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龚鼎臣传》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龚鼎臣传》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龚鼎臣传》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龚鼎臣传》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龚鼎臣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龚鼎臣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薄,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又论凡大礼赦,请准太平兴国诏书,前期下禁约,后有犯不原,以杜指赦为奸者,宜著为令;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仁宗悉从之。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住。”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堂寺,留守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无祐元年卒。(选自《宋史·龚鼎臣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B.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C.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D.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母忧:遭逢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遇父母亲的丧事一般要辞官回家守丧。B.五品服:五品官服。古代官员等级不同,其官服的颜色也不同,以红色最为尊贵。C.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D.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龚鼎臣见义勇为。石介被人诬陷叛逃辽国,龚鼎臣认为这件事不实,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称赞龚鼎臣见义勇为,前途无量。B.龚鼎臣正直敢言。进行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认为正遭旱灾,不宜搞宴会;龚鼎臣认为,应规范大礼时的赦免制度,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行为。C.龚鼎臣觉得皇帝照顾赏识。龚鼎臣因很多亲属被辽国奔走而不想出使辽国,皇帝答应了;龚鼎臣与神宗交谈,神宗认为他精明而值得任用。D.龚鼎臣关心、教化百姓。他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他在淮南救灾,救活很多人;黄河决口,他去安抚;他在渠州兴建学校,渠州开始出人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2)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簿,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又论凡大礼赦,请准太平兴国诏书,前期下禁约,后有犯不原,以杜指赦为奸者,宜著为令;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仁宗悉从之。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往。”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常寺,留守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元祐元年卒。(选自《宋史·龚鼎臣传》)5.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B.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C.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D.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6.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曹操称魏王时,杨修曾任其主簿。B.太平兴国:文中是宋太宗赵匡义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C.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1125年为金国所灭。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龚鼎臣正直敢言。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认为正遭旱灾,不宜搞宴会;龚鼎臣认为,应规范大礼时的赦免制度,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恶的行为。B.龚鼎臣见义勇为。石介被人诬陷叛逃辽国,龚鼎臣认为这件事不实,杜衍从怀中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称赞龚鼎臣见义勇为,前途无量。C.龚鼎臣得到皇帝照顾赏识。龚鼎臣因很多亲属被辽国夺走而不想出使辽国,皇帝答应了;龚鼎臣与神宗交谈,神宗认为他精明而值得任用。D.龚鼎臣关心、教化百姓。他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他在淮南救灾,救活很多人;黄河决口,他去安抚;他在渠州兴建学校,渠州开始出人才。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衮州劾状。②开封三司于法外断狱,朝廷多曲徇其请,愿先付中书审画。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龚鼎臣,字辅之,郓之须城人。幼孤自立,景祐元年第进士,为平阴主薄,疏泄潴水,得良田数百千顷。为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死,谗者谓介北走辽,诏兖州劾状。郡守杜衍会问,掾属莫对,鼎臣独曰:“介宁有是,愿以阖门证其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吾既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如是,未可量也。”丁母忧,服除,知安丘县。赐五品服,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擢起居舍人。岁冬旱,将赐春宴,鼎臣曰:“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兼管勾国子监,详定宽恤民力奏议。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为辽正旦使,鼎臣奏:“景德中,辽犯淄、青,臣祖母、兄、姊皆见略,义不忍住。”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鼎臣在言路累岁,阔略细故,至大事,无所顾忌。然其言优游和平,不为峻激,使人主易听,退亦未尝语人,故其事多施行。知兖州。是时,诸道方田使者希功赏,概取税虚额及尝所蠲者,加旧籍以病民。鼎臣独按籍差次为十等,一无所增,兖人德之。改吏部,提举西京崇福宫。复判太常寺,留守南京。陛辞,神宗顾语移晷,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乃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年七十七,元祐元年卒。(选自《宋史·龚鼎臣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B.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C.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D.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自宋起,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覆核和决定名次。B.晷,是古代测日影以定时的仪器,文中的“移晷”可理解为“一段时间”或“一会儿”。C.吏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员的任免考选及全国赋税的征收,部门长官称为吏部尚书。D.致仕,也称“休致”,指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进谗言说石介逃跑去了辽国,鼎臣愿拿全家性命担保石介已死而不是逃跑。得到了郡守杜衍的赏识称赞。B.鼎臣在渠州兴建学校,开学讲课,过去这是一个从无读书人的偏僻地方,由此,当地人受到鼓励,开始有人考中进士。C.鼎臣担任出使辽国的正旦使,他向皇上说明了自己家庭的遭遇,皇上答应了他并下诏免除他后代子孙出行辽国的困难。D.鼎臣担任兖州知州时,别的地方使者为求取功名而收取虚报的赋税,只有鼎臣仍按等级收取,没有增加赋税。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旱灾太甚,非君臣同乐之时,请罢宴以答天戒。(2)淮南灾,以鼎臣体量安抚,蠲逋振贷,全活甚众。13.鼎臣“至大事,无所顾忌”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对文中内容加以概括。答案1、D“累岁”做前句的修饰语,后面断开;“故”表原因,另起一句,前面断开。2.B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妇人从夫色。选项“以红色最为尊贵”错误。3.A“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错误,应该是“杜衍”的奏疏。4.(1)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2)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出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参考译文:龚鼎臣,字辅之,鄂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无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已经去世。”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经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碰上母亲去世,履丧期满,任安丘县知县。赐五品官,任渠州知州。渠州过去偏僻没有读书的人,龚鼎臣向朝廷请求,建学校、选拔同乡人作为学生。每天讲学,设立学习检查制度,百姓受到很大的鼓励,开始有考中进士的人,郡里的人给画像事奉他。提拔为起居舍人。这一年冬季干旱,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说:“旱灾太严重,不是君臣同乐的时候,请罢除宴会来回应上天的告诫。”又论述凡是举行大礼进行赦免,请按照大烟鬼人国时的诏书,前面下达的禁令,后面有违犯的不原谅,以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悉的人,应该纳入法令中;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宋仁宗全部听从了他的意见。兼国子监管勾,详细审定缓解民力的奏议。淮南发生灾害,让龚鼎臣增体察安抚,免除拖欠的债务救济赈灾,使很多百姓存活。任辽正旦使,龚鼎臣上奏说:“景德年间,辽国侵犯淄州、青州,我的祖母、哥哥、姐姐都被夺走,在道义上不忍心前往辽国。”皇帝答应了他,并下诏后来的子孙都免去辽国。龚鼎臣在谏官位上好几年,宽恕细小的事,至于大事,没有顾忌。然而他的话从容平和,不说苛刻过激的话,使皇帝容易听从,退朝后也不曾告诉别人,所以他说的事情大多得以实行。任兖州知州。这时,各地方田的使者求取功能赏赐,一概收取虚报的税额和曾经免除的赋税。加在以前户籍来害百姓。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也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改到吏部任职,任提举西京崇福官。又任判太常寺,留守南京。咎辞皇上,宋神宗和他交谈一会儿,高兴地说:“别人说您老了不能做事,您竟然如此精明,将作用您了。”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氓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数尽。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年龄七十七,无祐无年去世。5、A首先“曰”是一个对话的标志,可在其后面断开,排除CD。再比较AB两项,从句式结构来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是相同的句式,应该断句也相同,故选A。原文标点是:喜曰:“人言卿老不任事,精明用尔,行且用卿矣。”时河决曹村,流殍满野,鼎臣劳来振拊,归者不胜计。以正议大夫致仕。6.C“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错,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7.B“拿出龚鼎臣写的奏书”错误,应该是“杜衍”的奏书。8.①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衮州揭发罪状。②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参考译文:龚鼎臣,字辅之,鄂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无年考中进士,任平阴主簿,疏泄积水,收获良田几百上千顷。担任泰宁军节度掌书记。石介去世,进谗言的人说石介向北逃到辽国。皇帝下诏兖州揭发罪状。郡守杜衍会审,下属没有人回答问题,只有龚鼎臣说:“石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我愿意用全家来证明他已经去世。”杜衍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稿子给龚鼎臣看,说:“我已经担保石介了,你年经轻轻却这样见义勇为,前途不可估量。”碰上母亲去世,履丧期满,任安丘县知县。赐五品官,任渠州知州。渠州过去偏僻没有读书的人,龚鼎臣向朝廷请求,建学校、选拔同乡人作为学生。每天讲学,设立学习检查制度,百姓受到很大的鼓励,开始有考中进士的人。提拔为起居舍人。这一年冬季干旱,朝廷打算举办春宴。龚鼎臣说:“旱灾太严重,不是君臣同乐的时候,请罢除宴会来回应上天的告诫。”又论述凡是举行大礼进行赦免,请按照大烟鬼人国时的诏书,前面下达的禁令,后面有违犯的不原谅,以杜绝利用此制度赦免作悉的人,应该纳入法令中;开封三司在法外断案,朝廷大多曲意顺从他们的请求,希望先交给中书审核。宋仁宗全部听从了他的意见。兼国子监管勾,详细审定缓解民力的奏议。淮南发生灾害,让龚鼎臣增体察安抚,免除拖欠的债务救济赈灾,使很多百姓存活。任辽正旦使,龚鼎臣上奏说:“景德年间,辽国侵犯淄州、青州,我的祖母、哥哥、姐姐都被夺走,在道义上不忍心前往辽国。”皇帝答应了他,并下诏后来的子孙都免去辽国。龚鼎臣在谏官位上好几年,宽恕细小的事,至于大事,没有顾忌。然而他的话从容平和,不说苛刻过激的话,使皇帝容易听从,退朝后也不曾告诉别人,所以他说的事情大多得以实行。任兖州知州。这时,各地方田的使者求取功能赏赐,一概收取虚报的税额和曾经免除的赋税。加在以前户籍来害百姓。只有龚鼎臣按照户籍分为十等,一点也没有增收,兖州人感激他。改到吏部任职,任提举西京崇福官。又任判太常寺,留守南京。辞别皇上,宋神宗和他交谈一会儿,高兴地说:“别人说您老了不能做事,您竟然如此精明,将重用您了。”当时黄河在曹村决口,流氓饿死的人布满荒野,龚鼎臣费力地前来赈灾安抚,回家的人不可数尽。凭着正议大夫的身份退休,年龄七十七,无祐元年去世。9、A句意:龚鼎臣向朝廷请求,建学校、选拔同乡人作为学生。每天讲学,设立学习检查制度,百姓受到很大的鼓励,开始有考中进士的人。“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都是龚鼎臣所做的举措,其前省略主语“鼎臣”。其中,“建”“选”是谓语动词,“邑子为生”则是“选”的宾语和宾语补语,故应在“学”和“生”后断开,排除B、D;“人”指的是百姓,“人大劝”的主语应是“人”,其前不能跟动词,排除C;10.C“及全国赋税的征收”说法有误。赋税征收应是由户部负责。11.C“皇上答应了他并下诏免除他后代子孙出行辽国的困难”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许之,仍诏后子孙并免行焉”可知,是皇上下诏免除鼎臣的后代子孙出使辽国。12(1)今年旱灾太严重了,不是君臣一同欢乐之时,请免去这场宴会来回应上天的惩戒。(2)淮南发生灾害,让龚鼎臣体察安抚,免除拖欠的债务救济赈灾,使很多百姓存活。13.①石介去世,别人进谗言,独鼎臣愿拿全家性命担保石介的清白。②冬旱时劝谏皇上免除春宴。③在兖州主政时,别的地方使者随意增加赋税,唯独鼎臣按照等级收取,没有增加。参考译文:龚鼎臣,字辅之,鄂州须城人。幼年时父亲去世,自己独立做事,景祐元年考中进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