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附答案_第1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附答案_第2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附答案_第3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附答案_第4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复制]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班级:[单选题]*○1○2○3○4○5○6○7○8○9○10○111.下图呈现的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示意图的部分内容。据图判断,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单选题]*A.隋灭北齐B.隋灭北周C.隋灭陈朝(正确答案)D.北朝结束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单选题]*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正确答案)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3.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对中国古代一位帝王的介绍是“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一种新的官制度,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这位“帝王”是()[单选题]*A.隋文帝(正确答案)B.隋炀帝C.汉武帝D.汉景帝4.(2021·广东)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单选题]*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地兼并严D.郡县数量过多(正确答案)答案解析:(1)审题干,提取关键信息:由“隋初”“当今郡县,倍多于古”“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等信息可知,隋初郡县数量过多,且郡县规模相对较小。(2)析选项:材料反映的是隋朝初年郡县制的情况,而不是分封制,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全国户口众多”“土地兼并严重”的结论,排除B项、C项。故选D项。5.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上述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单选题]*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正确答案)B.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根本保障C.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D.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和睦6.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纵无陪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句话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单选题]*A.巩固统一与发展的需要(正确答案)B.皇帝游玩享乐C.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D.北方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A正确。7.“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此事”是()[单选题]*A.完成全国统一B.营建东都洛阳C.开通大运河(正确答案)D.开创科举制8.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名通济渠。西通河(黄河)洛(洛水),南达江(长江)淮(淮水)……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单选题]*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正确答案)B.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C.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D.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9.某班要表演历史小短剧(赶考途中》(如下图)该剧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开始于()[单选题]*A.秦朝B.西汉C.隋朝(正确答案)D.唐朝10.(2021扬州)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单选题]*A.血缘B.品德C.门第D.才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反映了在科举考试中,只有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够高中。由此可知,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才学。故选D11.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且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单选题]*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推动了教育发展D.在历史上影响广泛而持久(正确答案)12.任继愈在《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评述道:“科举制把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引人学校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运行中,吸引无数学子负笈入斋,诵夜读,刻苦学习,学校教育充满活力,迅速地兴盛起来。”他认为科举制()[单选题]*A.建立了合理的社会制度B.促进了学校教育繁荣发展(正确答案)C.推动古代教育体系形成D.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吸引无数学子负笈入斋”“学校教育充满活力,迅速地兴盛起来”可知,科举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13.隋末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反映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A.持续的自然灾害B.国家分裂战乱C.外族大规模人侵D.统治者的暴政(正确答案)14.“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县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这段话反映了隋朝的特点是()[单选题]*A.经济繁荣B.二世而亡C.短暂而繁荣(正确答案)D.崇尚节俭15.“当时"江南父老……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隋军在江南人民的配合和支持下,轻而易举地攻下金陵,荒淫无度的陈后主和张贵妃、孔贵嫔被俘,陈亡。”这说明隋灭陈()[单选题]*A.采用周密的作战方针B.没有出现人员伤亡C.依靠江南人民做主力D.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正确答案)16.(2021济南)它对中国长期的政治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把已经分裂了四个世纪的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重新纳入到一个政体当中,南方对成为军事、政治中心的北方提供给养与支持也主要依赖它。文中的“它”是()[单选题]*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正确答案)D.长城18.(2021常德)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单选题]*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正确答案)D.行省制1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意在说明()[单选题]*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正确答案)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不重门第,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故选A。20(2021江西)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下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单选题]*

A.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B.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C.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D.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图片中的“状元”是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状元及第图案是中国传统美好寓意纹样,象征着高官厚禄。故选D。21.下面是不同史籍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

《旧唐书·高祖本纪》:“三月丙辰,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弑隋太上皇于江都宫,立秦王浩为帝,自称大丞相”《大唐创业起居注》:“月也,宇文化及兼弟智及等……谋同逆,因骁果等欲还……遂夜率之面围江都宫杀后主于彭城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单选题]*A.隋统一全国B.隋炀帝被杀(正确答案)C.秦王浩称帝D.宇文化及称丞相22.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④都因暴政而亡[单选题]*A.①②④(正确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