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零售企业成长
F287.4;F721.9:A1001-6260(2010)01-0119-08一、引言零售企业成长正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李定珍(2007)认为,零售企业成长性好的标志是销售总额快速增长,中国零售企业唯有快速成长,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吴凌志(2006)指出,影响零售企业成长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包括系统性因素,又包括非系统性因素。刘剑(2006)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分别对本土零售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寻中国零售企业的成长战略。汪旭晖(2006)进一步阐述了零售企业成长的三种战略——垂直一体化、多元化以及国际化,并认为这三种战略都是零售企业从最原始的核心业务不断移动的成长演进过程。李希刚(2007)认为,在开放条件下中国零售企业成长有四种模式,它们分别为传统成长模式、分店复制模式、战略联盟模式和并购成长模式,其中大型零售商成长的最优模式是联合、兼并和重组,而中小型零售商成长的最优模式是自愿连锁。然而,现有的此类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定性分析,即使有少量定量分析的文献,也存在样本数量偏少,或者数据相对陈旧,或者解释变量偏多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解释力;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零售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和对策分析,而很少涉及影响零售企业成长的自身因素,特别是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三个因素。关于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正向线性、负向线性、非线性关系等三种观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歧?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企业的行业背景有关。在零售行业,这两个变量与企业成长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业态战略则是零售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零售企业成长是否与其实施的业态战略有关?揭示这些关系特征对于揭示零售企业的成长规律并从业态战略、规模扩张和资本运作等方面为零售企业成长提供指导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零售企业为样本,采用2003-2007年的数据资料,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零售企业的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从这三个方面为零售企业成长提供指导性建议。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一)业态战略与零售企业成长多元化一直是战略管理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多元化是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因(杨文斌,2006),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不能驾驭专业化所带来的风险时,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但是多元化也绝非是“免费的午餐”(程立,2008),多元化程度越高,企业经济绩效越差(张卫国等,2002),尤其是企业多元化扩张的失败案例使人们对多元化战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业态战略的多元化。多业态战略是指零售企业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业态按各自的功能有机组合的战略,与之对应的单一业态战略则指的是零售企业选择某一种业态进入市场竞争的战略(贺翔,2007)。是多业态发展,还是单一业态发展?也是零售界不断争论的话题。一方面,多业态形式可以快速增大企业规模,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单一业态发展则可以利用学习曲线,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率(李飞等,2006)。在零售实践中,无论是多业态发展,还是单一业态发展,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沃尔玛是成功进行多业态发展的典型代表,而7-11则成功实施了单一业态战略。从1999年世界零售100强企业的情况来看,大约30%是单一业态发展,70%是多业态发展(李飞,2003)。目前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大多采用单一业态战略;而出于降低在华经营风险、培养新利润增长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也越来越重视多业态战略(费明胜等,2008)。因此,我们认为,零售企业的成长不取决于是单一业态还是多业态,并提出如下假设:(二)企业规模与零售企业成长企业规模一般可以从企业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分析。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规模是企业内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其中资产总额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规模是企业的产出水平,销售额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夏春玉,2004)。学术界对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成长是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功能的扩展(Coase,1937),或企业规模扩张和不断学习的结果(Pennings,etal,200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并不会因为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Gibrat,1931),成长率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变小(Sutton,1997)。企业规模扩大可能会导致灵活性下降,最终成长的负面效应超过正面效应(Marshall,1890)。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MePherson,1996)。关于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的认识之所以存在上述分歧,可能与特定的行业背景有关。目前中国零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远未超过“合理边界”。例如2004年中国零售百强中,排名前四位的零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仅为2.53%,排名前八位的零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只为3.68%。规模大的企业必然要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扩张;规模小的企业由于受到市场空间的限制,或无法在短期内集聚扩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而容易失去成长势头。庄贵军等(2000)的研究表明,商店规模对商店单位面积的利税额、人均利税额和销售利税额有正的显著性的影响。由此,本文提出假设:影响。(三)资本结构与零售企业成长资本结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企业债务占总资产的比率,即杠杆比率。对资本结构的度量,目前学术界流行三种做法:一是总负债/总资产,即总负债率;二是流动负债/总资产,即流动负债比率;三是长期负债/总资产,即长期负债率(李宏伟,2002)。国内现有文献主要采用总负债率进行实证分析。为了较全面地反映资本结构的状态,本文同时采用总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三个指标来衡量零售企业的资本结构。自MM理论产生以来,资本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修正的MM理论认为,企业的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而企业价值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的成长,因而修正的MM理论可以理解为负债有助于企业成长。权衡理论认为,最优资本融资结构由预期边际破产成本和免税的预期边际效益决定,也就是说,免税的效益大于债务带来的破产成本时,负债可以提高企业价值,即促进企业成长,反之则相反(张晓毛等,2007)。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2003-2007年的数据资料,选取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零售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初始样本中共有60家上市零售股份,由于昆百大A、*ST华信、广百股份等三个股份的许多数据缺失,因此剔除了这三家零售企业。此外,深国商和深国商B两个股份同属于深圳市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股份和友谊B股同属于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此最后得到55家上市零售公司(57个上市零售股份)为最终样本。其中,总部位于东部地区的上市零售企业共28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50.9%,总部设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上市零售企业分别有12家、8家和7家,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一般具有较强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优势,并且接近最终产品的销售市场。在零售业态方面,实行多业态战略的上市零售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比重的61.8%,而实行单一业态战略的上市零售企业所占比重为38.1%,其主要业态为百货商店,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上市零售企业正在进行多业态经营。有关上市零售企业的规模、资本结构、企业成长等数据均来源于新浪财经网,业态战略数据或者来源于《中国零售百强(2003-2007)》,或者通过登陆样本企业网站查寻,或者直接向样本企业电话垂询而获得。本文在运用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企业成长性指标等数据时,均选取2003-2007年的数据平均值,以减少由于变量的年度波动所产生的计量误差,动态刻画上市零售企业的成长过程。(二)变量测量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企业成长和控制变量(见表1)。其中,业态战略采用一个虚拟变量()设计,若样本企业属于单一业态战略,则=1,否则=0。根据夏春玉(2004)对企业规模的界定,用总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衡量零售企业的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并分别取这两个指标的自然对数。本文采用广义资本结构概念,将总负债率(AR)、长期负债率(LR)和流动负债率(SR)作为其衡量指标。企业成长是指企业所在的产业和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具有发展性,产品前景广阔,企业呈规模逐年扩张、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采用目前零售上市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中常用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和主营利润增长率等五个指标来度量零售企业成长,并用符号GROWTH表示。此外,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零售企业成长的影响,本文根据企业年龄影响理论和企业区域限制理论,选取企业年龄和区域类型作为控制变量。对于企业年龄变量,通过从企业成立至2007年末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用符号AGE表示;对于区域类型变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的区域划分标准,将上市零售企业总部所在区域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四类,并转化为三个虚拟变量和四、实证结果分析(一)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现状利用SPSS13软件对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和主营利润增长率等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对以主成分法提取的初等因子载荷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度检验结果(KMO=0.676,=87.634,df=10,sig.=0.000)均表明,各变量间有较强相关性,故通过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二)假设检验以上市零售企业成长性综合得分为因变量,以业态战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企业年龄和区域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3)显示,模型拟合判定系数R[2]=0.545,判定系数的F检验值为0.515,其显著性sig.=0.000,表明模型的判定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可以用分析模型解释零售企业成长。根据表中数据写出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其中,业态战略回归系数的t值(2.208)大于临界值1.96,显著性sig.=0.032<0.05,这表明业态战略对零售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单一业态战略的影响较大,即假设没有得到证实。在企业规模变量中,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20、0.299,相应的t值分别为3.473和2.500,均大于临界值1.96,其显著性sig.均小于0.05,这表明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产出规模都对零售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零售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从而假设得到证实。在资本结构变量中,总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回归系数分别为0.248和-0.271,其t值分别为2.228和-2.335,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1.96,显著性sig.值分别为0.031、0.024,均小于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总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均对零售企业成长有显著的影响,但二者的作用方向和程度是不同的,即总负债率对零售企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长期负债率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长期负债率的负向影响略大于总负债率的正向作用。流动负债率回归系数的t值为0.336,小于临界值1.96,其显著性sig.>0.05,所以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表明流动负债率对零售企业成长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因此假设并没有得到验证,即得到了部分证实。两个控制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均介于-2与2之间,显著性sig.>0.05,所以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表明,年龄较大的零售企业未必显示出更好的成长性,零售企业成长与其总部是否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或东北地区无关。五、讨论与对策建议(一)进一步的讨论每一种零售业态都有其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所以从本质上说,作为各种零售要素的组合战略,每一种业态战略也各有其利弊。虽然单一业态发展对于企业特色化经营要求比较高,风险较大,但多元化经营也未必是一个“好药方”。而且新的业态、新的领域有新的竞争对手,对企业各方面的要求也将更高(费明胜等,2008)。因此,单一业态下的成长与多业态下的成长都可以作为零售企业成长的战略选择。本文的发现是,在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单一业态战略相较于多业态战略对零售企业成长的影响更大,这与李飞等(2006)的研究结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在研究1998-2003年间世界零售百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发现,随着零售业态种类数目的增多,其相应的销售净利润率降低,专营化更容易带来高利润。此类研究结果似乎有悖于零售业态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却折射出中国零售企业成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多业态盲目扩张。规模大的企业本身资源丰富,有利于多元化,也需要通过多元化来突破市场发展的限制;而行业内负债相对较高的企业多元化倾向显著较低(吴伟众等,2005)。而在现实中,中国零售企业虽然有规模化趋势,但其规模实力仍是微不足道的,中小型零售企业仍然占绝对优势。此外,在55家样本零售企业中,近七成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50%。所以,虽然60%以上的上市零售企业都走上了业态多元化之路,但其成长却未必都好。本文证实了企业规模与零售企业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的假设,而规模负相关理论并没有得到验证。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这意味着中国零售企业的规模还没有扩张到最优边界;另一方面可能存在样本偏差和时间窗口问题。Geroski(2000)认为存在“均值反转”现象,即随着企业规模增长,规模导致的成长速度差异将逐渐缩小。Dunne等(1994)认为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的关系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差异。负相关理论观点的提出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但是在其他的时间窗口,规模负相关理论并没有得到实证结论的支持。由于代理成本、税收和破产成本的存在,适度提高企业的负债比例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财务杠杆比率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负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特别是长期负债过度,由于破产成本、代理成本的增加,企业的价值随之降低,从而阻碍了企业成长。本文验证了权衡理论的这种观点,发现资产负债率对零售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长期负债率对零售企业成长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流动负债率对零售企业成长的影响在本文中也没有得到证实,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零售企业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比例较高有关。一方面,短期负债占全部负债比例过高,容易导致短期债务对长期债务的替代,从而使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对企业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短期债务占较大比重,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直接决定了零售企业对全部债务的偿还能力,因此零售企业为保持良好的偿债形象,就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比率,从而留存大量的流动资产,造成资金的积压,不利于企业的扩张与发展。而且,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将增加零售企业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利率上调、银根紧缩)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可能性以及短期债务压力,从而增加了零售企业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构成了企业经营的潜在威胁(张晓毛等,2007)。此外,企业的流动负债通常为弥补现金流量的不足,其收益性明显低于长期负债。企业年龄和企业成长之间负相关的结论已得到了西方学者的实证支持(Jovanovic,1982;Evans,1987)。本文证实企业年龄与零售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但关系强度较弱,且在统计上不显著。这可能与所选的样本有关,在55家样本零售企业中,有35家建立于1992年和1993年,企业年龄差异不大。Shanmugam等(2002)的观点对此也有一定的解释力,他们认为,企业年龄与企业成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是有效的。本文的另一个控制变量,即区域类型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也没有得到验证,这与Honjo(2004)、Reichstein等(2004)的研究结果相矛盾。我们认为这可能与研究的行业不同有关。上述学者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制造业展开的,制造业所属企业的坐落地相对稳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零售行业,连锁经营、区域扩张则是零售企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从而可能导致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区域优势已不再明显。(二)对策建议多业态和单一业态作为零售企业成长同时并存的两种战略,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由于我国零售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弱,实行多业态发展会使企业资源分散,运作跨度和费用加大,选择失误增多,所以往往达不到分散风险、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目的。如果在单一业态还无法实现良好盈利的状态下,不经过科学规划与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美容师的心理素质与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药理学复习阶段问题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师实战能力与技术指标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视觉传播设计自考复习心得分享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宠物营养与营养学基础知识结合试题及答案
- 食品质量控制手段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聚焦2024年统计学实际案例试题及答案
- 论古代诗歌中的真实与虚构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精准评估宠物值类型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化学+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正式版)QB∕T 2761-2024 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
- J22J255 河北省建筑图集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构造(六)(双限位连接件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建筑构造)DBJT02-208-2022
- 2024年01月安徽省池州市公安局2024年第一批公开招考85名辅警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 利器管制记录表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附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 全国大唐杯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考试题库(必练500题)
- 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影响的讨论
- T-CSGPC 016-2023 文物建筑健康监测技术规范
-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设计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