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基于中医药学术文献信息数据与知识进步的综合分析_第1页
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基于中医药学术文献信息数据与知识进步的综合分析_第2页
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基于中医药学术文献信息数据与知识进步的综合分析_第3页
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基于中医药学术文献信息数据与知识进步的综合分析_第4页
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基于中医药学术文献信息数据与知识进步的综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基于中医药学术文献信息数据与知识进步的综合分析

一中医药学术历史数据的调查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历程,总结和概括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型,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近年最新的中医药学术信息,而且首先必须对上千年以来的有据可查的中医古籍文献、现代图书与论文等相关数据,形成时期和历史背景进行必要的数据化梳理。中国古代没有学术期刊供发表论文,学术文献都是以图书文献的形式存在。因此,我们在分析中医药古代学术文献时主要针对中医药古籍。而从清末至民国时期开始出现期刊以后,近现代中医药学术文献则包括图书和期刊论文。1.中国历史各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的数据(1)中医药图书文献的种数①截至清朝(1911年):根据2007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各历史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的种数如下:先秦时期为18种,秦汉时期为29种,魏晋南北朝时期为25种,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为66种,宋元时期为334种,明朝时期为1048种,清朝时期为6575种。即从中国古代到清朝,有据可查的中医药图书为8094种。②截至民国(1949年):根据2007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中华民国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的种数为4052种。即从中国古代到1949年10月,有据可查的中医药图书为12146种。③截至2010年:根据2010年由裘俭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记载,从1949年10月到2010年共出版中医药图书34219种。即从中国古代到2010年,有据可查的中医药图书为46365种。图1中国历史各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种数分布2)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和种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从中国古代到1949年10月的中医药图书主要类别与数量如下。《黄帝内经》本版及其注释发挥333种,《伤寒论》《金匮要略》本版及其注释发挥844种,基础理论262种,诊法495种,临证各科5229种,医案医话医论1310种,针灸推拿497种,中药866种,方书2191种,养生550种,医史文献345种。1949年10月至2010年的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与数量如下。图2古代至1949年10月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与数量分布《黄帝内经》本版及其注释发挥615种,《伤寒论》《金匮要略》本版及其注释发挥986种,基础理论853种,诊法859种,临证各科10666种,医案医话医论1495种,针灸推拿548种,中药4151种,方书2473种,养生1777种,医史文献697种。图31949年10月至2010年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与数量分布将以上数据合并计算出中国历史各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与数量如下。《黄帝内经》本版及其注释发挥948种,《伤寒论》《金匮要略》本版及其注释发挥1830种,基础理论1115种,诊法1354种,临证各科15895种,医案医话医论2805种,针灸推拿1045种,中药5017种,方书4664种,养生2327种,医史文献1042种。图4古代至2010年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与数量分布以上数据显示,清朝以前的中医药古代文献共计8094种。这可称之为是对我们经常讲的“中医药文献浩如烟海”进行的一次大盘点和清晰的数据表达。3)中医经典和学术名著形成时期中医学术界一般认定有“四大中医经典”,但却有多种组合,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另一类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或称为温病学专著)。在此将两类主要的划分方式所包括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或称为温病学专著)等6本典籍都纳入我们的研究中。而学术名著指的是在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历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经常提及的中医古代文献。根据《中国医学史》①(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中国医学大事年表收录的中医药文献统计出重要文献的种数。①先秦时期(公元前2146年~公元前221年)。《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脉学说文献。《黄帝内经》《难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典籍。此时期有中医经典2种,重要文献2种。②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00年)。《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伤寒论》是重要的中医经典,奠定了辨证施治基础。《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专著。此时期有中医经典3种,重要文献3种。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肘后备急方》是第一部中医临床急救手册。《雷公炮炙论》是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分类的新方法。此时期有重要文献7种。④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年)。《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新修本草》是唐朝重要的中药学著作。《千金要方》被誉为“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千金翼方》补充《千金要方》之不足。《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本草拾遗》是兼顾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药学著作。《外台秘要》是由文献辑录而成的唐朝综合性医书。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汇集多种古籍资源对《黄帝内经素问》进行详细注释。此时期有重要文献13种。⑤宋元时期(960~1368年)。《太平圣惠方》属于宋代官修方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苏沈良方》以随笔的形式广泛论述本草学、临床及养生等问题。《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本被后世广泛应用的方书。《圣济总录》汇集历代医籍、民间验方和医家献方。《小儿药证直诀》是现存最早的儿科学著作。《普济本事方》是一本记录历验效方、医案和心得的临床文献。《注解伤寒论》详细注解阐析仲景之理。《素问玄机原病式》是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著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是综合性医书。《儒门事亲》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妇人大全良方》是第一部系统的妇产科专著。《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内外伤辨惑论》重点阐述饮食劳倦所致脾胃病的诊治。《脾胃论》是补土学派的代表著作。《济生方》是宋朝著名的方书。《外科精要》是宋朝著名的外科学临床专著。《活幼心书》是元朝著名的儿科临床专著。《世医得效方》对医学各科均有论述,重点在骨伤科临床。《格致余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医学启源》是金元时期的一本医学入门教材。此时期有重要文献43种。⑥明朝时期(1368~1644年)。《针灸聚英》是明朝重要的针灸学专著。《名医类案》集录明嘉靖以前名医医案。《医学纲目》明朝综合性医书。《医学入门》是习医者的入门读物。《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博物学巨著。《遵生八笺》是我国重要的养生学文献。《针灸大成》总结明朝以前中国针灸学术经验。《证治准绳》以证治为中心阐述临床各科。《寿世保元》是一部曾被内府秘而不示的奇书。《外科正宗》是一本学术价值极高的中医外科专著。《类经》是深入学习和研究《内经》的重要参考书。《景岳全书》是学术和临床结合的综合性著作。《内经知要》是内经的普及读物。《医贯》对命门学说有独到的解析。《温疫论》为温病名著。此时期有重要文献41种。⑦清朝时期(1644~1911年)。《审视瑶函》是眼科名著。《伤寒来苏集》是历代注疏《伤寒论》之上品。《医方集解》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方书。《本草备要》是一本实用性中药专著。《伤寒贯珠集》重在突出伤寒临床特色。《医学心悟》是清朝中医入门者的读物。《医宗金鉴》是清朝医学教学的重要教材。《串雅》是第一部介绍民间走方医的专著。《本草纲目拾遗》重在对《本草纲目》的补充。《医学三字经》是流行很广的医学启蒙读物。《傅青主女科》是清朝影响极大的妇科专著。《医门棒喝》重在评论诸家流弊。《医林改错》是中医在解剖学上的探索性专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是中西汇通学派的代表性专著。《时病论》是第一部关于时病的医学专著。《温热论》奠定了温病学派的学术基础。《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作。《温热经纬》是温病专著。《温热逢源》是温病专著。此时期有经典1组(温病学由明清时期的几本医著共同组成),此时期有重要文献64种。⑧民国时期(1912~1949年10月)。《群经见智录》是一本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中医经典的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尝试沟通中西医学的探索性专著。此时期有重要文献11种。⑨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出版有大量中医药图书,但由于时间尚短,还难以对其学术影响力和持久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图5古代至1949年10月中医药经典分布图6古代至1949年10月中医药学术名著分布2.20世纪以后中医药期刊文献的数据由于论文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和标识的不同,不同的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文献数据存在一些差异。以下先介绍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所提供的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1)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①民国时期:根据该库的数据显示,民国时期期刊发表中医药论文的不完全统计,《黄帝内经》30篇,《伤寒论》《金匮要略》440篇,温病328篇,基础理论0篇,临床各科27篇,中药518篇,针灸1535篇。图7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文献数量分布②1949年10月至2014年:《黄帝内经》2673篇,《伤寒论》《金匮要略》15343篇,温病5624篇,基础理论135篇,临床各科30898篇,中药305309篇,针灸105332篇。图8中国中医药数据库1949年10月至2014年中医药期刊文献数量分布③2012~2014年:2012年:《黄帝内经》254篇,《伤寒论》《金匮要略》580篇,温病204篇,基础理论4篇,临床各科1997篇,中药16171篇,针灸5156篇。2013年:《黄帝内经》264篇,《伤寒论》《金匮要略》494篇,温病154篇,基础理论8篇,临床各科2063篇,中药11216篇,针灸2775篇。2014年:《黄帝内经》313篇,《伤寒论》《金匮要略》588篇,温病174篇,基础理论15篇,临床各科2525篇,中药11789篇,针灸3138篇。图9中国中医药数据库2012~2014年中医药期刊文献主要类别与数量分布2)中国知网中医药文献新旧研究主题的数据通过关键词查询中国知网所显示的海量数据,有可能是文稿中所包含关键词的数据,因此难以了解该数据库所收录中医药文献的准确数据,也难以区分论文和新闻稿的具体数据。不过,仍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研究领域的被关注程度。以下为1949年10月至2015年中国知网中与中医药主题有关的文献数据。《黄帝内经》330640篇,《伤寒论》《金匮要略》200718篇,温病61722篇,基础理论(含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468700篇,中药1832921篇,针灸395904篇,养生500234篇,临床应用尚难统计。图10中国知网1949年10月至2015年中医药期刊文献最重要主题的数量分布除了以上最重要的主题以外,近百年还新增加不少与现代科学接触后产生的新主题。涉及新主题的文稿篇数如下:中医现代化125853篇,中医科学化53423篇,中西医汇通5308篇,中西医结合945883篇,中医科技创新206099篇,中药现代化149026篇,中药药理454071篇,中药制剂527990篇,中医疗效1009659篇,中医治肿瘤325791篇,中医药文化179113篇,中医思维156981篇,中医心理271272篇,中医人才139756篇,中医管理295077篇。图11中国知网中医药期刊文献新主题的数量分布3.中国历史各时期中医药学术形成的数据①中医药核心学术理论和各家学说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各家学说异彩纷呈,中医药临床经验丰富,中医药著作汗牛充栋,那么怎么来认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核心学术理论呢?我们可从中医经典入手来进行分析。中医四大经典无论哪种组合,都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两大医著包括了中医天人合一、运气、阴阳、五行、精气神、藏象、经络、子午流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针灸、药物、司外揣内、养生等最核心的学术元素和辨证施治临床诊疗规范,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据此可确认,中医药学核心学术理论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而辨证施治体系则主要形成于秦汉时期。中医药在上千年的学术发展中,历代医家结合自己对中医药理论的独特理解、积累的临床经验和所在地域的环境特点,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鲜明的医药学认知,再通过学术上的代代传承和在同种学术框架中的不断丰富和创新,进而形成了东汉时期的伤寒学派,宋元时期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和丹溪学派,明朝的温补学派,清朝的温病学派,清末民初的汇通学派等主要的学术流派。汇通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在清末民初形成,故仍将其列为清朝。在此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学术流派主要都是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基础上延伸、发挥和深化出来的。以上数据让我们对中医核心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东汉以来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缺乏突破性的重大发展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提示我们通过中医经典可以提纲絜领地把握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关键,再结合中医各家学说可以开拓临床思维和丰富诊疗思路。图12中医核心学术理论形成时期分布图13中医主要各家学派形成时期分布②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中医药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应用性学科,除了以上所述的重要学术理论以外,还有系统的临床诊治方法,例如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天然药材组成的复方、非药物疗法等诊疗技术。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仅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中最常用的方剂为例,展示其所形成时期的历史分布。该教材共收录并重点教学的有210方,其中:秦汉时期有40方,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有11方,宋元时期有87方,明朝时期有31方,清朝时期有37方,民国时期有3方,新中国成立后有1方。图14中医常用方剂形成时期分布③中医药历代名医活动时期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上,历代名医辈出,以下根据《中国医学史》*(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中国医学大事年表收录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名医:先秦时期有医和、扁鹊等2人,秦汉时期有淳于意、涪翁、华佗、张仲景等5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雷敩、陶弘景等7人,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有巢元方、孙思邈、王涛、王冰等12人,宋元时期有王惟一、许叔微、成无己、刘完素、张杲、张从正、陈自明、宋慈、李杲、朱震亨、滑寿等40人,明朝时期有兰茂、高武、薛己、徐春圃、李梴、李时珍、方有执、高濂、杨继洲、王肯堂、龚廷贤、陈实功、张介宾、吴有性等36人,清朝时期有傅仁宇、柯琴、张志聪、汪昂、赵献可、尤在泾、吴谦、叶天士、徐大椿、赵学敏、吴鞠通、陈修园、傅山、王清任、王孟英、雷丰、唐宗海、柳宝诒等63人,民国以后的医家在《第三只眼看中医》①(毛嘉陵编著,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书中被称为“末代中医”,在此不涉及。图15中医药历代名医活动时期分布通过以上对中医药核心学术理论、各家学说和中医方剂等与中医学术形成密切相关的三类数据以及历代名医活动时期分布情况的展示,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医学术理论和诊疗技术的演变过程。二中医药学术发展历史轨迹的剖析(一)中国古代中医药学术成就的数据挖掘我们在回首中医药学术发展历史时,应该如何选择哪些重要学术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呢?按照一般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理解,除了知识、常识、思维、方法等应纳入以外,还应包括科学家及其科学活动。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医药学术核心成就时,可将中医经典、最具代表性专著、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学术流派和临床诊疗技术、历代医家及其活动等列为重要研究对象。下面是根据上面调查数据制作的《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药学术成就综合统计表》。表1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药学术成就综合统计1.中国古代中医图书文献在各时期种数分布情况简析中医药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常常称中医药图书文献汗牛充栋。然而,经过本报告的多方调查统计,已知现存清朝(1911年)以前的中国古代中医药图书文献大约为8094种。其中有部分文献有多种版本,估计实际数字应低于这个数据。中医图书文献种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到了清朝出现了一个高潮。清朝中医药图书占有史以来中国古代医药图书文献种数的81.23%,这与中医药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印刷出版更方便以及时间离现在不太长久等因素有关,故保存下来的中医药图书文献种类较多。图16中国古代中医图书文献产生的趋势①中国古代中医图书文献每百年产生的均数由于以上中国历史按朝代分期,各朝代的时间有长有短,难以直接判断不同时期文献创作量的大小。在此以每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计算清朝以前各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的平均创作种数。先秦时期有1925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18种,每百年平均创作0.93种。秦汉时期有440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29种,每百年平均创作6.59种。魏晋南北朝时期有361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25种,每百年平均创作6.93种。隋唐五代时期有379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65种,每百年平均创作17.15种。宋元时期有408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334种,每百年平均创作45.07种。明朝时期有276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1048种,每百年平均创作379.71种。清朝时期有267年,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6575种,每百年平均创作2462.55种。图17中国古代中医图书文献每百年产生的均数从以上数据看,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每百年产生的种数,与整个中医药图书文献产生的趋势基本一致,也呈逐渐增多的变化。②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古代图书文献产出最具代表性专著的均数根据权威的中医药教材和相关专著统计出的数据如下。先秦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18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2种,相当于每9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秦汉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29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3种,相当于每9.6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25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7种,相当于每3.57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65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13种,相当于每5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宋元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334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43种,相当于每7.77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明朝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1048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41种,相当于每25.56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清朝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6575种,有最具代表性专著64种,相当于每102.73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图18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古代图书文献产出最具代表性专著的均数③各时期中医古代图书文献产出中医经典的均数先秦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18种,有中医经典2种,相当于每9本文献就产出1本中医经典。秦汉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29种,有中医经典3种,相当于每9.6本文献就产出1本中医经典。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25种,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65种,宋元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334种,明朝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1048种,都未产生中医经典。清朝时期现存有中医药图书文献6575种,有中医经典1种,相当于每6000多本文献才产出1本中医经典。图19各时期中医古代图书文献产出中医经典的均数宋元时期以后,随着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增多,就会有更多的中医师参与到阐述中医理论、记录分析临床经验的科研工作中来,必然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中医药图书文献。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中医药图书文献种数的增多,并不意味着与学术创新发展成正比,也与能否引发中医药学术体系的革命性进步没有产生必然联系。2.中医药学术成就形成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从《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药学术成就综合统计》可以看出,中医药学术重要成就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先秦、秦汉、宋元和清朝等四个时期。特别是先秦和秦汉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和不可替代的关键时期,宋元和清朝则是促进学术发展和丰富学术体系的重要时期。①核心学术理论构筑时期:先秦时期(公元前2146年~前221年)从公元前21世纪以来的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西周制定的礼乐制主要在于规范不同阶层人的身份,以维护奴隶制度,同时也奠定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基础,对孔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瓦解。从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后,社会出现了广纳百家、百家齐放的思想宽松局面,知识分子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著书讲学,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此时期多种思想交汇,逐渐形成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术流派,甚至互相论战,推动了社会思想多元化的繁荣景象,被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在各种思想碰撞中,主流思想在自然领域更倾向于放弃对天地世界的超自然认识,而开始用道、气、阴阳、五行等带有一定唯物性的解释,在社会领域则强调和谐平衡的价值观。可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先秦时期古中国在天文、历法、地理、农业、医药学等方面都有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商朝甲骨文中记载有日食、月食,开始铸造冶炼青铜器,兴建水利工程,确立十进位制,制定历法。在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等文献中,已有历法的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重视。《汉书·艺文志》收载有9种农家著作。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学术基础。在如此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医药领域的成就必然璀璨夺目。在现存的中医药图书文献中,先秦时期虽然仅有18种,但却创造出《黄帝内经》和《难经》两大中医经典,相当于每9本文献就产出一本最具代表性专著,而且构造出中医药最核心的学术理论体系。在此时期活跃的知名医家有2位。《黄帝内经》是当时思想、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农业等领域的文明成就在医药学方面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一本典型的多学科知识读本。该书以整体观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中医药学的天人合一、运气、阴阳、五行、精气神、藏象、经络、子午流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针灸、药物、司外揣内、养生等最核心的学术元素,从而构建出中医药学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康复和生命观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奠定了中医药学的重要学术理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点,成为后世中医药学术发展必须遵循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先秦时期有一部仅次于《黄帝内经》的重要中医经典著作,这就是《难经》。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以问答释疑的形式,结合临床病症进行分析,讨论了人体脏腑、经脉、俞穴、脉象、脉诊、针法等诸多问题。该时期还有现存最早的经脉学说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②临床诊疗体系形成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创立皇帝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形成。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渐占上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和东汉在不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佛教文化传播到中国,标志着中外文化开始交流。随着封建制的巩固,秦汉时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天文,造纸、数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都居世界第一的地位。汉武帝时制订出第一部历书“太初历”。西汉时在世界上最早记录太阳黑子的活动。东汉张衡最早对月食进行科学解释,并发明地动仪,比欧洲的此类发明早1700多年。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研究,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建立。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使文字信息记录更加便捷。此外,还有筑造长城、制造船只、农业实现轮作制等方面的成就。在医药领域,秦汉时期的医家在《黄帝内经》确定的观念、理论和原则等学术基础上,进行新的拓展,发明更具临床可操作性的治疗方法。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居无定所,疫情严重,死人众多,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出一代“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深入钻研《黄帝内经》《难经》等古医籍的基础上,集医经和医方两大学派之学术思想,广泛采集和研究其他医家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写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提出对伤寒类疾病进行“六经分类”和“理法方药”的临床操作程序,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的辨证施治临床诊疗规范。《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被称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和“治杂病之典”。在秦汉时期诞生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中药进行系统的总结,并首次对所收中药按性能和功效进行分类。在现存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中,秦汉时期有29种,其中学术名著3种,中医经典3种,相当于每9.6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创造出了使中医独具临床诊疗特色的辨证施治体系。在目前中医方剂教材中收录有该时期的40个处方,占整个教材收录处方总数的19.05%。在此时期活跃的知名医家有5位。③各家学说大繁荣时期:宋元时期(960~1368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状态。北宋时,理学家极力复兴儒学,融合佛道以解读儒家思想,形成了官方接受的理学新思想体系。南宋时,南方经济、科技、文化、商业发达。元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两宋时科学技术发展达到高峰。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沈括,其巨著《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具有中国科学史里程碑意义,李约瑟称其为“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人物”。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欧洲早四百年。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将历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元世祖时期不仅有积极的农业政策,而且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王祯编著《农书》是中国古代首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学术专著。郭守敬创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定的《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并且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在宋元时期,中医药学呈现出大发展景象,这是从晋唐以来医药研究和实践结出的丰硕果实。宋代朝廷从官方的角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专设“校正医书局”,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和刊行,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和传播。同时,还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在此时期,以成无己、庞安时、许叔微为代表的医家,对伤寒论进行了详细地注释和深入地阐述,使始于东汉的伤寒学派在此时发展到了兴盛阶段。在此时期还创生了中医各家学说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四大学派:以阐发火热病机的河间学派,以探索脏腑病机及其辨证治疗的易水学派,以善用寒凉药物的攻邪学派和以滋阴降火为主的丹溪学派。在现存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中,梁朝有1种,宋朝有183种,金朝有31种,元朝有119种,合计334种。其中有43种学术名著,相当于每7.77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在目前中医方剂教材中收录有该时期的87个处方,占整个教材收录处方总数的41.43%,排名第一。在此时期活跃的知名医家上升到40位。④临床诊疗体系创新时期:清朝时期(1644~1911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初虽有发展,但君主专制下的封闭政策,使其成长缓慢。清朝中后期由于思想禁锢、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逐步落后于世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封闭了几千年的国门被彻底打开。鸦片战争以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在农业、数学、历法、地图测绘等方面有较大进步。清代康熙、雍正两朝时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编写有《补农书》等农学图书一百多部。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了大规模测量,制成了《皇舆全览图》,这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精确。清代的医药学理论、药物、方剂、温病以及临床各科等方面都有创新性成就。在医学理论方面,清代医家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做了大量注解、阐释和发挥性的研究。张志聪的《素问集注》和《灵枢集注》,对历代医家所忽略或回避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解析。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深入仲景理法中结合临床实践探求新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汪昂的《本草备要》、汪昂的《医方集解》、汪昂的《汤头歌诀》、陈修园的《时方歌括》等文献都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并探索了中药与方剂的临床使用理论和经验。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无疑是以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形成,在外感病治疗方面超越了伤寒学派的局限,发展了中医药学术理论,拓展了临床应用,对治疗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等多种热性病有了系统的临床诊治方案。此外,临床各科都有成就,张璐的《张氏医通》、沈金鳌的《沈氏遵生书》、吴谦等主编的《医宗金鉴》、林佩琴的《类证治裁》、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等医著都代表着清朝中医的最高学术水平。在现存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中,清朝有6575种。不仅从种数上是一个爆发,而且产生了64种学术名著,相当于每102.73本文献就产出1本最具代表性专著。而更为重要的是,还创造出具备经典级水平的、以《温病条辨》为代表的温病系列学术著作。在目前中医方剂教材中收录有该时期的37个处方,占整个教材收录处方总数的17.62%。在此时期活跃的知名医家高达63位。图20中医药学术发展历史重点轨迹(二)中医药学术价值的非量化评价中医药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实用性学科,以“有疗效”解除患者疾苦和提高生存质量为终极目标。过去,我们常说:“有疗效就是硬道理。”中医药行业也总是用类似这样的观点来婉拒数据考评:“中药在数以亿计的人体上做了数千年的临床‘应用’,难道这还不够吗?非要在洋人的实验室里做几个动物实验才叫科学?”中医药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至今仍然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民众的欢迎。虽然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在人类已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和重证据的法制社会的今天,如果在谈到中医药的科学性、科学价值和治病疗效时,已不可避免地必须提供出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证据,否则即使有“有疗效”的事实,但缺乏有说服力的医学统计数据分析,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此已再难以“有疗效就是硬道理”这个论断来支撑一个学科的“科学合理性”。况且,中医药在认知方面更多采取的是,具有相当模糊性的、动态性的、缺乏或回避准确数据的、难以定量的定性方式,而且一直缺乏基本的、系统的统计资料和有说服力的证据,以至于到了今天,甚至在不少方面拿不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和数据,来证明其辉煌的悠久历史和卓越的临床疗效,更难以从能够量化的证据角度来证明中医药学术上的科学价值。缺乏充分的数据和证据,这正是中医药学术不能客观评价自我、理性分析得失、科学预测未来,因而导致长期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药在古代上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没有严谨准确的医学统计分析。虽然在《周礼》中记载了对医师评价的标准用了几个粗略的百分比:“医师掌医之政令……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但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评价要求,却并没有到底有多少人分别取得了“上”、“次”和“下”治疗效果的记录,仍然无法以此评价当时医生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中医药在证据收集和数据统计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即使是西医也未必能提供几百年前的临床统计数据;另一方面则是中医药不以西医的“病”概念,而以“证”为核心的诊疗体系,缺乏收集、统计和评价数据的一个合理方法。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医药学术论文才开始重视和利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努力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但在当今科学评价西化和驱逐功利的双重不利的社会背景下,即使一些使用了数据的论文,要么是按照西医对“病”的思路做出来的,对中医以“证”为核心的诊疗体系的评价,支持度仍然不够有力;要么是为了晋升职称而写论文,甚至不惜编一些不真实的数据。而且,还有很多老中医给我们留下的仍然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一个又一个的“个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很难对中医药学术价值进行具有数据意义的能够量化的整体评价。从纵向来看,对历史发展进行数据化评价,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几乎可以说是难以进行。而从横向来与现代医药进行比较,由于真假数据混存等多重噪声的干扰,也很难寻找到可信度高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因此,仅能从实用性角度进行非量化的定性评估。1.两个“中西医对比设想实验”黎鸣在《老不死的传统——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真实位置》(黎鸣著《老不死的传统》,华龄出版社,2010年)。自序“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合力等于零”中提出关于中西方文明的两个有趣的“思想实验”:一、设想19世纪,包括直到今天,西方人和西方文明从来都没有来过中国;二、设想某天早晨我们从梦中醒来,一切从西方来的观念、思想、知识、发现、发明、创造、器物等,全都在刹那间消失,而唯一只留下属于中国的传统和我们自己的东西。通过对黎鸣的两个思想实验的转换,我们设计出两个“中西医对比设想实验”,以供缺乏临床数据的情况下对中医真实诊疗水平进行想象。①中医的绝对水平。中医药独占中国医疗市场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却没有对“到底能治哪些病”的客观数据记录,况且现在我们所说的病的概念都是西医的,与古代的中医也不可能完全对接。古代医学文献在涉及疗效时,虽然有过“不治”“无效”“死症”等相对模糊的概念,但却并未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记录。在不能提供出这些最基本的数据来证明中医药治病的真实水平的情况下,我们做一设想:假设西医从未进入中国,仅有传统的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医师在临床上到底能治疗多少种疾病或中医的“证”?其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有多少?又有多少种疾病每天让中医师束手无策?图21中医的绝对水平示意如果能够回答以上问题,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中医师临床上真实的绝对水平;如果不能回答以上问题,即使采取以上这个非量化的想象实验,仍然难以准确回答。可见,如果缺乏数据,即使中医具有悠久辉煌历史和玄奥高深理论,却难以自证其辉煌、学术价值和真实疗效,这就是数据缺失的悲哀。要模拟“中医的绝对水平”的实验环境几乎已不可能,因为西医已渗透到全世界每个角落。特别是在中医西医并存而且互相拥有处方权的中国,更是不可能寻找到一个绝对的纯中医诊疗环境。即使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医针灸师不具有西医处方权,只能用中医治病,但其大环境是西医,也很难进行如此纯中医环境的想象。但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这种没有西药处方权的环境中,中医临床诊疗的病种反而比国内多。据美国Bastyr大学刘崇云教授介绍:“针灸治的病种比在国内多得多,包括痛症、不孕症、肿瘤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多种病症,可以说针灸在美国得到了发扬光大。”②中医的相对水平。最近几十年,在中医临床工作或具体地说在中医医疗机构中,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学术术语交叉使用,中西药混用。很多情况下,到底是中医治好的还是西医治好的病,或中西医在何种情况下的“结合”治好的病,都说不清楚。这种“结合”的原理更谈不清楚。那么,请设想:突然将中医医疗机构的西医诊疗项目和西药全部撤销,纯中医药还能治疗多少种疾病?有多高的疗效?哪些疾病就没治了?图22中医的相对水平示意如果能够回答以上问题,则可知中医在中医医疗机构诊疗中所占的实际比重和所能发挥出的作用,相对来说到底有多大。要模拟“中医的相对水平”的实验环境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拿一所中医院来做实验,例如在行业内最强的广东省中医院,将其所有西医服务项目全部暂停1个月,门诊和病房仅保留中医。然后,统计治疗的病种、疗效和医院的收入,即可粗略看出中医所发挥的“相对的诊疗水平”和“相对的医疗市场价值”。2.中医药在中国医疗市场中的份额很显然,以上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即使从定性上也仍然难以圆满地回答。19世纪以前,西医尚未全面进入中国,不用数据也可证明中医独占整个中国医疗市场,但由于没有数据却不能证明到底能治哪些病、其疗效到底有多高。20世纪西医全面进入中国医疗市场以后,迅速扩大医疗市场份额,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的巨大悬殊,已让中医难以“中西医平等”的身份与西医对话。国家卫计委逐年公布的我国医疗市场统计数据,从数据角度反映了中医在现代的真实位置。根据2013版《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医院23170所,其中中医医院有2889所,占整个医院的12.47%;全国医院共有床位416.15万张,其中中医医院有54.80万张,占整个医院的13.17%;全国医院门诊服务为2541616095诊疗人次数,其中中医医院有407051930诊疗人次数,占整个医院的16.02%;全国医院人员数为4937468人,其中中医医院有655925人,占整个医院的13.28%;全国医院收入为152875017万元,其中中医医院收入为17689272万元,占整个医院的11.57%。以上选取的5项主要数据对比的结果,中医医院均占百分之十几,不到整个医院的五分之一。以上虽然仅选择了截至目前最新的公开数据,但是往前追溯前几年的数据,也基本上是这些数据上下轻微波动,均未超过百分之二十,这就是中医医疗目前在全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真实地位。图23全国中医院数占整个医疗机构的份额统计图24中医医院床位数占整个医疗机构的份额统计图25中医医院门诊人次数占整个医疗机构的份额统计图26中医医院专业人员占整个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份额统计图27中医医院收入占整个医疗市场年营业额的份额统计3.中医药学术在现代的真实水平如果近百年来中医学术在整体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突破的话,在学术理论上是否中医还处于19世纪以前的水平?现代的新中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已超越还是不及百年前的中医师?下面我们对两个有关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最新调研资料进行分析。1)据对中医药科研课题进展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从“1990年及以前”到“十五”期间,共取得了8105项中医药科技成果,其中应用技术占45.8%,基础理论仅占7.7%,软科学占1.1%,其他类占45.4%。表21990年及以前到“十五”期间的中医药科技成果统计2)“十一五”以来中医药科技成果情况。“十一五”以来,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成果,对临床、产业和中医药学术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提升,共计64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14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5项是中药项目。包括以下主要成果。①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方面。构建了中医脉络学说、体质学说等理论体系,揭示了中医病因病机理论,阐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肾藏精等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进一步系统深化了中医证候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的研究,建立了基于传统功用的中药药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证实了中药药性的客观存在,丰富创新中药药性理论,建立组分配伍和创制现代中药新方法,完善了有毒中药控毒理论和方法,初步阐明了方药确有量效关系,证实了经穴特异性的存在,发现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相对性、持续性、循环性和条件性等规律,证实了体表与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经络现象客观存在。②在中医临床研究方面。临床机理研究、临床方案与技术方法优化与临床评价研究不断深化,形成了一批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方案、技术和中医康复技术,初步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研工作机制与中医药治疗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中医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传染病科研能力显著提高。从以上两组资料可以看出,最近几十年中医药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的大量科研课题。在这些课题中,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所占比重非常小,而且主要还是对经典的中医学术基础理论进行验证性、阐释性的研究,当然也有的是进行了深度的、系统化的研究,无疑这些成果都被评价为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或是重大成果,否则不仅不可能通过课题的结题鉴定,更不可能荣获各种成果奖励。但即使如此,却并未显示出具有开创性的、已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理论或学说。中医临床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利用了现代的研究手段,提出了一些具有规范性意义的解决方案,但未能提供充分的数据来展示这些成果对疗效有多大程度的提高,或在全国是否已被广泛应用。中医是应用性学科,虽然应当更多地开展临床研究,但是基础理论研究在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临床应用是很难产生飞跃式进步的。从中医学术发展史来看,在最近百余年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有益的现代化探索,使学术信息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但除了中西医汇通派的部分成果以外,大多数科研成果未能被广泛认可和普遍应用。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术的核心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基本上是在19世纪以前创立的。(三)中医药学术发展历史引出重要的“科学疑问”通过以上对中国历史上各时期中医药图书与期刊文献、中医经典和学术名著形成时期、中医核心学术理论和各家学说形成时期、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形成时期、中医药历代名医活动时期等数据的系统梳理,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疑问。①中医药学术理论最高成就为何产生于农业社会,而且是农业社会的早期?②为何中医药学术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的研究形式始终如一,也缺乏或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创新和变革?③为何中医药核心学术理论的发展与信息量的增长不成正比,或者说是没有正相关性?顺着这个思路,也许还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不过,这些看似一连串的问题,其本质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其概括成一个所谓的“科学疑问”:“农业文明为何能孕育中医药?”当然,此问题的延伸,还可以再反过来表述:“中医药为何能使农业文明更灿烂?”1.中医药为何被打上了农业社会的鲜明烙印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农业社会和中医药的基本特征。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编写的《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使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从公元前8000年到17世纪末;第二次浪潮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第三次浪潮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农业社会实际上持续到清朝的中后期才结束。农业社会是一种以农户家庭为生产经营团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存状态。由于农业社会早期,生产力十分落后,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不足,人们在面对大自然时,只能采取无奈的顺从和无限的崇拜。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人要顺应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整体自然观。这就是人类在农业社会时期最重要的价值观,即宏观整体观。其优点是能够从宏观整体上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并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重要性,但却因对自然认识的局限和微观科学知识的缺乏,反而害怕或不愿深度探索自然,当然更谈不上改造自然,因此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无协作性、个体性、求稳拒变性、狭隘封闭性等负面特征。从人类社会已经历的三大发展时期的划界即可看出,中医药学术的起源、发展和兴盛基本上处于农业社会,中医药文化的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等三大核心的形成,也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鲜明的农业社会烙印。如果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明的进程来看,农业社会确实比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更落后。即使如此,大家却不能忽视从人类认知角度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农业社会所依托的认知世界的宏观整体观和认知思维方式,属于人类两大并列的认知路径之一。因此,从人类认知这个角度来看,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认知,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和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认为:“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充分肯定了宏观整体认知的科学价值。英国《自然》杂志的主编坎贝尔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都是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中医药是怎样一门治病的学问呢?中医是由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影响下,以象信息为主要思维依据,从属性及关系角度进行认知,充分利用人体内外自然资源,调控和平衡人体生命状态的一种医学知识体系。精简之即是,中医是以整体和象信息为认知思维依据、以自然资源为调控手段,以平衡和谐为目的的一种医学知识体系。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自然领域中唯一延续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医药知识体系,它所运用的认知人的健康、疾病和生命的天人合一观念和象思维方式,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宏观整体认知世界的特征。简言之,中医药就是农业社会的医药学产物。因此,中医药遗传继承了农业社会几乎所有的优缺点。2.中医药核心学术理论为何在上千年发展中缺乏颠覆性的创新下面先选择内经、伤寒、方剂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医经典元素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论。①《黄帝内经》学术体系《黄帝内经》构筑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自其横空出世以后,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和毕生研究。我们将历代有代表性的内经研究资料汇总于下。表3中国古代医家《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研究成果汇总②伤寒学派学术体系表4中国古代医家《伤寒论》学术体系研究成果汇总表4中国古代医家《伤寒论》学术体系研究成果汇总-续表③方剂学学术体系表5中国古代医家方剂学学术体系研究成果汇总通过以上对《黄帝内经》、《伤寒论》、方剂学等三大具有典型性意义的学术发展演变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这三大类学术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其研究形式几乎都属于文献收集、整理、注释和一定程度上的发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和突破。《黄帝内经》在先秦时期流传以后,无论是秦汉还是到晚清,主要是在维持本经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校订、注释、疏证、分类、重编、发挥等研究工作;《伤寒论》自东汉问世后,历代伤寒学派的医家也是本着整理、注释、阐发的方式开展研究,从宋元开始有医家尝试着从理论与临床验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讨;中医治病方式包括有药物与非药物等多种形式,而最主要的还是使用药物,其临床用药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中药复方。对方剂的组成、使用方式等研究,成为中医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历代医家对此都十分重视。从以上方剂学术体系的发展来看,医家们都偏重于对方剂的收集整理和进行一定的解读,同时也记录下自己在临床上的常用方。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方剂学的后续研究工作,虽然也有一些创意点和深度的解析,但其总体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和理解其中深邃的意理,缺乏本质上的创新和具有颠覆性的学术突破。这一方面给人感觉《黄帝内经》《伤寒论》所揭示的医学道理和临床实践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如同真理一样永恒不变。与此同时,也正因为这种亘古不变,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文明背景的衬映下,从另一方面看却又总让人觉得中医千年不变,古老陈旧而无新意,似乎总有一种落后悲凉和故弄玄虚的感觉。然而,临床上的“有疗效”却又继续支撑着中医的存在价值,又该怎样来认识呢?如果仍然停留在以前的“以经解经”的方式上来解读,要么只能原地转圈,要么越解释越玄乎。对此,我们认为最好的阐释方式,还是应当回到人类认知路径上来,这样更合乎自然本性和中医的本质,也更具有科学的合理性。人类虽然可能有千条万条认知路径,但却只有两条最主要的:一条是从小到大的方向,即从宏观整体、时间、属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途径去认知;另一条则是从大到小的方向,即从微观局部、空间、功能及其最小物质构成的途径去认知。中医强调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认知人体的健康、疾病和生命,这种宏观整体所依据的是主体内部变化表现于体表的各种信息和主体的性状,去揣测、分析主体内部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还可以从主体所处的具体位置、与周边客体的关系等途径,动态地认识主体。从主体的属性、位置和关系上去获得对主体的认识,基本上都属于大自然亘古不变的“真理”,即《汉书·董仲舒传》所谓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即天地自然界的大环境不变,其基本的道理和规律也不变。可见,如果从宏观整体上去认知人体的医药学知识,在已掌握了宏观整体的基本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就很难再有任何更新的突破。例如,《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规定的治则:“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将其随便改为“热者热之,寒者寒之”,除非又发现了新的类似的基本的属性、位置和关系上的认识。再如,唐代的楷书书法已在用笔上创造出了粗肥和精细的线条,在结构上创造出了向外扩张和向内收敛的字形,楷书的字形不出其右,因此后世的楷书无论怎样创作,都难以创新超越唐楷的基本字形框架。可见,如果始终沿着从宏观整体认知世界这条路走,从方法学上就决定了很难再有颠覆性的突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更加娴熟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在此需要提示的是,由于中医学术认知上的粗放和宏观整体特性,中医药知识体系难以进行高低等级上的区分,这就使高级与初级中医师掌握和运用中医药知识的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背诵文献的数量多少进行区分,很难从是否具有知识的创新性成果上进行区分。加之对中医经典的研习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上,尚缺乏正相关性的证据支持。以上种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制约了中医学术的创新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以至于古代能治好的病,现代有可能因传承问题而治不好,而古代治不好的病,现代则有可能也治不好。3.中医现代化探索为何未能促进中医学术发展从19世纪后期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医在与现代科学的接触中并未采取坚决拒绝和强硬对抗,而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了“汇通”和“结合”,以尽量使其现代化。在这期间,中医经历了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和多学科研究中医等现代化探索,由此不仅反映了中医知识本体的古老,而且也显示了中医迫切地需要求生求变,以延续其古老生命的强烈愿望。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在现代化过程中主要采取过以下探索方式。①印证比较法用西医印证中医的正确部分,并比较出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特点,以彰显中医的学术价值,进而维护中医学术体系存在的合理性。②联合用药法通过中西药的联合使用,期望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医学的道路。显然,这与发展中医学术发展没有直接关系。③中体西用法通过吸收西医之长,来丰富和滋养中医,期望在保存自我基础上求发展。④验证改造法主张全面借用西医对中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实现病名的统一,借用西医的生理病理验证中医。⑤解释纠错法认为西医是从实验中得来的科学,既然西医对了,中医自然是不对。因此,主张采用西式科学方法,对中医进行科学化解释和纠错。⑥实验验证法中医科学化只是从方法上提出用西医和现代科学来验证中医,而中西医结合则是开启了从实验室现代研究方法上展开了对中医的多种验证。⑦统计分析法无论中医理论研究,还是中医的临床应用,都开始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研究方式,以期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⑧双法合用法联合使用中医与西医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效果。⑨微观观察法认为中医理论具有局限性,甚至还有唯心的成分。因此,利用西医的多种检测方法和观察手段,了解中医理论阐述的各种生理病理变化时人体的微观情况。⑩动物模型法通过建立中医“证”的模型,试图发现阴阳、脏腑、经络、证等中医概念的物质基础,同时检测中医辨证施治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⑾数学模型法用数学语言(经符号化、计算机化的形式化语言)对原型某些主要因素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并建立关系式。⑿药理研究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发现和解释中药的药理机制,以及中医治则与药物的关系。⒀有效成分提取法发现和挖掘中药的有效成分,以期在深入了解中医药理机制的同时,创造发明新的中药。⒁经络检测法通过多种现代方法,对经络循经传感现象、经络与神经、经络与血管、经络与淋巴等进行研究。并试图从生物电、同位素、电磁、基因等多种角度来发现经络的实质,从而对经络现象进行符合科学的解释。⒂多学科研究法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复杂性科学、量子力学、弦理论、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等现代科学的最新理论用于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和解释,期望中医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上是对百年来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已探索过的一些主要方法进行的简介,也可以说基本上仍处于中医与西医的初级交流范畴,尚未能深入到两种医学体系的核心层次。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侧重点和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中医与西医虽然进行了非常广泛的、也有一定价值的探索,但却存在着学术上的“拉郎配”和牵强附会,或以西方科学(包括西医学)为准绳研究、验证、判定和同化中医中药,因而即使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严格来说更偏向于是西医药和现代科学方面的成果,因而并未真正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屠呦呦所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果。该成果虽然受到中医古方的启发,但却在制药生产工艺和最终产品形式上定格在单一的有效成分上,可谓典型的西医、化学药。诺委会在回答记者提问就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奖励中医时,回答道:“Wearenotgivingaprizetothetraditionalmedicine……Soyoucansay‘inspired’,butit’snottheprizeforthetraditionalmedicine.(我们不是将本届诺奖颁给传统医学……因此,你可以说受到了传统医学‘启发’,但这个奖项并不是给传统医学的)”,同时,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这与采取天然药物进行复方组合为特色的中医药完全不同,明显背离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因此很难再称其为中医药成果,只能称其为受到中医药启发而创造的“中国现代药学成果”。相信这种称呼更客观,也更容易获得学术界的认可。4.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为何与信息量的增加不同步大家通常所能接受的一个常识是从量变到质变,按照这种理解一个学科的发展,随着学术信息量的增加,产生新的有价值的学术成就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但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药学术成就”的综合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医药的核心学术理论体系并未随着学术信息数据总量的增加而同步前进,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医药学术信息量出现爆炸性增加,并未证明中医药学术发展出现了创新性、颠覆性的飞跃。为何中医药最核心的学术的发展与信息量的增长不成正比,或者说是没有相关性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与上一个问题有些类似,都是源于宏观整体认知难以产生具有颠覆性的学术创新。从以上对《黄帝内经》、《伤寒论》、方剂学的学术发展演变的梳理结果显示,在先秦时期整个中医药的学术文献信息量少之又少,却烘托出了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著《黄帝内经》,并由此创造并奠定了中医药学术理论基础。这也是最早的宏观整体认知方式最卓越的表现,但后世仍沿用这种研究方式,也只能是一些校订再校订、注释再注释、分类再分类、发挥再发挥等缺乏原创性的技术劳作,即使再产生出无限量的学术信息,也必然与学术创新无关。这就是中医药学术信息量的膨胀,未能真正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的根本原因。当然,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提示:产生于农业文明时期的中医药文化,已到需要变革的时候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革并非全盘颠覆,而是在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和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现代升级转换。因此,这种坚守和坚持也并非通常所说的继承或全盘接受,而仅仅是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和原则的继续认可,并以此为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准则或评价的标准。三未来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家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由此提出了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创造性转化指的是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对其中至今仍具有借鉴价值的思想内涵、认知结果以及过时的表现形式进行重建,激活其生命力,变成为一个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新思想、新认知、新事物和新的表现形式,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创新性发展指的是要按照新时代的新需求,在继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思想内涵、认知和表现形式,进行补充、完善和拓展,进而创造出新生事物。19世纪以来,中医药在经历了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和受到了20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影响后,放弃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长期处于方向迷失的状态。习总书记提出的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中医药学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中医药重铸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医药在东西方文明冲突背景下,艰难地求生存和求发展,不失时机地拥抱现代科技文明,摸索着走上了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研究中医药的中医现代化道路,但这些基本上是失去自我的一厢情愿。从最近几十年所取得的国家科技成果来看,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虽然课题成果丰硕,但却并未真正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因而,进入21世纪后,中医药界的有识之士却不断发出了“回归经典”的呼声,而且有的中医药院校已启动了中医经典分级考试。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疑问,如果拥有如此庞大的学术成果群,并真正推动了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医药的现状还会如此困难和被动吗?那些丰硕的现代科研成果,到底是属于中医药的还是现代医药的?抑或其他什么学科的?回归传统和回归经典,我们还能回得去吗?回归到百年前、千年前,就一定能救中医药吗?盲目回归也不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正确取舍,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以上对中医药学术文献及中医药学术发展史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要解决以上中医药学术发展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探索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一)中医药发展的古今两大模式学术发展模式指将在特定历史时期、地域范围内,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信念、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等综合因素,经过概括提炼出的一套可供参照执行的规范,具有理论性、学习性、模仿性、指导性和评价性。主要包括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理论研究体系(包括术语规范性、阐释说理形式、文献与知识产权等)、实践应用体系(包括学术信息的获取、专有技术、临床信息的采集、实验室研究、临床实践、数据分析、方法学、专用设备等)、组织协调体系(个体与组织、发展策略、学术传承、文化传播等)和评价纠错体系(学术守则、学术评价标准等)等五大体系。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中医学术发展中除了理论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相对熟悉以外,对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不深刻,总是迷失方向。现代意义的科研活动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科研工作也是一项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活动,而且还是一个强调量化和合乎逻辑地阐述学术的思维活动,并具有评价和纠错体系,这诸多因素共同构成了促进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医对组织协调体系和评价纠错体系则基本上是长期缺失的,因此难以整体高水平地可持续性成长。即使是中医最熟悉的理论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其中的术语规范性、阐释说理形式存在着诸多模糊不清,研究方法不规范、数据与量化缺乏等问题,这些都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上,严重影响着中医学术的快速发展。可见,认真分析研究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意义重大。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是指将中医药发展中所坚持的宏观整体认知世界的基本理念、主要的认知思维与行为准则、学术研究应遵循的原则、知识本体的学术特征、专有技术、评价标准与纠错等综合因素,经过概括提炼出的一套具有文化价值和倾向性的规范。在此,我们将其简称为“中医药模式”。图28中医药模式五大体系示意中医药学术理论体系从先秦时期《黄帝内经》时代创立以来,虽然已发展了几千年,但其学术发展模式相对稳定,直到19世纪中后期西方医药进入中国以后,在中西医的激烈碰撞中,中医学术发展模式才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这一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将中医学术发展模式概括为以下两大种。1.“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指先秦时期诞生《黄帝内经》后所形成和独创的一种以自然为中心、以人与自然的粗放式互动、从整体层次进行医药学研究的学术发展模式。中医药学术的核心理论体系形成于以自然为中心的早期农业社会,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药最重要的学术理论基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认知思维模式至今仍闪烁着两千多年前的农业文明的光芒,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期的种种不足和局限。该模式在先秦时期形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已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学术发展,当然在其间也进行了漫长的学术积累,可谓最重要的也是传承历史最悠久的中医药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此模式,下面我们先从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基础谈起。人类有两大认知路径:一种是从宏观整体认知世界,另一种是从微观局部认知世界。人类认知世界经过了从粗放到精细的漫长历程,开始都是从宏观整体进行粗略模糊的认识。随着所使用工具的发展,才从宏观逐步进入到微观局部,接着再回到宏观整体进行认知。这两种方式可能交替进行,以达到更完整地认识世界的目的,但不可能相互取代。它们各具特色和优势,最佳的合作或结合方式则只能是优势互补。由于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同,在这两大认知方式中可能有不同的侧重。可以说,不同的认知路径和方法,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世界文化的形态有很多种,如果要细分可能会分出几百种,甚至更多种,但一般认为大致可分为希腊-罗马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四大体系。如果要再进一步概括则可分为东、西方两大类文化(或科学文化)。西方文化体系由希腊—罗马文化延续发展而成。西方的科学文化侧重于微观研究。东方文化体系由印度、阿拉伯—伊斯兰和中国等文化体系合并而成。东方的科学文化侧重于宏观研究。下面我们尝试构建复原“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的主要特征。①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农业文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从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文思潮渐趋接受朴素的唯物论。此时与之前相比,虽然更显发达,但毕竟还是农业社会,仍然以自然为尊。在此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医药领域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司外揣内的认知思维、和谐平衡的价值追求等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从先秦时期以来上千年农业社会所取得的天文、历法、地理、农业等自然领域的科技文明成就中获得学术支持,以丰富医药学理论体系,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形成的自然整体医药知识体系。②理论研究体系:玄奥幽深利用道、气、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精气神等大量哲学术语进行医学解释,同时根据人体生理病理的实际情况,创造了藏象、经络、子午流注等具有医学专业意义的术语。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对采集的象信息按照以上术语进行抽象分析和推测,从而获得诊断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术语所代表的含义缺乏与具体的物质实体及其微观局部变化的精确表达和直接对应,其认识结论也基本上是按照一种学说进行的揣测推论。缺乏具有共识性的认识和准确的概念定义,特别是中医药知识体系中一些与中国古典哲学和宗教混用的术语和解释,难免玄奥空洞,也因此常常让人将中医误解为是一种文化、一种古代哲学。③实践应用体系:粗放封闭学术研究主要从文献记载的信息中挖掘。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药理论基础以后,虽然出现了伤寒学派、温病学派等各家学说,丰富了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技术,但却未能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突破,仅仅是在原来学术文献基础上进行一些校订、注释、疏证、分类、重编、发挥。缺乏符合中医特色的具有可控性的研究手段,而注重在特殊功能状态下进行的主观内心领悟。此外,在对学术信息获取方面,难以进行快速的学术信息交流和学术信息单元的规范化处理,必然影响学术研究的发展和提高。缺乏对工具的利用,没有中医的医疗检测设备,基本上是靠人工采集临床信息,仅有少数治疗用具的使用,这不利于学术信息处理的客观性和稳定性。④组织协调体系:个体无序中医学术发展的主要时期是在封闭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活动基本上都是处于个体行为为主的无序状态,没有现代意义的科研组织,更不可能像现代科研那样进行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即使历史上官方也成立过中医机构,例如唐太医署、宋校正医书局、医药和剂惠民局等,基本上限于部分教学和文献整理,没有现代意义的科研协同。除了一般理论和知识以外,关键性技术、临床诊疗技巧、有效验方等,基本上采取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封闭式传授。学术的传承主要通过采取师徒相授、子承父业的方式进行。当然,有的还有传子不传女的家规,这就更使学术交流传承变得局限。这种少量的、非规模性的学术传承教育,显然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⑤评价与数据体系:长期缺失此项缺失。缺乏统一的具有量化性的信息采集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也缺乏对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术评判标准和数据的缺失,不仅难以对中医药临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而且也很难对学术研究方向、方法、成果进行评判和纠错。特别是难以排除只记录有效案例,或只依据有效案例进行总结的情况。因此,对古代中医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学术评估,甚至还有可能给后学者一种误导。图29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待改进点示意2.“现代实证型”中医药模式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发生了两次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以及西医药学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史学界称之为“西学东渐”。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强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军事压力,西方的文化、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