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传记_第1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_第2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_第3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_第4页
实用类文本-传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类文本——传记题型总结: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全文的结构层次;注意题干在文中的位置,锁定筛选整合区域。二、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重点句意理解题)。方法:①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入手。②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③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有关词语的修辞意义:还原修辞。以“比喻”为例:1、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2、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句意理解题答题模式:(1)表面意思;(2)深层含义,注意修辞。三、作用题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一)、分析题目的作用(比较两个题目)。标题的作用:①概括(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根据手法分析对表现传主的性格特点或形象特征的作用。③确立文章的感情基调,表现作者对传主的感情。④设置悬念。⑤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⑥结构上,点明文章的线索,正文中组织材料。(二)、分析某一段落(相关材料、情节)的作用。内容上:表现传主的性格特点或形象特征。形式上:根据段落(相关材料、情节)的位置分析:开头:开门见山,交待主旨,总领全文,交代主要内容,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将主旨向纵深挖一步;升华情感:将情感提升一个层次;首尾呼应:照应开头使文章完整;总结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是结构严谨清晰;画龙点睛:再次点题,强调中心;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留下思索,含蓄蕴藉。(三)、分析写其他人物的作用。(1)对比或类比、正衬或反衬;(2)突出传主形象;(3)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4)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例如:《俄罗斯之狼》第三题。文章在表现布尔加科夫时,写到“鲁迅”和“像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作”,有什么用?(6分)【参考答案】①以“猫一样聪明的中国作家”来反衬布尔加科夫坚决不改变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原则的“狼性”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对时下一些中国作家没有坚定立场和创作原则的批判。③作者运用类比手法,指出布尔加科夫和鲁迅的相同的人生境遇,突出表现了布尔加科夫的精神境界。(每点2分,共6分)(四)、叙述方式作用:(1)倒叙: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③结合具体内容回答。(2)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②可使文章的结构曲折有致,使行文起伏多变。③可以起到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充实;④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⑤适合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⑥结合所插叙内容及其上下文结构回答。(3)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4)顺叙: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使传主的事迹脉络清楚,使传主的丰富生活经历得以彰显,印象深刻;有利于突出传主的性格特点或形象特征。(五)、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传记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对比、引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等。(2)结构章法:首尾照应、详略得当、线索(单线推进、双线并行)、卒章显志(3)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叙议结合(评传结合)。(4)描写方法:象征、渲染、托物言志、情景相融(借景抒情)、先抑后扬;人物间的对比烘托;虚实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场面描写。【注】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与“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分析方法相似,可参考所发的“诗歌鉴赏”手法材料(表格形式)。(六)、分析某一个物件在文中的作用。(1)内容上探讨物件与传主的关系,物件是否有象征作用,作品借物表现传主性格特点或形象特征。(2)形式上注意结构上是否起到线索作用;多次出现的物件是否照应。(七)、引文的作用。(1)有的引用能增加文采、增加文章的表现力。(2)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佐证的作用,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3)突出和升华传主的形象。(4)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传主的成就或精神特质。例如:《引得春风度玉关》第三题。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结构上:①照应文章标题;②为后面具体写左宗棠为西北发展做出诸多贡献作铺垫,并能引人入胜。(3分)内容上:与王之涣的诗在意境与感情上形成对比,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和赞扬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政绩。(3分)(八)、人称作用:(1)第一人称:①“我”是故事的见证人;②“我”是文章的线索;③“我”为第一人称,以“我”来讲述主人公的故事,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叙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便于叙事和议论。四、传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①修辞;②句式:长短句、整散句、倒装句;③语体色彩:书面语或口语;④传记语言风格:平实质朴的语言,富有文采、诗化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或地方特色的语言;⑤词语使用(炼字):用词上(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活用)准确形象。五、传记中分析人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六个抓: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2、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3、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4、答题思路:①性格特点②具体事例。六、分析传记的结构特点。从全篇来看,结构特点有:①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照应题目(紧扣题目)②点题:开篇点题、卒章显志(结尾点题)、深化(升华)主题③过渡:过渡自然、承上启下(有时为引出下文、总领全文等)、④伏笔铺垫⑤设置悬念、制造波澜、倒叙插叙⑥主次详略⑦形散神聚:线索七、探究题。1、任选一个或两个方面:例如:《一代名士张伯驹》第四题。请结合“一代名士张伯驹”的人生经历,从“出身”“趣味”“品格”“机遇”中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①出身:良好的出身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能给人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条件,有利于人的成长与成功。(2分)张伯驹出身显贵,受过良好的教育,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又不必为生计犯愁,有时间有条件成长为文化大家。(2分)②趣味:高雅的趣味能引导人追求有格调、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并且能为此锲而不舍,克服障碍,进而实现人生境界的突破。(2分)张伯驹志趣高雅,不为流俗所动;尤喜读书,工于诗词、字画,热爱京剧与收藏等,最终成长为一代文化名士。(2分)③品格:即人的品性与风格,是界定人品高下、决定人性好恶的内在因素,好品格会让人高尚脱俗,心中有大局观念,面对不如意的困境时不会降格以求,而是愈挫愈勇,历久弥坚。(2分)张伯驹淡泊名利,不媚流俗;有气节,国难当头时为避免国宝外流不惜倾家荡产,置生死于度外;乐于奉献,建国后将价值连城的收藏无偿奉献给了国家;文革落魄时仍乐观豁达。(每点1分,两点即可,2分)④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只有那些目光敏锐、勇敢果决者才能抓住它,获得成功。(2分)民国混乱,张伯驹痛惜大量国宝流落国外,为此他努力搜求精品古字画,一有机遇,就不惜倾家荡产,坚决买下来,为拯救国宝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成就了他收藏鉴赏家的美名。(2分)(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两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2、结合文本内容或联系实际探究原因、观点、启示、含义、情感等。例如:《通俗史学家蔡东藩》第四题,探究原因。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是受到“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的影响。①当时各类救过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演义救国“之路;②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观点二:是受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①在国家处于危难时,由于受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承担匹夫之责;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蔡东藩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著书立说的。(如有其他观点,符合题意即可。观点2分,理由充分6分)3、解题思路:观点(观点阐述)+理由(文本或现实)。例如:《为富不忘报桑梓》第四题。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8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分析,6分,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一:是回报社会的善举。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观点三:需要社会大力提倡。①创造浓郁的社会风气;②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③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观点四:要靠致富者的自觉。①发乎真情,避免作秀;②淡泊名利,提升境界;③感动民众,发扬光大。实用类文本——传记练习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钱理群王瑶先生在建国后长期执教于北大中文系,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中古文学史的研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中古文学史论》,据有关专家说,可能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很少有超越他的著作;他另外一个最大的贡献是在建国以后,第一个写《新文学史稿》,是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所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1987年,王瑶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自我介绍》这样一篇短文:“在校时诸多平平,鲜为人知。惟斯时曾两系囹圄,又一度主编《清华周刊》,或能为睽违已久之学友所忆及。多年来皆以教书为业,乏善可述,今乃忝任北京大学教席。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惟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出语多谐”,是王瑶先生最为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先生著作里的语言,和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先生著作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但在日常谈话中,他确实“出语多谐”。鲁迅先生喜欢给人起绰号,入木三分,到了刻毒的地步,王瑶先生也是这样,假如私下讨论一个人,或一类人,他会用一句话概括,概括得也是入木三分,让人终生难忘。我举个例子:他说我们学者中有一类,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是“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我们今天就到处遇到这样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他或者根本没有学问,但极善公关,或者也有点学问,开始阶段还下了点工夫,取得一定成绩,然后就通过社会公关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取得最大报酬,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包括政治和物质的好处,通常情况下,还要超值。而他们一旦掌握权力那就很可怕,他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体制,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拉帮结派,“武大郎开店”,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有的就成了学霸。——可以说,王瑶先生的概括是击中了某类人,以及我们的教育体制的要害的。王先生还把一些学者称为“二道贩子”,即向外国人贩卖中国货,又向中国人贩卖外国货。他并没有真学问,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并无真知,深知,一知半解,抓住一些皮毛,就到处炫耀,糊弄,他的学问全在一个“贩”字。——这话说得非常刻毒,却也击中要害。王瑶先生在八十年代就看出了贩卖学术,即学术商业化的倾向,这样的眼光不能不让人折服。我现在在观察当下中国学术界与教育界时,常常要想起王瑶先生取的这样两个绰号,我觉得这都可以称得上某些学者类型的经典性概括。王瑶先生还有一段话也让我不能忘怀。有一天王瑶先生找到我,他说,我现在面临两难选择:我现在年纪已经大了,要是继续努力,发挥余热,不过是“垂死挣扎”;要是什么也不做,那就是“坐以待毙”,你说我该怎么办?他最后的选择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我当时听了以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反过来问自己:我是不是也面临着这样的两难,虽然我年纪比王先生轻。这是一个人类共同的生命命题:所有的人,都有同一个“死亡”在等待你,这是毫无例外,不可选择的;但由生到死的路途,却有“有为”(“垂死挣扎”)与“无为”(“坐以待毙”)两种选择。这背后是有一个人生哲理的,即人生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在“挣扎”的过程中,“有”所“为”,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哪怕是只有一个瞬间,也会带来美感,就有了某种价值;如果选择“无为”,什么也不干,这样的生命就没有一点光彩,就真的“坐以待毙”了。这里有很深的哲理,但王瑶先生用一种玩笑式的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具有很大的冲击力。(节选自《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中古文学史论》是王瑶先生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没有产生超越他的著作。B.王瑶先生著作里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与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存在很大差异。C.王瑶先生用“武大郎开店”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一旦掌握权力就会充分利用现有体制,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的某类人。D.王瑶先生在评价某些人事时,具有入木三分、不乏刻毒的鲁迅式的风格,那些精准的概括不但常常击中某类人或教育体制的要害,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E.作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他的个性与人格魅力。(2)本文第二段王瑶先生的《自我介绍》中,“颠倒黑白”与“水深火热”分别是什么含义?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

(3)本文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王瑶先生的“出语多谐”?(6分)

(4)王瑶先生所说的“垂死挣扎”和“坐以待毙”的选择背后,蕴含着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你是否认同王瑶先生的选择?请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永不熄灭的烛光徐鲁1947年一个夏日午后,一个未满10岁的女孩倾倒出自己幼小心灵中全部的同情和爱心,写成了一篇凄婉感人的故事《可怜的小青》,之后她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寄给了当时在上海发行的《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不久,《可怜的小青》发表。这个幸运的小女孩,就是现在早已名满天下的台湾言情小说作家琼瑶。为她编发了这篇《可怜的小青》的编辑,就是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和编辑出版家陈伯吹先生。陈伯吹先生是跨越了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东方安徒生”。在他91年的生命履历中,有75年是在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创作、翻译、编辑、出版和研究中度过的。他献出了毕生的心血,为幼芽和小苗洒上泉水。1906年,陈伯吹出生在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县的罗店镇上。他在宝山县甲种师范讲习所(相当于今天的初中)念了3年书后被分配到杨行乡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今朱宅小学)当教员。正是在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任教的日子里,这位小学教员,神色庄重地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入党宣誓仪式,加入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地下组织。白天,他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常给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激发学生们反对封建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热情;晚上,他偷偷阅读一些思想激进的书籍和刊物。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鼓舞着他。他的创作热情也异常高涨,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早期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1929年2月,23岁的陈伯吹来到上海。他来这里是为了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和命运寻找一块小小的空间。他是家中的长子,全家的经济来源几乎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初到上海,他一文不名,只有一支笔。于是,他只能靠写作、投稿换取有限的一点稿费来维持全家的生计。为了挣钱养家,一开始时他什么题材都写。他根据自己失恋的经历写过一个中篇小说《畸形的爱》,接着又把这段经历写成了长诗《誓言》。他给当时有名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投稿,却得到了该刊主编郑振铎的一个忠告。郑振铎熟悉陈伯吹的“强项”在哪里,他从陈伯吹的职业优势和创作专长考虑,劝他扬长避短,专攻儿童文学。这是一个决定了陈伯吹此后人生方向的忠告。或许这其中早就有某种因果联系,正所谓“茎里有的,种子里早就有了”,也如诗人弗罗斯特所说“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从此以后,陈伯吹就心无旁骛,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全部的命运,与儿童和儿童文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曾在抗战年代用怒火写出了《华家的儿子》《火线下的孩子》等作品,也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用满腔热情写出了《中国铁木儿》《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从山冈上跑下来的小孩儿》等作品;80年代以后,他为孩子们创作、翻译了《摘颗星星下来》《好骆驼寻宝记》《小夏蒂》等许多作品;他还经常到中小学校与孩子们交朋友,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与国内外许多少年儿童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经常通信往来。这是一代儿童文学大师对幼小者的牵引与爱护,是一棵年老的大树对身边的小花小草的关注与祝福。耄耋高龄的陈伯吹,还在为众多的儿童文学新人阅读稿子、点评习作、撰写序言,函来信往,从不厌烦,甚至亲自抄写和推荐稿子。老作家、评论家樊发稼回忆说,他曾和陈老同住一室,亲见老人每天天未明即起,抓紧时间赶写文章。有一天,樊发稼早晨6时醒来,见陈老已在伏案写作——正在为一位青年作家的书写序。樊问他什么时候起床的,他说“大概三点不到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