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语文5检测:第9课 说“木叶”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1高中语文5检测:第9课 说“木叶”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1高中语文5检测:第9课 说“木叶”含解析_第3页
2020-2021高中语文5检测:第9课 说“木叶”含解析_第4页
2020-2021高中语文5检测:第9课 说“木叶”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检测:第9课说“木叶”含解析第9课说“木叶”古诗中写叶之名句可谓多矣,有不知谁裁出的细叶,有灯下白头人看到的雨中黄叶;有未落时沃若的桑叶,又有红于二月花的枫叶……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在用衰叶纷落表现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无尽愁思时,为何用“落木萧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在用树叶飘落表现情感的同时,为何用了“黄叶”落地?“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在用寒叶表达复杂感情的同时,为什么用了“霜叶”已醉?古诗中还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等众多名句,为什么最受青睐的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古代诗歌怎样的气息呢?赏古诗蝶恋花纳兰性德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摺,红闺此夜团月②。[注]①丁零:古代民族名.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②团(luán)月:圆月。[赏析]上片前三句描写边塞之景,这里整日狂风呼啸,木叶尽脱,极目望去,天山山势高峻,积雪盈丈,一片皑皑白雪。上片后两句讲作者一步一步地远行,越走越远,都过了远在极边之地的丁零部落,离愁渐浓.下片前三句讲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谢.现在朱颜憔悴,春华“销歇",说明羁旅之愁无法消除。最后两句为设想之语,意思是写好书信,含着眼泪折起,而此时闺中的人正孤独地对着明月,怀念着“我"这远在天山的人。全词描写了一幅天涯羁旅、游子落拓的凄凉悲伤的景象.课内素材林庚先生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尤其是对中国诗的研究,有其独到的理解、欣赏和观点。在《说“木叶”》一文中,作者从人们最为熟悉、习以为常的“木叶”说起,援引了大量的诗句,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经过深入的研究,从“木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发现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正如林庚先生所说:“诗歌能于一瞬间千古,于微小显大千,能使我们超越有限直面无限。”“读诗”不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应该是有见识的深入阅读、欣赏,融入诗境中,即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读出表面文字后深藏的内涵,从而进入到艺术形象的领域。[运用角度]“诗歌的美”“阅读”“欣赏”等.精彩运用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提升个人素养的香茗。让我们从名利场中走出来吧,让我们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和劳碌的身心吧,静静地坐下来倾听诗,品味诗,吟诵诗,在霞光满天的早晨,在小雨淅沥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青与绿林庚“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的绿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佳作赏析]《青与绿》对古代诗歌中出现的两种颜色进行品评和玩味,且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是绿色的,可是为什么诗人却爱用“青青"来形容草色、柳色呢?在概念上,作者认为“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在意味上,也就是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作者认为“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并由此推想开去,意识到“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实际上表达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写作借鉴]1.学引用.文章大量引用古代诗人关于“青”与“绿”的诗句:一者可以做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者可以作为例证,使分析有理有据;三者还可以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2.学过渡。“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紧承上段“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并引出下文诗人对“青"的喜爱,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3.学化用。文章结尾巧妙地化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表达了人们希望“青山不改,青春常在”的美好愿望,语言活泼生动。4.学结构。文章由古代诗词中的“草”“柳”经常并提的现象而引出春天和绿色,再由“绿色”引出“青"字,最后从“绿”与“青"中品味出美学韵味和文化蕴涵。全文逻辑结构较为严谨,逐层深入地逼近主旨.【考点点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近义词是高考的常考考点之一,而辨析适用对象、搭配习惯、词性和语法功能是辨析近义词的几个重要角度。【技法点拨】近义词辨析1.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之分,等等。例:11月2日和3日,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率团赴上海,与两家企业分别签订了框架合作________(协议协约),将在西安“三中心”建设、智慧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为西安的发展做强大支撑。辨析:“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此句是指一种文件,应该用“协议”。2.搭配习惯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例:毋庸________(置疑质疑),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辨析:“质疑”,动词,提出疑问,质疑问难.“置疑”,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此句应该用“置疑”。3.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意义基本相同,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例: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________(给予给以)我精神的抚慰。辨析:“给予”是指给,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给以”是指给,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本句后面接的宾语是“我精神的抚慰”,因此应该用“给予”.【典题共享】1.(2015·湖南卷)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坚定不移"的意思是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坚贞不屈”的意思是意志坚定,决不屈服,一般用于强调气节、品质、精神等.第一个空前面是“梦想”,应用“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生生不息"的意思是不断地生长、繁殖,一般做谓语。从第二空语境来看,此处应该是主语,所以应选“自强不息”.“百废待兴”的意思是各种被废置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百废俱兴”的意思是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两者一个强调还没有兴办,一个强调已经兴办,而第三空语境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以应选“百废待兴”。“奋起直追”的意思是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奋发图强”的意思是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奋发图强”多用来勉励人努力振作,以改进较弱的方面。而“奋起直追”则强调赶上去,不一定要强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还不强盛,需要中国人民努力奋进,把国家变得强盛起来,所以第四空应选“奋发图强”.答案:B2.(2015·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峭阴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解析:“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情调”指情趣格调,多指文艺作品的质量或生动形象的特性.此处是形容作家本人,应用“情趣”。“冷峻”是冷酷严峻、冷静严肃。“冷峭”形容冷气逼人、态度严峻、话语尖刻。此处应用“冷峻”。“娴雅”指文静大方,多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平和"指平正谐和;调和。此处是形容冰心,应用“温和娴雅”。“至关重要”指相当重要,在紧要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多用来形容人。此处是描述散文的写作技巧,应用“至关重要”。答案:A3.(2016·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________,或者________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________,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________过纸面,这就是懂得草书了。A.抑扬顿挫凝重波动淌B.顿挫缓急凝重波澜涌C.抑扬顿挫厚重波澜淌D.顿挫缓急厚重波动涌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运用。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顿挫缓急:停顿转折,和缓和急迫。由于第一处填入的词语用于形容运笔,故应选填“顿挫缓急”。凝重:端庄,庄重;(声音)浑厚;浓重。厚重:又厚又重;丰厚;敦厚持重.由于第二处填入的词语和后面的“如山”一起用于形容墨迹给人的感觉,故应选填“凝重”。波澜:波涛,多用于比喻.波动:起伏不定;不稳定。联系“抚摸得到……的内心"可知,第三处填入的词语应该为名词,故应选填“波澜"。淌:往下流。涌:水或云气冒出;从水或云气中冒出.联系“蓬勃之势潮水般地”可知,第四处选填“涌"方能表现出这种气势.答案:B一、语言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________,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________,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_,即使是同一个观察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A.莫衷一是各抒己见各执一词B.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C.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各抒己见D.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各执一词解析:“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各抒己见”指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①句中有“互不相让”,应填“各执一词”。②句提及“有一点得到公认",而“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只有“各抒己见"一词才符合语境。故选B。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9月6日晚,年轻的中国女排以3∶1的成绩力克日本队,第四次斩获世界杯冠军,成为首支中国获得直通里约奥运会资格的三大球队伍。B.近期,全国各地伤医辱医事件此起彼伏.社会上弥漫着暴戾之气,既令社会各界深深感到忧虑,也伤害了医务人员的感情。C.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等音乐作品,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成为当地人民广泛接受的作品。D.河北小镇燕郊与北京隔河相望,立志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却屡屡被兴旺的房地产业抢去风头,十多年来逐渐坐实“睡城”之名。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中国”调到“首支”之前。B项,不合逻辑,应将“令社会各界深深感到忧虑”与“伤害了医务人员的感情”互换.C项,主语混淆。“成为……的作品”的主语应是“《民族解放》等音乐作品”,可将“创作了”改为“创作的”。答案:D3.筛选文中信息,选出下面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B.“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C.“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解析:B项,“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错,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答案:B4.下列通信敬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生给老师写信说:“敬颂教安。”B.长辈给侄子写信说:“顺致安康.”C.小王给同学写信说:“谨致鸣谢。"D.老张给同事写信说:“特此函达。"解析:B项,应为侄子给长辈写信说:“顺致安康."C项,鸣谢:表示谢意,多指公开表示,如:鸣谢启事.D项,“特此函达”是政府部门的公文。答案:A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解析: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宜位于句首.答案:B6.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1)林庚成了北大名师。(2)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3)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4)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从林庚成了北大名师,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袁行霈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岁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透明,又是何等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实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们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B.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C.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D.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解析:A项,原文是“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C项,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与“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无因果关系。D项,说法有误,原文是“我们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答案:B8.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从中分析出林庚先生学术研究取得非凡成就的三个原因,注意找到原文中起暗示作用的关键词句“正是因为他抱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