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大胆想象
在讲34个省级行政区时,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中国拼图。然后
一起讨论交流各省像什么图形或动物。大家一起交流得出湖北像箭
头,云南像骆驼或孔雀开屏,甘肃省像典型的肉骨头,有的学生说像
电话的听筒,这是我没想到的,我一看也很像,就对其加以鼓励,黑
龙江省像一把烂菜刀,青海省像只大白兔,广东省像大象的鼻子,江
苏像一个平行四边形,山东省像一只燕子要起飞,重庆市像个人字,
湖南省像大鼻子人头等。这些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学生巧记。
课堂教学反思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围绕这课堂教学反思的含义、课堂教学反思的作用和价值、课
堂教学反思的基本类型、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渠道和常用方法,以及课堂教学反思与教师的
专业成长,展开阐述。
一、引子: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
1.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发展是•个连续的谱系,伴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变
化,特别是实践智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教师的专业知识基本分为三大类,即: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教育教学的一般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初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包括学科的原理、规划,还有一般教学法的知
识,我们称这种可以言传、可以用文字表达的知识为明确知识(书本知识)。
经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案例知识,主要是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专家教师则还具备丰富的策略知识,也就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
略,其核心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大部分是教师的亲身体验,我们称这种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
表达的知识为默会知识,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越高,默会知识占的比例就越大。这种能力
除了要有坚实的明确知识作为基础外,最主要的是须具有丰富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这种
知识只能产生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进程本身,特别来自“行动中的反思”。
这对个人而言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因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
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经验不断得到提
练和升华,才可生成强大的理性力量,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2.教师的专业特点
首先,教师的工作完全是为了学生;其次,教师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
业判断;再次,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严格的资格考核,第四,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充裕
的专业自主空间,第五,教师的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监察与纪律,最后,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于
教师的不断学习。
而教师专业本领的核心在于,经验基础之上的反思、积淀和升华。这主要是因为,教
师的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所决定的:一是课堂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
为此,美国学者泽兹纳和雷斯顿(Zeichner&Liston)提出了反思型教师的5个特
征:
首先,观察、提出并能试图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两难问题;
其次,能有意识地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再次,能密切关注制度和文化背景对教学的影响;
第四,能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促进学校发展;
第五,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
总之,目前,国际上达成共识,这就是,反思型教师应当是这样一种教师:
(1)能够对自己的实践及实践发生于其中的背景进行分析,能够对教学情境作出评
估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承担起责任,即不盲从没有经过批判的实践或原则。
(2)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
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
剂”,是区分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
纳所认为的: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
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
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年工作的20次重复。
即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而顾凌沅教授的研究表明: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行为矫正。
我们的研究表明:
优秀教师成长=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行为矫正+及时提炼。
二、课堂教学反思的含义
反思通常是哲学研究的范畴,对此,不同的学者的理解有所差异:
洛克认为,反思指对自身心灵状态的知觉或指对心灵运作的注意,是对思维的思维。
布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意的能力。
黑格尔认为,反思是自我运动,是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方式。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
着的沉思。
一般意义上的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
情景的能力。
熊川武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
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所谓课堂教学反思,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自我的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及其
依据进行“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能和专业能力的过程。
课堂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利过程性等主要特征。
三、课堂教学反思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1.特殊意义
教师成为反思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
程,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
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教学反思是
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丽莲•凯兹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
改进方案”。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上。
特别地,在课程改革实施中,需要我们站在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度进行教学,只有充分
尊重学生(经验、个性、情感),感悟和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反思教师的教育教
学行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会学。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
心内容。而教师的理论修养有外显的与内隐的之分,而二者的关系是:
外显的倡导理论一教学反思一内隐的应用理论。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社会呼唤着反思型的教师。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与学生
之间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
的首席”(firstamongequals),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顾问。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反思关系,一种平等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2.教学反思的存在价值
首先,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学反思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因而,,教学目标、内容、组织、
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就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
第三,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是教学行为的研究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研
第四,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而,教师角色变成了学习
型、研究型。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思维
质量得以提高。
3.反思的新作用
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反思具有一些新作用:
(1)反思可以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
它体现着教师对于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理念的一种理解和运用状态,反映着教师一贯的
教学观点、教学作风,以及对于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风度、教学机智等方面把握的稳
定特性。
教学风格产生和形成需要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
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又可分为摹
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有风格的教学阶段。这些阶段各有其特
点,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这种顺序的发展过程中,
教学的摹仿性因素越来越少,而独创性因素越来越多,有独创性因素的一定量的积累,才可
能引起质变,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属于典型的个人知识,而教师“个人知识”的形成主要靠
对经验的反思,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一般的教育规律,逐渐形成自己对教育教
学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形成自己的“个人知识”。为此,在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过
程中,我们必须回答如下问题:
•我的教学语言特点属于哪一类?
•我的板书设计更接近哪一类风格?
•我所理解和执行的师生关系属于哪一种?
•我的教学设计属于周密型还是豪放型?
•我的课堂氛围属于哪一类风格?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正是我们凝练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
(2)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
教学反思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作用,诸如改善教学设计的状况,提高教学设计的能
力、水平,提高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而且具有一些新的作用,特别是,教学反思有助于改
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更加关注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因而,可以从有效的提问
反思教学的设计,从有效活动时间反思教学设计,从有效的课堂参与反思教学设计、实施,
从课堂教学结构反思教学设计,从课堂的随机生成反思教学预设的实效。
(3)加速自己的教师专业化进程
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能力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反思是其
发展的助推器,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课堂教学的设计、反思、实践和
再研究,不仅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凝练教学特色和风格的有效工具,更是提升教学水平、
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为此,可以
•对比预设教案与生成实况看新的学生观。特别需要从以往“以教促学——教师如
何教学,学生就该怎样学”的传统观念,到“以学定教——学生怎样学的方便,教学就应该
怎样进行”的转变,这也是教师从内心世界中真正转变的心路。
•对比预设与生成看新的课程教学观。对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我们潜在的课程教科
书观、教学观、学生观,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我们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效果,而且需
要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状态,这些状态集中体现在: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
(尤其是参与程度、参与面)、师生交往互动的实际程度,以及师生共同发展的状况。
•对比预设与生成看好课的分析目的。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观
念,而且也要反思好课的标准、反思评课的目的,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案、课堂教学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思好课的标准,不仅是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而且在于,通过对教
案、课堂教学的分析、评价,实现更为全面的评课目的.
・关注典型教案到案例知识与教学智慧一一教师教学知识分析。教学的设计、实施、
反思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教研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积累和不断丰富教师的案例知识,进
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成长。
为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典型案例的积累活动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十分有利。对此,我
们认为,两个基本策略是十分有效的。一是开展相应学科的典型案例的系列研究。二是开展
“同课异构”、“一题三课”。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
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教师对教学经验
和实践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确定内容-----观察分析
实践验证------也新设计
其基本流程为:
1.确定内容,提出反思的问题。教学反思的起点是发现教学的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
确定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发现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并产生研究
这些问题的欲望。当然,有的问题来自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而更多的问题来自
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也有来自自己想改变现状的愿望。
2.观察分析。反思的问题一旦确定,就要进入观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
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通过观察分析,将会为下
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新策略奠定基础。
3.重新设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所作所为,
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包括
提出新的假设,制订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实践验证。这一阶段是将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于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上
阶段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内容,
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过程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教学问题并加分析问题到解决问
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
必须经历的过程。
五、课堂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堂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
段都要进行反思。
首先是课前反思——思之不慎,行而失当。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
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作业针对性等。
其次是课中反思——预设与生成。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
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如,新课题的生成,尴尬场面的处理,学生学习情绪的改变等等。
特别地,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课堂生成。
最后是课后的思考——对弈后的复盘。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
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
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1.课前教学反思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起点,检验预设方案
作为备课(教学设计)后期工作的一个环节,课前的教学反思,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的:
首先,反思教案的编写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吻合程度,是课前教学反思的首要内容。其
目的,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查缺补漏、吸收、内化,重新审
视这个教案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的目的则在于,关注学生的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
展区,使教案更加符合学生现实。
其次,反思教案的重要工作还在于,检验预设方案的可行性,有意识地增添必要的备
用方案。其实,精彩的课堂生成,来自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最后,课前教学反思还可以促进同伴互助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同行沟通、有
针对性开展专题讨论,听取他人的“高见”,即,在课前,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围绕自己备
课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聚焦式研讨,取长补短。
其实,无论是反思预设方案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的吻合程度,还是有针对性地开展
反思性的专题研究,其核心都在于,检验预设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起点。
2.课中反思——预设与生成
反思教学过程,可以反思目标达成状况,反思学生的发展,如学生状况(如,课堂参
与,情绪状况、注意状态、交往状况、思维状况、生成状况);反思教学的得失(优点、缺
点、精彩的案例-教学细节、教学机智、学生的发现);反思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学基本
功,还可以反思我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1)反思教学的课堂组织
要学会自我评价与改进,从不断追问中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例如,通过反
思教学的课堂组织,增强教学的组织意识,管理能力;通过反思,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一
一教师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同时,针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反思应贯穿课堂的始终。
(2)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教学反思中,将师生的课堂参与作为反思的对象之一,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
效率的重要策略。通过反思活动,旨在强化师生积极互动的层次与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的
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情感、意志、人格的发展。在这里,所谓课堂教
学中的参与,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包括了三个基本
方面: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毕竟,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师的教是为了建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
诱发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配合,就成为课堂反思的重要关注点,因而,在
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兴趣、信心、意志力……)。
(3)反思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
念?教学方法是否能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4)反思课堂教学的激情投入
只有充满激情的教师,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课堂。因而,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充满着责
任,对教育教学的忠诚和热情,更需要善意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正如文中所言,最好
的学习是在差错中学习,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分析差错的正确方面和出现差错的原因上,让敢
于发言的同学不带着任何遗憾坐下,老师的功夫恰恰体现在对差错的认识及利用上。
(5)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
教学的课后反思,必须对比教学的实际过程与事前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任务
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而教学过程设计,特别是教学顺序、教学问题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安排,是否
符合实际?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都需要重新思考。
3.课后反思——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课堂是教师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讲课技能技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
式等方面,教师进行课后的及时反思,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及亮点,及时地积累
教学的经验和体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特别地,教师的专业自信和自我认同,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而,在课后
反思中,作为学校组织者、专业引领者,帮助教师在进步中获得职业自信和自我认同,鼓励
教师在看到自己进步的同时,收集成功案例和反例,并进行提炼和升华;同时:对教学中的
热点问题进行再思考,诸如如何改变角色、教学方式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发掘和
有效利用,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等等。正是作为个体的教师,通过分析
和评价自己讲课中的心路历程,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内隐的教育观念,进而能更为清楚地看到
自我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过程,进而为更好地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控和调节奠定
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正是通过课后反思,才能在教师已有的案例知识中凝炼出教学智慧,
不断提升教学专业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教师个体的不断发展。
特别地,谈到备课与名师的成长,不得不想到上海著名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华东师
范大学叶澜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顾泠沅教授将其成功的成长经验总结为“一篇课
文,三次备课,两次反思”。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于漪老师为自己拟定了一个基本的备
课模式,这就是“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两次反思”,即
第一次备课——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
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
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
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
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不难看出,于老师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我们前文所分析的教案的预设计、课前反思、
课堂验证、课后再备课,不断反思、不断调整。
其中,三次备课所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即:第一次备课集中关注自我经验,强调
真实的我、实在的我;第二次备课其实就是我们前文所分析的课前反思,其关注点在于文献
资料,特别是别人已有的经验和教训;第三次备课就是我们前文所述的课后再备课、课后反
思,其关注点在于课堂现实。
在顾泠沅等老师看来,于老师在三次备课的同时.,有两次反思,一次是围绕经验与理
念的反思,另一次是围绕设计与现实的反思。
因而,顾泠沅等老师总结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即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
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改革思路,简称“行动教育”(2003年),
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这种模式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于,以课例为教体,构建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通
过理论学习、情境设计(即备课及其相关活动)、行为反省,保持同伴间的互助指导,注重
纵向的理念引领,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这正是“在
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突破解决理论向行为转移的问题,一种基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教师成
长模式。
4.反思一天后的“得”与“失”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因此反思应成为教师的
工作常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总结,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同时,要有意识地研究“同课异构”的不同教案,总结规律性的内容:一是同类内容
的结构;二是同类课的结构;三是自己的特点、教学风格。
5.反思明天要做的工作
课后的教学反思,必须对比教学的实际过程与事前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任务是
否完成。与其同时,还要反思明天要做的工作协调和安排好?各种任务讲究工作的计划性和
有序性如何?同时,也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
特别地,教师每日“八问”:
•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准备好?
•课堂上我组织教学情况怎么样?
•课堂上“教”与“学”的氛围怎么样?
•学生在这堂课后有了什么收获?
•课堂上我恪尽职守,投入激情了吗?
•教学设计在课堂中落实的怎么样?
•今天我的''得"与“失”在哪里?
•明天我有哪些工作和任务?
六、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
教学反思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反思日记法、教学后记反思法、录像反思法、教师成长
档案袋(也叫教师成长档案)、科学(课题)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各种方法。
1.日记反思法
日记反思法指教师对所教内容感受的记录。可达到二个目的:为日后教学留下教学过
程和思考材料,可引发对教学的思考。其中,教学日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课堂或学校所发
生事情的个人感想,对教师中问题的质询与观察,对教学有意义方面的描述,需要思考的问
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等。
写教学反思日记能为反思性的教学提供最真实和原始的材料。课后写5〜10分钟的
教学反思日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首先,教师可以对课堂或学校所发生的事情谈个人感想,记录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
与观察。
其次,一段时间后,教师通过前后对比作更深层次的反思。
最后,在对H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必要的追踪和设计的基础上,写出反思性教学总
结。
对于教学日记反思法,许多学者给出新的见解,如巴莱特认为,教学日记应记录:
•课堂常规性的和有意识的行为。
•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中的重要情节
•教师个人生活情况
•我们对教学的认识
•对教学有影响的课堂以外的感情
•我们对于语言教学的观点
这些观点值得借鉴和参考。
2.教后记反思法
-节课结束以后,对自己这一节课的总体设计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
分,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明B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等等,都需要作一个
简单总结,为搞好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种工作就是教后记。
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在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基础匕经反思而形成的有
关教学活动的文字记录。它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的
回顾、总结与反思,既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教学行为的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理
念中出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寻求解决的对策。
教后记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反思和总结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
斯纳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
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
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
了“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著名论断。
教后记是教师完善教案、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是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研究的重
要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后记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捷径,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
有效形式。
教后记的内容通常包括如下儿个方面:
(1)记成功做法,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
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
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如讲“遗传”第一节时,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
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
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任课教师记录
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2)记失败之处,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
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
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
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
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4)记学生问题,即,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
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5)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
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有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
好的教学效果。
(6)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
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
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仅是反思教学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反思教学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
3.录像反思法
录像反思法就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
学过程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第一,上课和录像。
第二,观看录像,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第三,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评价主要教学环节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
策略以及理论依据。
第四,根据评价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学设计,写出反思性总结。
4.教师成长档案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成长档案袋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工具在全美大中小学广泛
发挥作用,并逐步影响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教师成长档案袋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能够有
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系统性、规范性的记录整理教师职业生涯中个人“教案设计、
发表论文、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工作计划、成果荣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丰富的教
育教学信息,让教师体会到职业成就感。
教师成长档案的内容一般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1)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能够让
人一目了然地了解教师的大致情况,也可以预测教师将来专业成长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
要求教师提供的个人基本信息必须包括:所学专业,最后学历,教师资格类型,专业技术资
格级别及相应聘书,教育教学岗位或管理岗位,从教年限,工作经历,个人特长和喜好等。
(2)个人成长系列,有专业成长系列,教育教学技能成长系列,个性化发展系列等
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及阶段性目标;
•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奖励证书复印件;
•发表的教科研文章复印件;
•参与课题研究,开设研究课,讲座等活动的记录,报告,证明,评价表等;
•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
•反映个人教学水平(专业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
•专业成长要事活动和典型事件记录;
•教师专业学习,培训作业及考试考核记录,继续教育证书等:
•教育教学案例及个人反思的相关材料;
•教学对象学习和活动情况;
•学校规定的其他必须收录的资料;
•教师个性化发展记录.
(3)评价系列.
包括阶段性自我评价,阶段性教育对象评价,阶段性家长评价,阶段性同行评价,教
育教学情况评价记录。
5.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就是通过教学案例来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揭示教学案例背后所蕴
含的教学理念。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第一,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等方式收集教学案例。
第二,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
第三,写出反思性总结。
利用案例研究法开展教学反思的关键在于形成案例的合适结构,一般地,案例的基本
结构包含四部分:
(1)主题与背景,需要体现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
(2)情境描述,需要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
(3)问题讨论,需要设计讨论作业单,开放而无终结。
(4)诠释与研究,需要多角度解读,回归到教学基本面。
总之,一个精彩的故事,能够暴露教学中的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上一两个具
有代表性的点评(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给人以启迪),就是一个精彩的案例,通过这
种案例的反思,也一定能深刻。
6.专题(对话)反思法
专题(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其他老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使自
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其操
作程序为:
第一,由一名执教老师围绕研讨专题讲课,其他老师带着问题听课。
第二,由执教老师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
第三,由执教老师与其他听课老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
第四,执教老师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和其他老师一起写出
反思性总结。
7.行动研究法
澳大利亚著名学者凯米斯指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
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
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批判性反思就是透过现象
看本质,提出问题,形成主题,检查和判断价值。”
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第一,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在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
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设计研究方案。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订解决该问题的行动方案。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行动研究(即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根据
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
第四,总体评价。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
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做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或反思性教
学总结。
值得一提的,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常常将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比如,开展案例分析
教研活动(行动研究,改进教学):
当然,教学案例外显了教师工作中的默会认识,而教师教育中的“基本课程+案例
比较+实践反思”正是体现了教学案例反思的独特作用,借助案例的反思,是造就有经验
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8.教学报告法
教学报告指以一定形式概括一次课堂教学重要特点的回忆所做的记录,目的是使教师
能够经常性地检测课堂教学情况(特别是教学各步骤所有的时间、教学效果)。
教学报告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提前准备的,说明教师计划在课上做什么,而教学报告
是从教师自身角度描述教学进行情况。
撰写教学报告有若干技巧:一是把教学主导思想与课上要用的各种教学活动利步骤联
系起来。二是准备一份教学报告表格。三是与任教同一课程的教师定期交流教学报告。四是
有效利用教学报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教学报告将行动研究、反思和
实践结合在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课堂教学反思法还有过程反思法、技巧反思法、回头看反思法等名称繁多的方
法,其实,诸多方法是名不同而实质一致。
七、课堂教学反思能力提高策略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改进其教学实践,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有
效途径,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策略,需要因地制宜,密切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行
动研究,但是,也有一些共性规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特别是,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反思性教师的基本
理论。
2.注重剖析案例,提升教学水平。
针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
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而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师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
败中收集素材;二是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以及调研活动中去发现有价值的、
可开发的案例资源;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资源信息。
3.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特别是,作为学校,能否通过创设一种载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以适当的途径和策
略来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使教师自觉地、枳极主动地自我完善和提高,
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需要建立系
统的研课、反思、同课异构等系列制度。
4.实施学生反馈,拓宽反思渠道。
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觉反思,促进教师教
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5.依托教育科研,促进反思超越。
例如,借助课堂教学反思典型案例——教学日志,开展研究,就是有效的方法。而开
展课堂教学反思典型案例——教学课例的收集、整理和研发的研究,也是成功的方法,而课
例的理想表达形式就是“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
案例:*年*月*日第*节课
今天讲的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当我深情地问学生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美吗?
它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了呢?同学们大都举起了手,我让后排的一位男生回答,他站起来
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教室里学生们哄成一片,刚才的教学意境已荡然无存了!
那位学生也没错,他确实需要上厕所。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这样的尴尬呢?关键是学生要能
够通过适当的方式让老师关注他,同时又能让老师明白他们想说的是教学以外的事。
总之,课堂教学反思需要根据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意图与课堂教学现场实效的比较,
原来的设计在课堂上实现了吗?为什么?未实现,为什么?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解决了
吗?为什么成功解决了?未解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课堂教学反思的核心和重点,一是在于反思本课与课题研究的
关系,二是反思本课的“亮点”和“创新点”,三是反思本课的“问题”与困惑。
开展课堂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反思的落脚点(注重个人的教学实际」J教学风格的提炼,
注意所在学校、所在班级的实际);同时,需要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其目的在于改进教学
实践;也要注意反思的发展性——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后
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当前,课堂教学反思的最大价值在于,利用教学反思将教学经验提升为教学能力、教
学智慧。即通过教学反思,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
式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努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践既是思想的源泉,又是思想的目的:而反思既是自我超越的起点,又是教育实践
理性的体现。
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反思成名师。
初中地理“气候”的教学研究
一、课程标准对“气候”的要求
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气候”部分的具体要求共有12条内容标准,
其中世界地理有10条,中国地理有2条。见下表:
内容标准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世界地理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
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
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
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
候的主要因素。
中国地理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以上12条课标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天气与气候;
(2)气温与降水(气候的两大要素);
(3)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4)气候与人类活动。
二、在学科中的地位与知识结构
自
地
然
蔻
经
环
域
济
域
更
与
=与
.差
官
人
文
然
异
口
化
资
泛
L
乡土也遑
初中地理的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见上
图。在世界地理总论部分,气候作为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做了重点介绍:在中国地理总论部
分,介绍了中国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世界分区和中国分区,进一步学习某具体区域的
气候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见,气候是初中地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并为高中
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地理“气候”的知识结构如下: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策略
(一)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主要涉及以下两条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1.如何区分“天气”、“气候”的概念?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
均天气状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教学时,教师最好不要直接搬出概念,而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体验,让学生领
会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和“气候”,而在于要描
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时,分别关注哪些要素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此,需要提供给
学生一些实例,使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出结论,学会描述。
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判断。
下列表述中哪些是形容天气的?哪些是形容气候的?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昆明四季如春
③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⑤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⑥东边日出西边雨
⑦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⑧春风又绿江南岸
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通过比较、判断,学生可以认识到:气候是长时间的、较稳定的;天气是短时间的,
多变的。
2.识别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乙
▲F4北
米A«此—东
苏塞阴中崩
分o*6ttK
fi'SrV***
rt
大W・帝雨突,小£Xrx北
传Xr素
)
■rXB
夕U、、§、京*
*•
9备落冷空气前传
上图是常见的天气符号,为了帮助学生便于识别,可以将天气符号进行分组,化整为
零。
第一组:晴、多云、阴
第二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第三组: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
二,y7丁
J
第四组:雷阵雨、冰雹、霜冻、雾、沙尘暴
在此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识别风力、风向。
学生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电视台天气预报产生
兴趣。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逐步
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天气预报节目,让学生学做天气预报
员。
【小结】
“天气与气候”教学策略
•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概念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天气
(二)气温与降水
“气温与降水”主要涉及以下三条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
化特点。
1.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三张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
平均气温分布图、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首先,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图例,等温线数值及变化方向。教师
提问: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为什么?
(2)分别找出大于209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
由此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
(1)气温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高温地区(高于20r);
(3)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低于-10℃建
接着,指导学生阅读“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时要关
注气温的季节差异:冬、夏季全球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的不同;海洋和陆地气温的季节差异
比较;某一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通过读图可知:1月,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7月,北半球同
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这为后面学习季风气候的成因打下伏笔。
2.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按照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
特点。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不如气温分布规律明显,但从分布特点看,重点应抓住:多降水
量带、少降水量带和降水量极值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时,让学生观察图例,等温线数值及变化方向。教师提
问: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何差异?
(3)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差异?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3.气温、降水时间变化特点
气温、降水时间变化特点是通过学生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后进行归纳
总结的。
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是一项比较综合的技能,学习和练习过程应是
有步骤和循序渐进的。可以先分别学习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然后再组合在一起。
先指导学生绘制气温曲线图,按以下四个步骤: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3)将表格中12个月的气温数据,在图中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
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然后按照类似的步骤绘制降水柱状图。
接着,进行“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读图指导:
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
•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算出气温年较差
•说明气温年变化特点
阅读降水柱状图的方法:
•哪几个月的降水较多?
•哪几个月的降水较少?
•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小结】
“气温与降水”教学策略
•分步骤指导学生绘制气候统计图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三)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主要涉及以下四条课标要求: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运用地图叮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这几条课标可以概括为三个重要内容:气候分布、气候特征、气候成因。
1.气候分布
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即可。刻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解释,留待高中
阶段深入学习。
对于气候类型的分布,不必细化至诸如东南亚、西欧这样的地区分布,而应宏观上看
其在纬度位置范围(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
内部)的地区分布。
可以让学生读图填写下列表格: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热带
温带
寒带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降水量气温
(mm)(℃)
图2
2.气候特征
(1)某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阅
读气候统计图,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注意从气温、降水两个要素进行描述。
如:右图所示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可归纳为:终年高温,干湿季分
明。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这里的
“资料”包括地图、气候统计资料、气候直方图、示意图(如季风示意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展览馆照明设备采购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租赁合同含停车服务2篇
- 二零二五版跨区域公司间资金拆借合同范例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班组工人劳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教师临时聘用与教育品牌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版农业科技项目合同信用评价与推广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石材矿山开采权转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租赁合同:租赁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协议3篇
- 深圳汽车租赁合同模板2025版6篇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2024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节前停工安全检查表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 派克与永华互换表
-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基础
-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情景互动教学策略探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中期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 春节新年红灯笼中国风信纸
- 注塑件生产通用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