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白石家看画虾_第1页
在齐白石家看画虾_第2页
在齐白石家看画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在齐白石家看画虾

1946年冬,《良友画报》摄影记者康正平在北平乘隙访问了齐白石老人。齐白石老人不爱照相。20世纪30年头中期,摄影家郑景康访问齐白石,在府上为老人照了十二张相,老人那么回赠他一幅《虾趣图》;是年,肖像画家周维善为齐白石画了一张半身像,老人也送他一幅《东方朔偷桃》人物画。过了几天,老人在客厅写了个牌子,云“双方不合算”,表示以后有人来照相,概不应酬。所以,平日里他不轻易见客。

为能顺遂采访,康正平便去找北方出名的人物画家刘凌沧,让他陪自己到齐家。那天午后,康正平与刘凌沧一同去访问齐白石。他们跨上一辆人力车,向城西贵人关街齐宅而去。

住宅前院乃齐家人的客厅和寝室,后为白石老人的画室,题名为寄萍堂,堂上高悬大名士王湘绮书写的“寄萍堂”横额。寄萍堂内青砖铺地,正中设有方桌以及椅凳,东首是一张旧藤椅,西边是高大的立柜,旁边为红木大画桌。

齐老太太见来了客人,先出来迎接。刘凌沧恭恭敬敬地向老太太请安,然后才拉过康正平道:“这位是上海《正言报》、《良友画报》的摄影记者康正平先生,专程来拜望齐老先生的。”

刘凌沧刚介绍完,内屋响起轻轻的脚步声,“嘎吱――”房门开处,白石老人缓步来到寄萍堂。他先不向刘、康打招呼,而是习惯地坐于画桌旁的椅子上。老人面容清癯,几缕银须垂于胸前,戴一副老花眼镜,身穿灰布长衫,布袜布鞋,一副安贫乐道的农家打扮。老人坐定,逐渐地端起老太太沏好的参茶,喝了两口,“唉”了一声,这才客气地对刘、康说:“莫客气,请坐,请坐。”

刘凌沧又向老人介绍了康正平,老人边听边露出慈祥的笑容。康正平见寄萍堂外并未挂什么“双方不合算”之牌,也不见老人对摄影记者有反感,便说:“齐白老很忙,今天有机遇访问,不胜荣幸。晚生想为齐白老拍几张作画的生活照,您老以为可否?”

“可以,当然可以。”

接着,老人一边铺纸,一边对刘凌沧浅浅一笑。康正平见状,猛然想起刘凌沧在来的路上说过:“你若要看齐白石画画,那得看他画虾,这才叫真正的过瘾。”康正平趋前一步,苦求老人:“齐白老,晚生素知您老人家擅长画虾,请赏我一饱眼福。”

齐白石铺好纸,磨了些墨,摆正颜料,握起一支专画虾的长锋羊毫提笔,端坐椅上,提了几下手势,遂用淡墨将虾的轮廓勾画出来,再用一些深浅不同的水墨,稳稳地画开去。这只虾画到一半,老人竟突然中断,挪到一边再画其次只……当齐白石画到虾须时,只见老人运足丹田,嘘了一口气,将笔尖在纸上快速地勾了几下,转瞬间,挺直而强劲的虾须便跃然纸上。康正平望着惟妙惟肖的虾,心花怒放,加紧举起相机,拍下了齐白石画虾的镜头。

齐白石作好画,额上渗出点点汗珠,但老人特别兴奋,遂与刘、康论起绘画艺术。

闲谈之间,康正平环视堂内,四壁挂满了齐白石的作品。那张做工讲求的旧藤椅特别引人注目。据齐老太太介绍,齐白石作好画,常到藤椅上休息。他一生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那张藤椅上度过的。

康正平觉得老人与那张藤椅有不解之缘,藤椅是一个能反映老人山野情趣的象征。想到这儿,他就对齐白石说:“齐白老,我想为您老照一张坐在藤椅上的照片,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