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件第6章 中央银行_第1页
《金融学》课件第6章 中央银行_第2页
《金融学》课件第6章 中央银行_第3页
《金融学》课件第6章 中央银行_第4页
《金融学》课件第6章 中央银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中央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补充: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回本篇

至下章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二、中央银行的发展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四、中央银行的类型四、我国的中央银行补充:中央银行的结构和资本类型回本章

至下节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1.

时间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2.

经济背景(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原因)

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都先后设立了银行。银行数量的增加,虽然扩大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各国中央银行建立和发展的道路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从商业银行演化而来的,如英格兰银行;有的则是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资本主义的银行经营客观上要求有一家大的银行,它既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

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需要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政府融资)2.统一货币发行(银行券发行)

3.集中信用的需要(最后贷款人)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票据交换)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经营必然日趋扩大,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而这个中心只能由中央银行来承担。5.统一金融管理(金融监管)

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管理,通过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实施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这个使命由中央银行来承担最为合适。

◆中央银行的初创历程:从1656年最早成立的中央银行瑞典国家银行、到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和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

◆中央银行初创时期的特点:(1)普通银行的自然演进;(2)货币发行的逐步集中;(3)政府控制动机的推进;(4)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5)与法制建设同步发展。二、中央银行的发展1.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1656—1913年)

2.中央银行的普遍推行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大大推进了各国中央银行的普遍建立。

◆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推行的主要原因:(1)各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货币制度出现混乱,需要建立中央银行稳定货币;(2)一些新的国家建立,为解决国内经济金融问题,需要设立中央银行;(3)一批老中央银行为新的中央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加上国际联盟的援助,为中央银行的普遍化提供了条件。

3.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各国为了稳定货币、筹集资金,以货币信用政策作为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主要杠杆。在此背景下,负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职责的中央银行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变化:(1)由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转化;(2)由代理政府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3)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4)由货币政策的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换;(5)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强。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政府机构。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性质定义:

1.地位的特殊性身份:政府的职能部门,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宗旨:维持一国的货币和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2.业务的特殊性业务经营的目的:不以盈利为目标,而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服务。业务经营的特征:不经办普通银行业务,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发行的货币,同时也接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3.管理的特殊性是行政管理机构,但不仅仅凭行政权力,更多的是采取综合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对比银行

性质

核心、超然地位、管理者

金融业主体,被管理

稳定货币、经济增长

政府、银行

发行货币、金融管理

国家机关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企业

以盈利为目标

企业、居民

货币信用业务

地位

业务目标

业务对象

业务内容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1)中央银行成为发行的银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本质、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3)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和稳定货币币制的基本保证。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发行的规定及其保证制度。

(4)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一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1)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政府部门;(2)业务内容仍具有传统银行业务“存、放、汇”的特征;(3)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也是其管理者。这一职能最能体现央行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央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具体表现: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充当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1)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2)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3)代理国库,办理政府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四、中央银行的类型

1.单一型中央银行制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全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又分为两种类型:(1)一元式。是指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力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如英国、法国、日本等,我国也实行这种中央银行制。(2)二元式。这是指中央银行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实行这种二元式中央银行制的主要是一些联邦制的国家,如美国、德国等。

2.复合型中央银行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同时又经营商业银行的业务。这种中央银行制度主要存在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1984年以前的中国。

3.准中央银行制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不设中央银行机构,只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机构,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来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采用这种中央银行组织形式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马尔代夫、斐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塞舌尔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

4.跨国中央银行制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机构,在联盟各国内部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货币区属于跨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欧洲中央银行系统也属于这种类型。五、我国的中央银行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1)户部银行:1905年建立,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2)大清银行:1908年由户部银行改名而来。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中国银行:由大清银行改组,1911年2月5日开业。(2)交通银行:1908年创建,后来由商业银行演变成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3.孙中山创建的中央银行

1924年在广州创立央行,1926年在汉口设立央行。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1928年11月1日建立,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一起处于国民党政府金融垄断体系中心。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1)1932年2月设立苏维埃国家银行。(2)1935年11月设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3)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回本章

至下节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1)1948—1978年:“大一统”的、“一身二任”的复合式中央银行体制;

(2)1979—1983年:“大一统”体制有所改良,各专业银行相继恢复和建立;

(3)1984—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4)1998年以后:设立9个跨省区的一级分行(1998年10月),银监会从中央银行独立出去(2003年4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职能。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

中国中央银行的性质共性:与西方中央银行基本类似。

特性:

①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央银行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②中国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基于中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企业,故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2.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1)审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2)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3)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4)管理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交易和金融市场。(5)代表政府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

回本章

至下节(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3)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4)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5)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6)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7)经理国库;(8)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进行;(9)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0)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1)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补充:中央银行的结构1.

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特殊性:中央银行的权力机构与资本结构无关。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的五种形式:国家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形式。公私混合型所有者形式。多国所有制形式。无资本型形式。

①货币发行;②吸收存款准备金;③财政性存款;④中央银行资本金。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1)中央银行的负债结构:

①再贴现和再贷款;②黄金外汇占款;③购入债券和票据;④其他资产。(2)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

3.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1)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一体制:如美国、英国。

(2)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分散制:如日本、德国。(3)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分散制与监督、执行机构决策制:如瑞士。

补充:中央银行的资本类型

特殊性:中央银行的权力机构与资本结构无关。

1、资本全部为国家所有

一是国家通过购买中央银行资金本中原来属于私人的股份而对中央银行拥有了全部股权(1938年的加拿大银行,1945年的法兰西银行,1946年的英格兰银行,1948年的荷兰银行,1949年的挪威银行与印度储备银行,1958年的德国联邦银行,1962年的西班牙银行);二是中央银行成立时,国家就拨付了全部资本金(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后)。目前,中央银行资本全部国有的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瑞典、丹麦、俄罗斯、蒙古、泰国、新四兰、印度、巴哈马、肯尼亚、埃及、阿曼、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等。2、资本部分为国家所有

国有资本大多在50%以上(如日本银行55%,墨西哥53%,巴基斯坦51%,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卡塔尔等50%)。法律一般对非国有股份持有者的权利作了限定。3、资本全部为民间所有

主要有美国和瑞士等少数国家。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只有韩国中央银行。5、资本为多国共有

货币联盟中成员国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

各种中央银行都是由国家通过法律赋予其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跨国中央银行是通过成员国之间的条约)。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分类三、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四、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五、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回本章

至下节

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

1.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指中央银行一切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央银行以调控经济、稳定货币、稳定金融为己任,是宏观管理机构而非营业性金融机构。

2.流动性

为了保证中央银行资金的灵活调度、及时运用,中央银行必须使自己的资产保持最大限度的流动性。

3.主动性中央银行必须使其资产负债业务保持主动性,这样才能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通过资产负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

4.公开性公开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要公开化,要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业统计资料和报表。

5.安全性由于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与金融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职责,因而中央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的安全性显得更加重要。

二、中央银行业务的分类(一)银行性业务

是指央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

1、形成央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如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等。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如清算业务、国库业务等。(二)管理性业务

是央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如金融调查统计、稽核、检查、审计等(特点:与货币资金运动没有直接关系;需要运用央行法定特权)。三、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集中统一的原因:

1、钞票可以整齐划一,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致造成币值混乱;

2、便于政府监管,推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3、央行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调节货币流通量;

4、央行处于相对独立地位,可以抵制政府滥发钞票的要求,使货币供应量适当;

5、央行可以掌握一定的资金来源,增强金融实力,有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

货币发行的原则:集中垄断发行有可靠的信用基础维持高度弹性(我国发行原则:集中统一发行、经济发行、计划发行)(二)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三)代理国库业务(四)其他负债业务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一)再贷款与再贴现业务

通过利率的调整调节货币流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达到稳定对通货的目的。(二)对政府贷款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之一。但如不加限制则会从总量上削弱中央银行宏观金融控制的有效性。一般都采取限制措施。我国规定: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三)证券买卖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央行买卖政府发行的长期或短期债券。目的在于调节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同时也会影响证券价格和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现金准备,影响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应具备的条件:

1)央行处于领导地位,且资金实力雄厚;

2)要赋予央行弹性操作的权限;

3)金融市场较发达,组织较健全;

4)证券数量和种类适当;

5)信用制度相当发达。

我国央行1996年4月1日开始参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主要是买卖国库券。(央行定向票据)

(四)储备资产业务主要是金银、外汇储备业务各国政府赋予中央银行掌管全国国际储备的职责。意义:

1、有利于稳定币值;

2、有利于稳定汇价;

3、有利于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五)其他资产业务五、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一)票据交换与清算

在同城同业往来通过央行设立的票据交换所进行票据交换,清算银行间的应收应付款项。(二)异地跨行清算

异地跨系统资金往来要通过央行清算(两种类型)。(三)证券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清算(四)跨国清算第四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原则四、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容五、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同模式六、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七、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回本章

至下节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央行要为政府服务,同时央行独立地制定和执行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特定阶段需求的货币政策措施。具体指:

1)央行要为政府服务,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也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

2)央行作为具体制定和贯彻执行宏观货币政策及相关措施的机构,要以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为根本目标,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货币信用规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特定阶段需求的货币政策。(即央行不完全听命于政府)央行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其与财政的关系上。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3、是维护央行社会责任的需要;4、是适应央行特殊业务与地位的需要;5、稳定经济和金融的需要。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原则1、央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不能自行其是,既要考虑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及责任,但也不能独立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之外,甚至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对立)2、央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必须符合金融活动自身的规律性。(不能完全受制于政府的短期行为,应遵循金融活动的特有规律)四、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容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的稳定。三层含义: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发行量、发行时间、地区分布、面额比例由央行自行决定;按经济原则独立发行货币,不搞财政发行。2、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独立地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五、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模式

(一)央行隶属于议会

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二)央行隶属于财政部

如日本的日本银行(三)央行隶属于政府

如前苏联、东欧国家(四)央行隶属于某一委员会

如瑞典银行(五)几种模式评价六、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关于货币发行的独立性问题

货币发行受商业银行信贷收支状况的制约;货币发行受计划部门的制约。(二)关于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的独立性问题

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容易受商业银行的制约;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受各级地方政府的制约。(三)关于监督和管理的独立性问题

监管权限过于分散,没有完全集中到央行;央行在行使金融监管权时,有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七、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一)要独立于地方政府

央行分支机构要坚决贯彻执行来自总行的各种政策、指令,不能为了地方利益损害全局利益;逐步改变央行分支机构干部任免由总行和地方双重管理。(二)要独立于商业银行

理顺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地位;央行对商行贷款坚持以短期限为主;加强对商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三)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与监管对象即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与地方党政之间的关系。补充: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一、金融监管的含义与必要性二、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三、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四、中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回本章

至下节一、金融监管的含义和必要性1.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

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地发展。

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则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2.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3.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动趋势

80年代前中央银行集中监管,是唯一的监管主体。

●目前中央银行着重于制定货币政策,监管权逐渐分散。

●中央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最高管理机构,仍然有相当的监管权。

4.各国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