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的世界谈谈_第1页
和你的世界谈谈_第2页
和你的世界谈谈_第3页
和你的世界谈谈_第4页
和你的世界谈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和你的世界谈谈让我世界

有一天,你成为自己专业领域里的佼佼者,不再是属于模糊记忆里那个活力十足却又往往犯错的不女孩。你的文字、你的画、你的摄影、你的雕塑作品、你的设计……日臻完备,无人不称赞。

但你转过头,你身边那静静不动声色的孩童,也将他的“作品”呈现给你,大睁双眼,期望着你的一句赞扬或者一个断定的眼神。

从专业角度看,天哪!这哪一种里是一件作品?这样的东西,怎样让人看得懂?

但从这些拙劣的习作上面,你将看到一个自己怎样也想象不到的世界?

你又将看到童年时的自己怎样的影子?那是一个怎样纯真又不拘一格的自己啊!

你又将得到怎样的灵感,那些成人世界里永远不存在的视角?

你俯下身,摸摸他肥嘟嘟的小脸,偷笑了。

让我看看你笔下的世界阿莱

片段1“考试惧怕症”

语文期末考试前夜,大脑门儿突然地从梦中哭醒。问她毕竟怎么了,她哽咽而委屈地撇着小嘴说“我梦见……梦见……明天考试的作文……更加更加……难……呜……我怕,考不了100分……”此言一出,不禁让人哭笑不得,于是再次拥她入怀,一边在她耳边一遍遍地唠叨说:“宝物儿,妈妈才不稀罕什么100分呢?”

“然后呢?”宝物儿扬起脑袋问我,貌似是听进去我的话了。

“对于学习来说,根本就没有100分,假使有人考了100,那只能说明他不会的东西这次恰好没有考到,而不是他真的把什么部掌管了,可能换一张试卷他就考不到100分了,而那些没能考到100分的孩子,却正好可以知道他欠缺的是哪儿,然后利用放假的时候再把它补习上,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的这番话,倒并不全是为了抚慰女儿,而是我切切实实的看法和心里话。

她的作文,那些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的地方,我觉得好死了,贵重死了,心爱死了,但是这样的东西在学校里是不成能拿到好分数的,学校里要的是那种步履一致的记叙文和中心思想明确的抒情散文,这东西就像臭八股,会写它了,估计连实话都不会说了。

片段2杜鹃花

还记得这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过的一篇出名作文,说出名,是由于被我拿到单位里去逢人就讲,听者无不喜笑颜开――

《杜鹃花真美啊》(注:括号片面为我的评论)我有一朵杜鹃花(不是一朵,理应是连泥带叶的一盆),是爸爸给我买的。它分外美观,它有大量叶子,一个叶子就能开一大朵粉花(真够能吹的),而且每朵粉花外面都有一个圈儿(??),每个圈外面还有一个黄色的圈儿(我怎么没见过这些圈???),只要一开花就跟一束鲜花一样(这不废话吗?本来就是鲜花),美观极了。

杜鹃花每天浇水就可以开好多花(还是废话),不过不要让它在热的地方下(怪异的句子),这样会死。要保护自己的花,不要Jiu(此处为拼音,读二声)它(典型的天津腔调),只要保护它,杜鹃花真的美观极了(还会说别的吗)。

只要你保护它(又来了),它就会一心一意地长(这话还靠谱,而且很有拟人化的意味),确定要保护它哦(原来这孩子是个碎嘴子),杜鹃花可不好养(如此凑字数,这么语无伦次的,也真难为她了)。确定要好好保护它,而且,要在杜鹃花的底下dian(原文为拼音,标四声)个花盆,还有,浇水的时候确定要用橘子皮水(开头普及养花常识),这样才能开出好多好多的花,杜鹃花真的美观极了(得,典型的“一招鲜吃遍天”)。

看完宝物的这篇作文,我当时都喜悦喷了。

我以为,像这种错误百出,马脚四处的小儿习作,当真是难得得紧,也远比那些作文选上的学生作文要心爱得多。其实孩子的心灵世界,可不就是这么杂乱无章,想哪儿是哪儿吗?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写东西有定律吗?我以为她的那些被当做范文的作文毫无意义,而这篇语无伦次的“杜鹃花”却着实的崭新好玩。

这才是孩子写出来的东西。

妈妈“阅历谈”

自信是成长的根基

关于教导孩子写作,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独家秘笈,我觉得反而是培养孩子的自信更为重要。孩子小时候,我总是会惦记她性格太过内向,上幼儿园,从来不喊班上老师,都是我去喊。

后来才知道,她从前的幼儿园老师,一向部在凌辱她。譬如孩子做动作不好看,她就会当众笑话孩子,甚至让别的孩子去学,孩子当然会有抵触心理。由于孩子的天性完全被一个不称职的老师给封闭住了。

还有培养她去学笛子,也是想让她在同龄人中有一种悄然的自信的,而且还是一种不需要别人去认可和表扬的自信。由于即使是表扬或者认可还要有一个“懂”去做前提,譬如我说,脑门你今天的笛子吹得真好。她就会说,你懂什么?我为了考你听不听得出来,有意吹错了几个地方,你部没听出来,切?

你看,这个时候其实我心里是欣喜的,为什么呢,由于她已经能在我眼皮底下耍把戏了。能耍把戏,也是需要资本的。但心里这么想,嘴上还是不示弱的,她切,我也切:“那有什么了不起?要是咱俩换过来,你掏钱来让我去学笛子,我也能吹得很好。”她就不说话了,她知道我说得没错,也就是说,你再有天分,没有父母的培养和资金支持也是不行的。

让我看看你画板上的世界白云朵朵

片段1他们的世界更直接更纯粹

虽然做妈妈的我平日的工作就是绘画,但我从来没强迫过孩子跟着我一起学画画。小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强,越让她去画,她会越反感。我认为孩子对学习的渴望,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假设她想报画画班了,那么OK,什么时候都可以报,不确定非要在妈妈这里学。而假设对一件事物失去兴趣,才是最可旧的事情了。

有一天孩子的老师给我打电话,张口就表扬了猪猪,说,这次班里画老人,就数猪猪画得最像了!我后来看到了猪猪的“大作”,那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呀!面色苍白,额头上布着皱纹。更为出彩的是,猪猪竟然选用的是灰色的笔!后来我留心想了想,就是这种颜色的笔最能表达出老人的感觉了!

还有一个暖暖的春日,我带着猪猪去公园看花。那些美观的花,红红白白的一簇一簇,在绿色的叶片上高傲地盛开着,那馥郁就仿若迷漫着我的心里。回家以后,我跟猪猪说:“妈妈要画花了,你想不想画呢?”我低头开头画花,红红白白一点一点,一簇簇的。可是,猪猪静静地蹭到我的身边,嘟着小嘴说:“妈咪,花不是这样的!”我接过她手里的画,那稚嫩的笔触下面,哪里有花的影子呢?那全是叶子!

这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了许久才恍然:其实女儿看花,是从下面看的啊!我们大人画画,甚或查看一件东西,都已经有自己思维里的框架了,而小孩子们没有,所以他们的世界才更简朴更直接一些。他们看到什么,他们就热爱用自己的笔来表达出来,所以猪猪才热爱画花,画青草,画太阳。

片段2我看到花,孩子看到刺

我热爱和女儿一起做手工,这种剪切和粘贴的过程,就是另一种追求美的方式。那一次,我买了一束玫瑰花回家。我的本意是,让宝宝查看玫瑰花,我将玫瑰花瓣一片片撕开,再让宝宝自己把花在纸上粘贴复原。可是,当我将花瓣一片片撕开后,猪猪却说:“妈咪,花有刺呢。”我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么长时间,女儿留神查看的不是花,而是花上的刺!于是,我们这次画的主题换成了“刺”。猪猪在画里打了几条线,表达刺的感觉。

然后猪猪报告我,刺呢,可以联想到刺猬,还可以联想到海胆!孩子的表情让我的心刹那间兴奋起来,我平日画工笔,从来是“花就是花,人就是人”,我从不在这个根基上再作进展。但是孩子的世界不是这样的!他们的世界是立体的,她教会了我,十足不能平面地去看事物。

我有的时候很赏识女儿查看世界的这种角度,我会带着她去看这个世界,多给她讲解,同时也多让她发表观法。有一次带着猪猪去沙滩玩,我们沿着海岸线漫步,猪猪不时弯下腰去捡拾小贝壳。海风徐徐吹过,猪猪兴奋的笑脸犹如一朵盛开的花。回去以后我问她在沙滩上看到了什么,她笑着回复:“沙滩上有贝壳、海星、海螺,还有蜗牛!”然后眨了刺眼睛又说:“大海里有鲨鱼,鲨鱼吃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是大海把鲨鱼给吃掉了!”这样“关于鲨鱼的思量”,可能是只有孩子才能想出来的吧!

妈妈“阅历谈”

动手+动脑=绘画

我觉得教导孩子画画,并不见得动笔了才是真正的画画,有的时候,只要她动脑就行了。小的时候她热爱看《外星比比》,她悄悄地坐在一旁看,我从不反对。结果某一天,我在房间里画画,一扭头望见小不点儿猪猪大汗淋漓地不知道在忙活什么,走近一瞧,就看到了纸上有个头上长了一只眼睛的微笑小人儿,虽然头发长得乱了点,但是蛮心爱呢!猪猪报告我,那就是“外星比比”。原来宝物看了这么久的卡通片,也是一向在动脑筋呢!那个时候猪猪才两岁多。

我在家里给猪猪打定了一块画画用的板子,一面是黑板,一面是白板,供她尽情涂鸦。在我们家里,画的承载介质不是只有纸张一种,布啊木板啊,都是猪猪发挥想象的天地。我和她一起既画画,又做手工,真有点“工艺美术教学”的味道呢。有次猪猪剪出了一个手表的外形,画完表盘之后,又在上面加了两个指针。我看,这只表除了不能走以外,真的很完备了!

让我看看你镜头里的世界陈阳

片段1小小“摄影师”

由于摄影是我的职业,可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儿子从一出世我就开头给他拍照。一开头他很热爱我对着他拍,懂点事了还会对镜头摆pose,分外心爱。但是当他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突然对拍照产生了逆反心理,一看到我拿起相机对着他,他就会很生气,然后找个角落潜藏起来。一是孩子到这个年龄部会或多或少的产生逆反心理,和大人对着干,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二是可能他的照片已经太多太多,他真的烦了,不想再做主角了!后来我干脆不给他拍了,而是给他一个傻瓜相机玩,没想到此后他便开头对这个东西产生了兴趣!

有一次学校组织出去玩,回来以后老师让孩子们交树叶的标本。儿子攒了好多,一点一点地粘贴在纸上。后来他小脑瓜一歪,一个点子出来了,便拿起那个傻瓜相机,拍了好多叶子的照片。后来,树叶标本枯萎了,但他的镜头下的叶子却照旧那么鲜活,每每他翻看起那组照片,头脑里的愉悦记忆就又一闪而过。真是没想到,这个偶然事情使我家又多了一个小小“摄影师”!

现在,只要学校里有活动,他就会拿着相机给老师和同学们拍照;每当我们出去旅游,他更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我们的“随行记者”。不过,说真的,他拍的照片,还真有那么点……古怪!让人搞不懂他要拍什么!有一次我对着一张乱七八糟的照片问他:“你报告妈妈,这张照片你想拍的是什么呢?”于是他指着照片里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说:“就是它!”我当时差点晕过去,要是上了年纪的人看他的照片或许要用放大镜了!

儿子的拍摄是很肆意的,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他在拍摄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构图方面的考虑。我从来没给他灌输过什么样的照片是优秀的。假设他自己有困惑来向我讨教,我会报告他:你看这个内容在你的照片里展现的是不是太少了,假设你换个位置是不是会拍得更好呢。然后他会自己琢磨琢磨,在他以后拍摄的时候会想起我的话。

片段2“走样”的妈妈

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的真的不太一样。我的相机在我的手中是我的工作,而他的相机在他的手中只是好玩的玩具。他跟小挚友们炫耀的都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失败的作品,譬如闭眼了或者半睁着眼睛的。他会更加热爱这样的照片,他觉得好玩,就会拿着给别人看。或者有的时候乱七八糟的照片看着晕晕的,他却更加热爱!

让我印象最深而且会永远珍藏的一张照片,是他拍的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自己……

有一天,我带他到街心公园的健身器材那里玩,其中有个器材是人可以固定在上面,然后在上面旋转,就像训练飞行员似的。我儿子就上去玩了,而且手里还攥着他的小相机。当他压到最低的时候,他的头连忙就快接触到地了,这时他对着我拍了一张照片。当时我是站在健身器材的旁边的,我部没有思想打定,完全没想到他会在那一刻拍照!结果相片洗出来更加好玩,宛如一个孩子躺在地上,抬头景仰着大人。这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我的样子,我的身后就是蓝天,很更加。那张照片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视角很不同、很不同。自从那一次,我对他还真有点刮目相看了!

妈妈“阅历谈”

兴趣远比技术更重要

通过他的作品,我有的时候会从中揣摩孩子的心理,他认为感兴趣的东西他都会拿起相机拍下来。他不会去考虑拍摄的角度、周边的环境是不是太杂乱了,或者光线等等。只要他觉得好玩,不管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