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类型与特征分析_第1页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类型与特征分析_第2页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类型与特征分析_第3页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类型与特征分析_第4页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类型与特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类型与特征分析

在中国境内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主要包括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锡伯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神话,其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不仅反映了特定的民族历史记忆,而且还体现出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以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为例,通过对其典型母题类型描述的集中梳理与分析,较系统地考察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若干特点。一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中人的产生母题鄂伦春族是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之一,属于我国人口不足万人的人口较少民族。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的口头神话中却代代传承了优秀的人文思想和丰富的传统文化。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黑河等地。“鄂伦春”作为该民族的自称,有“住在山岭上的人”和“使用驯鹿的人”等意义。当然,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下的特定群体的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要思考和解决“我是谁”这样一个关于人类起源、民族起源及人类特征的来源等问题。据目前搜集到的30余篇与之相关的神话文本以及神话叙事片段,大致可以梳理出如下几种母题类型,见表1。表1关于人的产生的母题表1关于人的产生的母题-续表1表1关于人的产生的母题-续表2表1关于人的产生的母题-续表3除表1所列举的母题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人的特征方面的母题,无论是对男女性别来历的解释,还是对人的四肢、毛发等特征的探源,都毫无例外地印证了马克思在论神话时所明确提出的神话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想象与幻想的论断。反映出远古时期人类试图通过幻想方式认识自身的客观史实。如人类早期的“婚姻”兼有婚姻、性爱或其他有关两性活动等多种复杂因素。从上述母题叙事看,“婚”或“成婚”都很难说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婚姻”,但大量关涉婚姻的母题却客观地记录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婚姻原型或印迹。特别是早期的两性包括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交媾”,在本意上具有婚姻的性质和功能,其中无论是人与熊、还是人与猴,这里的动物名称代表特定族体的图腾名称,实际上指的是群体的人。这些婚姻或婚配已具有作为婚姻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有些母题在探索人类起源和民族产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人类学价值。如果把每个神话婚姻母题都看作一个特定时期婚姻的一面镜子,那么这无数个镜子的镜像连缀在一起就会映照出人类婚姻发展的漫长历程。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其中隐含了:(1)血缘家庭:兄弟和姊妹群婚;(2)普那路亚家庭:主要以几个兄弟和他们彼此的妻子的群婚或几个姊妹和她们彼此的丈夫的群婚为基础;(3)对偶制家庭,这种家庭形式并没有创造出特殊的亲属制度;(4)父权制家庭,以一男数女的婚姻为基础;(5)专偶制家庭,一男和一女实行独占同居的婚姻等,这与马克思提出的“五种婚姻形态”相吻合。正如马克思在对希腊的历史和现存神话考察之后提出的“特别是一夫一妻制产生后,已经历时久远,而过去的现实又反映在荒诞的神话形式中”[1]。二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中人的特征母题在人类起源神话中关于人的特征描述主要表现在人的性别、体质与行为特征描述等方面。如表2。表2关于人的特征的母题表2关于人的特征的母题-续表除上述母题之外,还有其他关于人类的体征类母题,如《鄂伦春人是怎么来的》中说,以前的人像动物。[2]《熊的传说》中说,人与动物有亲缘关系,祖先与熊是亲属。[3]通过对上述母题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人类起源神话具有社会化与生活化有机结合的普遍创作规律,如果说关于人自身的起源带有更多的社会实践和族源意识的话,那么,神话也并不拒绝对人的自身个体的关心,这种对生活性细节的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受众对神话的兴趣与对神话的传承,使神话不仅具有关于民族发展的神圣性,而且也具有了生产、生活百科全书的特点,平时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现象,在神话中得到巧妙的解释。如关于天神恩都力用鸟兽肉和毛造男人,而用泥土造女人的叙事,在反映男女特征差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男女地位的差异,这类情况反映出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之后,在神话创作中发生的明显变化。当然,像“膝盖的产生”“人吃盐后体毛退掉”“人原来跑得极快”“人为什么会行走”等母题,更像是人类早期自然科学的萌芽,虽然在结论方面显得幼稚,但作为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却充满情趣与智慧,可以看作当时环境中人类生存智慧的积淀与结晶。三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中其他一些相关母题作为一个完整的神话叙事,鄂伦春族神话叙事除了关于人的产生的原因、产生的方式以及人的特征形成的描述性母题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与人类有关的辅助性母题。如表3所列关于人产生的数量、性别等叙事母题。表3其他一些相关母题表3其他一些相关母题-续表这类母题不仅数量多,而且表述相当驳杂。无论是对人的繁衍数量的描述,还是对生死的探讨,既有一些原生性的对人类自身的思考,也有受原始宗教或外来宗教影响的印记,如神对人的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反映出天人合一或命由天定的生存理念,而“人死后要到阴间”“人死后要到天上”则与道教或佛教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4]深入研究这些母题对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特别是鄂伦春族这样的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之,通过上述表格对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神话各类型母题的梳理与对比,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一是鄂伦春族也包括其他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民间神话数量众多、神话母题丰富、神话叙事存在跨地区、跨民族流传现象;二是同一类母题都存在不同的神话讲述人或不同的神话文本,这也展现出神话流传中的口头性、民间性与群体性;三是通过分析鄂伦春族人类起源涉及的与周边民族的同类母题,也可以发现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共性,这些共性包括各民族神话叙事中存在的大量相同或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