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_第1页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_第2页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_第3页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_第4页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未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卸综合楼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一、工程概况:装卸综合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140㎡,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基为回填夯实地基。屋面板为坡屋面+平屋面,房屋几何尺寸为32.65m×11.65m。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a=1.2米,立杆的横距lb=1.2米,立杆的步距h=1.5米。二、编制依据: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等编制。三、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a=1.20米,立杆的横距lb=1.2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mm。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2.荷载参数施工均布荷载为4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混凝土自重取25KN/m2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四、荷载计算计算以A轴的KL1梁为例,现取材料自重为0.15KN/m2,钢筋混凝土为25KN/m2,施工荷载为4KN/m2(包含泵送混凝土冲击力)。1、模板系统计算:(1)材料截面、性能常数序号材料名称规格(mm)弹性模量(E·N/mm4)Fv(N/mm2)Fm(N/mm2)1模板2400×1200×1560001.25112木方50×80×3000100001.513表中数据由《设计手册》查得。(2)梁侧模板计算以KL1梁高为准,,梁侧板为15mm胶板,立档为300mm一道,立档外侧用双水平钢管卡紧,每侧2道双排水平钢管。每侧每排设置6道(排距每400mm)对拉螺栓。梁侧模板的标准荷载,新浇捣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侧压力: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得Fa=0.22rctB1B2V1/2,Fa=0.22×25×200/(50+15)×1×1.2×251/2=102KN/m2,Fb=RcH=25×0.6=16.25KN/m2,取二者的小值,取F=16.25KN/m2为计算值。B、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取水平面施工活荷载为4KN/m2,如左图,梁侧模板的计算可按四跨连续梁计算,见计算图4,取梁底0.2m宽为最不利位置计算:4KN/m2q=(16.25×1.2+1.4×4)×0.2=15.855KN/mM=1/11×15.855×0.22=0.0576KN.m0.6m梁高W=bh2/6=152×1000/6=3.75×104mm3(16.25+4)KN/m2σ=м/w=0.0576×106/5.4×104=1.06N/mm2<fm=11N/mm2q=19.72KN/m满足强度要求。C、侧梁板的刚度验算200mm×4ω=kqL4/100EI,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k=0.967,图4I=153×1000/12=2.81×105mm4ω=0.967×15.855×3004/100×104×2.81×105=0.441mm<L/400=0.75mm,满足要求。D、立档(梁侧板的竖枋间距为每300mm设一道,立档采用50×80的枋木验算枋木的挠度,该荷载为三角形,以最大值作为均荷载设计,本设计立档最大距离(对拉螺杆二支点距离)为350mm,以四跨为计算,其受力见图5,350mm×4图5根据ω=kqL4/100EI≤L/400L=(EI/4kq)1/3查《设计手册》,K=0.644,I=bh3/12=3.4×106mm4,E=10000N/mm2L=(10000×3.4×106/4×0.644×19.72)1/3=874mm>500mm,满足要求。E、梁侧水平杆(双钢管)设计验算。考虑到荷载的实际情况,取最大值作为均匀荷载,立档所受到梁侧板的侧力(300×350mm)。侧板传给立档的总力为:Po=16.25×0.3×0.35=1.706KN所以在单位面积侧板传给立档的Po为传给双水平钢管的P1集中力,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为图6,计算水平杆的抗弯强度。200200P1P1P1P1P1P1P2400×4图6以σ=м/w≤fmP2=1.5P1,查《设计手册》f=205N/mm2,ω=5.08×103mm3Mmax=0.2×1.5P1-0.2P1=0.1706KN.mσ=1.706×105/5.08×103=33.5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F、对拉螺杆验算对拉螺杆的横向距离为0.4m,竖向距离以最大距为0.3m,以最不利荷载为不利点,其承受的面积为:0.4×0.3=0.12m2。每根螺栓所承受的拉力为N=16.25×0.12=1.95KN本工程采用直径为φ14mm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为扣除纹高为2边2.5mm。A=π(14-2.5)2/4=103.86mm2,fm=215N/mm2螺栓所能承受的轴力,103.86×215=22332N=22.33KN>1.95KN,满足要求。(3)梁底模的计算(梁底搭设见图2)梁底采用15mm胶板,设置三层枋木,顶层枋木垂直梁底面每250mm一道,中间层为在梁底宽度范围内每200mm一道,底层为450mm一道枋木。由于梁底模板所承受的荷载与侧模(最不利位置)荷载相同,底模的支点比侧模多,所以梁底模板可免验算。A、荷载计算以300×600mm梁为计算(把荷载转化成线荷载),材料自重:0.15KN/m,混凝土自重:4.5KN/m,钢筋0.54KN/m,混凝土施工荷载4KN/m。总荷载:Q=1.2×(0.15+4.5+0.54)+1.4×4=11.828KN/m。求。(4)计算钢管支撑以KL1为准:(计算1m2长梁内及板的荷载)钢筋混凝土:0.3×0.6×25=4.5KN/m2,施工荷载:4KN/m2,材料自重:0.15KN/m2,梁范围之外的板重:(板厚120mm)取3KN/m2,总荷载:(4.5+3.15)×1.2+4×1.4=14.78KN,现场使用立杆距离为1200mm,横距为1200mm一道,不考虑风荷载。五、纵向杆的计算: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W=5.08cm3;截面惯性矩I=12.19cm4;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用横向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考虑活荷载在纵向杆的不利布置,计算纵向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由横向杆传给纵向杆的集中力(1)由横向杆传给纵向杆的集中力设计值F=1.200qlb=1.200×1.82×1.20=2.627kN(2)由横向杆传给纵向杆的集中力标准值Fk=1.200qklb=1.200×1.32×1.20=1.901kN纵向杆计算荷载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Mmax=0.267Fla=0.267×2.63×1.20=0.842kN.mσ=Mmax/W=0.842×106/5080.00=165.66N/mm2纵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为V=1.883Fkla3/100EI=1.883×1.90×1000×12003/(100×2.06×105×121900.0)=2.463mm纵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六、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6.0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刘群主编P109:纵向或横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的竖向设计值:R=3.267F=3.267×2.63=8.6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R<=16.00满足要求!(4)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风荷载标准值: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W0=0.300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脚手架底部Uz=0.740,Us——风荷载体型系数:Us=0.8000经计算得到,脚手架底部风荷载标准值Wk=0.740×0.8000×0.300=0.178kN/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1.2NG+0.9×1.4NQ=7.721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1.2NG+1.4NQ=8.826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MW=0.9×1.4Wklah2/10其中Wk——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kN/m2);la——立杆的纵距(m);h——立杆的步距(m)。经计算得,底部立杆段弯矩:Mw=0.9×1.4×0.178×1.20×1.502/10=0.060kN.m八、立杆的稳定性计算: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808kN;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可按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规范5.3.6);μ——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表5.2.8;μ=1.750h——立杆步距,h=1.50;λ——计算长细比,由k=1时,λ=kμh/i=166;λ<=[λ]=250,满足要求!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k=1.155;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μh确定,l0=3.03m;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k=1.155时,λ=kμh/i=192的结果查表得到0.195;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σ=10808.000/(0.195×489.000)=113.34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204kN;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可按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规范5.3.6);μ——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表5.2.8;μ=1.750h——立杆步距,h=1.50;λ——计算长细比,由k=1时,λ=kμh/i=166;λ<=[λ]=250,满足要求!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由于架体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故k=1.155;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μh确定,l0=3.03m;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k=1.155时,λ=kμh/i=192的结果查表得到0.195;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060kN.m;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σ=10204.000/(0.195×489.000)+(60000.000/5080.000)=118.82N/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计算p=N/A其中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kN);N=10.81A——基础底面面积(m2);A=0.25p=10.81/0.25=43.23kN/m2(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fg=Kc×fgk其中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0.40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240.00fg=0.40×240.00=96.00kN/m2地基承载力的计算p<fg满足要求!十、坡屋面的荷载为集中荷载,与横向水平杆有60°夹角。与立杆有30°夹角立杆受力为Fp=tan30°F水平﹤F水平其中Fp——为坡面荷载F水平——水平荷载由于坡屋面为对称设计所以在满堂脚手架的受力分析时F横左=F横右,故不考虑水平抗移计算。坡屋面脚手架搭设示意图十一、脚手架的搭设要求:1、满堂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楼面上时,脚手架自重及施工荷载应在楼面设计荷载许可范围内,否则须经验算后制定加固方案;2、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3、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如图所示:(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3)横向水平杆放置在纵向水平杆上部,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距离不宜大于100mm;(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5)杆件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接头位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6)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4、扫地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扫地杆必须连续设置,钢管中心距地面不得大于200mm;(2)脚手架底部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扫地杆,其位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5、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栓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65N.m之间;(2)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150mm;(3)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6、搭设高度在6m以上的满堂脚手架架体四周及立杆纵、横向每10排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7、高宽比大于2的满堂脚手架架体应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结构可靠拉接;8、结构用满堂脚手架局部承受不大于8KN集中荷载时,可在架体局部对荷载传递构成影响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将架体立杆及横杆间距按构造选用表中的间距加密一倍;9、对架体架高在6m以下时,每组纵向立杆不得少于4排;6m以上时不得少于6排;10、满堂脚手架上人孔洞口处应设马道或爬梯,爬梯步距不得大于300mm,高度超过4米时应设置马道或搭设与结构楼层相连接的通道;11、在坡屋面在梁处采用与梁成90°角的斜支撑进行加固间距同立杆间距。在板处采用楔形垫木保证板底支撑于板平行。十二、脚手架安装流程场地平整夯实→准备工作检查→定位、放线→纵向扫地杆(垫木方)→立杆→横向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连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