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对当代殡葬理念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生死教育对当代殡葬理念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生死教育对当代殡葬理念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生死教育对当代殡葬理念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生死教育对当代殡葬理念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死教育对当代殡葬理念的影响研究

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生命,无论其寿命长短都必须面对死亡这一生命的终点。正如黑格尔所说,“任何人都要死”,死亡乃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法律”[1]。但是对于死亡恐惧,人类也并非束手无策,就如叔本华所指出的,自然界中任何灾祸都有治疗方法……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都在帮助人们培养这种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2]一当代社会呼唤死亡教育殡葬文化与礼俗集中体现着哲学与宗教具有的超越死亡的生命智慧,因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死教育的功能。如果我们做一个深入的考察,一定会发现,上千年积淀下来的处理人生终点事务的活动以及形成的一系列礼仪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智慧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看到,在殡葬这一特定的活动中,首先是逝者的遗体得到了妥善安顿——入土为安,进一步是每一个生者在这一处理死亡的事件中,亲身经历了死亡的过程,引发了当事人对自身死亡的思考,正如一首诗所说“看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这样,殡葬就通过一整套礼仪程序,对在场的每一个人进行了一场生死教育,教导人在死亡的警醒下走向幸福与尊严的人生。在中国传统社会,绝大多数的死亡乃是正常死亡,殓殡葬的过程是在家族内部公开进行的,发挥着对整个家族的人进行当机死亡教育的功能,具有生命传承的意义,因而人们对死亡并不陌生与恐惧,把能够好好地死——善终(考终命)当作是人生的“五福”之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然而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自然灾难、社会冲突、交通事故死亡比率的不断攀升,死亡越来越具有突发性与不可预测性,无疾而终的自然死亡比率在不断减小,因而迫切需要人们秉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遭遇的种种不测,要求人们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意外死亡事故。另一方面,在死亡的地点与处理方法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社会是“生在家里,死在家里”,现代社会的人大多则是“生在医院,死在医院”,死亡过程不仅被遮蔽与隔离,而且充满机械化与非人性化。正如美国死亡学家罗斯所描述的:“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现如今,死亡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都变得令人嫌恶,即变得更加的孤独,更加的机械化,更加的缺乏人性,有时候甚至在技术上也更加难以确认真正的死亡时间。由于病人常常会被迫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急匆匆送进急救室,死亡的过程变得孤独而没有人情味。”[3]这种机械化与非人性化的死亡处理办法不仅加剧了人们的死亡恐怖感,也消解了传统的死亡处理方式具有的生死教育的功能。不仅如此,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在挽救了众多生命的同时,也使得人们过分依赖乃至夸大了医疗的作用,误以为医药是万能的,进一步割裂了生死之间的和谐,甚至产生出永生不死的迷梦。还有一点我们尤其不能忽视,虽然当代的医疗对癌症、艾滋病等病症没有办法治愈,但是却可以预先知道病人的死亡期限。在这段迈向死亡的时光中,病人感到死亡阴影不断迫近,此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大大增加了临终者与患者亲属对死亡的恐怖与痛苦的强度。针对此种情景,不仅需要医疗界针对生命末期病人改变态度,采取生前预嘱、缓和医疗等措施,加强对临终者的人道关怀,更需要现代殡葬机构肩负起宣传生死知识帮助人们形成理性的死亡观念的任务。二生死学研究与生死教育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华人生死教育先驱傅伟勋教授提出了“死亡学与死亡教育(或扩充之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的重视与否,是考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进入‘已发达’阶段的一大因素。对于中国未来的精神文化创新来说,对此一课题的研究探索乃是刻不容缓的事”[4]。靳凤林教授在其《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域中的生存伦理》中,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死亡学研究,回顾了80年代以来由安乐死与临终关怀问题引发的在形而下层面的死亡研究历程,总结了在超验层面的哲学领域进行死亡研究的郑晓江、毕治国、段德智等取得的成就。[5]但是囿于多方面的局限,这些生死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却没能带来生死教育的蓬勃发展,而只是局限在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之内。郑晓江教授先后在南昌大学和江西师大开设“中国死亡智慧”和“生死哲学”等课程20多年,在国内外讲学数百场,堪称国内“生死教育的先驱”。段德智教授在武汉大学开设生死教育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胡宜安教授一直在广州大学从事生死教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生死教育都强调了生死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的特殊性,即它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要唤起生命的觉醒。生死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不是回避死亡而是将死亡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并且借由死亡开显出生命意义与价值。这正是当前在学校中盛行的生命教育所欠缺的一个维度。事实上我们只有通过死亡才能更为清晰地审视与反思自己,更欣然地接受死亡乃是生命的一部分,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短暂性与有限性,并超越有限去追求无限。显然,我们的生死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层面,就达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因而必须与关乎死亡事件的操作层面相结合,与在医院产房、急救室、太平间、殡仪馆、陵园等地方的切实体会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我们的职业特色,下面仅就殡葬生死教育方面进行讨论。三殡葬生死教育殡葬礼仪中饱含着一个民族的生命智慧。正如台湾学者郑志明所指出:“一切殡葬礼仪的操作行为是源自于对生命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认知……探索人在宇宙中生命存有的终极目的。”[6]殡葬礼仪不仅启发人们认识到死亡是必然,还能启发人们反思自我的生命价值,激发出人们的一种历史责任感。从殡葬的起源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殡葬具有的生死关怀和生死教育的性质。《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呐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可见只有把遗体最终埋葬起来,才能避免惨不忍赌的状况发生,才能最终在安顿死者的同时安顿生者。由是观之,殡葬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一方面在彰显生者对逝者的人文关怀,对逝去生命的不忍,对逝者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肯定与赞扬而让逝者灵安。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生者的关怀,让丧亲者得以走出悲伤的低谷,坦然面对死亡的挑战,坚定地面对生活,最终获得生命的安顿与终极关怀。殡葬活动正是通过对逝者的追思缅怀、对生者的慰藉教育而启迪每一个在场者: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此一有限的生命?如何追求超越与永恒?殡葬正是通过对临终者心理与人性的照顾来实现对丧亲者的悲伤抚慰与失落情绪的纾解,扶持他们超越出孤寂、无助与沮丧的困境,教导他们要勇于面对死亡带来的生存挑战。台湾钮则诚教授提出将殡葬教育纳入“生死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认为殡葬教育的核心价值原则就是“以生命教育为内涵的素质教育”。[7]关于殡葬业这一特殊职业,郑晓江教授提出了“殡葬业是生命传承的事业”和“殡葬业者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传承师”以及“殡葬业应该成为生命教育基地”的理念。[8]他积极促成了天津永安生命教育与殡葬文化研究所的成立和永安生命教育丛书的出版,不仅使生命教育走出课堂和学校,而且通过殡葬机构这一平台推行面向全体民众的生死教育,开启了依托殡葬职业进行生死教育的新篇章。笔者在上述生死与殡葬理念的指引下从事生死哲学与殡葬文化教学,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领悟生死之必然,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培养学生“事死如生”的殡葬职业态度。在长期深入殡葬一线指导学生实习中,笔者发现了目前殡葬场所在发挥生死教育的功能上表现出的一些重要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一,强调感恩孝道教育,发挥道德教化作用。《论语·为政》》记载孔子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殡葬祭祀始终被看作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念也表明了殡葬祭祀在传统社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在处理遗体的过程中,在对逝者表达追思缅怀的过程中,培养了人的孝亲感恩意识。由于教学的需要,笔者近几年走访了数十家殡仪馆和陵园,发现殡葬场所的文化建设普遍强调感恩父母的孝道教育,并将此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题。如北京顺义殡仪馆在告别大厅张贴的巨幅《百孝篇》,温州殡仪馆在走廊设计了《二十四孝图》张贴画,浙江杭州安贤园在陵园入口处设立了巨大的的母亲怀抱婴儿雕像,在陵园甬路上设立了二十四孝故事雕像群。这些做法都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的孝道精神。面对死亡、殡葬与祭祀场景,最容易培养人的“报本反始”的孝道意识和感恩意识,教育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促进家庭的和睦和家族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进一步引领殡葬消费观念,比如,让生者活得更好才是死者的最大心愿,培养教育好后代子孙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实现死者的心愿和实现死亡未竟的事业才是对死者的最好报答等。这些观念的落实不仅有助于对隆丧厚葬趋势的化解,而且有助于我们一贯主张的“厚养薄葬”理念的推广。第二,强调自然主义的生死观教育,发挥悲伤抚慰功能。殡葬场所在遗体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肩负起抚慰丧亲家属、帮助他们走出人生低谷的责任,更应当肩负起对所有民众进行死亡教育的使命。殡葬场所的文化宣传必须围绕这样一个主题:人不管多么不愿意死亡,但是总要面对这一无奈的终点,而当死亡已经发生时,尤其是非正常的死亡悲剧发生后,我们只能面对事实。这就要求殡葬场所必须塑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包括各种人文景观和雕像等室外装饰,也包括图片、挽联、横幅、字画、山水画等,来形成一种强大的感染作用,通过转化丧亲者的心态来化解悲伤。在笔者考察的众多殡葬场所的文化建设都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北京东郊殡仪馆,就以楹联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的生命智慧,发挥了对丧亲者进行悲伤抚慰的功能。北京昌平殡仪馆在火化炉两侧雕刻了陶渊明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诗句,镂空的玻璃地板上雨果关于死亡的经典论述,对于每一个到场的人都能产生一种心灵的震颤。笔者调研过的浙江省桐乡市殡仪馆,在每一个告别厅中醒目的位置都有彰显亲情友情、生命宝贵和孝道教育的横幅或挽联,千秋亭碑400余字的碑文中,既有“人生如白驹过隙”的生命有限性教育,亦有“视死生如出入家门”的生死智慧传授。相信每一个驻足欣赏细细品味的人都能得到一场生死教育,得到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大智慧。笔者调研的温州殡仪馆特别注重在场馆内部进行生死观的教育,发挥哀伤抚慰的功能。他们在大厅走廊张贴宣传“人本自然,融入自然”等图片。上述做法为殡葬场馆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死教育功能提供了借鉴。自然主义生死观教育还包括培养人们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殡葬观念。生命本来源于自然,终归还要回归自然。这些理念必须在殡葬场所大力弘扬,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汲取老庄哲学中的返璞归真的精神,或者用现代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民众的殡葬消费方向,倡导在殡葬活动中要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具体而言,包括在遗体遗物处理、殓殡用具和葬式葬法等方面树立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在殡葬用品(如寿衣葬具等)生产上采用可降解材料等。第三,强调珍爱生命的教育,发挥启迪教育作用。殡仪馆不仅要发挥抚慰悲痛、化解哀伤的功能,还应当发挥教育人们远离危险、珍爱生命的功能,来减少悲剧的发生。笔者调研的浙江桐乡殡仪馆就在候灰厅的墙壁上张贴了如何预防淹溺、雷电、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系列挂图。显然这对于沉浸在悲痛中的非正常死亡者的亲人们而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警醒作用。在当今的时代,由于交通事故、地震、泥石流等灾难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率的攀升,更要求我们在殡仪馆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文化宣传,来减少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第四,殡葬场所为了实现人们“生死两相安”的目的,应当借鉴什么样的资源和思想?如何使生者得到永恒的安顿?笔者在广泛的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殡仪馆和陵园是依靠宗教的,尤其是佛教,占相当大的比例。比如,北京桃峰陵园、上海福寿园,浙江湖州枫树岭陵园等,在陵园内部都建有佛塔或佛像等。这一方面反映了宗教信众的广泛存在以及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是个以信仰无神论和唯物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应该积极利用非宗教的思想来安顿生死。我们认为,传统儒家“慎终追远”与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殡葬场所安顿生死的主要思想资源。钮则诚教授提出了“后科学非宗教安生死”的理念,他以古典儒道两家结合当代存在主义和关怀伦理学等思潮,加以融会贯通,提出了建构华人生死学的理念。[9]这样的理念是与我们的国情相适应的。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在殡葬场所宣传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来彰显殡葬的人文性,同时通过宣传道家的“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等观念,来培养人们自然主义的生死观念。在《庄子·养生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庄子快要死了,弟子想厚葬他。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这是庄子反对厚葬的最为经典的论述,充满自然主义生死智慧,与我们大力倡导的简丧节葬的理念完全符合,因而可以用来宣传环保节能绿色生态殡葬。在殡葬存在大肆奢靡化趋势的今天,这种思想尤其具有借鉴意义。第五,殡葬场所的生死教育还应当拓展出来的几个维度。首先应当补充进来的是死亡的正面价值和意义,即告诉人们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人生才有意义,克服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也有助于理性死亡观念的培养。正如俄国哲学家别尔加耶夫所指出的:“人生在世所以会有意义,就是因为有死亡这件事,假如人间没有死,人生的意义就消失了。”[10]我们应当正面启迪人们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立志在有限的时间中争取生命潜能的最大发挥和生命空间的最大充实。我们还应当补充进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维度,以此教育人们时刻警醒于死亡的来临,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过一种“属己的、本真的”生活,而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时,则能够坦然地接受而问心无愧;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应当培养人们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恬淡的生活态度,把金钱地位名利看淡一些,以此缓解当代人巨大的生活压力,引领人们回归生活的本身,涵养愉悦的胸怀,展现人性之美。概言之,殡葬场所要通过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生命教育理念的殡葬职工,通过建构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来到殡葬场所的逝者家属,达到对全体民众进行生死教育的目的。四生死教育的未来发展展望未来的生死教育,应当凸显如下几个特征。第一,未来的生死教育应当是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生死教育不仅面对学生,还要面对一切年龄阶段的人群,生死教育也不能局限在学校和课堂,而应当充分发挥医院、养老院的作用,尤其是应当充分发挥殡葬场所的作用,让殡葬场所成为生命教育的基地。医学界推广的“生前预嘱”(LivingWill)理念,即宣传在生命健康意识清晰时预立遗嘱,放弃在生命临终时刻的过度抢救,实现符合本人愿望的“尊严死”。这是一个很好的努力方向,殡葬场所也应当积极借鉴以便更好地肩负起生死教育的功能。第二,未来的生死教育应当与道德教育密切结合,由生死教育开显出道德教育的维度。殡葬场所的生死教育应当与敬畏生命的教育、感恩父母亲人的教育、人生的责任教育与人生规划教育等交叉进行,相得益彰。显然目前在医疗领域的生死教育侧重在肉体生命的层面,而在殡葬场所的生死教育则侧重孝道传承而忽视了肉体层面和心理层面的维度,更缺少哲学和宗教生死教育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层面。这必然要求我们建构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生死教育体系。第三,殡葬场所担负起全民生死教育与终极关怀的使命。如果我们从表面上来看,传统的丧葬活动是把鬼魂送入阴间,把遗体最终安顿的过程。从深层次来看,如果我们抛开灵魂的存在,那实际上就是让生者逐步地接受亲人死亡这一现实,并且逐渐化解生者悲痛心情的过程,是为生者寻求一种精神的安慰和终极寄托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启迪和教育生者如何正确面对死亡。《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