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推导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5的乘法口诀。3.结合5的乘法口诀含义的学习,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评价设计:结合5的乘法口诀含义的学习,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结合5的乘法口诀含义的学习,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第二大环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用棋子摆或用铅笔画每句口诀表示的意义。第三大环节寓教于乐,熟记口诀中自己背,同桌背和对口令游戏。第四大环节故事拓展和闯关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记忆方法,熟记5的乘法口诀。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能准确说出5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含义。第六大环节课堂测试,巩固提高中的测试题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学生齐背2的乘法口诀。(大家的声音真响亮,透过声音老师能感觉到同学们学习乘法口诀的热情特别高。)2.师生玩对口令游戏。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请同学们回答后半句。二三()二二()一二()二四()【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口诀,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准备,这样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师生对口令,初步感知5的乘法口诀。我这还有一句口诀,谁能答上来?二五(),你还会背哪些关于5的口诀?(生背,师板书)不错,请同学们把5的乘法口诀大声读一遍。2.借助学具,初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1)同桌合作,理解二五一十。其实,乘法口诀光会读会背还不够,还要知道这几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来研究其中的一句。(指二五一十)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同学用老师发的棋子或用铅笔在纸上摆一摆,画一画。(巡视,指导学生摆、画,抽有代表性的摆法到黑板上板演。)(2).展示交流,理解二五一十。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摆好了,说说为什么这样摆?预设学生的回答:①一组摆5个,摆了2组,加起来一共是10个。你的意思是说,这2个5合起来是10,是吧,嗯,有道理。②我是横着摆的,一行摆5个,摆了2行,加起来一共是10个。(3).总结引申,引出乘法算式。虽然大家的摆法不一样,但都认为是2个5相加,是吧。那2个5相加能用乘法算式写出来吗?谁来?预设生的回答:(1)2×5=10(2)5×2=10写出的两个乘法算式对不对?那么,我们在计算2×5和5×2时,用哪一句口诀来计算?(4)借助学具,依次理解5的乘法口诀。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明白了吗?那三五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请你用小圆片摆一摆或用铅笔画一画。(同学们的坐姿真端正,摆得也不错,你也可以再尝试着用铅笔在纸上画一画。)(5)交流总结,深入理解5的乘法口诀。不管怎样摆我们都是5个放1组,放好3组,都认为是3个5相加。那3个5相加能用乘法算式写出来吗?四五二十和五五二十五各表示什么意思吗?【设计意图:理解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在探究的过程中,二五一十是“扶”的,三五十五半“扶”半“放”的,接下来对口诀意义的理解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深刻领悟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探究乘法口诀意义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6)观察总结,归纳5的乘法口诀特点。5的口诀明白了吗?请完成答题卡。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每句口诀中都有5。下面一句口诀的数都比上一句大1。总结:找出其中的特点,并总结这五句都有5,得出这五句就是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5的乘法口诀的认识,体会5的乘法口诀间的联系。】三、寓教于乐,熟记口诀。1.借助手指,记忆口诀。明白了口诀的含义,你能找出身上哪个部位最适合用来记忆5的口诀吗?嗯,一只手有5个手指表示1个5,一五得五。两只手有10个手指表示2个5,二五一十.......有了手指的帮助能流利的背出5的乘法口诀吗?自己试一试。背下来的同学同桌两人背一背。【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2.全班交流,背诵口诀。从大家自信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大家一定能流利的背出5的乘法口诀,谁来背一下?(嗯,很流利。)谁能倒着把这些口诀背一背?3.借助游戏,理解口诀。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吗?(对口诀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这个游戏好玩吗?现在老师想从坐姿最端正的同学中找出一位小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小游戏,谁想来?口诀背的很熟练了,你能根据口诀说出乘法算式吗?【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背,同桌背,抽生背和口诀游戏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口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故事拓展,运用口诀。1.童话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的表现真给力,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思考这个故事里面存在什么数学问题?(故事:话说齐天大圣孙悟空陪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磨难,多亏了悟空的保护。孙悟空很了不起,身手可大了,会七十二变。有一天,孙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呢?你能帮他想个方法吗?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五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五只。他连续拔了四根,每根都变出五只猴子,结果将妖怪打的落花流水。)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孙悟空一共变出多少只猴子?2.梳理故事,解决问题。问题很有创意,谁来解决这个问题?预设学生做出的回答:4×5=20(只)5×4=20(只)[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准确的记忆5的乘法口诀,教师利用一些生动的素材(西游记动画片断)来帮助学生记忆,并且理清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口诀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即使自己忘记了哪一句口诀,也能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结果。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五)闯关游戏,巩固新知。1.第一关:看谁算得又快又准。5×3=1×5=5×2=5×4=5×1=5×5=4×5=2×5=2.第二关:抢答,并说出口诀。()×3=15()×5=155×()=205×()=10()×5=25()×4=20()×2=105×()=53.第三关: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一五得五二五一十四五二十4.进入快乐大转盘环节。5.难度加深,敢接受挑战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最高兴的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学生谈这节课的感受及探索乘法口诀的快乐过程。【设计意图:建立多元的评价目标,让学生谈感受,不仅是谈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说出数学课上探索新知的快乐。】(七)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1×5=55×1=5二五一十2×5=105×2=10三五十五3×5=155×3=15四五二十4×5=205×4=20五五二十五5×5=25《5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5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1.课前调研题目:《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1.对口令:一二()()()()一十四五()()二三()()()()得八三五()()【设计意图:这道题填口诀,主要检测孩子对口诀的记忆情况。】2.直接写得数。2×5=1×5=2×2=5×3=5×5=2×4=【设计意图:这道题计算乘法算式,主要检测孩子对口诀的运用情况。】3.填空。(1)3×2表示()个()相加,相同的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算式: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_______,表示()个()相加。【设计意图:这道填空题,主要检测孩子对口诀的意义的理解情况。】
2.课前调研结果分析: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孩子们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了乘法口诀(如铅笔盒的背面,大人平时的口算,各种各样的学习机等),甚至有些学生已经会背口诀,我特意在课前对教学班的学生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已有98%的孩子知道乘法口诀,60%以上的孩子会背口诀,还有近20%的孩子会用口诀,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一点也不知道乘法口诀。不过大多数学生还是停留于对口诀背诵的肤浅的认识,正如一个3岁的娃娃会背好多首古诗一样,他并不理解古诗的含义,仅仅是一种模仿和记忆。《5的乘法口诀》课堂检测题效果分析《5的乘法口诀》课堂检测题效果分析课题5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
学习水平层次
考察内容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的应用(C)复杂情境中的应用(D)经历探究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过程√√能背出及应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练习与评析《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练习与评析1.填空。(1)3×2表示()个()相加,相同的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算式: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_______,表示()个()相加。2.对口令:
一二()()()()一十四五()()
二三()()()()得八三五()()
3。直接写得数。2×5=1×5=2×2=5×3=5×5=2×4=【评析:前面已经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对于2的每句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以及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课堂检测题在于检测2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并对5的口诀的认识、应用做一调查。调查中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学习“5的乘法口诀”学生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孩子们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了乘法口诀(如铅笔盒的背面,大人平时的口算,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等),有98%的孩子知道乘法口诀,60%以上的孩子会背口诀,还有近20%的孩子会用口诀,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一点也不知道乘法口诀。不过大多数学生还是停留于对口诀背诵的肤浅的认识。】《5的乘法口诀》课后检测练习与评析《5的乘法口诀》课后检测练习与评析1、把口诀填完整二二得()二()一十()四得八三()十五()五二十五四五()【设计意图:这道题为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检测教学目标2.】2、直接写得数。2×4=2×5=3×5=2×2=5×2=4×5=3×2=5×5=【设计意图:这道题为针对性练习题的训练,主要检测教学目标1.】3、在()里填上“>”“<”“=”1×5()612()5×22×4()84×5()195×5()2510()3×5【评析:这些题应该说都是简单的针对性练习题和基本练习题。主要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检测得出第一题是对口令游戏,把口诀填完整。通过检测,全班44名同学全部做对,正确率达100%,第二大题是运用口诀直接写得数,经过检测全班44名同学全部做对,正确率达100%。第三大题在()里填上“>”“<”“=”,检测结果44名同学有40名全部做对,正确率达90%。错误原因分析:有个别同学没有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只是简单地把括号前面的数与括号后面的数进行比较。】对比及改进措施:【课前调研与课后检测达成情况对比:通过课前检测与课后检测相比的结果来看,在本节课的课后检测第一题是对口令游戏,把口诀填完整,全班44名同学正确率达100%。第二大题是运用口诀直接写得数,全班44名同学全部做对,正确率达100%。第三大题在()里填上“>”“<”“=”,全班44名同学有40名全部做对,正确率达90%。与课前调研情况相比,可以看出本节课目标达成度比较高,学生基础知识技能扎实。改进措施:通过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可见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有提升层次的潜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尽量做到备足学生,制定更贴近学生学习更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更有层次的课堂练习题,抓住课堂,使今后的教学效果更加扎实、有效。】《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第一个信息窗第二课时。信息窗情境解读:这幅情境图呈现的是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境。主要信息有: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每个人手中转着2块红方巾。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其中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口诀的编排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诀句数的编排上。由于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而“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采取折中的方法,2-5的口诀都编成了5句,但每句口诀都采用了“小九九”的结构,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3、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以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的载体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编写的又一特点。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接触最多而且最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简短精炼、朗朗上口等特点。本册乘法口诀部分的编写思路就是将累加所得的数编成儿歌,然后将儿歌进一步简化编成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轻松愉快的口诀编制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教材的地位: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二上二下三上三下相关内容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表内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表内乘法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如同20以内的加法一样重要,使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除法所必备的知识。在本册教材中,编者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乘法口诀教学的起始课,分析这一编排顺序,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数数时,5个5个地数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数数方法;2.在学生的身上,每个人的一只手都有5个手指,学生在计算多个5相加时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原形,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3.由于5的计算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因此也就更有助于学生探索口诀间的规律,从而很好地掌握并运用口诀。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探索5的乘法口诀和记忆5的口诀。难点为: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5的乘法口诀》评测练习《5的乘法口诀》评测练习《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练习《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练习《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练习1.对口令:一二()()()()一十四五()()二三()()()()得八三五()()【设计意图:这道题填口诀,主要检测孩子对口诀的记忆情况。】2.直接写得数。2×5=1×5=2×2=5×3=5×5=2×4=【设计意图:这道题计算乘法算式,主要检测孩子对口诀的运用情况。】3.填空。(1)3×2表示()个()相加,相同的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算式: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_______,表示()个()相加。【设计意图:这道填空题,主要检测孩子对口诀的意义的理解情况。】《5的乘法口诀》课后检测练习《5的乘法口诀》课后检测练习《5的乘法口诀》课前调研练习1.把口诀填完整二二得()二()一十()四得八三()十五()五二十五四五()【设计意图:这道题为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检测教学目标2。】2.直接写得数。2×4=2×5=3×5=2×2=5×2=4×5=3×2=5×5=【设计意图:这道题为针对性练习题的训练,主要检测教学目标1。】3.在()里填上“>”“<”“=”。1×5()612()5×22×4()84×5()195×5()2510()3×5【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设计,既着眼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又着眼于相关知识的拓展,在这些练习中,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思维的又一次拓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亮点回顾】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会2的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我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齐背2的乘法口诀,然后以对口令的形式复习2的口诀,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以“二五()”的一句口诀引出关于5的其他4句口诀。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较多的使用了激励性的语言。比如:“真好”,“个个精神抖擞”,“很有创意”,“真踊跃”等等,这些激励性语言让孩子的学习劲头更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掌握5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我先让学生说出5的口诀,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探究每句口诀的意义。首先将“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抛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棋子进行动手操作探究。操做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踊跃,他们将棋子5个摆成一组,有的摆两行,有的摆成两朵花,有的摆成两竖行、有的摆成两串葡萄......虽然摆法不同但所表示的意思却是一样的,都是摆出了2个5.接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经济法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号处理与通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 江西工程学院《环境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与文化地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数字逻辑电路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专业技能训练化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建筑给排水与消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剧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入会申请表
- 广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池化工厂绿色节能生产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初三中考二模)试卷讲评-客观题
- (完整版)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
- 中国古典文献-第七章-文献目录
-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
- 注塑领班简历样板
- 骨骼肌-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 儿童财商养成教育讲座PPT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