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濮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yún

kòu

bīng

báo

bào

zhà

shè

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野旷(kuàng)天底树,江清月近人。B.黑云翻墨(mò)未遮(zhē)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zhuàn)溪桥忽见(xiàn)D.移舟泊烟渚(zhǔ),日幕(mó)客愁新。3、下列用成语解释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地无银三百两——真相大白B.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C.好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D.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4、下面四组词语中的书写设有错误的是(

)A.襟飘带舞

全神贯注

波涛凶涌

热血沸腾

斩钉截铁B.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一哄而散

沧海一栗

迥然不同C.忐忑不安

微波粼粼

戛然而止

骤然一惊

威风凛凛D.囫囵吞枣

恍然大悟

一望无际

技高一稠

徒然起立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匆匆》一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朱自清。B.《匆匆》一文流露出一种由于时光匆匆而勾起如“游丝”般怅惆的情绪,作者陷入徘徊和苦闷中不能自拔,全篇情调不够健康向上。C.“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这句话通过对“我”的动作描写,体现了“我”等待时既焦急又兴奋的心理。D.《那个星期天》一文中,“我”的心情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万分期待、欢喜,到等待时的耐心,再到焦急,直到最后期盼落空后的失望、委屈的过程。三、填空题四、古诗背诵五、课内阅读六、课外阅读七、语言表达八、书面表达6、形近字组词。

抵(

)

寇(

)

掀(

)

裁(

)

诋(

)

冠(

)

欣(

)

栽(

)7、日积月累我会填。

(1)老师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要固守祖国的疆土。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是_____年10月1日,会场设在___________,文章在描写开国大典的场面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北方农家的谚语说:“_____________,看谷秀。”又说:“________不出头,________喂老牛。”

(5)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终生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8、按要求写句子。

1、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盘旋在柴山峻岭之间的巨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人们都夸耀拥有高尚医德和医术的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楼建筑结构比较简单。主楼十分宽敞,别致美观。(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空的繁星,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比喻句)9、阅读片段,完成练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1.场面描写最重要的是________结合。画横线的句子关注的是人物群体,也就是“_______”的描写。

2.语段中也写到了每一位战士的表现,即“

”的描写,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3.从你画的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__来描写的,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五壮士内心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语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现代文。我怕把你弄丢了①母亲七十岁了,患了老年痴呆,很多人都不认识,很多事都不记得。趁着她身体还好,还有一些记忆,我打算带她到上海旅游,那是她一直向往的城市。买了两张卧铺票,带上相机和一些生活用品,我和母亲上路了。②一路上,母亲都很开心,像一个跟着父母出远门的小孩,看着窗外疾驶而过的风景,不停地发出惊叹声。夜幕降临,其他乘客都躺下来休息了,母亲依然趴在车窗边,孜孜不倦地看万家灯火的夜景。③直到凌晨一两点,母亲才似乎是真的累了,疲倦地躺到床上,很快,就发出了轻微的鼾声。④列车到达杭州南站时,天刚刚泛亮,再过一两个小时,就到上海了。我打算叫母亲起来洗把脸,吃点早餐,可是看她睡得那么香,不忍心叫醒她,就蹑手蹑脚地下床,独自到了洗漱间。⑤洗脸,刷牙,再补补妆,这一切做好时,列车正好启动,载着一车的人赶往下一站。我走到卧铺旁,往床上一看,上面空空如也,旁边的座位上也没有母亲的影子。⑥旁边的乘客问:“你是在找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吗?刚才在杭州南站时,她已经下车了。”⑦怎么会这样?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找到乘务员说明情况时,我的声音已经带着哭腔。⑧但是列车不能停,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杭州越来越远,离母亲越来越远。那一两个小时,我坐立不安,脑子里不停地闪现母亲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她会不会迷路?她会不会被坏人骗?她会不会饿着渴着?⑨在一寸寸的煎熬中,列车终于缓缓地停了下来。我拿上行李,跳下车,拦了辆出租,直奔杭州而去。一路上,我不停地催促司机快一点,再快一点。⑩幸运的是,通过乘务员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已经找到母亲,此时,母亲正站在进站口等待我的到来⑪看到母亲白花花的头发和佝偻的身影,我终于如释重负,火烧火燎般的焦急化作了一句埋怨:“妈,你怎么一声不吭就下车了呀?你知道我有多着急吗?”⑫母亲忽然往前一步,紧紧抱住我,哽咽着说:“我怕把你弄丢了。”⑬原来,母亲醒来后看不到我,就赶紧随着人流下车寻找,她怕晚一分钟,就把我弄丢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我在车上心急如焚,她在车站一定比我急十倍百倍,在拥挤的人群里,怎么也找不到女儿熟悉的身影,母亲的心,该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啊!⑭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刀子般割着我的心,我的眼泪瞬间就汹涌而下。⑮记得我六岁那年,母亲挑着担子到车站卖水果,我跟着去了。她给人称完苹果,一回头,怎么也找不着我。⑯母亲顾不上一挑新鲜的水果,疯了一样到处寻找。在车站找了一圈后,泪眼婆娑地看到了站在担子前等她的我。其实,我只是去了趟厕所。⑰我放学后晚一分钟到家,她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和同学出去玩,不到半小时,母亲一定会出去找;和朋友聚会,无论多晚回家,母亲总会坐在门口等着;在外地求学,电话不准时打回家,母亲就会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结婚后长时间不回家看看,母亲就会寝食难安……⑱所有的担心都是因为爱,因为太在乎,才时时刻刻害怕把你弄丢了。那一刻,我决定一定要让母亲随时掌握我的动向,让她随时可以看见我,听见我说话,不然,母亲会一直生活在害怕弄丢我的恐惧中。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你认为题目中的“我怕把你弄丢了”至少包括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9自然段里,波浪线划出的环境描写语句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1自然段写道:“母亲七十岁了,患了老年痴呆,很多人都不认识,很多事都不记得。”结合文章后面的情节发展,你从中感受到了人物的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