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_第1页
202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_第2页
202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_第3页
202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_第4页
202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

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整理

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将自己的一生倾之于教育,

通过亲身教育实践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给教师的建议》更为教师

的们所追捧。早些年,我也曾将这本五百多页的书籍放在自己的书架,

立志研读,可终将被各种各样的忙碌所搁置了。今又在工作室的“共

读”下重拾这本书,再读来,多了几分回味,几分思考。

教师观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就决定

了教师的忙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再加上课外的工作

等等,充斥了教师一天的生活,以至于老师们经常抱怨没有时间。这

也是我们常以“辛勤”“奉献”来形容老师。

针对老师的时间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

为“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是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

来滋养它”,而滋养它的小溪流便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与书

为友,不以应付上课而读书,而是“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

求”。如书中“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历史老师,用自己读书所获得的

知识,来改变死扣教科书的备课。

知识观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他在著作中提到,在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的做到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成为工具,充斥在学生们

的脑力劳动中、集体的精神生活中、相互交流中。在有学生脑力活动

的参与中,他们才不会为知识的枯燥而反感无味,知识便不再是目的,

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手段和工具。而想要让知识成为学生们学习的

工具,必须要将基础性的知识在他们应该掌握的阶段牢牢掌握,稳固

的地基方能盖起大厦千倾。

在我们的教学中似乎更倾向于将知识作为目的,强迫孩子们识记、

理解,知识永远在牵制着孩子们,搞得孩子们叫苦不迭,老师们焦头

烂额。越是如此,收效越甚微,孩子们本应该作为工具的基础性知识

都未能达标,以至于到中高年级后,老师们举步维艰,不得不重拾基

础知识,费心劳力还收效甚微。

学生观

在著作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提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不仅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多处反复强调这一点,“不要向儿

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教学中我们有着“课程标准”,但这

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却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在我们的班中,总有一部分孩子没能到达我们的要求,甚至于我

们倾尽心思单独辅导也无济于事,这便是我们所面临的对象。我们应

改变自己的想法,另辟蹊径,为这些孩子寻找适合于他们的知识目标,

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捧着《给教师的建议》,面对班中活生生的学生,从书中不仅获得

了具体可施的法宝,还从中受到了莫大的启迪。教师之路漫漫,吾将

上下而求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借着读书活动的东风,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理论及指导实践的书籍。

读了此书,好像有一位教育前辈站在我的面前,使我平时在教学中遇

到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像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怎样使学生注

意力集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工作等等。书中讲述了好多与我类似的

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故事以及一些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还有许多

关于教学管理、教学经验,教师对课程的计划和组织,以及如何全面

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教学成绩等等。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怎样靠

阅读扩充知识》,我们知道阅读是需要兴趣的,那如何培养儿童的阅

读兴趣呢?书中提到“你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

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

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象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

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讲,学生看见了越过必修的

大纲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一青

少年一心想要读那些书,这也就是阅读的兴趣。”是啊,这段话发人

深省,让我从中领悟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每一次给学生教授

新课文之前,我总会让学生先读一读《新补充读本》上的课文助读,

通过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带着对新课文

的期待来阅读课文,从而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当学生带着热情学习时,

教学往往就事半功倍了。在一篇课文学好以后,我也会让学生在《新

补充读本》上找相应的文章读一读,比如,在学完《有趣的发现》一

课以后,我请同学读其他科学家的故事,大家找来了瓦特发明蒸汽机

的故事,他们读得可是津津有味。为了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还和他

们一起利用周二、周四下午的阅读课一起读了牛顿的故事,阿基米德

的故事。学生们在阅读中可认识了不少有名的科学家。

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之后,那让学生读哪些书?书中又提到“特别

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学读

物。阅读这些书籍,也能使学生把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的更清楚。”

由于我们班的学生年龄还小,有些深奥的科学读物还读懂,为了不打

消、减少他们读书的热情,我就建议学生读一些简单的,容易理解的

科学小知识。在我的建议下,带有插图的《十万个为什么》成了班里

最抢手的书,学生经常聚在一起阅读,有些同学读完以后经常相互提

问,阅读热情十分高涨。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不仅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书,在课堂

上我也尽量拿出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大多时候是让学生自己阅

读课文,通过品词读句并集体讨论,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通过大半

学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学生读课文一遍就

能读得很熟练。看来阅读真的很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孩子多

读书。只要有时间就让他们阅读,要多布置一些阅读的作业,让他们

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学科教学中学生积极的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言语,这是

对学生智育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活动就好像是一座把言语和思维连

接起来的桥梁,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思考各种现象、事物、活动过程等

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就是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差生新的真理、发

现和规律性的东西。

读这个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

无法将思维和言语连接起来,不能深刻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和相

互的联系,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的感知、归纳,更不会灵活的

运用。这些学生经常给老师以烦恼,如何才能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

掌握成为重点工作,看到这个建议,我忽然间有了一些想法: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时候,通常都是让学生准备几个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在课堂上进行观察,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展示总结

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就在想,学生拿现成的盒子观察到的特

点多呢,还是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的特点多?我

认为是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的特点多,因为学

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能够体会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6个封闭的面,

而且相对的棱必须相等,否则,就不能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制作的

过程学生所看到和感知到的这些特点就会印象特别深刻,在课堂上交

流它们特点的时候应该也观察的比较认真和仔细。()我打算做个试验,

对比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另一个让我想起了前几天讲过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应用》

这节课,课中学生遇到了两种类型的问题,都是运用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数的题目,但是里面还有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拓展题目:

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尽可能大的正方

形纸片,没有剩余,剪成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多少?可剪多少个?

用一个大长方形剪成多个小的正方形,它的边长:实质就是求20

和12的最大公因数,这个学生都能找出来,关键是剪的个数,这个考

察的是发展空间观念的能力,有的学生就求出了20和12的最小公倍

数作为剪的个数,实际上,求最小公倍数是不对的,可算出大长方形

的面积,再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两个面积相除即可得到剪的个数。

还可以,看一行能见几个小正方形,可以剪几行,然后两数相乘就能

得出个数。

这个题目我给学生进行了课件的直观展示,很大一部分学生明白

了,但是我感觉还有少数学生还不够明白,如果我当时让每个人都拿

着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动手剪剪的话,学生

都会理解的很深刻,掌握的速度也会提高,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课

堂上的活动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该动手的必须要动手操作,当无法进

行操作的时候,就能够把直观的现象加以抽象,知识加以升华,就找

到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相联系。

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积极活动体验,理论推理代替

不了动手操作,理论推理也是由动手操作中感知和总结出来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当我看到周成平教授的《给教师一生的建议》中第一个建议一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时,就被它深深吸引。此书结合优秀教师的经典案

例分别作了深度反思,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育启示,可以说处处让我感

动,处处令我深思。"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教学,更需要教师的耐心

","别让后进生成为教育的遗憾","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个阅读教师

"……读此书,让我感觉仿佛与一位身边的教育工作者畅谈日常教育感

悟,没有板着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说教,有的是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真

实、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蓄着丰富的教学智慧;有的是时而

会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满口余香,受益匪浅。尤其是第一条建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触最深。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学生的关键就在于爱,表

扬也好,批评也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爱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

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给予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寻找一

切机会教育学生,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是我们每一位

教师应该做到的。

我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琐碎的,每天

我们都会累的疲惫不堪,每天我们又都会忙得不亦乐乎。是什么使我

们教师甘为人梯,勤勤恳恳呢?我想那一定是我们教师们对教育事业

的满腔热爱,是这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大作家高尔基说

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教育的基本准则。教师是红烛也好,是园丁也罢,总之不热爱学

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热爱教育的老师更不配为人师表。

自从踏上这个岗位,我是努力这样去做的,我努力去做学生最喜

欢的老师,在工作和学习中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体会。

有付出就有收获,当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感到了无限的

欣慰和满足。教师节时,看到孩子们那朴实烂漫的字迹映在一张张美

丽的卡片上:"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老师,你辛苦了!"我被深深

感动,有了这么多的信赖和支持,也更加坚定了我"一辈子做一名好老

师"的坚定信念。

《给教师一生的建议》是一份精神大餐。读完这本书,让我重新

理解教师这个职业,让我重新去思考,它将让我真正体会教师职业的

价值,从而更深爱她。师爱是教育领域里一向坚持的基本准则,是教

育的起点,是教育成功的桥梁。"爱"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可以

激励学生的成长,润泽学生的心田,照亮学生的人生。我将和千千万

万的教师一起,把领悟到的教育理论的真谛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在

教育中实践"爱",在教育中挥洒"爱",把爱进行到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有幸在偶然的机会下,听了一次吴老师的数学课,顿时被吴老师

的讲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后来便在网上搜了许多吴老师的上课视频,

每节数学课都是风趣幽默,笑声连连,孩子们在游戏中在实践中就学

会了数学,我想这就是专家讲课的特别之处吧。读了这本《吴正宪给

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更是让我感受颇深。

吴老师书中的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

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第一辑是把教育作为人生幸福的源泉,第二辑是

真心与儿童做朋友,第三辑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辑是

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辑真心与儿童做朋

友,其实每次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一个大朋友带着一群小朋友在玩游

戏,吴老师是真心与儿童做朋友,在课堂上用真情交流唤起学生成长

的力量。听吴老师的课你总会听到她真诚赞美孩子的声音,“老师为

你精彩的发言鼓掌!”“你的方法既简单又巧妙,向你们学习!”“你

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意!”“你们的发现很伟大,很有可能未来的

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吴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的鼓励着孩子们,孩子

们在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中,一次次体验到了数学课的快乐。在教学过

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们都是想要表扬和鼓励的,发自内心的去

赞扬和鼓励我们的孩子吧,用真情去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第三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让我感受颇深,教育教学过

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

总是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知道的都直接传授给孩子们,忽略了孩子们的

主体地位。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有学习

数学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习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吴老

师提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激活经验,在对比交流中学会反思,在

科学探索中求真。吴老师的课就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整节

课都是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在交流谈论,在互相辩论,就这样一步步

的引导孩子们探究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学

会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了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这对以后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帮助。所以让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吧,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数

学知识。

看完了这本《吴老师给小学数学老师的建议》,让我深深感受到了

吴老师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以及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让我意识到身

为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老

师学习,向学生学习,我会做一个勤学的教师,在教育路上坚定的行

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这个假期拜读了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书中既有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又有理论分析,语言文字通顺流畅,便

于阅读。其实不止是老师,这本书也值得做父母的一读。读完之后主

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阅读对学生的学习特别重要。学生的智

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

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尤其是后进生,学习

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

地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靠阅

读、阅读、再阅读。

二、与阅读相配合的书写,这是儿童的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

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快速地、

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教会孩子熟练的读和写。为了培养儿童快速书

写,所以要对他的手的小肌肉进行一定数量的操作性练习,如果儿童

完成过足够数量的精细的劳动动作,那么他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做好

了流利书写的准备。

三、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但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

细心的、精巧的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而一些缺乏动脑的劳动,

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

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害的。

四、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极大。

儿童摹仿能力很强,家长或长辈的某一个特点,好像是不知不觉

地、在新的条件下“膨胀”开来,变成了儿童的一定的性格特征。为

了孩子,家长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做更好的自己。家长的教育修

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

长尊重和热爱书籍,儿童也就会热爱他们。

五、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

如果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没有调动起来,那么许多学生的兴

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他们就会对学习和知识无动于衷。在学生对待

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

状态。没有为自己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的学生越多,那么我们就越

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就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

到学生的心里。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

生们的意识,鼓舞起他的精神,把它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

总之,读了这本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对自己以

后的教学方法,还有面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做法都有很大的帮助,可能

永远做不到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但是自己会努力做得更好。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第一章中就给我们提出

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

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

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他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教师

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

所以他告诫我们要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可以把

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

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

的先决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个别对待,这样,每个学生

都能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读了这一条,我们每个

教师所想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

造出的教学原则,“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

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教”是教育、教诲;合起来说,

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这

条建议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而我们教师得

到的启发是: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深入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

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

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

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

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分层进行教育。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保

证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备课时要周密地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要尽可能地设想到不同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发言;设计作业时,则应该

尽量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思维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在作业中有所

收获和提高。例如,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智力、思维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由于行为习惯、学习很差,导致学习后进,成绩不理想,我就要

先花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从培养习惯着手,每天、每课关注这类学生,

勤督促、勤纠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尽管许多孩子自控力较差,进步不明显,但是只要在这个过程中

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也是教育所取得的成功。而还有个别学

生是因为家庭教育中过于放任导致的任性、散漫、学习不独立,我们

教师就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多交流沟通,让孩子逐渐明白学习是自己

的事情,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

生融入集体,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只有谨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

象的学生”,我们才能个每个学生有所收获,得到提高和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第一次听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一个故事一一苏

霍姆林斯基和两朵玫瑰花。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花园里散

步,看到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把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里,苏霍姆林斯基

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那朵玫瑰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小

朋友,你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

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她不相信,

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震憾了,他牵着小女孩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瑰

花,对小女孩说:“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有

爱心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她养育了一个你这样好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有孩子摘花时,我们又会怎样做呢?不闻不问、又或

者是批评教育。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温暖,能让孩子感受到

真、善、美的苏霍姆林斯基。

当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更是被苏霍姆林斯基深深的感动了。他是

真的爱教育、爱孩子;爱思考,爱研究;爱阅读,爱自然;是一个智

者,也是一个有着无穷想象力的孩子。

读这本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不断反思,在我大一,刚刚接触关

于教育的课程时,我很相信,只要够耐心,每一个孩子都有花开的时

刻,可是我自己以及身边同学做兼职的经历,我发现我们似乎自然地

就会对那些聪明认真的孩子有一种偏爱,而那些现在看来学习有困难,

态度也不好的学生,我们好像很难走进他们心里,我越来越认同边界

问题,有的孩子的问题以老师的专业确实没办法,可是苏霍姆林斯基

的建议,给了我新的认识,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要去研究、去尝试。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去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有

没有用错方法,孩子不应该只埋头在练习题、教科书中,这样只会让

他们越来越厌恶学习,要走进自然去观察、感悟,走进有趣的书籍去

拓宽视野;有没有总是代替孩子思考,本来需要他自己去独立思考克

服困难,却让他重复自己的步骤,并对他说不懂就把它记下来,我小

时候老师就经常这么说,可能我永远也不懂,也可能在某一天我突然

理解了,但我不会喜欢这门课,因为我想像一个大侠一样,冲破难关,

孩子们也喜欢在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与

自信,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问题的难度,

最重要的是教会儿童如何思考、如何学习。

我喜欢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们精心创设的校园,每个孩子都能找

到自己心爱的角落,在劳动中创作,这解放了孩子们的双手,也解放

了孩子们的思维,同时也需要教师也有着一颗童心,愿意去想象、去

尝试。

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手边,不断回味的经典。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

今年寒假在工作室读书活动倡议下,我选择并阅读了《给幼儿教

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用爱和经验写出的书,读了

之后让我感到既亲切又实用,它为我们幼儿教师指引了方向,让我深

深领悟到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好的幼儿教师。书中有很多教育案例,像

一盏盏明灯,为幼教育工作者指导航向。

经常听人说:“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也有人说:“幼儿教师

就是孩子王”。其实幼儿教师“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每

天超负荷的工作,练就了超强的工作效率,但其精神也高度紧张。幼

儿园工作的核心是“爱”,老师们要学会热爱。赞可夫说过:“当教师

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因此,教

师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幼儿,主动接近幼儿,用教师广博而无私的爱去

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幼儿,使他们感受来自老师妈妈般的

爱和温暖。教学活动时用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表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教学活动外和幼儿一起玩耍,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努力让每一位幼

儿在快乐中得到感知、获得进步。

幼儿教师,繁忙与琐碎兼容,责任与压力并重,忙碌于疲倦同行,

这正是幼儿教师工作的真正含义。为此,我们常怀一颗平常心并充满

自信,坦然地面对挫折,用一份爱、一颗心,获得孩子的爱,赢得家

长的心。这种被需要、被尊重和支持的体验是幸福的。

在幼儿园老师想上好课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备课,备课之前先

要研读教材,把教材吃透才能上好一节课。尹紫昕老师用一个实际案

例指出研读教材对于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适用

于语言活动,在数学、科学、社会等教学活动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上

好一节课,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多准备教玩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课后,还需要老师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长则一

二百字,短则寥寥数语,一个有用的活动反思将会对以后的教育活动

有着指导意义。

这本书,让我读懂了教育,也读懂了人生。也许我们幼儿教师这

个角色太小不起眼,擂不动那惊天大鼓,但我们可以时刻准备着,以

智慧守望理想、以真情坚定信念,去追逐生命的完满、去求索教育的

真谛。

我自豪,我奉献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骄傲我是一名幼教

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固然繁琐和辛苦,但是,付出总有回报,给予本

身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我们给孩子

真诚的爱,孩子也会给我们纯真的爱,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回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编者在序言里写到,现在出版的学前教育类书籍中,真正适合一

线幼儿教师阅读的偏少,而所有的书大体都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

性的,让我们只能是望而兴叹;另一种是实用类的,像环境创设呀、

活动方案呀,虽然实用,但是这样我们就是“拿来主义”,不去再动

脑筋,局限了我们的创新和反思能力。而《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

没有大篇的理论,书里几乎都是些幼儿园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写出来的

他们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涉及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看这本书

真的能让我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和反思。

在《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对于幼儿教师,尤其是年轻

教师最头痛的家长工作,一些教师说出了她们的想法和在实践中的做

法,我看了也感想颇深。

家长工作在是幼儿园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幼儿园工作

的一个难点,在工作中,常常能听到老师们关于家长的不满,的确现

在几乎都是六个大人对一个孩子,家长的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都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如果家长工作做不好,对于教师

以后的工作都会有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我们要理解家长们的想法,要以平等的

态度来对待家长,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要尊重他们正确的观点,

也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的建议,这样营造出来

的环境,才会让家长乐意听你说话,愿意与你交流。

第二、要及时的将孩子的优点、点滴的进步及时的告诉家长,不

要吝惜自己对幼儿的赞美。教师对孩子的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

让家长感到高兴。这种奖赏性的行为不仅让孩子们乐于去努力,也让

家长更加轻松、自信、愉快的面对老师,更能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孩子

目前存在的不足或者困惑,以期待得到教室的指点与帮助。

第三、因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尽相同,这也需要教

师更深入的了解家长,以便能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针对家长的个

性问题帮助其想对策、想方法。

第四、教师要经常的换位思考,要体谅家长,因为在家长眼中,

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哪怕是孩子们犯了错,也会认为孩子们年龄小

等等,所以这就容易跟老师产生矛盾,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教

师能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喜爱、

关心他们的孩子,家长就会变得更容易接受教师的一件和建议。

第五、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

之情,从而换来家长的心爱。

在书中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话:因为理解,所以支持;因为支持,

所以爱;因为爱,所以家园的教育才会更和谐。的确只有家园的目标

只有一个就是孩子,如果我们都爱孩子,都互相理解、支持,那么家

长工作还有什么可难的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家长、老师、学校都十分的关注。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记忆力超出

一般,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记忆良好。但是,良好的记忆力除了遗

传基因之外,就是后天培养。建议中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

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

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这一

点为我们提出了,在我们记忆的时候需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意志去掌握

知识,获取知识。在掌握和获取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

记忆过程。

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

这也足以说明,我们小学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记忆力的

培养。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的重要原理,

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

的过程中去掌握。这一点说明在学生记忆的时候,我们要培养学生在

认真观察、认真思索的过程中发想规律和方法。就目前来说,大多数

老师要求学生理解的去背诵课文或概念。但很少让学生动手操作、观

察实践。因为很多学校没有时间,或者根本就没有学生观察或操作的

材料或场地。

在小学里,大多数学生都是瞬时记忆,因为这个发展阶段形象思

维非常活跃。为了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小应引导学生去观察、

探索,使学生真正的体验过程,获取新知。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意识记将被不随意识记所取代。建议中

指出: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则尤其不可容忍。

在这些年龄期,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一一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

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为了促使孩子

记忆力的不断发展,要建立不随意识记和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

这件事首先取决于教师。老师在平时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应该加以引导、

分析、观察使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步过渡到无意识记,这一过程需要学

生在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增长了自己的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

的去理解问题、去分析问题,记忆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合

理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想此观点

与建议并不相违背,从侧面也鼓励我们去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正是通过‘熟读'才真正的去体会古诗的真正含义;正

是通过‘熟读'才在头脑中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就是建议

中所说的不随意记忆。正是这种不随意记忆与熟读的融合才真正的发

展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推荐》之后感触颇多,能够说

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此刻,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

不断思考。透过阅读,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务必要有

高度的社会职责感。歌德说:“你要欣赏自我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

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明白你的价值。”履

行职责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

学生的职责,才能是好教师。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务必从

“职责”两字做起。对自我应尽的职责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

成长,越能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怎样做才能更

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呢?

一、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我认为要从课堂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我先

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我一向就是这样来要求勉励自我的。

在低年级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

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

是终生的,尤其是教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的。

如果一个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不认真备课、随便应付,或对学生不

管不问,那么这样的教师怎样能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榜样?怎样能教书

育人?

二、要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对所教课程的资料要十分熟

悉,从教材、体系到知识点等都务必了解、掌握;上课能够做到驾轻

就熟,深入浅出,难易恰当,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明

确的决定,不能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我,不断地

学习。其次,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来讲,怎样教是一个很重

要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用心性,使学生得到启发,思维潜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使学生

自主地学习。相反,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受学生欢迎的,

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学生喜欢的教

学方法,也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是我们此刻参加的二期

课程,在培养潜力,发展思维的同时,务必兼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落实。第三,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反思潜力。教师如果没有比

较宽广的知识面,就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

维。业务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断学习、反思和探索,而这背后的决定因

素是教师的职责心。

三、要关爱学生

一是关心学生的思想。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

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从中明白学生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二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地,

耐心细致地辅导,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推荐》这部书,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

的教育家的爱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是不可

不读的一部好书,这部书将成为我教师生涯的指路名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多,可以说

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

不断思考。通过阅读,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必须要有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

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履行责

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学生

的责任,才能是好教师。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从“责

任”两字做起。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

越能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履

行教师的责任呢?

一、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我认为要从课堂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

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我一直就是这样来要求勉励自己的。

在低年级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

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

是终生的,尤其是教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的。

如果一个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不认真备课、随便应付,或对学生不

管不问,那么这样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榜样?怎么能教书

育人?

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对所教课程的内容要非常熟

悉,从教材、体系到知识点等都必须了解、掌握;上课能够做到驾轻

就熟,深入浅出,难易恰当,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明

确的判断,不能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

学习。其次,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来讲,怎么教是一个很重

要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启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使学生

自主地学习。相反,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受学生欢迎的,

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学生喜欢的教

学方法,也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是我们现在参加的二期

课程,在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同时,必须兼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落实。第三,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反思能力。教师如果没有比

较宽广的知识面,就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

维。业务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断学习、反思和探索,而这背后的决定因

素是教师的责任心。

三、要关爱学生

一是关心学生的思想。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

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二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地,

耐心细致地辅导,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部书,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

的教育家的爱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是不可

不读的一部好书,这部书将成为我教师生涯的指路名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

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

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

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

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

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

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

课、写反思,参加各种培训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

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

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

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

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

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

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

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平时懒散不努力,事到临头却又急于“抱佛

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

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

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

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

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

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