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试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发。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熟悉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表达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表达的典范。今日,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把握根底学问

先让学生各拘束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解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教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展复习;然后分组争论回答下列问题;最终教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当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局部: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其次局部: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局部: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试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究事物而得到学问。

学生争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习题精选】

1、给以下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B、朱熹()C、论()语

D、儒()家E、测量()F、向()导

G、彷()徨H、适当()

2、解释以下词语

A、格物:

B、致知:

C、袖手旁观:

D、儒家:

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动身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究物体而得到学问

【参考答案】

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

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学问;C、比方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见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