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答】解:A、石油、煤、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正确;B、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故说法正确;

C、石油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清洁的燃料,故说法错误;

D、石油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故说法正确;

应选:C.

【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B、根据石油分馏的生成物进行分析;

C、根据石油燃烧的生成物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二、多项选择题9.【答案】B,D【解析】【解答】解:氢气、木柴等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煤属于化石燃料.

应选BD.

【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10.【答案】C,D【解析】【解答】A、石油是颜色深暗的黏稠状液体,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沸点和熔点不同,故A正确;

B、煤隔绝空气受强热时,有气体生成,其成分为煤焦油、焦炉气、氨水等物质.反响完毕后的黑色固体物质叫焦炭,焦炭具有复原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故B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属于化石燃料,故C错误;

D、石油主要成分都是氢元素和碳元素,而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故D错误.

应选:CD.

【分析】A、根据石油的成分进行解答;

B、根据焦炭的制备原理以及用途进行解答;

C、根据天然气的成分进行解答;

D、根据石油和煤的成分进行解答.11.【答案】B,D【解析】【解答】解:A、石油燃烧时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属于绿色能源,应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属于绿色能源,应选项正确.

C、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不属于绿色能源,应选项错误.

D、风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应选项正确.

应选:BD.

【分析】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表达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友好相容的原那么,可认为绿色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2.【答案】A,D【解析】【解答】A、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故说法错误,可选;

B、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到达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

C、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到达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

D、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说法错误,可选.

应选AD.

【分析】在有限的空间〔如爆竹、炸弹〕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13.【答案】B,C【解析】【解答】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到达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

B、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说法错误,可选;

C、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故说法错误,可选;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到达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

应选BC.

【分析】首先了解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如爆竹、炸弹〕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然后逐一分析.

A、爆炸是物质的急剧燃烧造成的,所以需要氧气的参与;

B、爆炸会使周围的温度升高;

C、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

D、爆炸还可以掀起沙土,覆盖燃烧物,到达灭火的目的.14.【答案】A,C【解析】【解答】解:A、图1实验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都与空气接触,都具有可燃性,所以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A正确;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故B错误;

C、图2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空气接触,其他两个条件都符合燃烧条件,所以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故C正确;

D、由于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度,热水温度根本就达不到,所以假设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故D错误.

应选AC.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来答复此题:有可燃物、温度到达着火点、与空气接触,并能灵活运用.三、填空题15.【答案】ABC;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解析】【解答】解:燃烧的条件是:与空气接触、到达着火点、物质本身可燃.由图可知红磷和白磷都与空气接触,热水使薄铜片有较高的温度;而且铜是热的良导体,温度处处相等,二者的位置是否对称并不重要,应选ABC.红磷与白磷都与空气接触而且温度相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知二者的着火点不同,故变化的因素是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

故答案为:ABC;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

【分析】由图可知二者都与空气接触,薄铜片上温度处处相等,据此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16.【答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能引起温室效应【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环境温度升高,引起温室效应.故答案: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能引起温室效应【分析】运用物质对生产或生活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解答.17.【答案】温度到达着火点;跟氧气接触;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使酒精与空气隔绝并降温【解析】【解答】〔1〕水中的白磷缺少氧气不燃烧,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未到达着火点也不燃烧,从而找到燃烧的两个条件,故答案为:温度到达着火点、跟氧气接触;

〔2〕水中的白磷因为缺少氧气而不燃烧,故通入氧气使氧气与白磷接触而燃烧.故答案为: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3〕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并降温.故答案为:使酒精与空气隔绝并降温.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到达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

〔2〕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缺少氧气;

〔3〕考查根据燃烧条件来灭火,但应注意酒精着火不能用水扑灭.18.【答案】氢;石蜡颗粒;BC【解析】【解答】解:〔1〕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2〕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颗粒,所以用火柴点燃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烟能燃烧;

〔3〕A、由图示可知,蜡烛熄灭时,集气瓶内仍有氧气,故错误;

B、蜡烛熄灭时,集气瓶内仍有氧气,故对;

C、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达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正确;

答案:

〔1〕氢;〔2〕石蜡颗粒;〔3〕BC.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

〔2〕根据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颗粒进行解答;

〔3〕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反响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达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任何化学反响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9.【答案】B;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解析】【解答】解:A、设置隔离带灭森林大火,是移走可燃物,应选项错误;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应选项正确.

C、住宅失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应选项错误.

D、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

故答案为:B;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去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0.【答案】煤;石油;天然气【解析】【解答】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煤,石油,天然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四、实验探究题21.【答案】〔1〕高于100℃

〔2〕加热使火柴温度到达着火点

〔3〕移离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