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大纲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第一局部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表达 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旨在为学生供给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 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问题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在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 提高其人文素养,增加民族自信念、自尊心和骄傲感操方面起到乐观作用。

培育爱国主义情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文化概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较之类似中国文化史有所不同,作为概论,主要是按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表达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化进展的历程,表达其进展挨次,但重点是说明各个专题的特别内容,它更具有专题性和特别性,在本专业的教学打算中,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承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四、课程教学的根本要求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既要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开被无法穷尽枝节材料所漂浮要将历史的梳理与规律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力量。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批判继承与开拓创相结合,生疏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变革传统文化,努力培育学生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提高其人文素养。五、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教学应以关心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为主。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供给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效劳。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根底学问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试用课题研究的方法,留意培育学员分析争论实际问题的力量。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中国文化分析报告。鼓舞学员运用所学学问去比照分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学习教学录音带开展自学音像教材后的学习沟通活动。六、六、教学要求的层次了解与中国文化理论相关的根底理论和根本学问。识记中国文化中的一般概念、原则及有关学问。理解中国文化理论和方法中的根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把握重要中国文化理论和方法中的根本观点并运用其分析实际问题。其次局部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一、总体设计本课程的教学以成人学员业余自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面授和音像课教学辅导。学员自学文字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复习、练习作业、专题研讨、实践考察等相应的环节。理论教学重在自学,结合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实际,宜适当组织专题研讨和专题辅导,实践技能教学可通过自学,在明确一般理论要求的根底上,重点强化理解有关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工作完成书面作业培育敏捷运用根本理论的力量。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命题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表达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的设计规定。二、二、教学内容各环节课时安排二、教材说明文字教材按教学内容分为绪论和上、中、下三个专题教学单元。除绪论外,每个教学单元都依据学问的内在联系分为假设干章教学模块。每一个教模块都包含有对于学习的具体教学内容中重点学问的提示,以及学习难点的进一步解释。教学指导融合于文字主教材之中,是本课程文字教材的特色目的在于便利学员自学。本课程另配有4学时的教学录音带,它们是文字教材的关心学习资料。教学录音带的内容是简要表达本课程所包括的根底学问,对重点中的难点问题作补充讲讲解明,以帮助学员学习理解、强化记忆。第三局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1. 1.2. 2.3. 3.4. 4.

—教学内容★文化的性质。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二教学要求了解文化的性质。★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根本关系;把握狭义文化的内涵。1.1.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2.了解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一)教学内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根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根本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连续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三、三、其次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根底〔一〔一〕教学内容1.1.★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进展阶段和形态。3.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缘由。4.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根本特点及其对文化进展的影响。(二)

教学要求了解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进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缘由。5.5.★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根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连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构造与中国文化的包涵性;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四、四、第三章中国文化依靠的社会政治构造(一)(一)教学内容1.1.2.2.3.3.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构造的特征。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构造。教学要求了解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了解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构造的特征。3.了解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构造。五、五、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展历程1.1.2.2.3.3.4.4.5.5.6.6.7.7.8.8.9.9.

★教学内容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隋唐:隆盛时代。两宋:内省、精巧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明清:沉暮与开。★教学要求了解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理解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神本文化;周人的文化维。▼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华夏族的最终形成。4.4.把握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宏阔的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5.5.把握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玄学崛起;▼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儒、玄、道、佛相与激荡。6.6.把握隋唐:隆盛时代。▼文化背景;▼文化气派;▼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7.7.把握两宋:理学建构;

内省、精巧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精巧细腻的士大夫文化;▼市民文化之勃兴;教育和科技成就。8.8.把握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沟通。9.9.把握明清:沉暮与开。▼空前严峻的文化专制;▼早期启蒙思潮;古典文化的大总结;西学东渐及其中断。六、六、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一〔一〕教学内容1.1.★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融合。2.2.中国文化与外域的交汇。〔二〕教学要求★理解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融合。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少数民族的文化奉献。理解中国文化与外域的交汇。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中外文化其次次大交汇;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一教学内容1.1 ★汉语的构造及其人文精神。2.2.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化。3.3.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化。4.4.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教学要求★了解汉语的构造及其人文精神。了解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化。了解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化。5.5.★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一)教学内容1.1.中国古代科学的宏大成就。2.2.★四大制造——中国古代技术的宏大成就。3.3.★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缘由。〔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宏大成就。★了解四大制造——中国古代技术的宏大成就。★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缘由。九、九、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一〔一〕教学内容1.1.★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2.2.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二〔二〕教学要求1.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2.2.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十、十、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一〕教学内容1.1.★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2.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3.3.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十一、十一、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一〕教学内容1.1.★辉煌的远古艺术。2.2.★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3.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二)教学要求★了解辉煌的远古艺术。★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3.3.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中国艺术的根本类型;中国艺术的最高境地;中国古代史学〔一〕教学内容1.1.★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2.2.★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十三、十三、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教学内容1.1.2.2.3.3.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伦理思想的根本原理及其历史进展。教学要求★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国伦理思想的根本原理及其历史进展。十四、十四、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1.2.2.3.3.4.4.

教学内容中国远古宗教。★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教学要求了解中国远古宗教。★理解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理解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局部。4.4.★理解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中国古代哲学(一)教学内容1.1.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2.2.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与人生境地。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三)教学要求1.1.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2.2.了解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与人生境地。3.★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一)(一)教学内容1.1.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2.★中国文化的特点。(二)教学要求理解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2.2.★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强大的生命力和分散力;▼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经学优先并掩盖一切文化领域。十七、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教学内容1.1.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意涵。★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功能。(二)教学要求1.理解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意涵。2.2.★把握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3.3 ★理解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功能。民族分散功能;精神鼓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十七、十七、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一)教学内容1.1.★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2.2.群己关系上的定位。3.3.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开放。4.4.人格抱负与价值目标。1.1.

教学要求★把握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无以人灭天;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2.2.理解群己关系上的定位。修己以安人;对个体生命与共性自由的关注;群体原则的强化3.3.理解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开放。“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功利的取向;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4.4.理解人格抱负与价值目标。“内圣”的追求;“逍遥”的境地。十九、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一〕教学内容1.1.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2.2.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困难历程。3.3.★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4.4.中国近代文化进展的正确方向。〔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