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大事和活动,以及对这些大事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讨论和诠释。下面为大家带来历史初中学问点大全,希翼大家喜爱 !
历史初中学问点
一、填空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使用自然 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富强时期,分离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按照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米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4、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头的。今日的汉字是从甲骨文进展而来。司母戊大方鼎是当初最大的青铜器。
6、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我国的大思想家、大(教导)家孔子。《孙子兵法》。
7、战国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儒—孟子、法—韩非子的思想)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0、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制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1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初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秦长城东起临洮,西到辽东,用来抵挡匈奴。还开凿了灵渠
1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夫战斗。接着,开头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
13、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西汉炼铁开头使用的新燃料煤。
14、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5、汉朝和西域交流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访西域。
16、司马迁的《记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
17、举世闻明的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8、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闻名战役官渡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合火攻曹军,大获全胜,这是历史上出名的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
19、三国鼎立:魏国-曹操;221年,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强化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20、南北朝所凿的敦煌、云冈和龙门石窟是我国的(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21、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增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2、两汉时期的生产工具——犁、耧车、水排。
23、北魏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24、在西汉早期人们已经使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5、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2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头的,因为文字写在甲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27、春秋战国的名医扁鹊创建“四诊断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办法)。东汉后期的闻名医学家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华佗创制的麻药“麻沸散”。
28、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洛阳建筑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二、问答题:
1、秦国的商鞅变法:
答:内容:鼓舞农夫开垦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嘉奖耕战;建立郡县制。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获得进展,军队战争力强化,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繁荣的封建国家,为终于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1)、政治上,强化专制集权,在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挡匈奴,修筑长城。
3、秦王朝举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益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长进又在哪儿?
答:益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情况,方便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沟通;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便利了经济沟通;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进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强化了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长进:(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进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沟通。(3)、有利于强化军事的力气。(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4、汉武帝的巩固统一措施(对汉武帝的评价):
答:(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初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兴办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缘由:
答:(1)、南方暖和潮湿,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进展。
(2)、因为北方的长久战乱,造成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一方面转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阅历),增进了经济的进展。
(3)、经过统治者和老百姓的长久开发。
6、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动身,联系当地实际,人口流淌和地区沟通对社会沟通
对经济进展的乐观的推进作用有哪些?
答: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放,人口流淌和地区沟通对社会经济的进展都起到乐观的推进作用。人口流淌和地区沟通,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增进闭塞、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增进交通道路的畅通;增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增进先进文化的传扬;增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富强。(再举例)
7、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倡导这种浩然正气?
答:无论在什么状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举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文天祥正气歌,岳飞抗金。
当今社会,仍有无数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成为腐朽分子。社会大力宣扬这方面的素材,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个人应强化做人准则、品格素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升,使浩然之气蔚然成风。
8、百家争鸣:
思想家
代表
代表作
主见
儒家
孔子
《诗》、《书》、《春秋》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他注重“因材施教”,教导同学对“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孟子
《孟子》
主见“仁政”,“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倡导做人要有骨气。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认为历史是进展变化的,主见改革和采取法治。提出君主专制集权的理论,主见由君主掌控一切大权。
9、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对比他和屈原的经受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能够从中领会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述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抱负和理想,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人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恭敬、热爱和推崇。
初中(历史(学习办法))与技巧
首先,还是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步骤,虽然是千篇一律的建议,但是要真正完成,还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课前仔细预习能够让同学对新课里要讲到的历史大事和人物等有一个也许地了解。其它,同学能够在预习的时候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仔细听教师举行解疑。上课仔细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控学问的关键。在听讲时还应学会记录一些重点内容,将这些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如重复多次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量题的答案等等。
初中历史学习办法中用记忆来猎取历史学问时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众所周知,想要把学问记在脑中,记忆是首要的,第二就是理解和运用,所以要学会把握(记忆办法)。在学习历史,能够先去理解课本上的某个历史大事,然后再去背诵其接下来的人物、概念、过程和时光等。在记忆复杂的年月地点人物和大事时能够试试一些新的办法,例如整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大事之间的互相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
从初一到初三的历史学问信息量十分大,中考涉及面又广,那么我们怎样才干迅速、精确 地记住这些历史学问呢?在初中历史学习办法中,为了突破记忆难关,首先我们要反复记忆,持之以恒。人的记忆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学习后浮现忘记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避开忘记,我们要不断变换角度,举行思量性的记忆。然后学会归纳比较,(总结)分析,强化对所学重难点学问的理解。最后提纲挈领,把握全局,即清楚地把握课本内容的衔接、线索和大事范围,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
为了验证学问掌控的认识程度,加深对学问的理解以及运用历史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适当地举行练习,检测自己对学问的把握程度。历史的学习是枯燥冗长的,唯有将它作为自己的一种阅读爱好,带着目的去阅读和记忆,才干真正学好历史。
历史考试复习方案
一、主要思路
1.进一步夯实基础。利用各种形式,检查同学的基础学问背诵状况,加强基础学问的记忆。
2.以专题的形式对学问点举行整合,突出学问点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学问网络。
3.增强本事型习题的训练量,提升同学的审题本事、综合本事和文字表述本事。
4.侧重于提优。关注优生中历史学科薄弱的同学,分析这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协助他们及早解决问题,力争使优生成果达到小学要求。
二.专题突破、加强训练
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2.中国古代经济文化
3.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究
4.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程
5.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进程
三、主要措施
1.讨论考点。理清思路、总结逻辑、明确考点、突出重点,以便对同学举行有针对的复习。
2.扎实做好专题复习。目前我已经选定5(长条)+6个专题,基本涵盖了教材内容与(热点)问题,把零散的学问归类、纵横串联、辨其异同,形成学问网络。
3.仍要关注基础。专题复习是对历史基础学问的提炼与深入,它不能脱离基础学问。况且历史学问记忆性很强,时光一长就简单忘记,所以不能为专题而专题,在专题复习阶段仍强化对基础学问的背诵和检查。这样,才干将专题复习落到实处。
4.强化对同学解答材料题的指导。一是指导同学读材料的办法。首先,弄清材料的大意和观点;第二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还要注重材料的出处;再次是寻觅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解题时必需以课本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锻造生产工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南平事业单位真题
- 高原环境下低空空域的研究与挑战
- 2024年丽水云和县招聘事业编制教师真题
- 昌吉吉盛新型建材二期工业硅项目综合循环水泵站水泵技术协议
- 教育变革背景下的在线教育平台政策分析
- 教育行业的数据泄露预防与应对措施
- 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传统教学与数字教材的结合
- 企业园区安全防范的智能化升级方案
- 中职文案写作课件
- 酒店入住登记表
- 中药泡洗技术-2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马太效应课件完整版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
- 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表
- 2023年中智总部及直属单位个高管职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qc培训教材基础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GB/T 15435-19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 GB/T 1355-2021小麦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