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_第1页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_第2页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_第3页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_第4页
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照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2010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现就有关事项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针对性强,实用性和先进性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二)基本原则1、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变化,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2、明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3、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以市场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为依据;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按学生就业岗位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按技术发展趋势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力求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岗位,努力办出特色。4、体现职业性,淡化学科性。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自学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二、工作重点1、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课程结构改革体现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充分体现职业性,淡化学科性,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课程结构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综合实践平台构成。(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基础和素质拓展两个模块;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文科数学、应用写作、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分人文社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等二类(组)。为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各专业确定素质拓展课程要求时,文管类专业应指导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科学技术类的课程,理工类专业应指导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2)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按一级学科或相近相关专业打通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该模块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技能课程或称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形成与未来职业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为加深某专业方向或特色的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共同形成较完整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个专业可设置2-3个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学时原则上应当相同,学生可任选其中一个方向。职业拓展课程主要用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该模块课程可与专业认证相结合,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核心技能实际工作的能力,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职业技能课程,并使学生取得1~2个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3)综合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由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活动等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1)以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为抓手,设置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营造职业技能与创新训练的环境。(2)设置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三年制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不包括课内实验)安排23-28周,其中毕业(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17周;二年制专业毕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不包括课内实验)安排13-17周,其中毕业(专业)实习不少于10周;毕业实习集中安排在第四(二年制)、六(三年制)学期进行;三年制专科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毕业设计环节,并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进行。(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强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实训)、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4)每学年增加1周实践教学活动时间,除安排教学实习外,开展综合实践实训活动。3、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推动就业工作(1)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精神,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实践教学内容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实训要求和考核标准与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现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对接。(2)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专业核心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4、灵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1)教育教学活动每学期各安排20周,其中课内教学17周,期末考试1周,机动2周(1周用于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1周用于机动补课)。(2)各类专业的课内学时、综合实践教学时间分配参照下表执行:表1课内学时与综合实践教学时间分配表层次课内学时综合实践教学(周数)备注三年制专科文科、管理类1800;理、工、农、艺术190023-28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训实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二年制专科文科、管理类1300;理、工、农、艺术140013-17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教学实训实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设计“融教学与实践实训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尝试共同合作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或毕业设计;推进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4)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与参考书、讲授、研讨、作业、实践、考核等课程教学要素的规范化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5)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6)加强职业导论、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专业和职业特点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和就业培训,实施创业辅导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学内容由专业所在教学单位和学工部门协调安排,确保该类课程的质量和效果;“通识教育实践”可安排专业培养方案解读和选课导航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素养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内容。三、相关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各教学单位、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1、各系部由系主任牵头负责,认真研究,精心组织,明确思路,在广泛调查、充分讨论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参照本意见进行本系部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2、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将专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3、各系部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参照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细致分析培养目标,重新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符合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整合,形成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4、各系部要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好系教学分委员会的作用,同时要借鉴和吸纳同类高校成功的改革经验和管理模式,反复酝酿,认真讨论,并充分听取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5、各系部在制订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认真思考、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注意市场导向,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各系部应着手进行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附件:一、专科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要求二、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唐山师范学院20附件一:专科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要求专科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要求一、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1、培养目标;2、基本培养规格与要求;包括知识要求、基本技能要求、专业技能要求、综合技能要求、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3、修业年限及毕业要求;4、主干学科、核心课程5、课程结构与学时要求;6、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7、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8、综合实践教学安排与要求;9、有关说明;二、课内学时与综合实践时间安排三年制专科课内学时文科、管理类1800学时左右,理、工、农、艺术类1900学时左右;综合实践教学23-28周。二年制专科课内学时文科、管理类1300学时左右,理、工、农、艺术类1400学时左右;综合实践教学13-17周。三、课程结构体系及学时分配1、课程结构体系专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由三级平台六个模块构成;三级平台是: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综合实践平台;六个模块是:通识教育基础、素质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基础和素质拓展两个模块;根据学制、科类的不同,该课程平台学时数约占学时总数的30-35%。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含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课程。通识教育基础课约占学时总数的25-30%。素质拓展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类(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科技类(包括自然科学、应用技术(能)等)二组课程;素质拓展课约占学时总数的4-5%。(2)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根据学制、科类的不同,该课程平台学时数约占学时总数的65-70%。专业基础课程按一级学科或相近相关专业打通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该模块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基础课程约占学时总数的27-32%左右。专业技能课程或称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形成与未来职业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为加深某专业方向或特色的专业课程(组),与专业基础课共同形成较完整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个专业可设置2-3个专业方向模块,而每个模块的学时学分原则上应当相同或相近,学生可根据以后从业要求任选其中一个模块。专业技能课程约占学时总数的33-37%左右。职业拓展课程主要用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其他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该模块课程可与专业认证相结合,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核心技能实际工作的能力,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职业技能课程,并使学生取得1~2个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职业拓展课程约占学时总数的7%。(3)综合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由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活动等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三年制安排23-28周;二年制安排13-17周。2、课程结构体系及学时分配表1课程结构体系及学时分配课程平台课程模块、学分学时、比例课程模块学时与比率三年制二年制文科理科文科理科学时%学时%学时%学时%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课程47626476253953039527素质拓展课程965965645644专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440-56025-31480-61025-32300-38023-29340-43025-31专业技能课程560-67031-37610-74032-39380-46029-35430-52031-37职业拓展课程96-128796-128664-96764-967综合实践综合实践课程(周数)23-2823-2813-1713-17课内总学时约1800100约1900100约1300100约1400100三年制专业教学活动总学时控制在2500(文)-2700(理)学时;其中课内教学总学时控制在1800(文)-1900(理)学时,综合实践课程控制在23-28周(按每周30学时计,约690-840学时)。课内教学周学时原则上控制在22-25学时。二年制专业教学活动总学时控制在1700(文)-1900(理)学时;其中课内教学总学时控制在1300(文)-1400(理)学时,综合实践课程控制在13-17周(按每周30学时计,约390-510学时)。课内教学周学时原则上控制在23-26学时。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讨论、习题课等环节;实践教学指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内实践(实验实训实习)和综合实践(专业实训实习、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课内教学活动主要指编入课表中,在校内的教室、机房、实验实训室内以课堂教学形式完成的教学活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践教学活动总量一般控制在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40%。四、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安排(一)通识教育平台1、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5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8学时,《形势与政策》由学校统筹安排。2、《信息技术基础》:60学时,要求学生通过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3、《大学英语》:128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4、《大学体育》:64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三年制第三学期可采用项目选修的形式供学生选择。5、《文科数学》:三年制专业原则上开设《文科数学》51学时,二年制专业视专业需要开设;6、《应用写作》:三年制和二年制专科均开设34学时。5、《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34学时,三年制安排在第2、5两个学期,二年制安排在第2、3学期。7、素质拓展课:三年制专科专业学生至少修读96课时(一般为3门课);二年制专科专业学生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