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某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某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某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某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某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冈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肝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l史书《资治通鉴》编撰主要是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书中以“三家分晋“为开篇。作者先

是陈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接着提出:臣闻天子之

莫大千礼(礼教),礼莫大于分(区分地位),分莫大于名(匡正名分)。据此推知,作者

如此记史

A肯定了周威烈王的做法用以资政B.以列国纷争利千社会转型为考噩

C反映了完全凭借个人好恶而治史D体现了维护传统秩序的政治立场

2春秋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

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对此后法律产生巨大影响。但有学者认为将这一

影响称之为“以礼入法”或者法律的儒家化却并不适当。这主要是因为

A儒家经典未涉及法的解释B儒、法治国理念存在差异

C儒学演变未适应统治需要D审判案件有一定的主观性

3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

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

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

A以门第族望作为选官标准B折射出士族精于为官之道

C体现寒、士族间某种妥协D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4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

天说、混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衣业等间题都有自己的

见解。朱熹开展这些研究的自的是

A达到对客观天理的认识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D注重培养人们的自主意识

5.右图为清代山东淮县年画《二月二》,描绘了群臣护卫皇

帝耕田,正宫娘娘送饭的情景。该画

A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风格传承

B客观还原了历史真实面貌

C寄托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6星期在中国古代称为七曜。七曜在夏商周时期指E月及五大行星,与一周时间相当。"礼

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千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被广为使用;但在近代反侵略,求

民主的斗争中,“星期“在书面语和共同语中逐渐替换了“礼拜''。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华夷观念影响B文学革命顺利开展

C盲目排外心理推动D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7.1908年1月清政府与英德银团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第17条载明“此铁路建造工程

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规定由中国政府选用公司认可之英、德总工程师各一人,

此两总工程师须听命于总办或代办。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消政府力图保障国家路权B中国当时无铁路专业人才

C中国路权长期被列强操纵D消政府腐败借款出卖路权

8.下图是某一历史事件中的军事路线图。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广m-警..

会飞扛点炉唱§吨'

A.英国军队从广东沿海打到了江宁B太平军从广西桂林一路挥师东进

C解放军渡过长江已兵临南京城下D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9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农救会“群众性团体组织,建立许多学习

小组,仅1940年就建立了一于六百余个识字班,一千个读报小组。这表明

A农民群体注重自我提升革命觉悟B中共对根据地农民进行政治动员

C中共在抗战中起到中流低柱作用D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成效较突出

10到1981年3月,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的生产队,实行了各

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

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B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C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否则被视为犯罪

行为。但后来这条规则就逐渐废止了。这一变化反映出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人文精神是法律的本质特征

C雅典城邦制度逐步走向衰落D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12.对下表所示世界人口变化状况分析的选项正确的是

美围和总汁

欧洲拉r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

加众大(百万)

1650年100I122100330545

1750年140Ill295479728

1850年26626332957491171

1900年401816361209371608

A宗教改革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增长B各大洲的人口数噩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C美洲作物传播是促进人口增长原因之-D世界上族群混合的现象成为时代的主流

13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

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

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B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14.20世纪20年代时,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

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他督促国人:”到东方去!“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到东

方去"的认识是基千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自身思想逐渐趋千保守

C对“一战”的理性反思D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1928年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

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以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这反映

了当时苏联

A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B.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新经济政策造成负面后果

16右图为漫画《西方国家与全球化》,漫画中“西方国家“坐在火烫的凳子上

冒汗。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经济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

B全球化对西方国家造成冲击

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

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阶层关系变迁】(14分)

材料一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

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

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

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

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

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

一一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

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

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

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

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

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一一摘编自刘苀、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及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

转型产生的影响。(6分)

18.【国家治理思想传承与发展】(12分)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以发展实业为己任,勤读细思,多方考察,于1917年2月起开

始着手撰写《实业计划》一书,直至1920年7月才最终完稿。孙中山在此书中指出:“予之计划,

首先注重于挟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

关于写作此书的缘由,孙中山说:“中国今日但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

以制造国家资本,方可解决之。…...其计划已祥千《建国方略》第二卷之《物质建设》又名曰《实

业计划》。"

一一改编自林家有等《孙中山评传》

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

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

共产主义阶段。“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

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

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

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

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

一一据《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业计划》的侧重点,并分析《实业计划》写作的

内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共同目标,并

评价毛泽东提出的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6分)

19.【儿童福利的演变】(14分)

材料一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教会及慈善人士通过建立孤儿院、儿堂救助站等福利机

构对儿童予以救助。但在工业革命后,由千城市中孤儿和弃婴数堂的增多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

题,机构养育也因其缺乏家庭养育氛围等种种弊端遭到诣病。因此,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

些城市中的贫困儿童开始基于反机构化、反城市化的理念被安排到农村家庭去。然而进入20世

纪,特别是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前人们认为社会福利主要依靠

自救与互助的想法被抛弃,民众要求政府担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法律形

式正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一一满小欧《美国儿堂福利政策变革与儿堂保护制度》

材料二战后以来,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许多人认为这是一项值得自豪

的成就。……出生:*贫困的母亲可获得附加补助加上一次性补助。每个婴儿出生、医药费平均

为1150英镑,全免。儿童时代:(16岁以前)每个儿童每星期得6.85英镑津贴。贫困失业家庭

11岁以下的儿堂每星期得9.60英镑津贴。*未失业贫困家庭可获得家庭收入补助。小学和中学

教育免费。*有的儿童可享受免费牛奶、午餐。(注:带*的为政府打算取消的项目)

一一洪江《”从摇篮到坟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孤儿援助方式的变化,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孤儿

援助观念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的欧美儿童福利。(6分)

20【“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意义】(12分)

材料一《周易》中论述的“厚德载物”思想,实际上提倡的就是博大包容精神,讲求万物间的

和平共处,以平和的心态寻求与万物和平共处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孔子也在“君子和而不同,小

人同而不和"的名言中明确提出求同存异思想。

一一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溯源》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邓小平按照求同存异这种新办法的基本要求所提出的两种具体模式:“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是当今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疤疼"的世界,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好办法、

新办法,极具中国特色。

——李元光《论”一国两制”的哲学内涵》

根据材料和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传承“自行拟定一个

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

分)

2021届高三下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D【解析】翻译题干中“臣闻天子之职莫大千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可得知司马光

没有肯定周威烈王的做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列国纷争对社会转型的考盘角度,排除B项;

题干反应了司马光的好恶,但没有体现完全凭借个人好恶而治史,排除C项;司马光的话语明

显强调的是希望维护西周的等级秩序,因此选D项。

2.B【解析】材料反映出汉武帝推崇儒学后,儒学影响着后世法律,但不能说明法律的儒家

化。董仲舒改造儒学也兼采了法家思想,但儒、法家治国理念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说汉代法律儒

家化,故B项正确;儒家经典不解释法治原理是客观存在的,这与汉代法律是否儒家化无关,A

项错误;该时期儒学演变正是适应统治的需要,C项错误;审判案件有一定的主观性是春秋决狱

的局限性之一,与题目主旨不符,D项错误。

3.C【解析】材料反映出出生寒族的曹氏集团与士族豪门之间的默契与妥协,以此缓和中央

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选

官的标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士族为官情况,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利千加强中央集权,

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

4.A【解析】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主张格物致知,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

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自的是认识客观的天理,故选A;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B时间不

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朱熹对人类起源、中医的研究,排除;注重培养人们的自主意识与材

料主旨不符,故D错误。

5.C【解析】根据“描绘了群臣护卫皇帝耕田,正宫娘娘送饭的情呆“可得出该画反映出人民

对千美好生活的向往,撞憬统治者会关心民众,故C项正确;材料是风俗画,排除A项;画是

经过创作的作品,并不能客观还原了历史真实面貌,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

排除D项。

6.D【解析】据材料”'星期'...替换了`礼拜'”可知,中国本土词汇取代了外来词汇,这反映

了随着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感被激发,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传统华夷

观念,排除A项;文学革命顺利开展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

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与

材料无关,排除B项;盲目排外是指对外来事物不加分辨一律排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

项。

7.A【解析】从合同内容可知当时清政府虽须借款修筑铁路,但在力图挽回保障国家路权不

因借款而被列强操纵,不能说明清政府的封建腐败,也不是要出卖路权,当时中国政府借款造铁

路是形势使然,故选A项,排除C、D项。据材料,中国政府选用英、德总工程师不能等同千

中国当时无铁路专业人才,排除B项。

8.D【解析】根据题干所列军事地图可以看出,这一军事行动以广州为中心,进攻至南昌、

九江、武昌、上海、南京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项正确;A描述的是鸦片战争,陆战主要在广州一带,排除A项;太平军并未从广凡出发,

排除B项;解放军的渡江战役主要沿长江而动,排除C项。

9.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在敌后根据地组织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目的是提高农民

的政治认识,使大多数农民都提高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农民群体的

自我提升革命觉悟,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共的中流砒柱作用,排除C项。材料中的农救

会、学习小组、识字班不属于基层组织建设,排除D项。

10.B【解析】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内容,故B正确;1978年安徽、四川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排除A;C与材

料信息无关,排除;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11.C【解析】材料表明,原先雅典公民试图自杀必须获得批准,说明雅典公民个人自由受到

严格的限制,”但后来的这条规则就逐渐废止了“,说明雅典公民个人自由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

而泛滥的不受约束的民主自由容易引起社会的混乱与内耗,造成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故C符

合题意;法律体系的完备的程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本

质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公民的自由由严格限制到逐渐限制较少,故D不符合题意。

12.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人口数量的额增加,C

正确;宗教改革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非洲新航路开辟后,由于黑奴贸易,一定时期内人口

减少,排除B;近代以来,世界上族群混合的现象在不少地区都有,但不能因此说成为时代的主

流,排除C。

13.D【解析】启蒙思想家用通俗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牛顿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理性正是启

蒙思想所倡导的,因此D正确;牛顿没有编写通俗读物,排除A;B是现象,而试题追问的是

本质,排除;C在题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14.C【解析】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自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第

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使其重新认识中西文明,故选B项。ABO项均不符合材

料主旨。

15.B【解析】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出现的住房危机特别是城市住房紧张局面,反映出其工

业化进行加速了人口流动,B项正确;为缓解城市住房紧张,明确“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

的必要性,不能说明苏联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A项错误;1920年代苏联出现住房危机,不

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C项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停止,D项错误。

16.B【解析】解读漫画可知,欧美西方国家头顶“全球化”,坐在“火凳“上,热汗如蒸,说明

全球化给欧美西方国家带来了不利影响,即冲击了欧美的国际地位,故选B项;漫画内容体现不

出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排除A项;漫画反映的是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排除C项;D

项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D项。

17.(l)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科举制度的

发展;手工业的发展。(4分,任答3点给4分)作用: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成为国

家控制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4分,任答2点给4分)

(2)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