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现等多个文件微生物第26-27章肠道病毒_第1页
免疫学现等多个文件微生物第26-27章肠道病毒_第2页
免疫学现等多个文件微生物第26-27章肠道病毒_第3页
免疫学现等多个文件微生物第26-27章肠道病毒_第4页
免疫学现等多个文件微生物第26-27章肠道病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章肠道病毒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付玉荣01284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二)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三)掌握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70型与71型的致病性。分

病毒

血清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1,2,3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A组(1-22,24)

B组(1-6)埃可病毒(ECHO)

1-9,11-27,29-33新型肠道病毒(newenterovorus)

68,69,70,71★共同特征:

1.结构:

球形,20–30nm,二十面体,无包膜。2.核酸:单股正链RNA,有感染性,起mRNA作用。3.增殖:在胞浆增殖,引起CPE。

4.抵抗力:强,耐酸/耐蛋白酶和胆汁,对热/干燥/紫外线敏感。5.临床表现:多样化,经消化道传播,隐性感染多见。先肠道内增殖,但致病多在肠道外:中枢神经,心肌损害及结膜炎等。★Enterovirus第一节脊髓灰质炎病毒第二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第三节新型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体。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急性弛缓性肢体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或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paralysis)。*分三个血清型(1/2/3),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我国:2001年10月宣布消灭野生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Poliovirus1.形态结构球形,无包膜,二十面体对称,单股、正链、非分节段RNA,结构蛋白VP1(吸附)/VP2/VP3病毒表面(分型):抗体结合VP4在核心内部:与RNA结合Poliovirus一、生物学性状2.基因组结构起mRNA,翻译一个大分子前体蛋白,经蛋白酶切割成结构蛋白VP1~VP4和各功能性蛋白。3.抵抗力:强在粪便和污水中可存活数月;不被胃酸/胆汁灭活,耐乙醚;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紫外线/干燥等敏感。Poliovirus一、生物学性状1.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Poliovir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局部黏膜/咽部淋巴组织/肠道淋巴结增殖血(第一次病毒血症)受体(ICAM)靶组织:全身淋巴结/肝脾网状内皮细胞血(第二次病毒血症)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等病变轻微暂时性肢体麻痹病变严重迟缓性麻痹病变最严重极少数延髓麻痹呼吸、心脏衰竭死亡损伤细胞Poliovirus3.致病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上呼吸道/咽喉/肠道侵入4.临床特征90%隐性感染显性感染3种:①轻型:顿挫感染(5%),不入神经,似流感,迅速恢复②非麻痹型(1-2%):入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膜,典型无菌性脑膜炎症状,颈项强直及肌肉痉挛③麻痹型(0.1-2%):最严重,侵入破坏中枢神经系统,

发展为松弛性麻痹,个别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Poliovir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Poliovir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5.免疫性病毒感染后,患者可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主要以体液中和抗体为主。局部sIgA可阻止病毒在咽喉部/肠道内吸附和初步增殖,阻止入血血中IgG/IgM阻止病毒入神经系统三、微生物学检查法Poliovirus

1.病毒分离与鉴定

发病1周内咽拭子,1周后粪便。人胚肾/猴肾细胞等易感细胞中,7-10天观察CPE。中和试验进一步鉴定血清型别。

2.血清学试验

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可进行诊断。

3.

快速诊断

核酸杂交/RT-PCR等检测病毒基因组。

1.管理传染源患者隔离,排泄物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3.提高健康人群免疫力四、防治原则Poliovirus★四、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live

oralpoliovaccine,OPV,Sabin苗)(inactivatedpoliovaccine,IPV,Salk苗)口服减毒活疫苗(2月/3月/4月/4岁)注射灭活疫苗类似自然感染途径产生间接免疫优点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死活疫苗的比较项目活疫苗(OPV)死疫苗(IPV)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肌肉注射抗体产生血清抗体、分泌抗体血清抗体细胞免疫

有无间接免疫能通过接种者粪便无排毒免疫更多人群稳定性

差,不易保存易保存副作用极少数引起疫苗相关无脊髓灰质炎(VDPV-VAPP)免疫效果

更好好四、防治原则Poliovirus★第一节脊髓灰质炎病毒第二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第三节新型肠道病毒

*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型别多,引起疾病谱复杂:

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临床综合症

同一病毒可引起几种不同临床疾病*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致病特点★*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meningitis)

几乎所有肠道病毒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轻瘫*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a)

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

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所致疾病分A、B、C三个基因型,我国C型儿童,尤以≦3岁,发热、咽喉疼、手足口腔等皮肤黏膜小红斑、水疱溃疡等,可致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可致死。*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

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

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acuteconjunctivitis)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hemorrhageconjunctivitis)分别由柯萨奇A24型和新肠道病毒70型引起*肺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

新肠道病毒68型/69型引起

所致疾病★第27章急性胃肠炎病毒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与免疫性。(二)熟悉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致病性。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付玉荣01284大多数急性胃肠炎由病毒引起,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消化道传播,胃肠炎临床症状相似,主要腹泻与呕吐流行方式分2种:一种引起5岁以内小儿腹泻另一种引起与年龄无关爆发流行第一节轮状病毒第二节杯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第三节星状病毒

第四节肠道腺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humanrotavirus,HRV)属于呼肠病毒科,是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体。HRV分为A-G7组,A组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婴幼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B组仅在我国成人中爆发流行。Humanrotavirus球形,直径60-80nm,20面体,双层衣壳,无包膜。电镜下观察,病毒外形呈车轮状。

★Humanrotavirus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为双股RNA,

11个基因片段,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VP75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5★Humanrotavirus一、生物学性状2.基因组及编码蛋白*VP1-VP3位于核心:RNA多聚酶/转录酶等;

*VP7(表面糖蛋白)和VP4(血凝素)

位于外衣壳:中和抗原,与病毒吸附有关;

*VP6位于内衣壳,有组(A-G7组)/亚组特异性抗原

*非结构蛋白(NSP1-NSP5)

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病毒复制/毒力,如NSP4有

肠毒素样作用Humanrotavirus一、生物学性状2.基因组及编码蛋白*VP6:分组和亚组

A-G7组,

A组分4个亚组(Ⅰ/Ⅱ/Ⅰ+Ⅱ/非Ⅰ非Ⅱ)★Humanrotavirus一、生物学性状3.分组与分型*VP7/VP4:分血清型

VP7,A组分14个G血清型

VP4,A组分19个P血清型

*较强抵抗力,耐酸、耐碱;*55℃

30

min可被灭活;*但在室温下相对稳定,在粪便中可存活数

天到数周。*经胰酶作用后(VP4-VP5/VP8),感染性增强。Humanrotavirus一、生物学性状4.抵抗力★Humanrotavir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A组轮状病毒:感染最常见,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可通过呼吸道多发于深秋初冬季节,称为秋季腹泻致病机制:病毒在小肠黏膜绒毛细胞内增殖,造成微绒毛萎缩、脱落,吸收功能受损;

NSP4:钙离子升高,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引起严重水样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而导致死亡。临床症状:1-2天潜伏期,突然发病,发热呕吐、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5~10次/d,3-8天。为自限性疾病,可完全恢复。免疫性:主要肠道局部sIgA(病毒局部感染),只对同型病毒具有中和作用,对异型病毒有部分保护作用。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愈后可重复感染。★Humanrotavir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可产生爆发流行*至今仅在我国有过报道★Humanrotavirus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检测病毒颗粒: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测病毒抗原:ELISA法*检测病毒RNA:11个片段特殊电泳图形*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非常用诊断方法

Humanrotavirus三、微生物学检查法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口服减毒活疫苗——临床试用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

四、防治原则Humanrotavirus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

抗菌治疗无效。第一节轮状病毒第二节杯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第三节星状病毒

第四节肠道腺病毒

球形,单正链RNA,20面体,无包膜1.诺如病毒(Norovirus)传染性强,世界上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主要病原体之一,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秋冬季,普遍易感,自限性,预后好杯状病毒(Calicivirus)2.沙波病毒(Sapovirus)主要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低★★球形,无包膜,单正链RNA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侵犯十二指肠黏膜细胞,感染后免疫力牢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星状病毒(astrovirus)肠道腺病毒(entericadenovirus,EAd)双链DNA,二十面体,无包膜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15%)病原体★★第28章肝炎病毒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付玉荣01284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HAV、HBV、HC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三)掌握HDV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四)掌握HE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消化道传播,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及携带者血行传播,急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相关缺陷病毒,HBV为其辅助病毒

肝炎病毒的类型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第四节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甲型肝炎病毒是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原体,世界性急性传染病占病毒性肝炎的50%1.形态与结构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球形,

无包膜,20面体对称单正链RNA,7个基因型,我国ⅠA型

一、生物学性状★2.抵抗力

耐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耐酸:在pH3的酸性环境中稳定

不耐热:100℃5

min可使之灭活

在海水、淡水、毛蚶、泥沙中存活数天至数月一、生物学性状3.培养特性

易感动物:

黑猩猩,狨猴,鹰面猴,短尾猴允许性细胞:

Vero、恒河猴胚肾细胞(FRHK-4)

人肝癌细胞株(PLC/PRF/S)等

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缓慢,无CPE一、生物学性状4.抗原性

HAV抗原性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

衣壳蛋白VP1、VP2、VP3具有抗原性,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一、生物学性状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口途径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潜伏期

15-50

d(平均30

d)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HAV(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等)

口咽部、唾液腺

肠黏膜或局部淋巴结

病毒血症肝脏肝细胞变性、坏死(急性肝炎)

二、致病性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