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肤病_第1页
病毒性皮肤病_第2页
病毒性皮肤病_第3页
病毒性皮肤病_第4页
病毒性皮肤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讨论林某,女性,63岁,1年前患“乳腺癌〞行根治术并化疗,10天前刚结束一次化疗。7天前晨起后自觉全身不适、乏力,左腰腹部隐痛,未留意。5天前发现左腰部出现小片红斑,其上有绿豆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及水疱,皮疹逐渐增多范围扩大,延及整个左腰腹部,疼痛明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明。给予〞聚肌胞“肌注,无好转。2天前皮疹增多,同时左腰腹部疼痛加重,以阵发性针刺样疼痛为主,不能触碰,夜不能寐,并伴有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即来我院就诊。本次起病以来,无头痛、呕吐,无胸闷、心悸,腹泻,自觉乏力,精神及纳食欠佳,二便尚可。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病例讨论专科检查:左腰腹部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簇状性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疱,疱壁紧张,疱液略混,可见血泡,未见结痂、破溃,皮疹沿肋间神经呈带状分布,境界清楚。腋窝部可扪及数个淋巴结,黄豆至花生米大小,质中光滑,活动度好,有压痛。口腔、外阴黏膜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象示,L48.2%;ESR〔血沉〕40mm/h,二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EKG、X-ray、B超无异常。病毒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不同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有差异,如疱疹病毒有嗜神经及表皮特性,可引起带状疱疹等;而人乳头瘤病毒有嗜表皮特性,⒉可致各种疣;麻疹病毒呈泛嗜性,除致皮肤病变外还可引起全身广泛性组织损伤。不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损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表现为新生物型〔如疣〕、疱疹型〔如单纯疱疹〕和红斑发疹型〔如麻疹).单纯疱疹〔热疮〕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单纯疱疹〔热疮〕

病因和发病机制人是HSV的唯一宿主。HSV可存在于感染者的疱液、口鼻分泌物及粪便重,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机体。飞沫传播是HSV-1型的另一重要感染途径,HSV-2型还可以通过行接触传播。HSV侵入皮肤黏膜后,可先在局部繁殖,以后可沿神经末梢上行至支配病损区域神经的神经节内并长期潜伏,当受到某种因素激惹后病毒可活化致病表现为疱疹复发。单纯疱疹〔热疮〕

HSV-1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及脑部感染,HSV-2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或新生儿感染,但是两型病毒感染部并无严格的界限。两型间存在交叉免疫,但血清重存在特异性抗体不能阻止复发,机体抵抗力降低与疱疹复发有一定联系。单纯疱疹〔热疮〕

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和复发型单纯疱疹。

1.原发型指首次感染HSV者,一般潜伏期为2-12天,临床可有一些几种亚型:

1.1隐形或亚临床感染:约90%感染者缺乏临床表现,其中约40%-50%感染者的血清中能检出相应的抗体。

1.2疱疹型龈口炎:较为常见,多见于1-5岁儿童,好发于口腔、牙龈、舌、软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口腔疼痛较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病程约2周。单纯疱疹〔热疮〕1.3新生儿单纯疱疹:70%患者由HSV-2型速所感染,多经产道感染。一般出生后5-7天发病。表现为皮肤〔尤其是头皮〕、口腔黏膜、眼结膜出现水疱、糜烂,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疸、肝脾肿大,意识障碍等。病情凶险,预后极差。1.4疱疹性湿疹:常发生于患湿疹或AD的婴幼儿,常由HSV-1所致。多见于躯干上部、颈部和头部。皮损表现为原发皮损处红肿并出现散在密集水利疱或脓疱,融合成片水疱中央有脐凹,周围有红晕;疱疹成批出现,严重者在1周内可泛发全身。单纯疱疹〔热疮〕1.5接种性单纯疱疹:皮损为限于接触部位的群集性水疱,发生于手指者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疱。2复发型指局部患者原发感染消退后受到诱发因素刺激而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好发于口周、鼻腔周围、外阴,也可见于面部或口腔黏膜等处。发作初期局部常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小水疱,可相互融合。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面、结痂继而愈合,病程1-2周。单纯疱疹〔热疮〕单纯疱疹〔热疮〕单纯疱疹〔热疮〕单纯疱疹〔热疮〕

实验室检查皮损处刮片作细胞学检查,如见到多核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或用PCR检测疱液中HSV-DNA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的金标准;血清HSV-IgM型抗体检测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新生儿HSV感染,而IgG型抗体对诊断价值不大,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单纯疱疹〔热疮〕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簇集性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及易复发等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

本病应与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等进行鉴别。单纯疱疹〔热疮〕预防和治疗治疗原那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时机。1.内用药物治疗1.1原发型:ACV1.0g/d,分5次口服,疗程5-10天;或伐昔洛韦2.0g/d,分2次口服,疗程10天;或伐昔洛韦750mg/d,分2次口服,疗程5天。1.2复发型:最好在皮损出现24小时内或出现前驱病症开始治疗。ACV1.0g/d,分5次口服;或伐昔洛韦1.0g/d,分2次口服;或伐昔洛韦250mg/d,分2次口服,疗程一般为5天。单纯疱疹〔热疮〕1.3频繁复发者〔1年复发6次以上〕:为减少复发,可应用病毒抑制剂即ACV600mg/d,分3次口服或伐昔洛韦500mg/d口服,一般需要连续口服6-12个月。1.4原发感染病症严重或皮损广泛者:ACV15mg/kg/d,分3次静滴,一般为5天。2外用药物以收敛、枯燥和防止感染为主。可选用3%ACV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或硫磺炉甘石洗剂;继发感染时可用莫匹罗星软膏;对疱疹星龈口炎应保持口腔清洁,并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含漱。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1、定义:中医: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条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因皮损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西医:称此病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节及所属相应皮区,临床表现以簇集水疱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为单侧,伴有神经痛为特征的疱疹性皮肤病。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2、病因病机:

2.1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肺的病变及感染湿热邪毒有关。2.1.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毒之而蕴积肌肤所致。

2.1.2脾湿内郁,外泛肌肤,再感湿热之毒所致。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2.2西医-发病机制人是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由呼吸道进入机体后,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创伤、疲劳或恶性肿瘤等〕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缠腰火丹〔带状疱疹〕3、临床表现: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成人多见。3.1前驱病症发疹前经常有发热、乏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病症,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神经痛,约1-3天,亦可无前驱病症及发疹。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2皮损特点

3.2.1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2.2患处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迅速转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水疱之间有正常的皮肤;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3.2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3.3.3伴有神经痛,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疼痛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放射。3.4少数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4.1不全型带状疱疹仅出现红斑伴疼痛不发生典型水疱。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4.2大疱型带状疱疹——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4.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缠腰火丹〔带状疱疹〕3.4.4坏疽性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皮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4.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中老体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3.5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3.5.1眼带状疱疹:多发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3.5.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骨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时,出现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缠腰火丹〔带状疱疹〕3.5.3内脏型带状疱疹由于病毒侵犯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而引起的胃肠道及尿道病症。当侵犯腹膜及胸膜时,可发生剧烈的腹痛和胸部刺痛甚至胸腔积液等,局部患者可出现一过性心电图改变。临床中应与胸膜炎、急性心梗等疾病鉴别后确诊。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4、诊断4.1簇集水疱群,排列成带状;4.2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未超过正中线;4.3明显的神经痛,昼轻夜重。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5、鉴别诊断

5.1中医鉴别诊断:与热疮鉴别,鉴别要点有发病部位、皮疹特点病程及预后。

5.2西医鉴别诊断:无疹型应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等鉴别,发疹后有时需与单纯疱疹、脓疱疮等进行鉴别。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6、内用药物治疗6.1中医辨证治疗

6.1.1肝胆湿热: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食欲不佳,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或黄厚,脉弦滑。病机:肝胆湿热,气滞湿阻,兼感毒邪。立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6.1.2脾虚湿盛主证:皮损色淡,疱壁松驰,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体胖,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病机: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立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方药:除湿胃苓汤。缠腰火丹〔带状疱疹〕6.1.3气滞血瘀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肤色暗红,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病机:气滞血瘀,余毒未尽立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药:逍遥散加减〔桃红四物汤〕缠腰火丹〔带状疱疹〕6.2西药治疗6.2.1内服药物抗病毒治疗:ACV100mg,2片/次,5次/天,病程5-10天;止痛:可酌情选用消炎痛、去痛片、卡马西平等。同时也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口服或肌注VB1和VB12。激素:一般不主张使用,但病毒假设侵犯三叉神经近眼支时,应及时使用以防引起失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7、外治原那么:保护患外,预防感染7.1水疱者用二味拨毒散绿茶水外敷;7.2水疱收干,仅留红斑皮损用青蛤散小麻油调敷;7.3假设大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刺之泡液流出,减轻疼痛〔胀痛〕。缠腰火丹〔带状疱疹〕8物理治疗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氦氖激光等局部照射,可缓解疼痛,促经水疱干涸和结痂。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9、带状疱疹所致后遗神经痛治疗总结9.1中药内服9.1.1全蝎3g研未吞服9.1.2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12g,生地12g,枳壳12g,延胡12g,桃红10g,红花10g,川芎10g,柴胡10g,丹参30g,甘草3g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气滞——加川楝子,郁金,香附血热——丹皮、山栀子、黄芩气虚——党参、白术、黄芪痛甚——乌梢蛇、全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9.1.3四虫乳没汤地龙15g,僵蚕12g,土鳖虫12g,乳香12g,没药12g,蜈蚣2条研末。9.1.4顽痛散生半夏2g,生南星2g,生川乌2g,生草乌2g,荜拨2g,闹羊花2g,川椒3g,胡椒3g,g/次,2/日。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9.2中药局部治疗9.2.1酒精调雄黄解毒散〔雄黄30g,寒水石30g,生白矾120g〕,外涂。9.2.2蕲蛇+冰片〔1:10〕9.2.3珍珠粉+冰片9.2.4京万红+冰片9.2.5艾叶,马兰,野菊,各等份啤酒煮沸外用。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9.2.6三黄三香散生大黄、黄连、黄柏各30g,乳香、没药各15g,共研细末,用时加麻油适量调敷。缠腰火丹〔带状疱疹〕9.2.7赵炳南老中医治疗后遗神经痛采用活血破瘀,熄风止痛法,方药如下:鬼箭羽10g,蒲黄10g,归尾15g,乳没各6g,元胡6g,五灵脂10g,赤芍10g,红花10g,郁金6g,连翘15g,枝子10g。缠腰火丹〔带状疱疹〕9.3针灸止痛治疗〔包括艾灸〕阿是穴,循经取穴缠腰火丹〔带状疱疹〕9.3西医内服9.3.1止痛——急性期9.3.1.1阿司匹林、散利痛、消炎痛、卡马西平、苯妥钠英、曲马多等。mg+0.9%N·S250mlq·d给药后2-4h,即出现止痛作用,3-5d疼痛根本消失。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mg注射用水稀释至2ml肌注,每日1-2次,给药后30mm即发生镇痛。9.3.1.41%-2%普鲁卡因2-4ml内加去炎松混悬液10mg作局封。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9.3.2后遗神经痛多虑平50mg,1次2片,一天2次;g,g,mg,每日三次,赛庚啶2mg,维生素B12,100ugimqd;局封:2%利多卡因,VB1200mg,VB12500ug,氯美松4-5mg,隔日一次。疣1、定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浅表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跖疣、丝状疣和锋利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也被认为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2、病因病机2.1中医怒动肝火,肝旺血热,筋气不荣,肌肤不润,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

2.2.2局部肌肤外伤,卫外不固,凤邪毒气亦乘虚而入而发本病。。疣2.2西医发病机制本病传染源卫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主要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HPV通过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细胞内并复制、增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人群普遍易感,发病顶峰为16-30岁,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易患此病。疣3临床表现3.1寻常疣:好发于手背、手指、足和甲缘等处,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丘疹,外表粗糙,质地坚硬,呈乳头瘤样增生。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疣3.2跖疣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出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外表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角质环,去处后,下方有角质软芯,可见因毛管破裂而形成的小黑点,自觉疼痛。疣3.3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部、手背及前臂。皮损为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行,外表光滑,质地较硬,多骤然出现,密集不融合;搔抓后呈串珠状排列,即同形反响。病程慢性,多可自行消退,少数患者可复发。疣传染性软疣多发于儿童、性活泼者及免疫低下者,皮损可见于任何部位,儿童好发于面、躯干、四肢,成人假设经性传播那么见于生殖器、臀部、耻骨部等,皮损为半球形丘疹,外表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奶酪样物质〔软疣小体〕疣

3、辨证施治肝郁血虚,疏肝养血,方用治疣汤

熟地12g,郁金12g,赤芍10g,白芍10g,丹皮10g,桃仁10g,红花10g,牛夕10g,首乌10g,杜仲10g,赤小豆10g,白术10g,山甲6g。疣

3.2肝旺血瘀,平肝潜阳,活血软坚。灵磁石30g,生牡蛎30g,珍珠母20g,代赭石25g,赤芍10g,桃红10g,红花10g,蜂房12g,白僵蚕10g。疣3.3脾湿肺热型〔扁平疣1:宣肺泄热,健脾利湿方用薏仁竹叶散加减:〕薏仁24g,连翅12g,茯苓12g,通草6g,白蔻6g,竹叶9g,杏仁9g,滑石15g,赤小豆18g,麻黄9g。本方七剂一疗程,一般需服2-4个疗程,多数扁平疣皮疹可退。疣

3.4.1除疣1号方:白英15g,虎杖15g,大青叶12g,夏枯草12g,赤芍12g,紫草9g,生薏仁30g,土茯苓30g,川郁金9g,生甘草3g。扁平疣加防风9g,桔梗6g。疣

虎杖15g,大青叶15g,丹皮9g,莪术9g,川芎9g,山慈菇6g,马齿苋15g疣3.5验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