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第六册语文教案_第1页
冀教版第六册语文教案_第2页
冀教版第六册语文教案_第3页
冀教版第六册语文教案_第4页
冀教版第六册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一至六单元教案

本册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要求学会231个生字,并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要求学生会写329个生字,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书法,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归纳总结识字方法,提高汉字效率,加强反馈矫正,提高巩固率,减少

错别字,加强写字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注意把握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在阅读前自己预习课文,通过自

读感悟,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

诵读、研读、表演等手段感受文章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表达的

方式和技巧,积累和感悟语言,最后通过课文的学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

发展水平适当向课外扩展延伸。

2、以“积累、感悟、运用”为核心,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

过教材中的文章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以使学生达到“具

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以使学生达到“具有较丰富积累”,养成良

好的语感。

3、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结合起来,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果。

4、略读课文的学习要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

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作批注,画插图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并要进行相

应的识字、写字任务。

三、阅读链接

教学中要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统筹安排,阅读链接的教学内容可以作为-一般

性的阅读教材处理,也可以作为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凭借进行开发。在学习方式

上,可以自学,也可以合作交流,可以课上进行,也可以课前布置课外完成。学

生的学习成果形式也可以根据内容不同种类进行手抄报、小论文、采访记录、书

信、读书笔记等。

四、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并注意积累些行之有

效的学习方法,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

五、口语交际

引导学生能用普通话交流,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向别人请教,就不同的

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

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习作

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

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

内容,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

语言材.料,特别是新鲜感的词句,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本册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诵感受作者的思

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正确认读237个生字,会写329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养成独

产识字的习惯。

3、加强习作指导,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激发乐于书面表达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学难点

1、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以使学生达到具有独立阅读

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之中。

2、在理解、感悟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懂得什么是真善美。

3、把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口语交际、习作相结合,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

性。

教学课时安排

阅读课文:50课时精读课文

8课时略读课文

阅读链接:6课时

口语交际:6课时

综合学习:6课时

习作教学:6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要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

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2、要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不同视角,感受春天的无外不在,

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的不同方式和方法。

3、正确认读本单元38个生字,会写本单元55个生字。

1、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

机。体会作者看到春天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2、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

等词语意思。能正确拼读“漂”这个多音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字。

3、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朗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2、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是神奇的,四季是美丽的。春天鲜花盛开,夏天蝉儿欢叫,秋天落叶纷

飞,冬天雪花飘舞。(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每个季节的图片)每个季节的来临都

是那样的令人惊喜。

你听,春姑娘的好消息又传来啦!(课件播放《春之声》)谁能帮她想一想:

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

春姑娘把同学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板

书课题:春的消息)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二、诵读诗歌,了解大意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宁新词,标出小节,看看能读懂什么。

(二)、检查自读情况:

1、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

吗?

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聆、雏、搔;

齐读;开火车读。

2、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

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谁愿意展示自己读得最熟的小节?

3、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文

学生注意的重点生字:聆、雏、搔

学生读词语,了解多音字。(漂:piao漂白。piao漂亮;禁:jin禁不住,

jin禁止)

学生读文,评议

(学生重点评议是否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得是否流利。)

学生质疑,学会做好批注。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

醒”“搔痒”等词语。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诗歌,边读边勾画:春姑娘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春

的消息”?

(二)、引导学生交流:我们找到了哪些“春的消息”?

出示:

第一节一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第二节一春装、小鸟

第三节一蝴蝶飞舞

第四节一雏菊开放

第五节一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一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一)、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二)、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三)、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季节,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春天的诗,谁能把你知道

的描写春天的诗背给大家听?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作家金波给我们带来的描写春天的儿童诗歌《春天的消

息》。

二、品诗悟情,体会情感。

(一)、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你喜欢哪个“春天的消息”?

通过这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什么?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勾画,也可以在旁边写上

自己的想法,批注感受。

(二)、读中抓字词训练,指导朗读方法:你喜欢哪个“春天的消息”?赶

快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第一小节:

(1)“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①、(出示图片•)你们看,风轻轻拂过大地,大地怎么了?(变绿了,换上

绿衣裳……)那在风中摇摆的枝条像在干什么?

②、看到这里,老师不禁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春风真是一位神

奇的魔术师啊!

③、你想怎么读这句,让大家知道春风的神奇呢?学生试读,指导朗读(读

出风的轻、柔,读出你的欣喜),赛读。

(2)、“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出示图片:鸭群嬉水。

引导学生体会“漂白”的精妙。

(3)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欢呼这个好消息

吧!

出示:“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齐读,读出盼望后的惊喜。

小结:和风送暖,春江水绿,这些都是春姑娘的足迹呀!孩子们,让我们继

续像刚才一样,去读去找去想:还有哪些春的消息?

2、第二节:小朋友换上春装,像小鸟一样轻松地飞翔在蓝天时,应以什么

样的语气读呢?“飞过”“飞上”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3、第三节:引导学生抓住“第一”、“牵引”、“高兴”、“爱怜”等词

语体会作者看到第一只蝴蝶飞时的惊喜与放飞蝴蝶时的爱怜。

“爱怜”一词,教师可以用词组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爱”是“喜爱、

疼爱”的意思;“怜”是“怜爱”,合起来“爱怜”就是“疼爱、怜爱”的意思。

4、第四节:第二年的春天,已经长高的我看到老朋友小花朵时又是一番怎

样的感受?又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理解“雀跃”体会孩子长高的自豪和欣喜。

5、第五节:沉睡”是什么意思?溪流能沉睡,能奔跑吗?

和溪水一起唱歌奔跑的感觉应该是放松的。

6、第六节:在太阳照耀的草地上休息是多么惬意、舒服啊!做动作理解”搔

痒”。

三、积累小结,再次回味

(一).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春的欢歌,欣赏了春的身影。现在让我们把这

些美好的情景永留我们心中吧!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第2〜3小节背诵,积累。

(二).组织学生试背自己喜欢的小节。读文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一)、关于春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一

定能发现得更多!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

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写一写美丽的春天。

(二)、积累诗歌中描写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五、板书设计:

春的消息

第一节: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第二节:春装小鸟

第三节:蝴蝶飞舞

第四节:雏菊开放

第五节:绿苞溪水唱歌

第六节:太阳的照耀被太阳搔痒的面颊

教学反思:

2燕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展开想象,感悟燕子的活泼

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俊俏、聚拢、生机、掠、偶尔、荡漾、光彩

夺目”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4.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

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

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

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

么样子的?

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

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板书

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

(一)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生字字音,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

读通为止。

2.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懂的词语,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新词语: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出示生字词,教师点拨:“俏”读“qiG。”,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血”,不要错读成“f6”。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

(二)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燕子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小结:这篇课文作者是从

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

子的。

(三)把四个自然段想象成四幅画面,谁能给每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

反馈交流:外形图——春光图——飞行图——停歇图。

四、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识记,体会生字书写规律。

上下结构:荡、符、奏。注意把每一部分写得宽扁一些,上下紧凑。

左右结构:俊、掠、纹、泼、凑、斜、倦。

半包围结构:翅、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可能回答:活泼,机灵,可爱等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一)、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一想,你从文中哪些

地方感受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三)、小组讨论后汇报:

1、第咱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

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⑴、“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⑵、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

⑶、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读中

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第二自然段。

⑴、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⑵、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交流反馈: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

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花儿争相开放

⑶、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

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看有什么感觉,从而理解“为

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谁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

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

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

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

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

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3、第三自然段。

(1)、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

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字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

飞得很低,据水面很近,简直就是从水面上拂过去;“沾”字写出燕子飞行的

轻捷灵巧。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

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

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4、第四自然段。

⑴、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的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

你读读第四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交流预设:

①、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疲倦时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②、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用“五线谱”比喻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形象、贴切、生动。

③、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让我们感受到燕子停在电线杆上时的乐声之美。

⑵、比较句子:

①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儿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②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儿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⑶、理解“春天的赞歌”,弄清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

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回归整体。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理清层次和脉络,并借助课件展示。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一一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

歇的顺序)

2、指导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课文的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

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

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3、自由背诵

四、积累语言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

2、背熟课文。

六、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赞热

燕子飞回增添生机美爱

春大

姿态优美天自

飞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兴

停歇电线一曲谱

燕子一音符

教学反思:

3+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

们的乐趣。

2、继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做到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生词,掌握十一个要

求会写的字。并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语段。

3、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略读课文需要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感受柳笛和榆

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

习方法。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教师导入: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课件出示(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进入新课: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地读

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一)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

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三)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儿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

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

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

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自主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二)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半包围结构,上半部撇写的要长。

(三)教师建议学生对比记忆,如“奉”和“奏”。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知道还有哪些树

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课件展示

(二)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六、板书设计:

4、柳笛和榆钱

第一部分: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童年趣事

第三部分:吃榆钱

教学反思:

4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结合语言环境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值、应、屐齿、小扣、柴扉、胜

日、泗水滨、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3.入情入境地品读古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思,想象所描写的画面,体会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训练学生有感情、有韵味地朗读;难点是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游园不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儿课的学习,我们随同现代作家领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的春天。众所周知,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呢?

指生回答

好!今天,我们再一同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去感受不同的春

景。(板书:游园不值)

二、知诗人,解诗题。

(-)交流叶绍翁的资料。

你了解关于叶绍翁的哪些资料?

学生自由发言。

(二)看课题,猜题意。

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学生在发言中有不同观点,老师相机指导。

课件展示:没有遇到要访问的人。题目:去园中游赏却没有遇到要访问的

人。

三、听录音,读诗句。

(-)认真倾听示范朗读。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古诗。

(三)小组成员以各种形式朗读诗句。

四、抓字眼,晓诗意。

(-)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字的意思。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二)组内不能理解的诗句,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

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院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

正伸出墙头来。

(三)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并相互说说诗意。

五、入诗境,悟诗情。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一)思考:为什么诗人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开?

体会“小”和“应”用得巧妙。

(二)假如你是诗人,兴致勃勃去游园,结果敲了半天门也无人来开,你心

情会怎样?正在感到惋惜、扫兴,准备失望而归时,蓦然回首,发现一枝开得正

艳的杏花由墙内伸出来,此时心情会怎样?

激情朗读,体会诗人心情的变化。(三)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

早已是满园春色了呢?

(四)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六、作业(任选一道题完成)。

(-)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

编写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绘画方式表现诗中的情境。

七、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扫兴)

}热爱赞美

红杏出墙(兴奋)

第二课时:春日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多种形式背诵《游园不值》。

(二)不同诗人咏春的诗篇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再来学习描写春

天的古诗——宋朝诗人朱熹给我们带来的《春日》。

二、诵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诗,读通诗句。

(-)展示读诗,读出感情。

(三)示范读诗,想象画面。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一)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例如:

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

(-)猜测终归是猜测,谁能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

情?

教师点拨: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

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

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

肯定很高兴。

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

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无边-----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

悦万分。

一时新------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

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

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

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

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

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三)让我们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就用什么样的心

情去读。

四、展开想象,享受春景。

(一)作者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

(二)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

来,作者灵感一动,涌出一千古佳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明诗意,配乐读: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

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

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

师生配乐读,教师先读,学生再读。

五、课外拓展,激励求知。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

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

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春日

一时新

光景{欢快、热爱和赞美

万紫千红

教学反思:

5阳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

词。并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语段。

2、引导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结合阅读体验,从整体上了

解“阳气”、“地气”等词语的意思;同时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经验

理解“佝偻”、“朗朗的笑声”、“洋溢”、“蠕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四自然段。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

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四自然段。结合学生的生活

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节气歌、谚语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关于春的诗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诗,我们都积累了一些,那谁还

知道关于春的谚语?课件出示

课文中也有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谁找到了?

“打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

明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阳气》。板书:阳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对一些较长的句子

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

(二)、每人一段开火车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三)、默读课文,简单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新词

(一)、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二)、交流学习结果。

1、读准下列生字并组词

锈镜泡跨犁溢僵仍枣院冻绕宽匆拖枯泛沟眠

2、这些字你以前就认识,哪些字今天才认识?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

字的?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找出来,可以查阅字、词典或其它工具书,也

可以仔细读读相关语句琢磨琢磨,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

“垛”、“疙瘩”、“粘辘”、“溢”、“养”、“蠕动”、“耙”等字词的意

思。

4、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校正读音。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二)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三)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四)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枣"字上下两部分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指生认读生字。

(二)、“打罢春”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一份和立春有关的资料。[课件出

示]

3.“打罢春,阳气升”。你觉得什么是阳气?指生回答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想--想“打

罢春”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阳气?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

感受吧。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可能汇报:

1、从景物、动物、植物身上感受到阳气[课件出示本段]

(1)“外面,风尖溜溜的,……像玻璃镜,耀人眼。”

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抓住“尖溜溜”、“仍然”、“佝偻”等词语指

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对枣树、菜园、麻雀、河面等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冬天

寒气逼人,肃杀凄冷,这正与下面对阳气的描写形成对照。

(2)“河当中的冰裂了缝……枝条上已经长出小米粒儿大的疙瘩……”

抓住“裂了缝”、“憋急”、“细瞅瞅”、“疙瘩”等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

师:从鱼儿吐气泡、鸭子急着下水,柳条上的疙瘩等,我们看到了生命,看

到了希望,也仿佛看到了从大地下涌动出的勃勃生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这

不就是“阳气”吗?

(3)指导鉴赏、背诵课文。

师:作者对立春后的事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才把事物写得如此生动、具体。

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你看,有动态的麻雀钻柴草垛、鱼儿吐泡泡儿、鸭子冰上

走;有静态的老枣树、菜园、水面、柳林;有颜色的特征:铁锈色的枝杈,近看

呈灰色、远看呈黄色的柳林;还有麻雀、鸭子叫的声音。真是动静结合、有声有

色啊!

2、从作者与奎五爷和与张二伯对话的部分感受到阳气。

(1)“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传来……”

奎五爷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呢?[课件出示此部分]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特

别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再分角色朗读。

问:从朗朗的笑声里你想到了什么?“洋溢”是什么意思?试着读出这种喜

悦与激动的心情吧!

(2)[课件出示此部分]“这块地,今年种西瓜,得三犁九耙呢,不早动手

不行啊!”说完又是一阵朗朗的笑声。

问:你从对话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

理解“蠕动”一词。张二伯不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迎接春天,从他的话语中,

我们还能感受到农民迎接春天的兴奋与激动。我们仿佛看到了西瓜丰收的美好前

景。这是一种旺盛的人气,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天给土地、植物、

动物、人类都带来了希望。

分角色朗读。

(3)[课件出示]前后对比“打罢春,阳气升。”现在读来心里还真是暖暖

的了。勤劳的农民还流传下了许多和春天有关的农谚,你还知道哪些农谚?

三、激发观察兴趣,寻找身边的春天

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天离我们既不遥远也不

短暂,只要你睁开发现的眼睛,带着一颗感受的心去观察,去体会。那么,在校

园,在公园,在山林,在路边,甚至在自家的周围……你都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学生说自己寻找到的春天,教师相机指导,生生之间也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推荐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萧红的《小城三月》等文章。还

可以阅读《童年书架》中的《春之韵》单元。

2、课后搜集、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诗歌、谚语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在小本本上,也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

五、板书设计:

5、阳气

万物开始复苏

立春到}赞美春天

人们春耕喜悦

教学反思:

阅读链接走进春天

学习目标:

1、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生活。

3、调动学生实际生活的积累,成为表达的素材。

教学准备:

回顾一单元学习的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一)师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综合。课件出示

(二)教师导入新课:学习了第一单元,我们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春天,那哪

位同学知道“春”字字形的意义及字形的演变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

《走进春天》。

二、知春。

(-)透过“春”字字形由来、演变及意思,引发学生对春日的无限想象。

(二)在“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体会“春”

笼罩在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中。课件出示

三、踏春。

(一)小组交流:每逢春天自己春游的经历。

(二)欣赏《三月三》歌谣,拓展阅读古人踏春的习俗。课件出示

(三)诵读、积累有关踏春的诗句。

四、惜春。

(-)从生活入手,讲述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总结的耕种经验。课件出示

(二)诵读谚语,让学生品味“清明谷雨四月过,油菜花香麦穗新”、“一年

之计在于春”传递的宝贵春光。

(三)诵读、积累关于惜春的诗句。

五、咏春。

(一)学生交流歌颂春天的诗句。

(二)品析《泊船瓜洲》,引导学生体会流传千古的“绿”字运用之妙。

(三)将学生积累的咏春诗句对比阅读,让学生感悟到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

所见所闻。课件出示

六、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将这一阶段的收获汇总,自己办一个“走进春天”的专题阅读小报,

出一期自己的“阅读链接

综合学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的意识与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验诗人来源于生活中的心境,初步了解

文化名人的资料,激发学生喜欢积累的情趣。

3、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初步的习作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口语交际积

累、展示生活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巩固训练。

4、承接三年级上册“漫步书林”的系列安排,学习描红和仿影。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一)充分发挥学生已经具备的“我的采蜜集”的使用经验,将积累的过程

随机放到课文学习的过程之中去。

(二)整合学生所积累的关于春天的成语,利用手抄报、墙报、专栏等进行

展示。

(三)选出“成语积累之星”、“成语积累优势小组”介绍经验,在班级里掀

起积累四季成语的高潮。

二、读读背背

(一)用喜欢的方式读通诗句。

(二)结合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理解诗歌。

(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歌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播放钢琴曲《春之歌》,让学生在乐曲中自由背诵诗句。

(五)欣赏诗人的另一首词——《送别》。课件出示

三、口语交际

(一)教学前,要结合前一段课文的学习,布置观察、积累、记录的任务,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语言素材

(二)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自由地

表达,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三)交流展示时老师要结合基本的观察顺序、思考顺序、表达效果进行点

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

四、我的小笔头

(一)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

(二)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春的信息'发布会”与本次习作有

机结合,将说与写顺次完成。

(三)习作完成后,将学生的作品或汇成文集,或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的喜悦与写作的收获。

五、漫步书林

(一)借助课件组织学生欣赏书法作品。

(二)教师能够书写毛笔字的要自己亲自为学生示范,写不好的可以请美术

老师或写字老师作示范,或者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写给大家看。

(三)回忆学过的书法的基本笔画特点,练习描红和仿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家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

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导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

和态度。

2、正确认读本单元49个生字,会写58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3个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本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大自然

的其他语言。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备课时间讲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自然”,解题激趣。

同学们,自然是神奇的,它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

密切相关的语言,你能读懂吗?出示课件,学生畅所欲言谈想法。

你们都能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

发现吧。

二、走进文本,初读正音。

(一)、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每个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正音。

(二)、课件出示生字词:

1、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

2、先指读,后开火车读。教师重点指导“略、磷、颠”的字音。

3、检查读文情况:分小节读诗歌,听者给予评价。

三、感知文本,整体把握。

(一)、正确流利地自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出示

(二)、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1.白云高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蚂蚁搬家,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四、美读文本,体会情感。

(一)赏读:教师边范读边展示课件。

(-)赛读:小组与小组之间、单人与单人之间,分节赛读整首诗。

(三)齐读:全班同学齐诵诗歌。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一)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形,并在班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如何记

忆的。

(二)练习书写并点评纠正。

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

“钓”的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

“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不是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回顾文本。

(一)听写词语。

(二)回顾: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教师相机导入: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介绍给我们的?

现在大家就去研读。

二、感悟诗歌,指导朗读。

(一)自读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二)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

行)

第一小节:

如何理解“准是”,“准是”说明了什么?

第二小节:

这一节,从哪个词中看出作者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总结第一、二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三小节:

1.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

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好这一节呢?

2.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四小节:

这一节中作者又用了哪些修辞?练习运用修辞造句。

总结第三、四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五小节:

出示课件,解“年轮”。

第六小节:

1.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呢?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该

怎么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点评指导。总结第五、六小节的写作方法。

第七小节: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课件出示:结合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介“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朗读。

第八小节:

结合课件理解“漂砾”。

小结:你觉得文中哪个词能概括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件

三、回归整体,把握中心。

(-)自由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研读第七小节。

(三)小结: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

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思考才能发现。

(四)齐读第一小节、最后一小节诗。

四、拓展延伸,练习仿写。

(-)拓展:课件出示

1.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

2.收集、观察大自然的语言并记录下来。

(-)仿写:

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几节诗句写下来,读给大家听。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6、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带伞(要下雨)

蝌蚪游泳春天到

大雁南飞秋天到

7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的严谨、

认真、负责的态度。

4、从竺可桢和小女孩儿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

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

情。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

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备课时间讲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齐读课题。

1.通过预习,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读“竺、桢”两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二)出示课件,介绍人物。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竺可桢的资料,课上交流。

二、初读课文,通顺读文。

(~)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小组合作读文。

课件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3.读文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T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

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

年前,一年后)

四、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推”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惯”字各个笔顺、笔画的正确书写;“需”

字的“雨”字头与“雨”字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