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学学术领域之反观_第1页
我国女性学学术领域之反观_第2页
我国女性学学术领域之反观_第3页
我国女性学学术领域之反观_第4页
我国女性学学术领域之反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女性学学术领域之反观

人类知识领域永不停息地开疆拓土。在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既有的学科专业,自诞生之日就处于学科专业之间相互综合和不断分化的作用中,在这个进程里,既有学科专业一方面自身渐渐成长壮大,另一方面成为某些新专业的生长点,衍生出许许多多边缘学科、跨学科研究领域。女性学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女性学成为学术领域新专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高等教育体系对女性学课程设置、教学、女性学学位教育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的认可[1]。2007年底,中国大陆已有近百所大学开设女性学相关课程,这些课程面向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的学生,涵盖了公共选修和必修、专业选修和必修等各类的课程。1998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点招收女性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继北大之后,一批高校根据本校女性学研究、教学内容与队伍,也在既有学科专业的硕士点上招收女性/性别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中国女性学学位教育以“北大方式”迅速扩展开来。据笔者最新研究所得,截止到2008年,中国大陆现已在30所大学/研究院的44个硕士学位点,招收女性/性别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1个学位点招收女性/性别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些学位点遍及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医学八大学科门类。近三年来,女性学学位教育又获得新突破,专业人才培养渐成规模。加之有一批大学在其他专业中招收女性/性别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女性学专业人才和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据统计,仅载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的2001~2005年优秀硕士论文中,有关女性和性别的专题研究高达51%。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女性学已逐渐长成学术之一木。鉴于此,梳理女性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反观女性学学理之树,已是当前女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女性学学科建设成为女性学界颇受关注的热点。在本文之前,一些学者从综述的角度对不同领域的女性/性别研究进行了考察和归纳,出版了一些综述文章。[2]与以前的研究女性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这里,笔者尝试采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法,从女性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审视从不同学科中衍生出来的、现已明显伸展开来的女性学分支领域,力图向读者描述“女性学之树”。在这些分支中,有的分支已在原有的学科中成为劲旅,且为女性学学位教育和课程设置作出了贡献;有的在原学科中还处于边缘地位,其学位教育和课程设置亦进程缓慢,这些长短不一的学术分支,正是动态地、共同勾勒一棵女性学学术之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许多学科专业中都出现了女性/性别研究方向,对于众多已形成和潜在的女性学分支,笔者在此难以一一列举,能提及的仅是既在女性学研究又在女性学教育中明显伸展出来的分支领域。本文对女性学主要分支领域的选取,大致倾向于如下四个条件:其一,女性/性别研究成果较丰富的分支领域,且其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效应或学术影响力较明显;其二,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支领域;其三,具有女性学学位教育点或女性学人才培养规模的分支领域;其四,有相对集中的科研和教学队伍的分支领域。下文阐述的分支领域均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同时限于篇幅,在此仅阐述每一支的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学位教育和课程设置的简况。一妇女史研究20世纪年代以来,发源于中国史学界妇女史研究,经历了一个漠不关心、引起注意、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学者认为,起初人们对妇女史漠不关心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妇女史的内容,中国史学传统以往只关注政治史、制度史,而于妇女史研究,往往多涉及婚姻与家庭,所以不引人注目;二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妇女史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本来就很少的研究成果往往被看做是不值得关注的、算不上什么研究;三是因为史学界本身,在80年代,缘于以往政治风波对史学研究的重创,中国传统史学研究刚刚处于恢复期,正向传统研究理论与方法回归,还处于比较固守传统理论与方法、接受西方现代理论较慢的阶段[3]。当时中国妇女史领域研究课题甚少,很少得到机构资助,古代史分支仅有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承担的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近代史分支仅有全国妇联资助的“50年中国妇女运动史”。从90年代初期到中期,妇女史开始受到关注,全国妇联出版了一套《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为研究近现代中国妇女运动史提供了基础。在这个时期,书写历史上的女名人、描述古代妇女生活史,以及回顾中国妇女革命史是妇女史研究成果的特点。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后,妇女史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研究课题逐渐增多。进入21世纪以来,妇女史研究领域明显扩宽,更多借鉴传统史学,重视史料的发掘和文本的解读,并逐渐进入传统史学研究领域[4],妇女史学渐渐跃上了学术讨论的平台。目前,妇女史研究已逐渐发育为三支:古代妇女史、近现代妇女史、对妇女史研究的研究。(一)古代妇女史古代妇女史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大量论著和论文问世。在1996~2000年间,其研究成果涵盖伦理、道德、家规礼法、婚姻家庭、人口、就业从军、对断代的性别制度分析、性别歧视与妇女反抗、妇女地位等方面;在外国古代妇女史研究中还涉及古希腊人的妇女观。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发起并组织的“唐宋妇女史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34篇,会议讨论了三个议题[5],会后出版了论文集。2002年,大连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在“历史、史学与性别”的主题下召开座谈会,邀请史学界部分学者参加,就妇女史与大历史的关系、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学者的性别身份对史学的影响及在“后殖民”话语结构下的中国史学走向等话题展开讨论。在学术会议的推动下,古代妇女史研究视野再扩展,研究范围不仅涉及女子与体育、女性与权力、女性与宗教、女性与暴力、女性与战争、婚姻财产、性、同性恋、爱情、婚姻家庭、女性生活方式、贞节观、文物中的女性形象、女子教育思想,而且深入地论及妇女史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女性主义、社会性别视角对历史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古代妇女史学术专著、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古代妇女史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女性研究,比过去更加重视出土文物与文献对女性史研究的意义;关于隋唐五代妇女史研究,突破了以往唐代妇女史研究引用史籍文献的局限,将妇女史置于更广阔的史料来源之中,并从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方法中取得借鉴;宋代以后至明清时期的妇女史研究,力图从多角度和多元视野关注妇女生活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研究,更加注重少数民族妇女生活的研究。(二)近现代妇女史近现代女性史研究领域很广,探讨的触角涉及欧美妇女史和妇女运动、中国19世纪中叶~20世纪各个历史阶段的女子教育、妇女参政与民主政治、妇女就业思潮、离婚与结婚、性别角色、妇女的法律地位、女权思潮,以及西学东渐对中国妇女的影响、思想启蒙与近代中国妇女的观念更新等内容。近代妇女史研究的综述性文章,多以专题分类,一类是以妇女为主轴,按照妇女运动与解放、妇女教育、妇女生活、妇女人物等分类;另一类是以历史事件为主分类,如辛亥革命、五四时期、抗战时期等。其分类论述的特点反映了近代妇女史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既重视大的历史事件中妇女的影响与作用,又突出近代妇女生活变化的特点。中国妇女运动史是近现代妇女史的重要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无论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还是在叙事方式上均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向,不仅关注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的研究取向,而且探讨不同形态的妇女运动,如国民党妇女运动、基督教妇女运动和民间女权运动在促进妇女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如社会性别、主体身份、多元文化和差异研究,被纳入妇运史研究领域[6],从社会史角度研究妇女运动的成果日渐增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文化史、口述史、个案分析、定量研究的方法被应用于妇女运动史研究之中,在叙事方式上也逐步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宏大的历史叙事,更多地注意到对微观的、个体的研究以及定性、定量方法的运用。(三)对妇女史研究的研究随着妇女史研究成果的增长,古代妇女史和近现代妇女史领域,均出现了以学术史研究为特点的概述性文章。学术史研究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概括,是妇女史研究成果达到一定数量、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这些综述性文章总结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方向、范畴与特点,既重视研究成果中对新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利用,又有对于新视角与新方法在研究理论建构上的关注。与此同时,妇女史课程设置与学位教育在高校中发展起来。尽管妇女史研究起步较晚,但妇女史学位教育进展较快。现7所大学中有6个硕士点和4个博士点招收女性史方向的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近代史专业招收近现代妇女史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南开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招收中国近代性别史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史专业招收宋辽金史(含唐宋妇女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连大学的专门史专业招收中国妇女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招收近代女性研究方向博士生;云南大学社会史专业招收社会性别研究与妇女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妇女史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相互促进,成为妇女史研究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已有十多所高校在不同层次开设了妇女史相关课程。在专科和本科生中,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同济大学、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院校设置了妇女史课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院校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开设妇女史相关课程;天津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为师资培训设置了女性史课程。妇女史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历史系在校研究生选择妇女史为其研究方向,撰写硕、博士论文。二女性心理学在我国,女性心理学概念早于女性学。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在北京举行学术会议,美国妇女心理学专家丹玛克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女性心理学——一个新兴领域的概念》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女性心理学[7],引起我国心理学界及有关各界的兴趣和注意。在此后9年间,国内共翻译了十多本国外学者的著作,出版4本专著。到90年代前半期,女性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差异研究、男女双性化研究、妇女疾病和心理的关系及妇女心理卫生研究、婚姻、家庭的心理学问题以及中外妇女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女性意识、性别角色差异的心理现象及分析,出版的成果在数量上增多。90年代中后期,一方面,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促进了社会以及学术界对女性的关注和研究,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有所发展[8],发表的论文主要是描述和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女性在各种行为,如计划生育、就业、参政、成才、受虐、犯罪等过程中的心理状况,探讨有利于女性发展的各种途径;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群体急剧分化,女性在职业、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女性心理状况调查受到社会关注,“中英妇女热线咨询研讨班”、“98热线咨询学术研讨会”、“99北京热线心理咨询国际研讨会”相继召开,妇女心理咨询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实证研究成果。但总的看,90年代的女性心理学研究还处于实证资料的收集阶段,鲜有理论概括和系统梳理的工作,女性心理学相关的教材和专著的出版也比较少。2000年以来,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大量有关妇女心理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进一步从事理论研究的素材,研究对象有所拓展,婚姻、家庭、成才、心理健康等仍是研究的重点,更多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不同年龄、职业和身份的女性心理现象的剖析和心理冲突的调适上。同时,女性心理学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已有学者从心理学历史和理论研究的角度,评介女性主义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冲突及其贡献,阐释在父权制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主流心理学如何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忽视文化价值因素,将女性经验无形化、边缘化及病态化的现象,强调女性主义对主流心理学的核心假设——客观性与价值中立以及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的批判[9]。在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一些学者开始对女性心理学理论、方法论的研究和思考[10]。与其他分支相比,女性心理学的学位教育进展滞后。目前仅有两所大学有女性心理学学位教育,一个是北京大学女性学专业招收女性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另一个是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专业招收女性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到2007年,在女性心理学领域共有十多所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大多以心理调适、心理咨询等实用性为取向。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在硕士研究生层次设置了女性心理学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将女性心理学相关课程设置于女性学师资培训之中。三女性与教育研究(一)妇女与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1.女童教育研究女童教育是指对18岁以下女性进行的基础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童教育研究进入起步阶段并逐渐成为一股热潮。女童教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论题:第一,女童失学、辍学原因分析,特别注重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异的分析;第二,如何建立适合本地区需要、经济实用的女童教育模式;第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意识问题研究。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性别歧视随处可见。这个论题包括:女童教育的本质、目标研究;教育中应加强还是淡化女性角色;应该提倡学校教育的“非性别化”以追求完全的平等,还是提倡“双性化”模式;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处理传统女性角色与现代角色的冲突以及平衡问题;单一性别学校或课堂是否应该存在和发展的问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如何尽量减少性别歧视因素,以培养未来具有性别公平意识的公民;青春期性教育与性别意识教育如何进行等。2.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研究我国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研究主要包括:(1)高等教育中的女性参政研究(尽管高校中女性校级领导的人数和比例在升高,但还存在着高校中的女性担任决策和领导职位的数量较少,随着职务的升高,女性比例递减,以及一些女性参政态度不积极等现象)。(2)高等教育中女性地位和作用研究,如女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参与;女教师队伍及其变化研究;女教师在高校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及权利问题研究,如何实现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参与等。(3)女大学生研究。女大学生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女大学生的入学状况;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投资及回报率的性别差异。(4)有关高等学校性别教育研究。3.女性成人教育研究女性成人教育的研究包括农村女性成人教育和城市女性成人教育。在农村女性成人教育研究中,扫盲教育一直是难点问题。针对扫盲人口基数大,扫盲师资队伍建设不规范,扫盲课程脱离生活实际等现实问题,一些研究者讨论如何建立完善农村妇女扫盲教育体制,从根本上消除不利于农村妇女接受教育争取进步的观念和影响,扩大和巩固农村妇女扫盲教育的成果[11]。除此之外,对于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普法教育、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女性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成为一种潮流,城市女性成人教育研究范围也随之扩展。城市女性群体教育研究大体包括生存性继续教育和发展性继续教育两大类。即将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和环境的教育作为生存性继续教育,例如,下岗/待业女性的再教育;职前、职中培训及转岗教育;受过基础教育仍在岗的女性急需扩充和加强技术教育等。发展性继续教育是指“由于女性对于自身要求不断提高而形成的教育形式”[12]。4.评介和运用女性主义教育学所谓女性主义教育学的主要教学原则包括:(1)分享性学习:指学生和教师的经验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2)个人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确认其个人经验的正确性,把他们的个人经验作为证据和观点的来源。(3)社会意识和参与社会变革的积极性:坚持让学生把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及其与隐含的政治、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培养和发展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洞察力,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行动力量。(4)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对现有的范式持批判立场,对不同观点持开放的态度[13]。在上述四个方面之外,女性与教育研究还包括国外妇女教育研究、媒体与妇女教育、少数民族妇女教育等其他专题。(二)学位教育与课程设置现有4所大学招收有关女性教育方向研究生,其中3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厦门大学女性研究专业招收女性与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招收教育社会学与教育人类学(含性别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专业招收女性教育社会学、女性教育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招收女性教育比较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一些高校开设女性与教育相关课程。复旦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湖南职业女子大学等高校为专科本科生设置了女性与教育课程。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女性教育相关课程,东北师范大学为博士生提供相关课程。另外,湖南职业女子大学在女性学师资培训和干部中设置了女性与教育课程。四性别与媒介研究1995年以前,有关性别与媒介话题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报纸、书籍与女性的关系等方面,“性别与媒介”还没有引起普遍关注。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筹备和召开的过程中,中国妇女研究者、妇女活动家和媒介记者有机会参加了各种国际论坛。尤其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的70多场性别与媒介的论坛,表现出媒介传播对女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女性学界、传播学界和新闻界均开始关注性别与媒介研究。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率先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妇女问题”的子课题“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14];1996年底,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召开“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有关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筹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中国传播界做了三件工作:(1)中华全国记者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对全国女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2)中央电视台利用自己的收视网络第一次进行了有关妇女问题的调查,后出版了《1995年中国妇女问题调查报告与论文选集》,其中分析了中国传播接收的两性差异;(3)《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社组织了9篇关于媒介与妇女的论文、研究报告,发表于当年该刊物的第2期上。在新闻界,记者们发起成立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开始针对媒介中的性别歧视展开批评。这些行动,不仅促进了媒介与性别研究,也扩大了媒介与性别研究的社会影响。世妇会之后,妇女学界与传播学界和新闻界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媒介与性别研究。2001年,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举办了“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2005年8月,中国妇女研究会举办的“北京+10论坛”设立了“妇女与传媒”分论坛。至2008年,已有一大批性别与媒介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传播学主流刊物、期刊网、《妇女研究论丛》,以及有关妇女发展的全国性研讨会上。性别与媒介的研究对象已涵盖广播、电视、电影、卡拉OK、报纸、广告等多种媒体,同时也涉及多种传播要素如传播者、媒介内容、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等[15]。从研究成果上看,我国性别与媒介研究可分为行动研究、媒介内容的性别分析、接受者/效果研究三大类。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主要指研究者从妇女运动和行动干预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经验分析来研究有关媒介与性别议题,通过倡导政策,推动大众媒介关注性别问题,同时设计可行性方案,以促进改善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其研究带有行动干预的特征。此类研究者主要来自妇联组织、中国妇女研究会以及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组织等其他民间妇女组织,也有来自于传播界和新闻界。行动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一是研讨会及其论文集;二是针对媒体从业人员和领导人进行社会性别培训;三是研究如何改善传播规则,以使媒体更多地表达性别平等的声音,如何用社会性别理论清理和颠覆传统性别规范,制作性别平等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的探索)[16]。这些活动显示了民间组织、媒体和学界等方面的研究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对大众媒介的影响。2.对媒介内容的性别分析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媒介批评是性别与媒介研究的主要内容。学者们大多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出发介绍或评论中国的媒介现实,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均有一些学者或采用定量方法,或采用叙事方法,对传媒中的两性角色进行比较系统、客观的分析,评说大众媒介中存在的现象:通过复制传统的刻板印象,强调女人“祸水”和封建贞操观,强调女性附属于男性的角色和地位。如对“丰乳肥臀”、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祸起女人乎”等议题的讨论[17]。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大多数研究成果特别关注广告中的性别歧视。2000年以来,对媒介内容的性别研究越来越细,已经出现专题探讨的倾向,比如,研究部分地区报刊如何在性与暴力的描写中将女性客体化,讨论大众媒介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揭示媒介如何从男性立场反映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问题,以及探讨流行文化中对性别政治的反叛等等[18]。3.媒介受众/效果研究媒介与受众研究以对受众调查为基础,关注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以及受众对媒介的解读。有的研究者讨论调查资料反映的性别差异,有的讨论大众媒介中的刻板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19],有的讨论媒体如何反映参政妇女以及这种反映对女干部和女青年的影响,还有研究者探讨男女两性使用互联网等媒体的差异及其意义,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讨论了有关计算机游戏、信息技术教育、IT业中的女性和赛伯空间中的女性等重要议题,分析了女性使用新技术的意义及其对女性发展的影响[20]。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受众研究成果的大多数属于传统的传播学模式研究,还不是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以女性受众为中心,强调她们对媒介内容的解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有文章介绍了有关女性主义的受众研究,但实际运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媒介受众或效果研究的成果很少。有学者指出,性别与媒介研究的一个明显缺憾是很少有学者讨论有关农村妇女与媒介的话题。农村妇女占中国妇女多数,媒介与性别研究则集中于城市化的大众媒介,这本身是对既定秩序的一种默认和对传统话语的维护,它忽略大多数妇女的感受和观察视角。近年来,性别与媒介的学位教育与课程设置取得了进展。现有两所大学2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开设性别与媒介的学位教育: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招收媒介与女性方向的研究生;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收妇女、性别与文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性别与媒介领域开设课程的学校较少,复旦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设置了本科生层次的女性与传媒或传播或新闻的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在研究生层次设置相关课程,复旦大学的女性学师资培训中也设置了相关课程。五女性文学研究当代女作家作品是女性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兴起。进入90年代,女性写作进入成熟的、平稳的发展阶段,女性文学研究也进入新阶段。1996~2000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先后组织召开了四次“女性文学研讨会”,促进了女性文学研究同行间的讨论与交流,逐步搭建起发展平台。2001年以来,学术研讨会推动女性文学研究走向繁荣:2001年6月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在大连、2002年8月在上海、2004年7月在西安分别召开了文学与性别学科建设专题会议;同时,以女性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哈尔滨、郑州召开。在此期间,女性文学研究有了自己的专业出版物——《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此外,当代女作家个案研究受到重视,《小说评论》先后推出了方方、迟子建、林白、池莉、王安忆、铁凝、徐坤、残雪等“小说家档案”;《当代文坛》等地方性刊物设立了“女性文学论”专栏,女性文学研究出现普及化的趋势。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获得了更多的研究资源,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项目”;2005年国家教委资助天津南开大学“性别视角下的文学与文化课题”。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一)女性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当代女作家作品研究女性作家文本的丰富充裕为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研究的条件,描述和阐释当代女作家作品构成女性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996~2000年间,女性文学研究最热门的对象是来自学院的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对林白、陈染、徐小斌、海男等女作家的研究,成为这一阶段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道重要风景,女批评家戴锦华、荒林、徐坤、陈惠芬、林丹娅等分别撰写了有关这些女作家的文本细读论文。女作家的作品与女批评家们的论文之间互为阐述,构成了重要的女性话语现象,即所谓“个人化写作现象”和“对个人化写作现象的批评现象”[21]。同时,与中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相关,90年代后半期城市生活小说成为读者的钟情对象,王安忆等人创作反映了女作家们对中国城市化认识、性别关系认知以及阶级关系构成的复杂思考,带来更多的对其作品的探讨,仅2004年,在部分大学学报上,围绕《长恨歌》人物、语言、情节主题和上海文化背景展开论述的论文就不少于10篇。另一突出的现象是对张洁作品的研究。张洁是一位颇有深度的作家,通过对张洁作品的跟踪研究,研究者探讨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精神演变和中国女性写作的性别关怀[22]。随着更年青一代即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卫慧、棉棉走上女性文学舞台,研究者分析了现代人的焦虑和无望,阐释“性迷失”在卫慧、棉棉文本中的表现原因[23]。另外,海外华人女作家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也成为女性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台湾、香港、澳门及马来华文的写作者,旅欧美女作家、华裔女作家,具有明显的性别身份和种族身份特征,女性文学研究者讨论了海外华人女作家的这些特征以怎样方式影响了她们的文学想象和文学文本。2.对现代女作家的再认识1996~2000年间,现代重要女作家张爱玲、苏青、丁玲、萧红、冰心及林徽因、郑敏等成为再认识的对象,这些几乎被遗忘的现代女作家在一些论文中重新得到定位。张爱玲、苏青对城市女性书写的贡献获得较为一致的评介,她们的女性视角也被充分肯定[24]。萧红对女性身体书写的意义被开掘出来[25],冰心、林徽因和郑敏等的诗歌创作获得了现代性指认[26]。对现代女作家的研究旨在为当代女作家写作寻找传统和提供借鉴,话语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当代女性写作朝纵深和崭新经验开掘,同时也体现了女性文学研究对于历史的介入力度。3.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译介开展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是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任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获得合法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质疑、被拒绝,同时又被探讨、被借用、被改造的过程,直到今天这个过程仍在延续之中。[27]随着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社会性别理论大框架之中,译介女性主义文学理论,[28]逐渐使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也渐渐显示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特征[29]。4.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女性写作呼唤女性话语应冲决男权话语的藩篱,以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达到自身的话语自立。女性写作经验和手法的理论化的建设是女性文学研究的又一项任务。在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中,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是有关女性写作手法探索,“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界最富争议的话题之一。对此,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身体写作中的女性主体处于一个很不可靠的位置,其主动性在实施过程中被悄然置换成“被消费者”,成为男权阅读的“看点”。也有人认为身体写作反映了女性自身面临的问题与所处环境,采取与男性不同的写作立场、视点与方式,以某种基于自身深刻体验与反思来表现女性历史状况、现实处境与精神状态的努力。还有论者指出,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的欲望叙事是包含丰富的人性内涵和人生内容的性美展示,如果站在人性、人道和艺术的高度,就可发现性爱中美的内容,否则,则比较容易将欲望叙事与色情描写相混同,将欲望叙事与男性窥淫相联系[30]。如果说女性经验、性别、主体性三个概念对女性文学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其中女性经验的处理包括用欲望叙事的手法[31]。(二)学位教育与课程设置在女性学分支中,女性文学研究的学位教育与课程设置进程较快。现有9所大学9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招收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它们是:中国传媒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收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女性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性别政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收现当代欧美文学(含俄罗斯文学、女性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中国女性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代中国文学与性别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招收文艺学专业性别文化与文学批评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收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现有十多所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均在专科本科层次开设了女性文学研究相关课程。另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9所学校设置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女性文学与艺术研究课程。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还在博士生中开设了女性文学研究课程。六女性社会学女性社会学是发展得最早最快的女性学分支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恢复了社会学研究,原本在学科分类中作为社会学分支之一的妇女研究,也随之发展[32]。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妇女面临的就业、参政等权益受损等现实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学术界、大专院校有一批研究人员开始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事妇女研究,这便是女性社会学的发端。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的妇女分层,为女性社会学提供了多层次的研究对象;同时,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性别分析方法的引入和运用,为女性社会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中国女性社会学迅速发展。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现实妇女问题是妇女研究的主要内容。“妇女问题”成为妇女性别研究领域各类研讨会和论文、著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共统计了106次研讨会,其中84次会议(占79%)的主题均为当时妇女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一时期女性社会学汇集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致女性学几乎被人们等同于对于婚姻家庭、城市妇女下岗再就业、农村妇女脱贫致富以及各类女性群体面临的其他现实问题的研究,即将女性学视同于女性社会学。此外,发展较快的女性社会学还有另一个优势,与女性学其他领域比,女性社会学有更宽广的研究平台: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行各业大兴调查之风,仅在国家级层面上,1982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第一期、2000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以及自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监测评估数据,均为女性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而所有的社会调查客观上都为女性社会学研究积累了资料。最后,女性社会学获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更大,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究课题也多于女性学其他分支领域。截止到2007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女性/性别研究的课题总数中,社会学领域的女性/性别研究课题超过了五成。正因为如此,在此明确地界定某些研究论题是否属于女性社会领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这里,笔者仅以权宜之计,将以下三类研究归于女性社会学。第一,性别与婚姻家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妇女研究是从婚姻家庭研究起步的,自1995年以来,社会性别分析被引入婚姻家庭研究,研究者从性别分析角度探讨择偶、妇女对家庭婚姻的满意程度、两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自主权、离婚与再婚问题、性别角色和女性双重角色冲突、婚姻观、生育观、性观念等问题,许多学者撰文著书,特别强调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婚姻家庭问题。[33]90年代中期以来,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性别分析和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研究的论文和论著,在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成果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第二,女性群体的分层和分类研究。女性群体的分层和分类研究是一个动态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中国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女性群体加速分层分类,女性社会学研究对象日益多元化;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为中国女性学带来全球女性主义,一些新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的运用,女性群体分层和分类研究越来越细化,也越来越深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结构特点仍是以城乡二元化架构为基础,女性群体出现的分化和组合主要表现在城镇和乡村内部,相应的女性社会学研究大致分为农村妇女研究和城镇妇女研究两大块,对城市女职工的研究包括:女职工的职业分布和分化问题、女职工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已婚女职工的双重角色、女干部和女知识分子、城市妇女的职业流动等;关于农村妇女的研究有农村妇女的职业流动、婚姻流动、乡镇企业女工和女企业家、务农妇女等话题。到了90年代,女工下岗再就业、妇女文化素质、农村妇女就业、打工妹、女性违法犯罪、生育健康、拐卖妇女与商业性交易、老年妇女、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等议题成为女性社会学关注的内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仍多以现象描述和对策建议为主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女性社会学研究者更加自觉地将性别视角用于社会分化现象的分析,如对劳动性别分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女性分层分类研究渐渐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私人关系与公共关系、文化与社会化、工业化与全球化、多样化与非主流等更深层次的话题。[34]第三,对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女性社会学理论的反思。随着对于妇女问题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在对现实问题研究逐渐拓展和深入的基础上,女性社会学更关注理论问题和学科建设。一方面,一些学者进一步引入和推介西方女性主义知识和方法论;另一方面在借鉴国外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分析研究本土的女性社会学问题,从中国女性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反思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努力构建具有本土特征的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学者在研究现实问题时,使用和发展了具有性别视角的质性研究方法和其他社会学方法,强调女性主义注重个人经验、经历、价值观的立场,在不断反思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女性社会学理论,自觉地进行学科建设[35]。作为女性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一项研究,2006年中华女子学院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的知识建构”课题,女性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领域期待有更多的新成果。在课程设置和学位教育方面,女性社会学均走在前列。自1998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点招收女性学方向研究生至今,女性社会学仍然是女性学学位教育中发育最充分的领域,中国普通高校的社会学、所,至今仍是培养女性学高层人才的重要场所。现有11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女性社会学学位教育,其中有10个社会学专业硕士点招收女性性别社会学方向研究生,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另有两个独立的女性学专业直接招收女性学/性别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最后,还有两个博士点招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招收女性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招收女权、妇女及儿童研究方向博士生。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女性学各分支领域的课程中,女性社会学课程设置既是最早的也是最普遍的。目前在女性社会学研究力量较强、研究成果较多的一些院校内,分别在专科、本科生、硕士、博士生不同层次开设了大量的女性社会学课程。以中国妇女研究会对13个女性/性别研究和培训基地的课程统计结果为例[36],这13所大学无一例外地开设了女性社会学课程。七妇女人权与妇女法研究中国的人权与妇女法研究,应妇女法的立法、法律修改的社会实践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妇女法研究以一系列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为契机,以妇女维权法律实践中产生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逐渐发展起来。[37]2000年以来,研究者从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妇女在社会转型中面临不利处境的挑战、性别平等对法律改革的要求与相关国际法律和公约接轨等方面,探讨和参与了《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两部法律的修改。由于受人权事业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驱动,以及西方人权观念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妇女人权研究逐步成为公众的和学术的论题。2001年我国批准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政府加强人权保障的明确意愿。2004年3月,“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载入我国《宪法》,人权成为国家追求的基本价值和目标,这是中国人权事业也是妇女人权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2005年8月,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备受关注的就业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农村土地承包和性骚扰等问题做出了回应,表明中国在保障妇女人权方面加快了步伐。这些都为妇女人权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并推动了妇女人权研究的学术化。(一)妇女法和妇女法学妇女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妇女与他人相互作用的领域里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确认和保障妇女的各项权利,以实现性别公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规章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38]。妇女法学即对妇女法的研究。妇女法研究相对集中于以下几方面。1.妇女的政治权利相关学术讨论的焦点是妇女的参政权。例如关于是否确定女人大代表比例的问题,研究者的观点有分歧:赞成者认为,只有倾斜立法才能改变妇女参政落后的现实状况,法律应规定不少于30%的妇女代表比例,同时建立严密的选派程序和严格的监督机制,切实遵行这一规定;反对者则认为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女代表比例,有违《宪法》平等原则和民主选举的基本精神。2.妇女的劳动权利妇女劳动权利的实现状况一直是妇女维权领域的重要话题。它包括妇女平等就业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比较;妇女在就业、再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与法律完善;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状况、原因及法律对策;妇联和工会等组织在依法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等方面。3.妇女的人身权利对妇女人身权利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对拐卖妇女、婚外婚内强奸、性骚扰及各种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其中性骚扰问题,受到了比前五年更多的关注,并很快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涉及性骚扰的法律界定、侵犯的客体、法律责任、举证责任等法律问题。还有部分论著介绍了国外防治性骚扰的法律制度、国际社会、国家内部和企业中采取的防治性骚扰的行动[39]。4.妇女的财产权利比较突出的是针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侵害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人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提出应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明确妇女在家庭承包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功能等;有人通过法律实证分析,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第30条和第54条除了具有高度重视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价值宣示作用外,并无法律适用上的实际价值,在妇女作为家庭成员共同承包农地时,为增强对其权利的保护,需要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增设关于妇女出嫁时承包户分割承包地的特别规定[40]。还有学者考察了历史上妇女财产继承权的证据和论战,通过案例研究从宋至清朝中国妇女的财产权利。[41]5.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在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中,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事实婚姻等问题,是妇女法律与人权研究的重点。一些学者对上述问题做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对所涉及的妇女权益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婚姻家庭中女性权益的法律援助手段。其中,规制家庭暴力一直备受关注,相关论著绝大多数主张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近年来,有关家庭暴力的立法有了较大的突破: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婚姻法》(修正案)第一次从国家基本法的高度明确禁止家庭暴力;2005年8月28日,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再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有关条例、意见或办法。此外,大量针对家庭暴力的干预项目得以实施,为受害妇女提供了咨询、庇护、医疗及心理帮助等多种服务。6.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审视现行妇女法律近年来,部分学者积极尝试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妇女法律,剖析了我国现行法律中所存在的显性和隐性性别歧视,阐释法律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指出男人之间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建构社会性别的法律,其基本方法是将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并依据不同的标准将男女两性置于不同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中,并单方面地以他们主宰的法律建构起理想的强化男权文化的社会性别模式[42]。7.法律责任有学者认为,妇女法若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较完善的实施机制,因此应该扩大法律责任的适用范围,全面设定各种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行政法律责任应多采取行政处罚的制裁形式,扩大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8.有关完善妇女法立法的研究由于目前中国妇女在社会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应当把妇女群体的权益保护作为我国立法的一个重点,不断完善妇女立法,在其他各项立法中也应充分关注妇女权益问题,并用性别视角审视其他法律规定。一些学者对《宪法》、《婚姻法》、《刑法》等法律中涉及的妇女人权保护问题给以关注和研究,尤其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婚姻法》的修改工作,对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妇女权益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此外,随着中外学者交流的不断扩大,一些人开始关注外国妇女立法的历史发展和现行规定、外国妇女的法律地位、联合国妇女立法的状况等问题。(二)妇女人权研究妇女人权是妇女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它强调了妇女作为人的主体地位,而非从属于男性的客体。妇女人权的主要论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妇女人权保障机制一些著述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国家法治的推进和人权意识的提高给妇女人权带来的可喜变化,特别是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分析了妇女人权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妇女人权立法、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增强妇女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人权意识等干预对策。2.妇女人权与社会性别一些学者致力于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妇女人权问题,有的提出了改变妇女人权边缘化境地——从“以妇女为本”到“以社会性别为本”的路径;[43]有的运用社会性别方法分析透视普遍国际人权标准,提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概念化国际人权规范与标准[44]。3.婚内强奸、家庭暴力等严重侵犯妇女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家庭暴力对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以及人格尊严均构成了严重侵犯,学者们呼吁我国早日出台家庭暴力防治法。有学者指出婚内强奸是严重侵犯妇女人权的犯罪行为,但在我国婚内强奸犯罪化存在一定障碍,这种状况不利于对婚内强奸犯罪的制裁。4.性骚扰尽管目前法律尚无对性骚扰的界定,近年来,性骚扰话题还是受到我国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对于性骚扰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人们意见不一。已有一些学者结合妇女人身权利,对性骚扰的成因、定义、界限和危害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忽略、淡化了性骚扰的广泛性和危害性。除上述内容之外,翻译和介绍西方妇女法律和人权及其研究成果,也是妇女法律和人权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已出版了一批相关译著。在中国妇女法律和人权研究领域,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实证项目来推动行动研究。例如,2000年中国法学会启动的“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2003年,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承担了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妇女人权手册”开发项目,最终出版了《妇女人权的理论与实践》。尽管中国妇女法律和人权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对推进法律上的性别平等产生了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其研究基础薄弱,研究力量不足,有分量有影响的标志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很少,在法学研究中,妇女法律和人权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在课程设置与学位教育方面,妇女法学和妇女人权研究领域比较滞后。中国大多数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设有法律系或法学院,大多数法学院系还没有开设妇女人权与法律研究相关课程,据初步统计,仅有大约十多所院校(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设置了相关课程。妇女法学与妇女人权研究的学位教育更是不容乐观,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目前鲜有法学专业招收女性学/性别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生,仅有南京大学一家在经济法学专业招收社会性别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妇女法律与妇女人权研究的学位教育严重不足与其诸多研究成果及其社会效应之间有较大反差。八女性人口学女性人口学是女性学与人口学交叉而成的学术领域。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女性人口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45]。一方面,在社会实践层面,改革开放中妇女发展呼唤着女性人口学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学术层面,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催生了中国女性人口学。随着80年代初中国实行鼓励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人口学研究逐步发展起来。由于人口学研究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女性,女性人口的数量、婚姻、生育、死亡、迁移、文化构成、职业构成,均为人口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人口学随着人口学深入发展而产生和发展。1989年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在华资助了两个女性人口研究项目,一是由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复旦大学人口所、浙江大学人口所等单位联合承担的“中国女性人口就业与生育行为研究”;一个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承担的“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这两个项目及其研究成果,为中国女性人口学发展奠定了基础。1997年,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大会在北京召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发展,也推动了作为人口学重要分支的女性人口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其间,中国人口学会设立了女性人口专业委员会,女性人口研究受到人口学界的普遍重视。随着社会性别视角逐步成为人口学学者分析人口问题的新方法,女性人口学成为有社会性别角色的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另一方面,就女性学而言,女性人口学的发展促进了女性学的形成和发展,从人口学的视角研究女性问题和性别问题,也已成为我国妇女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46]。女性人口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大致如下。1.关于计划生育与女性生殖健康的研究1996年以后,女性人口学最活跃同时也最有突破的领域是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领域。这一时期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研究的蓬勃开展还得益于我国政府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变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的实施。学者们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客观认识和评价计划生育对妇女及其地位的双重影响,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研究重点从对总人口各指标的控制转向微观层面上的分析,尤其是对妇女(农村妇女为主)地位的影响[47]。第二,开始正视我国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对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描述逐渐开始定位于社会现象和问题,而不仅是生物功能和保持其生理健康的问题。第三,一些学者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中的有关问题[48]。第四,一些女性人口学者开始思考和研究女性人口生殖健康的学科建设意义,并尝试性地出版了专著[49]。2.有关生育和死亡的性别研究生育和死亡是女性人口研究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也相当多。但是,在这个主题中,一度将妇女仅仅作为生育活动的载体和研究对象来研究,忽视妇女作为人的权益和主动性的研究比较多,而体现性别平等视角的研究并不多[50],2000年以来,与生育有关的、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女性人口研究不断出现,主要包括:有关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的研究和有关女性生育决策权与生育率的研究。3.有关女性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2000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人口流动迁移速度加剧,占流动人口1/3以上的女性流动人口的状况及其在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也得到了不少人口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不仅研究迁移流动妇女作为劳动力的特征及其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社会经济影响方面,而且研究了她们作为人的各方面问题。如研究妇女从偏远的农村地区嫁入相对发达等农村地区的现象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后果。此外,有关女性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还关注迁移决策与女性自主性的关系[51],以及流动妇女的各方面权益保护问题,包括流动妇女的就业权利、生育意愿、避孕状况及生殖健康问题等。4.女性健康问题研究妇女健康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女性生殖健康,研究者强调妇女是生殖健康的主体,妇女的生殖健康保健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应受到社会的重视及相应的法律保护,探讨生殖健康领域内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及其与男女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的关系。第二,弱势女性群体的健康,处于多元生存状况下的女性人口,尤其是弱势女性群体的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口研究者的关注,如关于贫困女性健康问题、外来女性健康问题。第三,妇女的健康权利,包括妇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流动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职业健康等专题研究。第四,全球化与妇女健康,研究者讨论了全球化对促进中国妇女健康的积极作用,如建立在基本人权框架中的妇女健康原则,成为中国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与法律制定或修订的重要理念;在联合国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的影响下,性别平等观念开始纳入妇女健康决策的主流;妇女健康已从传统的妇幼保健医学模式转向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模式,等等。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学者们也着重探讨了全球化机制,特别是贸易自由化、市场化、商业化与私有化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介入给中国妇女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提出要从更广泛的背景和关系中考虑对妇女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案[52]。在课程设置方面,现共有4所高校开设了女性人口学相关课程,其中复旦大学开设了本科生层次的女性人口学课程,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为硕士研究生设置了此领域的课程,开设了博士生层次的女性人口学课程的学校是南开大学,中国社科院为师资培训提供了女性人口学相关课程。同时,在人口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两个专业,越来越多的硕士和博士生毕业论文研究开始关注女性人口问题,仅2001~2005年间,中国硕士、博士论文库收录的文科硕士、博士论文中,有182篇硕士、博士论文研究女性人口相关问题[53]。就学位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人口学取得了重要进步:南开大学在人口学专业设立了女性人口学博士招生方向。九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个分支又被称为女性人才研究,1992年成立了全国女性人才开发研究会(隶属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后的四年中召开了三次全国性女性人力开发研讨会。当时的女性人才研究还没有涵盖女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限于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所谓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措施,使女性人才资源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使人才资源整体结构得以优化组合,以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从中推进女性人才资源系统,优化女性人才资源开发。[54]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开发”和“自我开发”两方面。2000年以来,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已成为妇女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女性视为组织的重要资源及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来提升女性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更好的组织绩效,并希望通过对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能成为生产要素的女性人口资源的开发,激活女性人力资源,为其开辟更为广阔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论题如下:1.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当前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女性个人特质因素:教育、工作经验、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等方面对女性晋升的障碍性影响明显大于男性。(2)雇用方面因素:因为纯粹的性别偏好、错误的性别歧视、统计性性别歧视及垄断性性别歧视形成的雇用障碍,造成女性从业结构不合理,易形成结构性失业和就业边缘化等问题。(3)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基于“工作级别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职位角色”下对两性观察所形成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致使妇女在就业和升迁方面遭遇差别待遇。2.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目前,中国对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仍然存在一些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对此,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完善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体制与机制,为女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在:(1)社会构成发展中的两性和谐与平等;(2)女性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充分认识女性人力资源发展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3.不同国家女性人力资源状况对比研究一些学者研究了欧盟、北美、中东以及亚洲等国家的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不同特点和先进经验,对如何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改善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4.国内不同地区女性人力资源状况及其比较研究由于不同地区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程度、传统文化、人口结构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需要注意因地制宜。一些学者对福建、贵州、湖南、黑龙江、云南、河北和新疆维吾尔族等省份和自治区的女性人力资源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积极对策。另外,部分学者特别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的论题[55]。女性约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一半,西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科技、管理等各类人力资源匮乏,西部农村女性人口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女性特质和西部女性素质状况,决定了优先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是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5.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研究有研究表明,当前制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健康状况不佳、教育投入不足、生育观念落后、人口迁移迟滞等方面。此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妇女面临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对农村女性而言,迁移是使职业和收入发生变化,获得社会地位的一个契机。6.女性管理者现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女领导干部和女企业家的研究。由于女性参政成为世界潮流,出现了许多关于女领导干部的研究,如女领导干部的成长规律研究、女领导干部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方式研究、女领导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被动从政与强烈进取的双重矛盾性、女领导干部成长面临的特殊困难研究,以及两性领导者的工作方式、领导风格的比较研究等等。目前的研究结论还不一致,特别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对两性领导风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女企业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她们也面临着发展的巨大压力和难题。多重角色的困惑、社会的偏见、性别意识、不恰当的媒体宣传、教育投资不足和女性自身的生理局限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女企业家人力资源的开发、成长和发展,学者们呼呼,相关部门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构建女性创业的支持体系。这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作为女性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中国女性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各个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面临的任务是积极与国际接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和办法,并结合我国国情,致力于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开发的本土化研究,充分考虑各地区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吸收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针对特定行业与特定的女性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的学位教育和课程设置进展较快。现有3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招生: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收女性职业生涯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女性研究专业招收女性参与公共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招收性别歧视与就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管理学专业招收女性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十女性主义哲学在女性主义社会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主流哲学中反对普遍主义、本质主义的思潮,产生了女性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界对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比较热烈,研究领域渗透到了哲学认识论、伦理学、生态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等方面。1996~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之后,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进入20世纪以来,在注重整体介绍西方理论的同时,开始对女性主义哲学的不同领域开展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探究,从而在理论研究上逐渐将视角探触到女性主义哲学理论内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公安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以及其他众多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纷纷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中国女性主义哲学主要有如下几个论题。1.女性主义认识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是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形成的与运动目标相一致的辩护策略,这种认识论始于对认识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批判。它既是女性主义实践活动的哲学依据,又是对西方主流认识论的批判与更新。女性主义认识论有许多流派,依次可称为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56]。学者们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不同流派的观点进行了评介和分析,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女性主义认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产生的影响。2.女性主义方法论女性主义方法论不同于实证主义方法论,它强调身体、感情和知觉、抨击男性中心的精神、理性和逻辑,向男女不平等挑战,提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有学者认为,女性主义方法论有五个要素。还有学者在知识论的层面上探讨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特点、原则,它的文化起因、知识来源,以及它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等等[57]。3.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伦理学是以女权主义视角来批判贬低和歧视妇女的伦理理论和道德实践,建构一种旨在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伦理学理论[58]。论述的主要问题有:关于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理论;讨论关怀与母性关怀;女性主义性伦理学对性的解释;女性主义对于同性恋、妓女及色情问题的看法;医学伦理学的女性主义方向;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对于流产、代理母亲、人工授精及基因医学问题的认识;女性主义生态伦理观。在现有成果中,涉及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较多,一些学者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出发,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生命伦理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和批评,借助一些现实事例,对妇女健康、妇女发展等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深入探讨[59]。4.女性主义哲学的两种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主张话语即权力的理论、惩戒凝视的观点、身体的思想,抨击本质主义、普遍主义[60]。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女性主义运动第三次浪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学者们通过对生态主义流派的梳理、观点的观察、研究特点的概括、其伦理文化特征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研究[61]。5.女性主义政治哲学有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和罗尔斯(西方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正义论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阐述西方女性主义哲学通过反思罗尔斯契约论的方法及其两个正义原则,发现罗尔斯的理论深层具有父权主义特征,其正义原则中缺失女性价值,目的是要在制度意义上重新探讨性别平等与正义,将长期以来属于私人领域的性别正义问题转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