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遂川县八年级上学期单元导练三(1317课)_第1页
江西省遂川县八年级上学期单元导练三(1317课)_第2页
江西省遂川县八年级上学期单元导练三(1317课)_第3页
江西省遂川县八年级上学期单元导练三(1317课)_第4页
江西省遂川县八年级上学期单元导练三(1317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单元导练三(13—17课)一、基础性作业1.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体现了1919年五四运动中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斗争矛头明确指向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显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D正确;材料不仅体现反对封建军阀,也体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A排除;题干出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反映了学生的斗争精神,但没有体现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B排除;五四运动旨在反帝反封建、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是维护国家统一,C排除。故选D。2.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这一现象说明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 B.百姓知识水平提升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共宣传影响巨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1920年“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故选项C符合题意;当时的政府不可能支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百姓知识水平提升,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中共于1921年成立,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这一论断揭示了五四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与题干“五四运动”不行,排除A项;题干材料是强调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全面觉醒,没有涉及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4.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黄兴 D.陈独秀李大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信奉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想的主流,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D项正确;A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自强”“求富”,排除A项;B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新变法,排除B项;选项C是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主张是“三民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5.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度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D.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有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资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D项正确;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但中共成立之前,李大钊最早已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B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指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即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6.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黄埔军校建校时的一副对联。据此判断该学校最初的办学宗旨是()A.培养军事人才,创建革命军队 B.增强军事实力,建立军阀统治C.教育军校学员,发扬献身精神 D.实施学校教育,锻炼意志品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黄埔军校的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莫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可知,黄埔军校最初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创建革命军队。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其它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7.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篇文章是()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文学革命论》 C.《敬告青年》 D.《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由此可知,A项正确;1917年,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排除B项;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排除C项;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8.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铁人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中华民国八年”可知,当时正值1919年,中国发生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因此C正确;长征发生在1934-1936年,A错误;红船精神来自于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在1921年,B错误;铁人精神来自于全面建设时期的“铁人”王进喜的艰苦创业事迹,D错误。综上故选C。9.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军徽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则是为了纪念()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南昌起义。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因此“八一”是为了纪念中共建军的开始。C正确;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战争,与题不符,A错误;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9月9日,与题目时间不符,B错误;井冈山会师发生于1928年4月28日。与题目时间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C。10.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二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B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通过了我党第一个党纲,明确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不合题意,A错误;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C错误;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我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当时的斗争对象还不是国民党,D错误。综上故选B。11.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据“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B符合题意;A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编自沙健孙《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论要》(1)根据上图,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中工人、农民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变化相关的史实。材料二:观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2)请将下列图例内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图例栏内的横线上。A.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方向B.南昌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行动方向(3)仔细观察地图,指出上述图例所示路线所反映的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答案】(1)变化:工人成分比例下降,农民成分比例上升。史实: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或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国民革命失败(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上:B;下:A。(3)向农村进军等。【解析】【小问1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一图表信息可知,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员成分比例中,工人占比最多,农民次之;到1928年7月,农民占比迅速上涨,反观工人比例则缩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工人成分比例下降,农名成分比例上升。事实: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随后,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城市反动势力强大,起义遭受沉重打击。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由此可知,图例栏内下面横线所示图例为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方向(即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由此可知,图例栏内上方横线所示图例为南昌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方向(即B)。【小问3详解】发展方向:由图中信息可得出:在城市爆发的起义并没有获得成功,各起义军选择放弃城市,向农村进军,不仅在农村保存了有生力量,还在农村获得了农民的认可,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提升性作业13.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答案】C【解析】【详解】红军长征主要路线:瑞金→遵义→胶平渡→安顺场→泸定桥→雪山草地→毛儿盖→静宁→吴起镇→会宁,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的路线正确,故选C。14.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开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从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参与五四运动的社会各界形成整体的合力,相互配合。故体现“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A正确;五四运动前期游行、示威、罢课转三罢斗争即罢课工罢工商罢市,没有“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排除B;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排除D。故选A。16.遂川曾传唱这样的民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这首民谣最早流传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民谣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给农民分田地的情况,土地革命最早开展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是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时期,还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都有给农民分田地的情况出现,但这两项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排除CD项。故选B项。17.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战场 D.解放战争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从秋收起义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属于工农武装割据,B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是指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北伐战争时期,排除A项;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解放战争胜利为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8.毛泽东在1935年2月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文中的“从头越”三字显露出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后生之勇。“从头越”始于()A八七会议 B.中共一大 C.瓦窑堡会议 D.遵义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毛泽东在1935年2月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可知,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领导,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从头越”始于遵义会议,D项正确;八七会议在1927年召开,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共一大在1921年召开,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瓦窑堡会议在1935年12月召开,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9.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A.为人民谋幸福 B.进行战略转移C.坚持北上抗日 D.挽救中国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长征精神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立地解决问题,高扬革命理想主义,坚守自强不息精神,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等内容.在长征过程中锻造出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故A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20.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红军的全部力量……”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C符合题意;甘肃腊子口是中央红军突破的国民党重兵把守之地,A不符合题意;陕西吴起镇是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B不符合题意;陕西延安不是红军会师的地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容易错误选择B项,错误的原因是把中央红军会师的地点和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混淆,导致失分。21.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资源名称视频《秋收起义》《建军大业》图片《八七会议旧址》《井冈山会师》文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毛泽东》A.国共两党合作 B.北伐胜利进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工农红军长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内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之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形势,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形成“燎原之势”。C项正确;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是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突出的军事事件是北伐战争,发生在秋收起义之前,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促进了共产党力量的发展,导致国民党围剿红军,红军被迫长征,排除D项。故选C项。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是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摘自《剑桥中国史》(1)材料一中“这一史诗般的逃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材料二:(2)观察上图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三:由袁琴编剧、虎子导演,孙茜、张桐领衔主演的《红色护卫》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片。该剧讲述的是一个红军运输小分队在长征中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红军运输小分队在长征中战胜千难万险有哪些?这体现了红军运输小分队怎样的精神?【答案】(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另一个目的是北上抗日。(3)恶劣的自然环境,缺衣少食,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任意一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可以得出为长征,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小问2详解】历史信息:根据图片“中央红军共同北上抗日”可以得出信息红军长征另一个目是北上抗日。【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红军运输小分队在长征中战胜的千难万险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缺衣少食,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精神:结合所学知识,红军运输小分队体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23.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部分大事记如下时间大事记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5月①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②孙中山发表演讲,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8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着作被翻译出版。8月至次年春上海、北京、武汉等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11月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2)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三,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答案】(1)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社会思潮(2)单角度闻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他们积权到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成立工会组织。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多角度阐述: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送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变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杜威的演讲词“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可知,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依据材料一“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可知罗素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依据所学可知,这一思想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社会思潮不符合。(2)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如果从单一角度论述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论述依据所学从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论述。如果从多角度论述,依据材料和所学从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送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等分析论述。最后,从多角度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三、拓展性作业(选做题)24.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