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增强幼儿园大班数学思维能力教案▼▼名目▼▼智救小白兔
好玩的数字
谁的花园大
橘子有几瓣
好玩的门卡
正方体与长方体
学会比较轻和重
分饼干
大班数学教案一:智救小白兔
要求:
1、进一步稳固6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通过情景嬉戏,培育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及互相协作力量。
预备:
1、大书一本,画有实物的卡片若干张,音乐。
2、每人一套1-6的数字卡片及+、-、=符号,一张大灰狼的涂色纸(分成四份),蜡笔。
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出故事。
师:小白兔被大灰狼抓走了,我们一起想方法,动脑筋,救出小白兔。但在营救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要我们去解决,你们有信念吗?(有)好,我们动身。
二、(看其次页)选择小路——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师:我们来到了交叉路口,该走哪条路呢?瞧,这里有个指示牌,要我们完成这些数的组成,它就告知我们走哪条路。(如图1)
(幼儿接龙回答各数的组成,完成后画外响起告知我们走哪条路。)
三、(看第三页)过城门——看图列式,并能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城门前)可是城门关着,要想打开它,必需为这些图片列出算式。(如图2)
(老师口述各题,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并请个别幼儿讲讲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小伴侣真聪慧,列出了全部算式,你看城门打开了,我们赶快走吧。(老师操作打开城门)
四、(看第四页)踩木桩过河——将算式中的错误改正。
师:你们看,大灰狼就住在河对岸,但是狡猾的大灰狼在过河的木桩上设置了陷阱,每个木桩上都放了一道错的算式题,我们只有将错改正才能平安过河。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请个别幼儿操作)(如图3)
师:你们真棒,错误都改正了,如今我们可以平安过河。
五、(看第五页)涂色找出大灰狼——进一步稳固6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
师:大灰狼的家到了,可是它却躲起来了,那让我们齐心合力把它找出来。如今我们分四个小组,每组桌上有一张纸和一个数字,纸上有很多算式,请你把得数与桌上的数字相同的空格涂上颜色,涂完后四张图画拼起来,到时大灰狼就会消失。(如图4)(幼儿分组操作)
六、赶走大灰狼,救出小白兔。
师:你们看大灰狼消失了,我们用石头将它赶走。(幼儿扔纸团)
师:大灰狼逃了,小白兔得救了,我们将它送回家吧。
全体幼儿在音乐声中分散着小白兔出教室。
返回名目
大班数学教案二:好玩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育幼儿的观看和想象力量,进展幼儿的交往力量。
活动预备: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形状似房子状的2023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爱好。
导入语: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些好玩的数字和小伴侣一起做嬉戏,兴奋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解并描述故事。关心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伴侣瞧,这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数字呢!认真看看,你发觉了什么?
你们发觉了这么多隐秘,真了不得!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老师利用大字卡讲解并描述故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下列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如今老师指日期,请小伴侣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伴侣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日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老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伴侣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日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伴侣和后面的老师听。
返回名目
大班数学教案三:谁的花园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大小。
2、培育幼儿主动探究、尝试的精神,发挥幼儿的制造性思维。
3、培育幼儿耐烦、细致的品质。
活动预备:
1、画有坐标点和花园的作业纸每人两份;铅笔、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图形若干;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伴侣,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猪)小猪在这块土地上建筑了一个大花园,(出示花园)老师要来做回设计师,帮小猪把这个花园装扮的美丽一些。
二、学习活动
小伴侣,花园铺好了,美丽吗?那么这个花园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师再问你,这个花园有多少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呢?
1、小伴侣点数正方形(默数)
2、师幼齐数(老师一个个拿下来数)
3、小结:用什么方法不简单出错
小结:这个花园有18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
三、引导实践
刚刚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园的大小(数正方形)可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放上去,再一个一个地拿下来数是不是太麻烦了。你们还有其他更简洁更便利的方法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鸡、小兔、小猴、还有小羊的花园,我们来试试算算他们的花园都有多大?
1、幼儿尝试。通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园的面积有多大?并把结果记录在()里。
2、商量、沟通
a你算的花园有多大?你用什么好方法知道的?
b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不简单出错?
c你觉得谁的方法?(做标记、标数字)
3、再次尝试:用一边数一边做记号或标数字的方法,精确得出花园的大小。
4、总结:原来他们的花园虽然样子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大小都一样。
四、比较大小
小兔和小公鸡看到小动物们都设计了一样大小的花园,又给自己的花园做了修改,还铺上了美丽的颜色,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出示两个相同个数三角形、不同个数正方形的花园)可是他们却吵了起来,小兔说:“我的花园大。”小公鸡说:“我的花园才大呢!”小伴侣我们来给他们帮帮助,究竟他们俩的花园谁的更大一些呢?
1、说说两个花园与刚刚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2、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呢?(分别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填在相应的()里
3、幼儿猜想谁的面积大
4、老师验证结果。老师将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来,放成上下两排做对比,得出小公鸡的花园要比小兔的花园大。
5、给小公鸡的花园打上★★,给小兔的花园打上★。
五、幼儿练习(引导幼儿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个数都不一样的花园面积)
小公鸡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可不服气了,它又静静地在自己的花园上加
了两个三角形,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个正方形,如今我比你多两个三角形,这回我的花园确定比小白兔的大了!小伴侣,小公鸡的花园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吗?请你们抓紧认真想一想。
1、幼儿回坐位操作练习后猜想大小
2、老师引导得出结论(引导幼儿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大小等于一个正方形的大小)
3、给小兔也加上一个五角星。
六、活动延长
小伴侣,你们知道两个正方形和四个三角形谁大谁小呢?明天告知你们自己的老师好吗?
返回名目
大班数学教案四:橘子有几瓣
活动设想: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究橘子的瓣数为主线绽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究用多种方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看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其次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想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供应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
1.探究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定的联系;
2.能清晰地表达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究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预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索与操作。
(1)幼儿想方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伴侣都喜爱和大家共享东西,今日我们来共享橘子,共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伴侣,假如你们挑战胜利就可以共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假如你和大家共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伴侣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伴侣商议 ,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方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学问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沟通,同时还能够有效掌握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个问题是提示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伴侣商议 ,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索,避开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商量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对方。
(2)幼儿沟通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刚小伴侣都数了橘子,谁情愿告知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头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头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头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终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共享能为幼儿的互相学习供应机会。在共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沟通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究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究的欢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学问阅历,敏捷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看统计表发觉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认真观看表格,看看能发觉什么?
幼1:我发觉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觉了什么?
幼4:我发觉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日我们只有30个小伴侣参与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许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觉。
反思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觉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洁规律进行思索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进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究活动供应条件。“建瓯有许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觉。”老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究竟有多少瓣,老师没有赐予答案,而是提示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连续探究橘子的瓣数留下宽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测与验证。
(1)幼儿猜测、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由于大橘子很大确定瓣多,小橘子很小确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其次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反思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究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定的联系,此环节采纳猜测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测能让幼儿调动原有阅历与面临的状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思维力量。猜测、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测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沟通猜测、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确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反思
此环节让幼儿沟通猜测、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熟悉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究的答案引发幼儿思索。
师:刚刚,小伴侣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其次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确定有隐秘,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反思
老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连续探究,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返回名目
大班数学教案五:好玩的门卡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主动地动脑思索,主动探究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预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惊奇的门卡。
——老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老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当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情愿来试试吗?
——幼儿思索。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舞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看8座小房子,依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看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看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着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其次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纳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觉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看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觉。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返回名目
大班数学教案六: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熟悉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育自己的观看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对熟悉立体图体的爱好。
活动预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看两张制作材料,讲解并描述异同。“小伴侣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认真观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日老师就要请小伴侣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老师简洁讲解并描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解并描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如今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出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嬉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看力量与空间知觉力量。
返回名目
大班数学教案七:学会比较轻和重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胜利感。
活动预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今日老师想给_X小伴侣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方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今日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究。
(1)今日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刚刚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情愿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看法?
(2)那究竟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方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精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