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用法分析_第1页
“是”的用法分析_第2页
“是”的用法分析_第3页
“是”的用法分析_第4页
“是”的用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的用法分析“是”的用法分析序言“是”的一些用法在古代有,但是现代已经不用或使用频率很低,还有些现代才出现,古时候没有。现代汉语中“是”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的频率也是比较高的,但目前相关研究有的从“是”的词性分析有的从语法成份方面分析。为了尽量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应用“是”,从而正确熟练的使用,使我们所学理论更好的联系实际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是”的用法进行分析。第一章:“是”的词性分析汉语中,词性往往决定了一个字或词的用法与含义。所以我们首先从词性角度对“是”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它的用法。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中的是可以解释为此或这的意思。2:明朝张岱的代表作《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三:“是”作名词。(一):表示特定组织的事物或业务。比如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中“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国事”与“国是”是近义同音词,二者都是名词,都指国家的政务、政事。但二者同中有异: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疏上,夺俸一年。呜呼!国是所归,往往如此矣。”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二者差异。(二)表姓氏。是姓。齐大夫之后。本氏姓,后改,见三国吴志是仪传。又,汉有是盛、是迁,见隶释。南北朝时,鲜卑族代北复姓是奴氏、是云氏,皆改为汉姓是氏。四:“是”作连词(一):表示虽然。例如:1:我是有点胖,但不影响美观。2:成绩是不怎么好,但他确实很努力。(二):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1:“是”字后边可加因为、由于的例如:她考试不挂科是平时很用功。2:“是”字后边加“为了”的比如:现在认真实习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三):表示选择问句:“是…还是…?”等。例如:1:今天答辩是优秀还是良好?2:今天你放跑了敌人,你说说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五:“是”作副词。一:表示一般肯定,可省略。用轻声发音不重读。比如:我的论文肯定满分吧?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二:表示赞同、同意、服从(好的,遵命,知道了)例如:长官:“你的任务结束,去叫下一个同志进来。”,士兵:“是”。甲:“你去外边等我。”乙:“是!”三:作为词缀,跟别的词或字组成程度副词:比如更是、甚是、很是、煞是、最是。它们一般后边不接名词词性成分。只修饰形容词和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例如:1:此人甚是厉害,不可轻易招惹。2:这厮最是无耻,总干偷鸡摸狗的事情.3:他更是艺高人胆大,自己先上了擂台。六:“是”做动词。(一):认为……正确。例如:清?刘开《问说》中“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常的毛病。)(二):表示订正。如:是正(订正;校正)(三):表示遵从。例如:“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四):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比如:我是恒星学院的学生.(五):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例如: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追寻它形成的原理,应该是当被谷中大水冲击,沙石泥土都被冲走,只有巨石岿然不动挺立不动而已。)(六):表存在。如:我的对面是各位论文考核老师。(七):表示让步。比如:大家都中五百万了,下一个应该是我了吧。(八):表示合适。他的一个压哨三分球投的真是时候。(九):尝试。用同“试”。如:是猜(试猜)。是想(试想)。(十):像、似,通常用在暗喻的修辞手法中。如:1: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雷抒雁《小草在歌唱》)2:村长是我们的领头羊,带领大家奔小康。七:“是”做助词,帮助宾语前置。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是”作为助词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如《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尔”。(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在现在,对于“是”字的词性划分依然存在争议。尤其在动词与系词之间争议比较大。有一种说法,名词前的“是”字是判断动词,谓语词性成分前的“是”字是其强调作用的副词。王力先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是”应作为系词,同“像”、“似”等字应该自成一类,独立起来。第二章:“是”的语法成份分析在汉语中,字词在句子中往往都充当语法成份,不同的语法成分,也决定了字词不同的意思。接下来我们通过语法来分析“是”字用法。一:“是”作主语:在古代汉语中“是”作为假借而用的指示代词,作用与“此”一样,常作为判断句的主语使用。例如:1: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在先秦时代,“是”并不作为判断词使用。有些句式中很像判断词,但实际还是作为指示代词使用。“是”作为判断词起源于何时,我认为“是”在先秦就有了向判断词演变的萌芽,但是正是作为判断词出现还是在西汉。作为判断词使用是从作为指示代词发展而来的。2: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古代汉语不用“是”字的判断句占大多数,这是古今汉语语法的一大差别。随着汉语的发展,“是”字的借代作用日渐消失,用“是”字作为判断词已经成为主流。二:“是”作谓语:“是”虽然可以作谓语,但主要作用还是表示判断。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构成汉语的一种句型——判断句。在判断句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同一关系(判断与被判断为同一事物。)1:哈尔滨是黑龙江省会。2:我是这篇论文的作者。这类判断句主语和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名词短语充当,主宾同一性,一般可互相颠倒。(二):从属关系(被判断主语为判断宾语的一个种类或一个部分。)1:我是恒星学院的学生。2:哈尔滨是省会城市。这类判断句主语一般由名词、名词短语充当。主语是下位概念,宾语是上位概念,主宾是从属关系,不能互相调换。除了表示判断,“是”还还有以下用法:(三):表示存在;主要表示主语范围内存在什么人或事物等。1:门外全是等着答辩的人。2:动物园展出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少见的动物。(四):表示呈现;1:广场上是一片欢腾的气氛。2:新年里是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是”字在句子中的不同语法成分,赋予“是”字不同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成分对其用法加以分析和深入了解。三:形容词,作“正确”、“对”(“错”的反面)讲,充当补语、宾语、定语等,能受程度副词“很”和否定副词“不”修饰。1:这件事你做得是。2:他说的很是。3:你也该向他赔个不是。四“是”字帮助宾语前置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有的需要放前边所以就前置了。1: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远行。)《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因此君子远离厨房)《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余是以记之。(我因此记下了它。)《石钟山记》苏轼2:用“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例如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五:表示强调作用,作副词,充当状语,对谓语起强调作用1:他是厉害,这么强大的敌人都能打败。2:这本书是好,写的很全面。六:是作为定语;当指示代词“是”用作定语,一般限制和修饰其后的名词中心语,略等于“这”“这个”,例如:1:遂南奔萧衍,是年入洛,庄帝北巡。(于是向南投奔萧衍,这年进入洛阳,庄帝去北方巡视。(《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永宁寺》)2:是日水浅,不没马腹,(这天水很浅,还有淹没马的腹部。)(《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永宁寺》)3:是时八月,天气已冷。(这时已经八月,天气已经变冷了)(《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凝固寺》)此外,“是”作语素,与“以”、“于”、“用”、“故”等组成凝固形式,如“是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