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4;R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9-0056-02

Thetheoryandpracticeofteachingcurriculumforconstructingtheharmonious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basedonthecultur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GENGYun**,FANGBangjiang***〔DepartmentofEmergency,LonghuaHospital,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0032,China〕

ABSTRACTInviewofthecharacteristicsofstrainedrelationshipandcontradictionbetweendoctorsandpatientsincurrentemergencymedicalenvironment,thecoursesforthecommunicationbetweendoctorandpatientintheclinicalpracti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studentsweresetup.Thestudentscanbehelpedtoestablishagoodideafor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doctorandpatientandtotrainsomematureskillsfor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basedontheteachingofthecultur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oastocultivateexcellenttalentsofChinesemedicine.

KEYWORDSChinesemedicineculture;emergencyteaching;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中医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开展,孕育着丰盛的人文元素及人文精神,漫漫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观,它以包容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供了丰盛的资源。有观点认为,对中医学的认识,要从文化起步,从文化立论,这将成为中医学传承、创新、开展、振兴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1]。然而长期以来,中医文化对于医患关系的作用却常常被无视[2]。如何借助中医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其效劳于临床医师的成长,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科室承当了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急诊相关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临床带教任务,积累了丰盛的教学经验。近来,我们提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指引下,通过加强急诊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建设,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教会医学生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加强医学生对相关医疗法规的学习等来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急诊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据原卫生部统计,至2022年,我国恶性伤医事件共10248起,到2022年回升至17234起[3]。另据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显示,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事件的平均次数从2022年的20.6次增加到2022年的27.3次,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22年的47.7%回升到2022年的63.7%。被调查的30个省的316家医院中,96%的医院有医务人员遭到过谩骂、威胁,64%的医院有医生遭受过患者的攻击并明显受伤[4]。恶性伤医事件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危害到医务人员生命平安,也打击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急诊科作为医院24h接诊患者的一线科室,医院的窗口单位,以接诊患者多、病种复杂、社会矛盾突出,且患者就诊时间无规律、病情紧急、开展变化快,以及工作风险性高、强度大、任务繁重等特点成为了医患纠纷的高发地。在急诊科人满为患的诊室里,各种争吵轮番上演,更有蛮横患者竟暴打医生。不知从何时起,治病救人的医生变成了高危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会医学生如何解决好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尤其是在应对急诊这样高风险医疗专业的时候怎样面对,成为当前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构建基于中医文化的急诊和谐医患关系课程

2.1中医传统医学文化优势

中医学历经了数千年的开展,博大精深,不仅积累了丰盛的防病、治病经验,也蕴含了高尚的思想道德精神及医学伦理知识。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儒家的“仁学〞就开始向医学道德渗透,无数悬壶济世的“苍生大医〞从中汲取营养,留下如“杏林春暖〞、“橘井留香〞、“一针二命〞的佳话;春秋时期?黄帝内经》中已出现了有关如何处理医者与病家关系的阐述,如第二十九篇?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更是对医德涵养等作了精彩的论述,其卷首即论述了“大医精诚〞的思想:“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侯,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即提倡在医德上对病患应一视同仁,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财物,在诊治上亦应努力纤毫勿失。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强调医生要多为患者着想,不应“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清代名医王孟英也认为应:“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凡有求治,当不啻救焚拯溺,风雨寒暑勿避,远近晨夜勿拘,贵贱贫富好恶亲疏勿问,即其病不可治,亦须竭心力以图万一之可生。〞由古至今,传统医学文化推崇医患交流沟通,体现了医学活动的正义、公道、尊重、理解、信任、厚德、仁慈、责任和同情,充斥了人性的体验、人情的慰藉和情感的相互交融。2.2发挥传统医学文化优势有效减少和躲避医疗风险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孕育着医患和谐的思想,传统医学文化认为医患关系的指向理应是一种“为人之道〞,而非仅仅是一种“为学之器〞,这样的思想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提供了丰盛的理论,对于弛缓现阶段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值得广阔医学生从中汲取精华,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涵养,躲避医疗风险,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以及急诊医患纠纷不断增加的现状,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急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指引下,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的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等来不断提高中医学生的医学素养。

2.3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课程的实践

2022年起,我们聚焦于“立德树人〞的目标,针对目前急诊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开设了针对中医院校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的急诊医患沟通课程,通过基于中医传统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教学,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性教学,尤其是通过发展模拟急诊接诊实训的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升面对危急重症患者及家属时的临床沟通技能,具体方式如下:

1〕传统讲座模式安顿有临床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将临床常见病例、医疗纠纷等与同学们分享,更能生动地体现实际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复杂性、重要性。

2〕急诊情景模拟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准备好假设干个合适的简单案例〔情节简单〕,可课堂上临时抽取学生模拟情景表演。演示后,教师和学生围绕其内涵和学生的表现进行简短的评价。下课前,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3〕学生感受分享在急诊科建立针对实习学生的“我想说的〞留言册,收集同学们面对急诊复杂医疗环境以及上级医生进行医患沟通、医患矛盾处理的感受。

通过1年以来的探索与实施,急诊科留言册上留下了许多在急诊科实习的学生们的感受:有学生表示,古代良医的精神值得敬仰,要像他们一样,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付诸于医者治病救人的实践中;有学生通过情景演练后认为,在越险恶的医疗环境中,越应该秉持友好、善意的交流态度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表现出中医学生独有的“中医气质〞;有学生表示,在急诊这样特殊的医疗场所,通过参与真实的抢救工作,通过聆听上级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临终谈话等过程切实感到生命不易,想自觉地主动地学好专业来帮忙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