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我的语文教学经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如果我问语文是什么?可能有人用专业术语来诠释它,也可能有人以抒情诗的方式赞美它。下面我谈谈自己教学中的浅知拙见。始终守望语文的“家”什么是语文的“家”?语文的“家”就是语文的原点,根本。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听,听课是接收信息,能否全神贯注,决定整个学习过程的效率。全神贯注地听课,即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听课,不一心二用。许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不乱想,不乱动,不乱看,努力排除听课干扰,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我们从来不会为他们担忧。有的孩子不会听课,或根本不听课,说说我的强化训练。我从来不怕耽误时间,我要求孩子们老师说话盯着老师,还要与我有目光的交流。孩子们都瞅着我,我们才会开始学习。老师写字盯着黑板,看谁写的字能超过老师,看谁能盯出老师的小纰漏(三点水的写法)。在我说或学生说的时候,有时会刻意停下来,让个别学生重复刚才的话或接着往下说,往往会“逮”住几个走神的,小以惩戒,孩子们知道了老师这一“臭毛病”,自然注意力会相对集中,听课效率自然高了。说,对于城内小学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源于我们学校优良的传统,丰富的活动,良好的氛围。读,我们经常会说“书是读出来的”“要立足文本,读中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今天不谈“读中悟”,因为现在的孩子甚至浮躁得读短短一句话会出好几处错误,读丢、读多、读错,总是读得快,想当然地读。曾经有几节课我们进行过强化训练,轮读时每人读一自然段,读错了就从段首开始重新读,甚至有一个孩子在读第四遍时才正确地读完。虽然很耽误时间,但几节课下来,孩子们读得明显进步了,不急不躁了。看准再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细心审题的习惯。(“捉迷藏“处理阅读题)写,我先单就写字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最主要的工具和载体,汉字深深体现出东方文明特有的思维和文化。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让人担忧的是,数码时代人们越来越少写字,越来越多出现提笔忘字的问题,汉字字都不会写,何谈语文?在我去年接这个班时,孩子们的书写最让我头疼,小而瘦。我从写字抓起,我不怕耽误时间,除了在黑板上范写,就是让孩子们照着生字表写生字,不求速度,只求质量,扎扎实实,有板有眼。经过两周左右的训练,孩子们定下心来了。字不是短期内练出来的,为了不影响成绩,我会每天听写,但字不会多,一是练字,二是记字。为了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心甘情愿的写一手好字,我制定了奖励机制,我在后墙上醒目地贴出三张评价表,每张评价表上都排满了60个可爱的名字,其中一张就是“我是小小书法家”只要写的好,我就会在评价表上画小旗,并且两周总结一次,孩子们劲头挺足。再加上我班的社团“星星墨苑书法社”每周都扎实地开展社团活动,一年的时间,孩子们的字方正了,舒展了,语文成绩自然也提高了。趣味浸润孩子童年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因为兴趣,我们感到我们并不是一无所长。也因为兴趣,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怎样让我们的语文充满趣味,从而让孩子们感兴趣呢?首先让孩子们喜欢老师,老师和孩子们的关系好,学生们就会喜欢上语文课。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三年级上学期,有的孩子抱怨童年无趣。我没有说教只是布置了一项调查任务: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否愿意回到童年。结果可想而知。大家把采访结果汇报完后,我也发表感慨,多么愿意回到我的学生时代!下学期带着孩子们学习了《果园机器人》,课余问孩子们:你们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一个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您不是想回到童年吗?我想发明一个让时光倒流的机器人,实现您的愿望!”第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孩子们都爱听故事。第一个例子是关于识字教学的。上周学习第五课只有四个生字我让孩子们自学的,课尾进行小检测,练习册上同音字“蜡、腊”填()笔,有一些孩子填的是“腊”。就给他们讲了我小时候制作蜡笔的事,孩子们的小眼睛都是放光的。捕捉风景,放眼生活。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写作的。开学第一周,因为我们四年级的语文书没有到,所以第一周我们就是学习的第一单元的生字,写心灵日记。一天早上,天气很火爆,出门时看见我爸爸昨晚栽的白菜上上都罩上了丝瓜叶,我就指给我上五年级的女儿,孩子居然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和她谈了一路,很感慨,现在的孩子亲近大自然也无非是在人造大自然里(旅游景点、公园)逛逛。上午第四节课我就把我见到的详细讲给了我们班的孩子,孩子们说的五花八门,73个孩子当中只有一个孩子知道,我也刻意让她最后才说。这时候班里就热闹了:有的问遮挡阳光为什么不打伞啊?有的把类似的现象说给大家……说完后我就引导他们,如果让你把它写出来你会选个什么题目?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然后我就引导他们生活中处处有趣味,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结果奇迹出现了,当天下午一篇“荡秋千的冬瓜“问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