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旺盛的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苔原
2.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D.他感作用
3.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4.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景观B.生物圈C.种群D.群落
5.红外线对生物体的主要作用是()。
A.产生热效应B.使动物体表产生红疹C.促进抗软骨病的维生素D合成D.引起皮肤癌
6.植物叶子排列稀疏,角质层发达,单位面积上气孔多,叶脉密,机械组织发达的植物是
A.湿生植物B.阳生植物C.阴生植物D.耐阴植物
7.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8.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是由于()
A.水分的限制B.低温的限制C.高温的限制D.养分的限制
9.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向B.坡度C.海拔D.水分
10.温带草原在半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A.草甸草原B.典型草原C.荒漠草原D.高山草甸
11.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A.温度和降水B.光照和温度C.降水和风D.光照和风
1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13.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14.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太阳辐射
15.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16.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A.密度B.盖度C.频度D.重要值
17.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B.少C.相等D.看具体情况而定
18.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
19.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A.周转率B.生物量C.生产量D.生产力
20.腔肠动物附着在寄居蟹背上,当寄居蟹在海底爬行时,扩大了腔肠动物的觅食范围,同时,腔肠动物的刺细胞又对蟹起着伪装和保护作用。寄居蟹和腔肠动物的这种关系为()。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21.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22.蚕豆的幼苗种植在月桂这种有强烈香味的植物下面,蚕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这是植物的()。
A.密度效应B.种群调节C.竞争作用D.他感作用
2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2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25.下列不属于土壤动物生态效应的是()。A.改善土壤营养状况B.改善土壤的通透性C.增加土壤湿度D.促进有机物的降解转化
26.炎热夏季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的这种适应是()。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27.生物对高温适应的特点是()。A.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B.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C.增加细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D.增加细胞含水量,减少可溶性糖
28.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葡萄糖
29.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
30.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群的一种()。
A.行为调节B.生理调节C.遗传调节D.食物调节
31.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因素是()。
A.生物的繁殖能力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生物的生产量D.生物的散布能力
32.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33.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集群分布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34.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
35.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36.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为K1,某地年总积温为K,那么小地老虎在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是()
A.K-K1B.K/K1C.K+K1D.K1/K
37.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38.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被称为()
A.艾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高斯定律D.阿利氏原则
39.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40.下面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B.竞争C.食物D.以上三者都是
41.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阔叶林C.温带草原D.暖温带混交林
42.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43.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什么条件种群是稳定的()
A.r=1B.r>0C.r<0D.0<r<1
44.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45.自然界中符合“S”形种群增长的生物是()。
A.蘑菇B.酵母C.小麦D.水稻
4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理论上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流入了第五营养级。A.1/1000B.2/10000C.1/625D.1/125
47.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A.栖息地B.生境C.现实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48.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49.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50.下列关于生态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内容和涉及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
B.是有系统、分层次、综合性的整体
C.每一个高层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叠加整体特性
D.研究方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段
二、填空题(20题)51.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52.生长在欧亚大陆寒带、温带地区的许多小型鸟类,通常冬季停止繁殖,到春季开始繁殖。在秋季因寒冷而停止繁殖以前,这些种群的数量______。
53.______是指由个体、家庭和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应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54.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______自养生物。
55.生物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_______。
56.具有镶嵌性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______群落。
57.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这四个成分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
58.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______。
59.饶基耶尔将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_________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60.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61.将农业废弃物秸秆通过糖化过程变为饲料,然后用牲畜排泄物及秸秆残渣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的残余废料可以用来养蚯蚓,而后把最终残余物返回农田,这是生态农业中物质、能量______利用系统类型。
6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
63.容积较大,具永久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的库称__________。
64.大多数生物种群都倾向于使雌雄性比保持______。
65.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叫______。
66.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表明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上的变化。
67.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可划分__________。
68.光照不足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时,增加CO2浓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即为生态因子之间的______。
69.高山植物都具有特殊的莲座状叶丛,这是______照射较强的结果。
7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型。
三、判断题(10题)71.群落镶嵌性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72.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A.正确B.错误
7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A.正确B.错误
7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物群落的三大功能类群。()
A.正确B.错误
75.玉米是属于长日照的植物。()
76.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小是成熟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7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78.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否B.是
79.冬小麦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A.正确B.错误
80.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植物的密度效应?简述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82.简述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植被类型。
83.简述二氧化碳使气候变暖的原理。
84.什么是物质流?生态系统的物质流有什么特点?
85.简述风对生物的影响。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87.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六、单选题(0题)88.某种狐狸耳朵很小,下巴钝圆,根据生态学原理,这种狐狸应该生活在()地区。
A.非洲B.赤道附近C.温带D.北极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A
6.B
7.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8.C
9.D
10.B
11.A
12.B
13.C
14.D
15.A
16.D
17.B解析: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B。
18.A
19.B
20.C
21.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22.D
23.D
24.D
25.C土壤动物的生态效应主要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营养状况以及促进有机物的降解转化。
26.B
27.A
28.A
29.A
30.A解析:自疏现象是指植物生长一般会限制在一定密度下,超过此限制就会自动死亡,这是行为调节,故选A。
31.D
32.B
33.D
34.C
35.D
36.B
37.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38.A
39.A
40.D
41.A
42.C
43.A
44.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45.B
46.C
47.D
48.D
49.C
50.C
51.土壤肥力
52.最高
53.领域领域
54.化能合成细菌
55.共生关系共生关系
56.镶嵌镶嵌
57.二级二级
58.生态入侵
59.地上芽
60.极地冰川
61.多层次分级多层次分级
62.【正确答案】:
单向
63.储存库
64.1:1
65.领域性
66.空间空间
67.植被亚型
68.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69.紫外光
70.气相气相
71.N层片在二维空间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同,称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
72.A
73.B
74.A
75.N
76.Y
77.N环境容纳量的定义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指种群数量的最高值。
78.Y
79.B
80.A
81.(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1)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2)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密度如何,植物的最后产量几乎恒定。
82.植被是划分生物群落类型的基础。陆地生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如下:(1)森林,包括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2)草地,包括稀树草原和草原;(3)荒漠;(4)苔原。
83.二氧化碳影响地球能量平衡,即热量的辐射。能量主要是以光线的形式到达地球,其中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红外(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辐射出去。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对光辐射是透彻无阻的,但要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升得更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除二氧化碳以外,大气中的甲烷、氮氧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都能引起类似的效应,但在全球增温作用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60%以上。
84.进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通过食物链关系不断地被吸收、固定、转化和循环。物质的这种运动状态(行为)叫物质流。生态系统中物质流的特点是:(1)参与物质循环的基本物质多。地球上已发现的所有元素几乎在生物体内都可以找到几乎都参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这些元素并非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而且有些则是有害的;(2)物质不灭、循环往复。与能流相对应的物质流动虽然二者关系密切但特点不同物质在生态系统的流动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循环往复的。物质在食物链中为各类生物利用的过程就是由简单形态变为复杂形态再变进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通过食物链关系,不断地被吸收、固定、转化和循环。物质的这种运动状态(行为)叫物质流。生态系统中物质流的特点是:(1)参与物质循环的基本物质多。地球上已发现的所有元素几乎在生物体内都可以找到,几乎都参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这些元素并非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而且有些则是有害的;(2)物质不灭、循环往复。与能流相对应的物质流动,虽然二者关系密切,但特点不同,物质在生态系统的流动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循环往复的。物质在食物链中为各类生物利用的过程,就是由简单形态变为复杂形态再变
85.共同点:(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I天i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1)风的输送作用;(2)风媒,植物可借助风为媒介进行传粉;(3)风对动物行为活动的影响,如动物的取食、迁移、分布;(4)风的破坏作用。风力大小不同具有不同的生态意义,当风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其产生机械伤害,如造成风折、风倒、风拔。
86.(1)组成特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标志。(2)空间特征。生态系统通常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是生物体与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3)时间特征。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4)功能特征。生态系统的代谢活动和功能过程是通过生产者、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漆标线合同范本
- 出售新旧彩钢瓦合同范例
- 2024年芜湖无为市投资促进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led电源合同范本
- 公司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清远英德市市区学校选调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 个人买卖定金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工程合同范本
- 交通类ppp合同范本
- 代签销售合同范本
- 如何发挥好办公室协调、督导、服务职能
- 部队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 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工作介绍
- 《人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PPT96张)课件
-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表
- 法兰蝶阀螺栓配用表
- 垃圾中转站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内蒙古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实施细则
- 劳务分包入住生活区承诺书
- 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存根)(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