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综合练习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综合练习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综合练习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综合练习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综合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Cl−、CH3COO−、Fe2+

B.水电离的O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中:Mg2+、NH4+、AlO2−某温度下,向10 mL 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已知:lg2=0.3,Ksp(ZnS)=3×10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C.该温度下Ksp(CuS)=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1L

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01NA

B.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

C.1mol⋅L−1

NaHCO向10.00mL0.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NaOH溶液,溶液pH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是弱酸

B.c点时,V=10.00mL

C.b点表示的溶液中:2c(Na+)=c(A−)+c(HA)

D.b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后冷却,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D.下列数据不一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 B.化学平衡常数K

C.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常数K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X溶液与NH3⋅H2O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

(A.Ka(HX)的值与Kb(NH3⋅H2O)的值相等

B.c、d两点,c(X−)c(OH−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得的数据一定偏低的是(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仰视读数

B.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在大小烧杯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所测得的最高温度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NaCl溶液的pH

D.用标准液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装标准液盐酸,所测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化学事实类推结论A常温下,pH=3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6常温下,pH=6的盐酸稀释1

000倍后pH=9B电解熔融MgCl电解熔融AlClCNa着火不能用干冰灭火K着火也不能用干冰灭火D将SO2通入将SO2通入A.A B.B C.C D.D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B溶液的pH=8,c(Na+)−c(B−)=9.9×10−7mol/L

B.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c<a<b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a<b

C.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的氨水含有6.02×1022个OH−

B.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6.02×1023

C.2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甲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4.4gN2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C.4.2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

D.25°C时,1.0L下列关于NH4HCO3A.该溶液呈弱酸性,因为NH4+水解能力强于HCO3−

B.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存的离子有:Na+、Al3+、Cl−、N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O32−、Ba2+、Cl−、Na+

B.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AlO2−、CO32−、Na常温下,用pH=m的盐酸滴定20mL pH=n的MOH溶液,且m+n=14.混合溶液的pH与盐酸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c(Cl−)>c(M+)>(OH−)>c(H+)

B.b点:M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C.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c(Na+)=c(NH4+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III代表A.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HAˉ)>c(H+)>c(A2−)>c(OHˉ)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已知常温下0.1mol/L NaHSO3溶液pH<7,将10mL 0.1mol/LBa(OH)2溶液缓慢滴加到10mL 0.1mol/L NaHSA.常温下0.1 mol/L NaHSO3溶液中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 mL时,溶液中的反应为:2HSO3−+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甲醇又称“木醇”或“木精”,沸点64.7℃,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甲醇有毒,误饮5~10mL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并常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1)工业上可利用CO2和H2生产甲醇,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l)+H2O

(g)△H=Q1kJ⋅mol−1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1/2O2(g)⇌CO2(g)+2H2(g)△H=Q2kJ⋅mol−1

②H2O(g)=H2O(l)△H=Q3kJ⋅mol−1,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工业上可用CO和H2O(g)来合成CO2

和H2,再利用(1)中反应原理合成甲醇.某温度下,将1molCO和1.5molH2O充入10L固定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H>0,当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为0.6mol.回答下列问题:

①0~10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②若想加快正反应速率的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增大H2O

(g)的浓度

d.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③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molCO铬铁矿的成分主要为FeCr2O4,另含有少量Al2O3和SiO2.从铬铁矿中提取铁、铬的化合物,并获得副产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混熔盐”中含有Na2CrO4和NaFeO2等成分,其中NaFeO2极易水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为红褐色沉淀,其化学式为______;通过水浸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向滤液①中加H2SO4“调“pH”的目的:一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二是______。

(3)“煅烧”铬铁矿时,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图溶解度(S)~温度(T)

曲线判断,对滤液②进行的最佳“分离”方法为______(填序号)。

A.蒸发结晶

B.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Cr(OH)3溶于盐酸生成配离子[CrCln(H2焦炭与CO、H2均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C、H2、CO的燃烧热(△H)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283kJ⋅mol−1,又知水的气化热为+44kJ/mol。

①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将足量焦炭与2mol水蒸气充分反应,当吸收能量为191.7kJ时,则此时H2O(g)的转化率为______。

(2)将焦炭与水蒸气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CO(g)+H2(g),其中H2O、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第一个平衡时段的平衡常数是______,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改变了温度,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温度变化为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②反应至5min时,若也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下述中的______。

a.增加了C

b.增加了水蒸气

c.降低了温度

d.增加了压强

(3)假设(2)中反应在第2min时,将容器容积压缩至1L,请在上图中绘制出能反映H2O、葡萄糖酸锌[(C6H11O6O)2Zn]是一种营养锌强化剂,对婴儿及青少年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有重要作用.工业上通过如下两步制备:

(1)步骤一: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CaSO4沉淀.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产物葡萄糖酸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______

(2)步骤二:将葡萄糖酸溶液与ZnO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后,继续加入葡萄糖酸溶液至pH为5.8,其目的是______

,下列物质可替代ZnO的是______(填字母).

a.NH3⋅H2O

b.Zn(OH)2

c.NaOH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F1.13.2F5.88.8C5.26.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粗制硫酸锌溶液(其中含有Fe2+、Cu2+等)制备出活性ZnO,然后再合成葡萄糖酸锌.实验室制备活性ZnO的步骤如下:

①取样,加入适量的KMnO4溶液,微热,调节溶液pH至______

(填写范围),除去溶液中Fe元素.

②加入______,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继续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得较高纯度的硫酸锌溶液.

③将纯碱慢慢加入上述硫酸锌溶液中,得碱式碳酸锌[其化学式为Zn2(OH)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H3COO−,故A错误;

B.水电离的O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lO2−、SO32−,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NH4+,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

D.MnO4−、H2C2O4或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涉及水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溶度积常数等。【解答】A.CuCl2、Na2S水解促进水电离,

b点是CuCl2B.根据物料守恒Na2S溶液中:2c(S2−)+2c(HS−C.b点是CuCl2与Na2S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c(Cu2+)=

c(S2−),根据b点数据,D.Ksp(ZnS)=3×10−25 mol2/L2大于Ksp(CuS),所以向100 mL Zn2+、Cu故选C。

3.【答案】A

【解析】解:A.根据水的离子积进行计算,c(OH−)=KwC(H +)=10−1410−11=10−3

mol⋅L−1,因此1

L溶液水电离出的n(OH−)=0.001mol,故A正确;

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n=28g14g/mol=2mol,故含有6mol原子即6NA个,故B错误;

C.只有溶液的浓度,而溶液的体积不确定,因此无法计算离子HCO3−的数目,故C错误;

D.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解析】解:A.由图象知,0.01mol/L的HA溶液的pH值约为4,不能完全电离,为弱酸,故A正确;

B.c点时,溶液呈中性,如V=10.00 mL,二者恰好反应,溶液应呈碱性,则实际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应小于10mL,故B错误;

C.b点时,加入的酸的物质的量=0.01mol/L×0.01L=10−4mol,碱的物质的量=0.01mol/L×0.005L=5×10−5mol,溶液溶质为NaA和HA,溶液呈酸性,存在:2c(Na+)=c(A−)+c(HA),故C正确;

D.溶液中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即c(Na+)+c(H+)=c(A−)+c(OH−),故D正确.

故选:B.

由图象知,0.01mol/L的HA溶液的pH值约为4,不能完全电离,为弱酸,加入的酸的物质的量=0.01mol/L×0.01L=10−4mol【解析】解:A.容量瓶标有温度、规格、刻度线,量筒标有温度、规格,滴定管温度、规格,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在最上面,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否则产生误差,故A正确;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应该先加稀盐酸后加氯化钡溶液,排除碳酸根等离子干扰,故B错误;

C.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在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前没有加氢氧化钠中和酸,故C错误;

D.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值,故D错误;

故选A.

A.容量瓶标有温度、规格、刻度线,量筒标有温度、规格,滴定管温度、规格,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在最上面,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应该先加稀盐酸后加氯化钡溶液;

C.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

D.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官能团检验、pH值测定、离子检验、仪器的使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仪器使用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实验的操作规范性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温度对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明确化学反应中吸热与放热反应受温度影响导致的平衡移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碰撞的几率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故A不选;

B.对于放热的化学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即升高温度,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不一定增大,故B选;

C.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则升高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增大,故C不选;

D.水的电离为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则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Kw增大,故D不选。

故选B。

7.【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图象分析及计算能力,正确判断酸碱电离程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中等式的变换及D中等量代换,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根据图知,0.1mol/L HX溶液的pH=3,则c(H+)<0.1mol/L,说明HX是弱酸;0.1mol/L NH3⋅H2O溶液的pH=11,c(OH−)<0.1mol/L,则NH3⋅H2O是弱碱;

A.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说明HX电离程度和NH3⋅H2O电离程度相同,则Ka(HX)的值与Kb(NH3⋅H2O)的值相等,故A正确;

B.c(X−)c(OH−)c(HX)=c(X−)⋅c(H+)c(OH−)⋅c(H+)⋅c(HX)=【解析】解:A.读数时仰视,会使所读取的数值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故A错误;

B.碎泡沫塑料(或纸条)起隔热保温作用,不垫会使热量损失,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偏低,故B正确;

C.pH试纸测定酸碱性溶液pH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则结果不准,但是不水解的盐溶液不受影响,故C错误;

D.滴定管未用盐酸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浓度偏低,所用体积判断,则测定结果偏大,故D错误;

故选:B。

A.仰视读数,视线低于凹液面,读数小于实际液体体积;

D.滴定管未用盐酸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浓度偏低,所用体积判断,则测定结果偏大;

C.pH试纸测定酸碱性溶液的pH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B.碎泡沫塑料(或纸条)起隔热保温作用。

本题考查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结晶水含量测定、中和热测定,难度适中,注意读数时俯视,会使所读取的数值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

9.【答案】C

【解析】解:A.酸无论任何稀释都不能变为中性或碱性溶液,所以常温下,pH=6的盐酸稀释1

000倍后pH接近7但不等于7,要考虑水的电离,故A错误;

B.活泼金属采用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冶炼,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应该采用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Al,故B错误;

C.Na、K燃烧生成的过氧化物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Na、K燃烧,应该用沙土扑灭,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二氧化硫能被硝酸钡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A.酸无论任何稀释都不能变为中性或碱性溶液;

B.活泼金属采用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冶炼;

C.Na、K燃烧生成的过氧化物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金属原理、物质性质、酸稀释溶液pH变化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物质性质方面分析评价,易错选项是AB.

10.【答案】A

【解析】【分析】

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pH的简单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以及酸碱混合的PH的计算的等问题,本题易错点为D项,注意考虑问题的角度.

【解答】

A、pH=8的NaB溶液中,c(H+)=1×10−8mol/L、c(OH−)=1×10−6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B−)=c(OH−)−c(H+)=9.9×10−7mol/L,故A正确;

B、在Na2CO3中,Na离子与C原子的比值为2:1,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B错误;

C、pH相等的①NH4NO3、②(NH4)2S【解析】试题分析: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则a、b、c三点溶液的pH为b<a<c,故A错误;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增大,所以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故B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有图可以看出其pH应该是变小,故测量结果偏小,所以C正确,为本题的正确答案;a、b、c三点溶液pH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故D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选C。

考点:弱电解质的加水稀释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加水稀释的相关考点,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图像来作答,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图像分析能力,本题难度较大。

12.【答案】D

【解析】解:A、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故溶液中的氢氧根的个数小于6.02×1022个,故A错误;

B、ClO−为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导致溶液中ClO−的个数小于6.02×1023个,故B错误;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氢氧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32g铜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电解精炼铜时,根据阴极反应Cu2++2e−=Cu可知,当有0.5mol铜析出时,转移6.02×1023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A、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

B、ClO−【解析】解:A.标况下甲醇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

B.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4.4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且两者均为三原子分子,故0.1mol混合物中含0.3NA个原子,故B正确;

C.乙烯分子与丙烯分子含有共价键数目不同,二者摩尔质量不同,只知道二者混合物质量,无法计算所含共价键数,故C错误;

D.1.0L,pH=13

Ba(OH)2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含有氢氧根离子数目为0.1mol/L×1.0L×NAmol−1=0.1NA,故D错误;

故选:B。

A.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

B.CO2与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且均为三原子分子;

C.乙烯分子与丙烯分子含有共价键数目不同,二者摩尔质量不同;【解析】解:A.该溶液呈弱碱性,因为NH4+水解能力弱于HCO3−,故A错误;

B.HCO3−、Al3+水解互促至水解完全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HCO3−、HCO3−先后与OH−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3−+2OH−=NH3⋅H2O+CO32−十H2【解析】试题分析: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H+与CO32−不共存,A错误;B.是碱性溶液,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OH−与Mg2+、【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图象曲线变化正确判断MOH为弱碱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解答】

常温下,用pH=m的盐酸滴定20mL

pH=n的MOH溶液,且m+n=14,则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与MOH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由于盐酸为强酸,且加入20mL盐酸时溶液呈碱性,说明MOH为弱碱,则MOH的浓度大于盐酸,

A.a点溶液为碱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M+)>c(Cl−),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M+)>c(Cl−)>c(OH−)>c(H+),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b点加入20mLHCl溶液时,由于盐酸的浓度小于MOH,则MOH过量,此时MOH没有完全反应,故B错误;

C.c点溶液的pH=7,呈中性,则溶液中一定满足:c(H+)=c(OH−),故C【解析】解:A.因氯气不能完全溶解,则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故A错误;

B.pH=12,电离产生的c(OH−)都为0.01mol/L,所以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中存在c(Na+)=c(NH4+),故B正确;

C.pH=4的0.1mol⋅L−1的NaHA溶液,HA−的电离大于其水解,电离生成A2−,水解生成H2A,所以c(HA−)>c(H+)>c(A2−)>c(H2A),故C错误;

D.溶液不显电性,由电荷守恒可知,c(K+)+c(H+)=2c(C【解析】试题分析:A、当V(NaOH)=20mL时,酸和碱刚好反应生成NaHA,但此时H2A的浓度并不为0,而是以HAˉ、A2−、H2A三种形式存在,说明H2A为二元弱酸,从图像可知:c(HAˉ) > c(A2−) > H2A,说明HAˉ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H+)>c(A2−)>c(OHˉ),结合电离理论分析,A正确;由于NaHA以电离为主,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B【解析】试题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促进电离,A不正确,溶液的pH<4;B不正确,因为pH<7也不能说明酸是弱酸,因为水解程度可能小于电离程度;C中恰好反应时,生成的醋酸钠水解,溶液应该是显碱性。如果显中性,则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C正确;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越大,银离子浓度越小,所以D中应该是④>①>②>③,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酸碱中和以及溶解平衡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2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解答】

A、已知常温下0.1mol/L

NaHSO3溶液pH<7,说明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A正确;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

mL时,说明亚硫酸氢钠过量,则氢氧化钡少量,即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所以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比等于1:2,所以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3−+Ba2++2OH−⇌BaSO3↓+2H2O+SO32−,故B正确;

C、随着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加,所以滴加过程中,逐渐产生亚硫酸钡沉淀,所以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故C正确;

D、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

mL时,则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0.75mmol,而NaHS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mmol,所以溶液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mol,而亚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1mmol−0.75mmol=0.25mmo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5mmol−1mmol=0.5mmol【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平衡常数、反应速率的计算应用,原电池原理的理解应用和电解池中溶液PH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1)①CO2(g)+3H2(g)⇌CH3OH(l)+H2O

(g)△H=Q1kJ⋅mol−1

②CH3OH(l)+12O2(g)⇌CO2(g)+2H2(g)△H=Q2kJ⋅mol−1

③H2O(g)=H2O(l)△H=Q3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3+③×2得到:

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O2(g)=CO2(g)+2H2O(l)△H=(2Q1+3Q2+2Q3)

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32O2(g)=CO2(g)+2H2O(l)△H=(2Q1+3Q2+2Q3)

kJ⋅mol−1;

(2)业上可用CO和H2O(g)来合成CO2

和H2,再利用(1)中反应原理合成甲醇.某温度下,将1molCO和1.5molH2O充入10L固定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H>0,当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为0.6mol,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

1

1.5

0

0

变化量(mol)

0.6

0.6

0.6

0.6

平衡量(mol) 0.4

0.9

0.6

0.6

①0~10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0.6mol10L10min=0.006mol/(L⋅min);

故答案为:0.006mol/(L⋅min);

②CO(g)+H2O(g)⇌CO2(g)+H2(g)△H>0,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吸热反应,若想加快正反应速率的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故a符合;

b.缩小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变,速率增大,不能提高一氧化碳转化率,故B不符合;

c.增大H2O

(g)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一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c符合;

d.加入适当的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一氧化碳转化率不变,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c;

③计算平衡常数:K=0.6×0.60.4×0.9=1【解析】解:(1)“滤渣1”为红褐色沉淀,应为Fe(OH)3,NaFeO2水解生成Fe(OH)3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FeO2+2H2O=NaOH+Fe(OH)3,

故答案为:Fe(OH)3;NaFeO2+2H2O=NaOH+Fe(OH)3;

(2)向滤液①中加H2SO4“调pH”的目的:一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

CrO42−+2H+=Cr2O72−+H2O,二是使AlO2−、SiO32−转化为沉淀,便于过滤分离,

故答案为:2

CrO42−+2H+=Cr2O72−+H2O;使AlO2−、SiO32−转化为沉淀,便于过滤分离;

(3)“混熔盐”中含有Na2CrO4和NaFeO2,Fe、Cr元素化合价均升高,还需要氧气参加反应,主要反应方程式为:4FeCr2O4+20NaOH+7O2− 高温  8Na2CrO4+4NaFeO2+10H2O,

故答案为:4FeCr2O4+20NaOH+7O2− 高温  8Na2CrO4+4NaFeO2+10H2O;

(4)根据溶解度(S)~温度(T)曲线,温度越高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而Na2Cr2O7的溶解度增大,可知在温度较高时有利于分离硫酸钠和Na2Cr2O7,则分离方法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故答案为:B;

(5)过滤后在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硫,酸性条件下Cr2O72−被还原生成Cr3+,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SO42−,离子方程式为3SO2+Cr2O72−+2H+=2Cr3++3SO42−+H2O,

故答案为:3SO2+Cr2O72−+2H+=2Cr3+【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池的计算等知识点,明确盖斯定律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电子得失守恒是解题目的关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