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检测(十一)1.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C。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2.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这说明()A.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彩B.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解析:选D。“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3.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体现①地域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②中华文化同根同源③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A。由于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存在差异,我国各地饮食不同,这体现了地域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①正确;我国在饮食上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体现了地域文化具自的特色,③正确。4.(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摸底)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千百年来,诗词记录了一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史的独特标志。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解读出()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千百年来,诗词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凝练的语言,蕴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是中国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学史的独特标志”表明中华的包容性,③与题意无关;④强调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材料没有体现。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于世,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化已经成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讫于明清,世代沿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说法错误。和之美,也融入了佛家的空灵之美和道家的自然之美。这说明中华文化()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武夷山茶具有“蕴和寓静”的秉性,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入选;“不仅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美,也融入了佛家的空灵之美和道家的自然之美”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③入选;①④材料体现不出。8.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A.①②C①④B.②③D.②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族文化的知识。材料强调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各民9.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族精神()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文化的多样性本形式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错误。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技艺展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③呈现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A.①②C②③B.①④D.③④解析:选A。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历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战史实,远征军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远征军精神()①反映和弘扬了时代精神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历史积淀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解析:选C。①说法不符合现实,远征军精神并未反映和弘扬时代精神。新时期爱国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体现,作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③④符合题意。12.9月30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烈士纪念日!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①是英雄们与生俱来并广为传颂的特质③传递着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变的特质④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族精神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是永恒不变的,③排除。我们相信,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定能让“中国梦”在神州大地上绚烂绽放!民族精神助力“中国梦”绽放的原因是()①能直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②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③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④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A.①②C①④B.③④D.①③解析:选B。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增强经济实力,①错误;②强调民族神助力“中国梦”绽放的原因。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尽管时代有异,挑战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坚定的志向依然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②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之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①观点不科学;优秀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②观点错误;材料强调红色文化、理想信念的作用,启示我们要弘扬红色文化,不忘初心,③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是()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终极力量③抵制西方外来文化的迫切需求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A.①④C①②B.①③D.②③量而非终极力量,②观点错误。③观点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错误。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解析:(1)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依据材料信息,具体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2)考查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回答时首先明确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其次结合材料分析包容性的表现及其意义。(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铁路旅客运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建筑室内声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化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2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中山大学《黑白图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