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说课与评课》第四单元 幼儿园课程评价_第1页
《幼儿园课程、说课与评课》第四单元 幼儿园课程评价_第2页
《幼儿园课程、说课与评课》第四单元 幼儿园课程评价_第3页
《幼儿园课程、说课与评课》第四单元 幼儿园课程评价_第4页
《幼儿园课程、说课与评课》第四单元 幼儿园课程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幼儿园课程评价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涵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它是一个运用标准(Criteria)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简单地说,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要探索课程的编订和实施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儿童特点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课程的什么方法需要改进,等等。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课程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如今,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地方化、特色化的追求日益加深,幼儿园课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评价本身具有诊断、调节和导向功能,因此课程评价对幼儿园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组织和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认定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怎样克服照抄照搬、盲目模仿的不科学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幼儿园的课程评价。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既是幼儿园课程运作的终点,又是幼儿园课程继续发展的起点,伴随着课程运作的全过程。(一)课程形成前评价的目的是需求评估、比较与选择课程幼儿园在确定课程前,需要了解本园幼儿的发展现状、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来比较、选择、确定课程。幼儿园的备选课程可以是国内外已有的课程,也可以是由幼儿园自己开发的园本课程,还可以是二者结合的课程。通过课程前的评价可以确定在目标设置、内容实施、教学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课程具有哪些优势,从整体上判断其价值,对课程做出选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这种评价有助于幼儿园了解课程的优缺点,从而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式,并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最终确定幼儿园的课程。(二)课程实施阶段评价的目的是诊断与修订课程诊断与修订课程是课程评价的基本目的。在课程组织实施过程中,通过科学地对幼儿园的课程方案、课程组织、师幼互动的质量、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发现课程系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课程的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提供充分的依据,通过总结和提炼,形成适宜的课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三)课程实施结束后评价的目的是判断课程的成效对课程效果的评价,可以了解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和预期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当然,课程效果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长效的,有的是短效的;有的是预期的,有的是非预期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发挥课程评价的作用。三、幼儿园课程评价中的价值取向(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客体关系《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所以,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只不过,不同主体所进行的课程评价具有不同的视角和目的。1.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评价主体我国幼儿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方针,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任务和权力在地方。中央政府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法规、文件等对幼儿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对幼儿园评定等级来进行评价。因此,作为评价的主体,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者的教育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政府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2.幼儿园园长作为评价主体园长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起着领导、组织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本园课程的实施状况,整体把握本园的教育质量。幼儿园确立什么样的办园理念、教育观,实施什么样的课程,都与园长的教育价值观息息相关。园长的教育价值观反映一所幼儿园基本的办园思路,园长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实施幼儿园课程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园长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中是重要决策者和实施者。3.幼儿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幼儿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发展的水平,发现课程的优点与不足,改进课程,促进幼儿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所以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应该运用幼儿发展方面的知识,保持客观的态度,做出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决策,成为有效的评价者,获得对每个幼儿的正确理解,成为幼儿真实的观察者,而不是判定者。教师的评价贯穿一日生活的全部活动,这种评价随时随地地发生着。4.幼儿作为评价主体幼儿对自己的发展有自评或互评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是最实际的评价主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幼儿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往往是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评及互评的结果,教师要多给予幼儿自评或互评的机会。当然,幼儿作为课程评价者,其评价的方式、途径是有别于成人的,其内在准则是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幼儿的评价纯粹、率真,幼儿园课程评价不能缺少和无视幼儿的评价。5.家长作为评价主体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对课程的评价反映着幼儿园对家长需求的满足状况。特别是当前,家长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的积极性及所发挥的作用正在提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有些幼儿园的“家长接待日”“一日活动开放日”“家长座谈日”“家园联系册”“班级微信群”“QQ群”等就是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重要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给幼儿园课程评价增添了新视角的同时,也存在着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家长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往往会演化为对幼儿园课程及教育的期待。幼儿园无视家长的评价作用是不可取的,完全被家长的评价牵着鼻子走也须谨防。除了上述提到的评价主体,还可以尝试让所有与幼儿园课程相关的人员都成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让教师、幼儿、家长和教育部门的管理者一起参与评价政策的制定过程,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活动最根本的评价主体对评价本身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即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如,课程的方案、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的效果都是课程评价的客体(在第二、三课将一一阐述)。另外,幼儿园、教师、幼儿等既是课程评价的主体,也是课程评价的客体,幼儿园课程评价是一种多主体与动态客体之间以满足需要为纽带的关系,课程方案的优劣标准、课程实施的效果,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能否在课程中得到最大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因此,幼儿园课程评价既要全面关注其客体,又要充分注意不同价值主体的需要。(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发展现状及价值导向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吹响了我国幼教改革的号角,“教育应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使课程评价开始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课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将教育评价作为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相并列的四个基本内容之一进行了专门阐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合作性、标准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主体、多方法、重视过程、重视差异等原则。课程评价也由封闭、单一的“完人”式的评价,开始转向动态多元化评价。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上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课程的实施是整个课程系统运作的中心环节。课程实施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反应(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等);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儿童的控制程度、管理方式、教育机制和技巧等);师生互动的质量;学习环境(条件和利用方式等)。因此,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幼儿一日生活过程中的所有表现来判断课程实施的效果。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不是抽象的工作,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的。这个具体情境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而幼儿的一日生活从作息的角度主要包括幼儿园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一、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的基本理念由于课程实施评价是价值行为,需要价值判断,因而需要扎实的理念来支撑。1.切实了解评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幼儿园课程实践系统的基本要素,缺少了评价,课程的实践系统就不完善了,课程就会缺乏反馈和动力。教师没有进行课程评价,就没有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当评价真正成为幼儿园必不可少的工作、成为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时,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完善、改进幼儿园课程的作用。2.切实把幼儿作为幼儿园课程关注的核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评价不是控制、制约和刺激幼儿,它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幼儿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所谓“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儿童在前教师在后”,都是建立在对幼儿评价的基础上的。没有对幼儿的了解,就没有真正适宜的教育。教师正是在不断观察、分析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过程中,感受到他们的需要、兴趣、困惑和喜悦,推断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情感,从而不断改进课程。3.切实关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幼儿园的课程有其独特性,一日生活中的每个机会对于幼儿来说都具有发展价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因此,必须纠正和克服以课堂为中心的做法,切实关注晨间活动、进餐、盥洗、游戏等活动环节,拓展评价的视角,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发展。4.切实提高教师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观察和记录是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能力。教师需要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知道如何在众多的现象中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如何在众多的感官信息中选择自己记录的内容,如何有效地记录有意义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进行课程评价。二、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评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离园、餐点、饮水、如厕、盥洗、午睡等。《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这些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生活活动的时间占一日活动的50%以上,这些时间幼儿是如何度过的、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安排和利用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我们评价的内容。(一)入园与晨间活动的组织评价入园与晨间活动是一日活动的开始环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这一环节的组织评价应关注教师能否有序地带领幼儿走入一天的活动,是否能有效发挥这一环节的隐性教育作用,保证幼儿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与到集体生活中来。表4-1也说明了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内容与形式———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特点,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和为班级服务的项目。如:收拾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做好值日生工作,照料自然角,给种植的植物做观察记录。———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区域活动自主游戏,如:美工区、益智区、操作区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组织幼儿有序地吃早餐或早点,注意常规养成教育。———夏季,组织好晨间安排的体育活动,选择有利于幼儿锻炼的运动内容。2.时间与材料———根据季节、年龄、幼儿园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各活动内容的时间,过渡环节自然、无痕迹。———为幼儿提供便于取放、安全卫生的材料。———区域材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层次性、丰富且易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3.情绪与状态———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幼儿及家长,热情地打招呼,以此感染幼儿。———活动中幼儿状态积极、情绪良好,对教师发出的信息能做出回应。———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二)盥洗与如厕环节的评价一日活动中的盥洗和如厕环节包括洗手、漱口、自己料理大小便等。对教师如何组织好盥洗与如厕环节的评价,关系到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评价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空间与时间———班级硬件环境的创设,如盥洗室的位置、幼儿盥洗所需物品的提供与摆放、男女如厕区域的划分等。———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合理安排时间,给幼儿一定的自由。2.保教人员职责———教师、保育员对幼儿盥洗、如厕的要求是否一致,提出的要求要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常规的建立。———在幼儿进行盥洗、如厕时,保育员所在的位置是否有利于观察到幼儿的行为,并对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和关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盥洗的内容及要求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及幼儿的原有经验有所侧重,越小的孩子盥洗的要求越细腻,引导的方法越要生动,照料也越要耐心细致。(三)进餐与点心环节的评价每个幼儿园因地域、环境等客观条件不同,安排的餐点时间与内容也有所不同。南方的幼儿园多是两点一餐,北方的幼儿园多是三餐两点。这一环节在一日活动中占用的时间较多,它不仅是幼儿补充身体营养的需要,也是幼儿学习就餐知识、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活动。评价此环节的组织应分以下几个部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时间安排———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3小时,上下午点心均安排在两餐中间的适当时间,要考虑与其他环节的衔接。2.保教人员职责———重视进餐前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安静的餐前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餐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抓住时机,向幼儿介绍饭菜的名称和营养价值,关注挑食与偏食的幼儿,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引导。———教师与保育员清楚进餐时的分工,注意协调配合,营造宽松的进餐氛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幼儿逐步学会正确的进餐方法。———注意吃点心环节与其他环节的过渡,避免长时间的等待,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并提出一定的常规要求。3.幼儿表现———进餐、吃点心时情绪稳定,大部分幼儿能吃完自己的一份。———能遵守进餐、吃点心的常规要求。(四)午睡与自我整理环节的评价午睡与自我整理环节包括幼儿在午睡前后穿脱与摆放衣服、独立按时午睡、按需要增减衣服等内容,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空间与时间———午睡室的空间位置,床等家具的提供、摆放要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条例要求,安全、卫生、整洁。———幼儿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一般在2小时左右。2.教师的组织———以积极的状态鼓励、引导幼儿,使幼儿愿意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注意以生动、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注意不同年龄、不同能力幼儿间的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不包办代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特别关注午睡环节,营造良好的午睡氛围,细心观察,在全面照料的同时,对个别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耐心的帮助。———在一日的其他活动中,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幼儿根据天气冷热和活动的需要增减衣服。3.幼儿的参与状态———乐意尝试自己穿脱衣服,按老师的要求摆放、整理。———大部分幼儿午睡习惯良好,情绪安定。(五)离园环节的评价离园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尾声,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如能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幼儿活动,会给幼儿一日的在园生活画上完满的句号。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内容与形式———教师可以采取集体或分组的形式组织幼儿做一些安静的游戏,也可以安排活动区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征,培养幼儿清点衣物的习惯,使他们学会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安静等待离园时刻。———细心做好家园交接工作,认真核对家长及接送卡,还可个别约谈家长,介绍孩子在园表现,实现家园共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2.教师组织———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不同表现,及时引导情绪不够稳定的幼儿愉快离园。———有针对性地对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并和家长沟通,共同培养。———注意引导幼儿在离园时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培养基本的行为礼仪。3.幼儿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能在离园时收拾好玩具、摆放好椅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不同年龄的孩子都乐于自己整理仪表,能不同程度地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能愉快地等待家长,离园时和教师、同伴有礼貌地道别。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评价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即我们说的高结构化活动,目前仍然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类型,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集体教学在选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中小学的“上课”有着很大的差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因此,在对幼儿园集体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教学特点,来评价教学活动的成效、师幼的行为及教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在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中,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主题)课程都是常见的课程类型,二者更多采用集体教学的活动形式来完成,只不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各有其特点,因此,评价也不尽相同。(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评价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无论是哪个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其流程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每个学科(领域)体现的核心价值不同。这里仅就学科(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流程来了解如何进行评价。1.教学活动目标的评价教学活动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前面第二单元第二课已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宏观的解析)。”因此,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科(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时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全面(包括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能力目标)、具体、明确,符合《指南》、《纲要》、教材要求和幼儿实际情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2)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处理得当,所教知识准确。(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目标能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4)目标有激励性,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导幼儿主动学习。(5)体现年龄特点和领域的核心价值。2.教学准备的评价教学准备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准备和对幼儿知识经验的了解。主要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水平、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2)教材内容是否关注儿童的生活,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和需要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3)教学准备是否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并注重为本次活动做相应的经验准备。(4)活动材料准备是否注重多样性、层次性、操作性。(5)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准确,包括能否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做到难易适中,能重新组织、科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3.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运作。教学活动设计的流程科学合理是实现集体教学有效性的核心与关键。不同的教学流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注意考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教学思路和环节、步骤是否清晰合理,层层递进。(2)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由易到难,有层次性和挑战性。(3)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4)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5)教师能否根据教学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关注活动生成。4.教学方法的评价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它不但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与“学”方法的统一。在集体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准确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评价可以注重以下三点:(1)教学方法是否量体裁衣,具有适宜性和灵活性。(2)教师是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3)教师是否采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学法。5.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的基本功取决于其专业素养,即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所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教师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语气是否抑扬顿挫,语速是否快慢适中。(2)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3)教师的语言是否表达清楚、生动形象;教师是否和蔼可亲,善于与幼儿沟通,富有启发性。(4)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如何。(5)教师驾驭课堂及应变能力如何,是否能灵活应变、机智处理。(6)教具制作、演示操作如何,先进的教学媒体手段运用得是否恰当、高效、规范。(二)幼儿园综合(主题)课程的评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综合(主题)活动由多个子活动内容组成,涵盖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从主题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的选择与开发“主题”是主题活动的核心,是进行教育活动的主线。好的主题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主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由幼儿自发生成的,但无论哪种方式产生的主题,在评价时都要关注以下问题:(1)主题的选择是否从幼儿、课程和现有的材料出发。(2)所选主题是否是幼儿喜欢的,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是否来源于幼儿生活。(3)所选的主题是否蕴含教育价值,是否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4)所选的主题可行性如何,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活动。(5)所选主题与其他单元之间关系如何,是否有衔接。2.主题目标的制定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对主题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的预期,即期望幼儿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它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目标体系,既要涵盖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又要包括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和技能与方法目标等。只有经过全面的思考与整合的设计,才能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3.主题环境的创设《纲要》提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它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的课程。特别是主题环境中主题墙的创设,它不仅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而且伴随幼儿的兴趣、探索内容不断发展,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和学科(领域)课程有质的区别。因此,我们在评价主题活动时需要关注主题环境。如:(1)主题环境的创设是否体现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性,幼儿与主题墙能否产生对话。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2)主题环境的创设是否体现以幼儿为本,是否发挥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性。(3)主题墙与活动区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有适用性,作品呈现方式是否多样。(4)主题环境材料是否丰富、渗透环保理念,色彩运用是否美观、协调。(5)主题墙的创设是否蕴含教育价值,有利于幼儿获得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扩展视野,是否能体现师幼间的互动。(6)主题环境的创设是否能引起家长的关注、体现家园共育的价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4.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题活动提倡幼儿通过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等方式,在自主学习、自由发现、自由表达中获得多种知识,积累有意义的经验。教师应依据主题教育活动的特点来组织与实施主题活动。评价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活动是否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2)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预设”与“生成”是否能有机结合、相互渗透。(3)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否以幼儿为主体,是否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4)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否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是否体现层次性、针对性。(5)教师是否对主题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地“综合”。(6)教师是否开发家长、社区资源,共同推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四、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划分角度不同,因此幼儿游戏的种类很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游戏活动中幼儿游戏水平与表现的评价及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能力的评价。(一)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对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评价的是幼儿园的外部,即幼儿园为幼儿游戏所提供的条件总和。它包括幼儿园游戏的物质环境和幼儿园游戏的精神环境。幼儿园游戏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幼儿园游戏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游戏中的人际交往和心理氛围,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师幼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以及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游戏氛围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评价(1)户外游戏场地的面积是否达到有关的规定和要求。(见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设设计规范》)(2)户外游戏场地是否安全适用、尽量保持自然特性。(3)户外游戏场地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按不同性质的游戏活动划分区域。(4)户外游戏场地活动器械是否具有多功能组合性、安全性。为便于评价者的操作,表4-2列出了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评价内容、指标与方法,谨以此表提供参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2.幼儿园室内游戏区设置和空间结构的评价(1)室内游戏区的面积是否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2)设置的游戏区域数量是否符合班级实际,且游戏区域活动内容是否具有多样性。(3)游戏区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开放式和区隔式是否相互融合且动静分开。(4)各游戏区域分隔物高度是否适宜,便于幼儿游戏。3.幼儿游戏材料的评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通过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身心的发展,适宜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并维持游戏的开展。教师为幼儿游戏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游戏材料的数量是否充分。(2)游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经验水平。(3)游戏材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安全性。(4)游戏材料是否具有多功能性和可变的特点。(5)游戏材料是否体现经济实用和地方特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4.游戏时间安排的评价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开始他们的游戏,进展到更加复杂的游戏阶段,这一过程需要至少30分钟。完全参与到游戏中则需要45分钟到1小时。充足的时间是幼儿愉快、顺利地进行游戏的保证。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对幼儿游戏时间的安排是否充分合理,我们在评价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1)教师每天安排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时间总和是否达到要求。(2)每次游戏活动的时间是否适当。(3)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活动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4)游戏时间的利用是否充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5.游戏精神(心理)环境的评价(1)师幼关系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是尊重平等还是居高临下;是耐心还是急躁;是欣赏、接纳还是否定、排斥;是启发诱导还是过于干涉。(2)幼儿与同伴的关系:是开放还是封闭;是愉快还是不愉快;是分享合作还是自私、冲突;是相互关心还是彼此冷漠。(3)游戏活动中的心理氛围:是宽松、自由还是过于紧张、约束;是和谐融洽还是充满冲突。通过以上对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总体评价,可以让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其优势和不足,为更好地利用和改善各类游戏环境提供依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二)游戏中幼儿水平与表现的评价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不同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水平是有差异的。下面我们以幼儿园最常见的两种游戏活动(即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为例,来评价游戏中幼儿的水平与表现。1.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水平与表现的评价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如娃娃家、商店、理发店、邮局等体现社会性发展的游戏。根据角色游戏的特点和幼儿的认知与技能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见表4-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2.结构游戏中幼儿游戏水平与表现的评价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活动。结构游戏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在评价时可关注以下方面。(见表4-4)(三)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能力的评价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双主体”作用,在适宜的情景和时间给予必要的指导。下面,我们还是以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为例,一起来看如何评价教师在游戏中组织指导的水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课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评价1.角色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水平的评价角色游戏中幼儿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师对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以尊重幼儿的意愿为前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教师组织的指导角色游戏的水平。(见表4-5)2.结构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水平的评价结构游戏的特点决定了如果教师不了解材料的操作,就不能指导结构游戏。教师本身对结构材料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对结构技能的掌握都会影响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指导水平。因此,教师要真正理解游戏及结构游戏的特殊性,只有真正把游戏当作幼儿自己的活动,才能对结构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结构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水平的评价见表4-6。上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一、幼儿发展评价(一)课程实施与幼儿发展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传统评价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儿童的智力开发和测评,其评价内容大多局限于认知方面,评价内容与课程内容往往不一致。随着对幼儿教育评价的深入研究,我国的幼儿发展评价逐渐由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向强调幼儿发展评价的服务功能转变。通过评价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兴趣、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参考信息,帮助教师判断当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是否能够满足幼儿普遍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化需要,从而对课程和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最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一方面为课程内容的设置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为评价提供了依据。(二)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纲要》中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在幼儿发展评价中,观察成为评价幼儿发展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教师通过情境性的观察,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准确地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和进步,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因此,幼儿教师应学会观察与记录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并根据不同评价目的的需要,借助其他一些辅助方法和手段,如测试、问卷等,综合考察各类信息,做出幼儿发展的评价判断。1.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质化评价方法,也是目前幼儿园中进行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观察法有助于教师在真实情景中记录、有系统地收集儿童能做什么和如何做的资料,清楚了解每一位儿童的需求、能力和兴趣。因此,观察法是教师每天都要使用的方法,并主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师一般采用的观察法有两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第一种是行为检核,即“将要观察的项目和行为预先列成表格,然后检查行为是否出现,或行为表现的等级如何,并在所选择的项目上做出标记”。第二种是事件详录,即借助录音、摄像、照相等方式,对幼儿自然表露的行为或某一特定事件的过程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教师用记叙性和描述性语言观察记录幼儿的动作、语言和活动过程,从而获得对幼儿个体或群体的认识。主要有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等。如,日记描述法是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以日记形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使用这种方法时,可以采用综合日记,即记录儿童身心发展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现象;也可采用主题日记,即主要跟踪记录儿童某一方面的新进展,如语言、认知、情绪等。2.测试法观察法一般只用于能直接被感知的现象。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行为现象,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安排某种发展情况测试,并以此做出评判。例如,要评价幼儿“形状与数概念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幼儿小组或个别活动时,出示相关材料,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测试和提问,记录幼儿的反应,并做出评价。表4-7就是一种测试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3.问卷法观察与测试只能获取幼儿在园的相关信息,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特别是幼儿生活习惯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状况,常常需要从幼儿家长那获取有关的信息,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4.幼儿成长记录袋利用成长记录袋进行发展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定(PortfolioAssessment),是一种典型的质化评价方法,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幼儿成长的过程。幼儿成长记录袋主要收集幼儿在各类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作品,如幼儿的绘画、手工制作、活动照片、表演录像、创作的儿歌、故事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当然,不是幼儿所有的作品都要装进去,而是依据成长记录的特定目的分类收集。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教师、幼儿同伴对该幼儿作品的评价,教师对该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观察、轶事、测验等记录内容。(1)将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和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全面呈现,主要以照片附文字的形式,反映活动中的情境,包括一日活动中幼儿的表现。(2)对于表现幼儿具有个性发展的内容,可以以照片、作品、视频等形式记录幼儿的精彩瞬间,并呈现出来。(3)搜集反映幼儿某项技能获得的过程资料,记录教师的分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4)根据课程实施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月度或学期的综合评价,对孩子某阶段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二、教师发展评价(一)课程实施与教师发展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就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把课程实施的过程变成教师发展的过程,改变过去评价教师的观念与方法,使评价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专业标准》从宏观上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较为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教师专业化所必备的各项参数。这对我国幼儿教师走向职业化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发展必然成为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二)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1.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一种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也是教师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工作及时进行自我监督,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自我超越。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二是集体研讨式的自我反思。幼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具体有以下几种进行自我反思的方式:(1)教学活动后记。教师在组织的一项活动结束之后,有针对性地对活动的设计和过程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将活动中的经验或教训记录在活动方案之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它是教师平时工作中进行自我反思的一种较简便的方式,一般记录活动的成功或失败之处并分析其原因。(2)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或一段时间的工作结束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心得体会,可以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反思日记通常是用随笔的形式,书写格式比较随意。可以是对自己的工作中事件的记录与思考,也可以是对别人工作事件的记录及自己的看法。一般适用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3)案例研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案例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真实、典型的事件,它含有具体的问题和丰富的信息,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真实的素材。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自己的教育事件,也可以是其他教师的典型事件。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从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教师反思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2.专项测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情感态度伴随着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而观念与态度是存在于教师内部的东西,仅仅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来进行判断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专门的测查才能了解到。(1)论文体测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课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论文体测验是根据要测查的内容,给出一个或几个题目,让评价对象作自由表述,从而考察其持有的观念与态度。这种测验类似于命题写作,但测验的重点是评价者关心的主题,因此,可以要求评价对象做更加集中的表达。例如,要考察被评价教师对“课程”概念的认识及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可以出这样的题目:“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你对‘课程’的理解有什么变化?”(2)专题访谈。评价者就自己所关心的评价内容,与教师进行专门的沟通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观察记录教师的各种表情反应和语言陈述,以便对他们的观念、情感、态度的性质或程度等进行判断或鉴别。上一页下一页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